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博 | 被时光晕染上的质感
艺术家 闫博
闫博
1970年生于北京
1996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
2002年结业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油画材料与表现研究生课程班
现生活工作于北京
个人官网
yanbo.arthub.cn
《无题》 木板上综合材料 2018
和闫博交谈,才知道他的父亲阎振铎年少时被炮弹炸掉了手臂。上天是眷顾阎振铎的,带走了他的左臂,送给他一只会画画的右手,以及钢铁般的意志,这种意志也是阎振铎送给孩子最大的礼物。阎振铎像儿子的引路人,在闫博彷徨忐忑的时候,提供一盏指路的小橘灯。
《无题》 木板上综合材料 2018
1996年大学毕业时,闫博跟父亲说不想工作,父亲斩钉截铁地说:“你可以不工作,但要让你的画卖钱。”90年代,大部分年轻艺术家都倾向于表现有力量的、批判性的、痛苦的主题,闫博则喜欢以生活为来源,表现生活的细节和快乐,比如他画和女朋友一起在冬夜街头漫步的心情,很是浪漫。他将刮刀,大色块运用得驾轻就熟,题材多为人物、动物和风景。尽管彼时闫博的画和当时流行的艺术有着一定距离,但画画确实养活了他自己。
《无题》 木板上综合材料 2018
父子俩第二次具有转折性的交流,是在2012年的最后一小时,父子二人在闫博的工作室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辩论。那段时间,闫博经常问自己,依靠60%的力气就可以养活自己,用100%的力气是不是可以做更有趣的事?只有往前走才有价值,但这面临着一种必然的忐忑:已有的业界定位和艺术市场。这戏剧性的一小时候,闫博进行了一场豪赌,他放弃了原来的自己,毅然进入一个“自由”的状态。
《无题》 木板上综合材料 2018
《无题》 木板上综合材料 2018
闫博在这个系列中,为自己造了一堵“墙”,他进入一个感知的双车道,寻找一种新的认知平衡,并从中小小地享受下造物的快感。新系列中所有的作品都名为《无题》,这是闫博阻断语言对于绘画干扰的实践。他希望观者能够将注意力聚焦在画作之中,甚至会产生一种幻觉,在观看中颜色、形体都在渐渐发生着变化,最终画幻化成一道光照进内心。这种感觉正是闫博从小看父亲画画的感觉。
《无题》 木板上综合材料 2018
闫博现在的画框都是不规则的,有时看起来好像某种远古的图腾,有时又带着一种具象的人、石、动物。数千次的实验后,他用综合材料调配出一种我们看起来很熟悉,好像玉,好像瓷器,但是又似乎很陌生的色彩以及光泽,这就是闫博近些年在追求的似是而非。
《无题》 木板上综合材料 2018
十几年间,闫博慢慢舍弃了作品的框架和题材,索性将矩形的画框完全舍弃,将画面里具体的形象也舍弃,从做框做底色等准备工作开始,到完成后作品置于墙面和周遭形成的结果,形成一种看似无关但是紧密联想的逻辑关系。从早期到近期,闫博作品的变化中,存在单一的线索和逻辑:材料的可能性,色彩的可能性。至于他作品中手工感所带来的温度和趣味,那简直就是一种惊喜和额外的赐予。
文/顾博
《无题》 木板上综合材料 2018
《无题》 木板上综合材料 2018
《他在大自然中画画,所有作品都叫<无题>》
Arthub:您一开始画的时候是比较具象的,是什么时候开始进行抽象艺术的创作?
闫博:是1997年,那时是黑色的,用的材料和现在的也有关系,是目数低的矿物色。我一直在做两种东西,2008年开始更偏重非具象,13年开始完全在不规则形的基础上工作。
Arthub:我在网站上看到您的作品都没有命名,没有命名缘由是什么?
闫博:因为它不是语言思维的产物,语言会让人对作品产生误解。
《无题》 木板上综合材料 2018
Arthub:您曾经做过大量的材料实验,在材料和技法上您渴望呈现一种什么样的视觉效果?
闫博:我喜欢水泥、陶土的质朴,岩石的粗砺、坚硬,玉的温润、柔和,陶瓷釉、色的丰富表现力,同时我还需要它在造型、色彩表现上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
Arthub:您让作品形状的边界模糊起来,是不是有意打破人们某些固定的认知?
闫博:是的,从基础上打破已知和熟悉,想尽办法、不断推敲去建立一个新的视觉心理平衡,难度越大,自己就会觉得越有趣,这是根本动力。
《无题》 木板上综合材料 2018
Arthub:您说想追求的是那种让看的人感觉相对永恒的东西,您是如何看待艺术作品的永恒?
闫博:作品的永恒狭义上是指是材料心理感受和材料的抗氧化、风化的化学、物理特性。广义上可以理解为记录下寻找美的可能的过程。
《无题》 木板上综合材料 2018
其他作品欣赏
《无题》 122x138cm 木板上综合材料 2018
《无题》 125x116cm 木板上综合材料 2018
《无题》117x245cm 综合材料、亚麻布木板 2014
《无题》123x123cm 综合材料、亚麻布木板 2015
《无题》 木板上综合材料 2016
《无题》 木板上综合材料 2014
编辑:Eunice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