业务篇|新监管下,现金贷业务该如何转型?
66号学苑小书童:12月4日,66号学苑邀请到互金法律专家张静以及天创信用高级副总裁、前Capital One资深风控专家陈黎明为大家分别从法律和业务两个角度解读在新监管政策下,现金贷该如何转型。以下是陈黎明老师分享的干货。
大家好,我记得上次在66学苑分享是8月份,那时候,现金贷比较火,短短不到4个月的时间,监管政策就落地了。今天呢,我们主要讨论一下新监管政策下,如何帮助现金贷,尤其是PDL业务实现转型。刚刚张静律师详细分享了法律方面的解读,我这边主要从业务方面展开讨论。
12月1号下发的《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文中指出,现金贷业务过度借贷、重复授信、不当催收、畸高利率、侵犯个人隐私等问题十分突出,存在比较大的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隐患。并提出了非常细致、全面的规范整顿要求。从利率、持牌、场景和资金来源等方面对现金贷业务进行了限定。
近期以来,头部现金贷平台在监管的要求下已经开始下调利率,一些平台相继宣布旗下核心产品的综合息费降至36%以下。对于现金贷平台,如何达到监管的要求、如何在合规的基础之上实现盈利已经刻不容缓。
那么在当前的监管环境下,现金贷应该如何转型?
根据统计,当前运营的现金贷平台有2693家,绝大多数平台是不符合放贷资质、息费要求、和具有消费场景等要求的。后续这些现金贷平台应该解决这三方面的问题。
今天主要讨论是如何在符合监管对息费的要求下实现盈利。
首先,我们先讨论一下客户群体。根据信用评级,我们一般将客群分为Superprime 或者是优质客群,Subprime 或者是次贷人群,以及中间的Prime 人群。SuperPrime优质客群是银行的客户,现金贷平台没有竞争优势;而Subprime或者次贷人群,可能大部分这些客群没有办法在合规息费下实现盈利。所以Prime这部分介于优质和次贷中间的人群应该是现金贷平台主要聚焦的客户群体。
鉴于此,我们推荐考虑两个客户群:
1、 存量PDL客户深耕
2、 新客户挖掘
存量客户由于积攒了相当的数据,尤其是贷款还款数据,可以直接根据贷后行为数据排除掉欺诈客户和部分信用风险高的客户,减少风险成本。同时,存量客户复借也减少了获客成本。因此,如何深耕存量客户是一个重点。值得注意的是,由于PDL的客群大部分属于次贷人群,需要重新制定信用审批策略。
除此之外,为了业务增长,还需要挖掘新客户。需要注意的是,客群质量和匹配的利率有对应的关系,市面上利率超过监管要求的产品针对的客群都是无信用卡且信用较差的客户,他们本身的信用风险就很高,利率太低就无法实现盈利。当前监管要求下,极高风险的客群不适合作为目标客户,对于待挖掘的新客户要进行严格筛选。
无论是存量客户深耕还是新客户挖掘,产品都必须重新设计。我们现在讨论一下产品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
首先,在产品设计前必须针对目标人群进行分析,挖据他们的信贷需求和消费场景,分析市场和竞争状况。
其次,根据分析设计相应的产品,包括额度,期限,息费等等。在设计的时候,必须综合考虑获客、运营和风险成本,预测产品的盈利空间。
年化36的产品,如果客户一个月还款,在不计算任何成本的前提下,坏账率要控制在3%以内;如果客户两个月还款,坏账率要控制在6%以内。可见,随着贷款期限的增加,产品抵抗风险的能力会变强。因此产品的期限要拉长,例如:某些PDL产品期限已经由21天,拉长到了50天以上。
从产品额度上看,一笔一万元的借款和一笔一千元的借款,它们的收入相差10倍,提升产品额度可以直接提升产品收益。产品额度的提升也可以减少运营成本和获客成本在贷款本金上的分摊。这使得收入提升的比例大于成本提升的比例,有利于实现盈利。
需要注意的是,拉长产品期限对客户收入和信用稳定性提出了要求,而且不利于产品迭代优化。增加产品额度提高了风险敞口,超出客户还款能力的贷款也是监管不乐意见到的。
现在我们讲第三点:风险管理和客户精细化管理。
以前PDL产品中,高利率覆盖高风险,一般只要控制好欺诈风险就可以了;而现在,在合规息费下实现盈利对风险控制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设计产品,吸引目标客户,如何引入高质量的数据源、搭建良好的反欺诈和信用体系、做好贷后监控以及建立实时的风险预警机制,将风险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是实现盈利的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除此之外,对客户进行精细化管理也需要着力去做。做好客户画像,深入理解当前客户的现状及需求,依托数据分析,调整业务策略,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融资需求,并进行交叉销售,才能提升平台的竞争力。
以上,我们从客户、产品、风险管理和客户精细化管理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应对的方案,抛砖引玉,希望启发大家的思考。谢谢大家收听。
ps:如果有小伙伴想要了解本次课程张静老师关于新监管政策的解读可以点击【阅读原文】哦~
更多精彩,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