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震宇 | 以无化有
张震宇
—
199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现居住北京
2005-2019,两个阶段,两个系列…
zhangzhenyu.arthub.cn
▼
文 / 朱朱
两种强迫症式的劳作帮助他渡过在北京最初的压抑时光,它们之间也互为镜像,构成一个自我循环的小系统,尽管有那么一点禅门日课式求自在、解脱的意味,但这里更多地呈示出主体的分裂,他既是在抵御、消解外部的信息世界,又似乎是在惶然的心态里逼迫自己成为它的一部分;分裂似乎已到崩溃的边缘,唯有依赖服用了镇定剂般的机械状态,在巨大的劳动强度里才得以舒解。这个小系统的封闭圈上存在着一个豁口,就像黑暗的厩棚设有小窗,带毒的草料会从那里递进来,被咀嚼被反刍。
《阅读人民日报2007》 78×55cm×365张 2007
《阅读人民日报2007》制作中
有一天他在室内注视到灰尘于日光中舞蹈,受惑于它所显露的、美与虚无之间的矛盾张力,开始思考以此为媒介的可能,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实验,寻找到一套完整的工作方式——他用排刷搜集随处可见的灰尘,在胶合作用下形成薄层,再通过层层叠加处理,“三四十层以上,甚至超过一百层”,形成相对厚重的质感和体积,灰尘的冷暖色与差异性隐现于其中,四周的留边可视为积层的证据。成形后的作品带有最低限度的抽象构成效果,审美因素被尽量简化和回避,只作为无意识而存留;观众所面对的是一层光滑的、幽暗的镜面。
“阅读”与“抄写”系列之中呈现的封闭性被打破了,“灰尘”系列在事实上创制了一种开放的事态,邀请他人进行阅读,阅读灰尘之书也阅读他们自身,或者说,让阅读成为了灰尘与自身相互参照、乃至等同起来的某种仪式。这里没有明确的意义导向,但预设了一种隐秘的升降运动:灰尘上升到墙面,并被赋予了坚实、强烈甚而是图腾式的存在感,而人在它面前作出的自我审视,可能会趋向于灰尘那种低伏、易逝、湮灭的本来状态。
《灰尘系列作品》 100x80cm
经反复落灰、打磨、抛光,形成镜面效果
在中国,最不缺的就是灰尘:激进而盲目的现代化进程,生态的毁灭性破坏,以及体制对个人的践踏……这些都可以经由灰尘得以隐喻和折射,一如艾略特在《荒原》中的诗句:“我会给你展示在一把尘土中的恐惧”;(T.S.Eliot:The Waste Land)但需要谨慎地看待张震宇使用这一媒介的社会学动机,尽管他有过一个通过公开征集各地灰尘来制作镜面的项目,并且希望表达“城市的、文化的同质性”主题,但对他而言,在社会性和宇宙性认知的钟摆运动中,他无疑更倾向于后者。在他也是在我们的视觉化想象里,灰尘既构成世界的起源也构成世界的末日,那是一种本质的荒芜和空无。
纸、灰尘,以及他在更早时期运用过的烟雾,这些媒介的共通特质在于轻,在于薄,接近无形,是过度膨胀的物质现实里几乎不可见的部分,但它们也许恰好构成了最深层的镜像关系。尤其是在“灰尘”系列之中,张震宇提供出了一种足以让我们久久驻足和沉思的艺术形式,而这种形式一旦固化,就需要再一次打开,让灰尘重新变成活性媒介,去对应不同语义。
《灰尘系列作品》 100x80cm
经反复落灰、打磨、抛光,形成镜面效果
Arthub x 张震宇
▼
《灰尘系列作品》 100x80cm
经反复落灰、打磨、抛光,形成镜面效果
《地平线》 行为装置
Arthub:您早期刮除报纸的文字,再把纸屑做成纸,最后又再纸上刻上最初刮除的文字。这个过程给您带来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Arthub:在您长期“禅修”似的创作中,是否会遇到一些困难?
张震宇:没有困难就没有进步,有时候很久都做得太顺了,我会焦虑,制造一些困难,求一些变化。
《dust160223》 布面灰尘 直径250cm 2016
Arthub:这些无形的物质材料,您赋予了它们什么样的意义吗?您希望观众能从您的作品中一眼看到什么?
张震宇:不刻意就好,每个人看到的是不一样的。
Arthub:重复的劳作对于您来说,是有意义的还是无意义的?在重复或无聊的时光中,您创作的灵魂是如何丰满这段时间的,您通常会想些么来使自己坚持下去??
张震宇:很有意义,当我有冲动要去除掉桌子上报纸中的虚假内容的时候,当我从透过窗户的阳光中看到灰尘闪耀的时候,就产生了重要的意义,驱使我长期坚持去做这件事情。
Arthub:关于未来的创作方向,您有什么新的想法能和我们分享看看吗?
张震宇:没有。
END
往期回顾:
戳这里,阅读原文更多艺术大咖资讯在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