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震宇 | 以无化有

三七二十艺 三七二十艺 2023-05-03






张震宇


199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现居住北京

2005-2019,两个阶段,两个系列…


zhangzhenyu.arthub.cn







《灰尘系列作品经反复落灰、打磨、抛光,形成镜面效果





从灰尘到镜像

文 / 朱朱




张震宇以灰尘为媒介之前,用了近6年时间,制作他的报纸系列:其中有一整年,每天用针尖刮除当日《人民日报》的整版内容,在另外两个整年中,刮除的分别是《中国日报》和《北京日报》,每次耗时需要5、6个小时,对此他称之为“阅读”。与这种阅读行为对应的是“抄写”:他将刮除下来的纸屑,与部分报纸合在一起搅拌,打碎成纸浆,重新做成纸,再以刀具在纸上刻写报纸的内容,尽管字迹最终仍是难以识读的。

两种强迫症式的劳作帮助他渡过在北京最初的压抑时光,它们之间也互为镜像,构成一个自我循环的小系统,尽管有那么一点禅门日课式求自在、解脱的意味,但这里更多地呈示出主体的分裂,他既是在抵御、消解外部的信息世界,又似乎是在惶然的心态里逼迫自己成为它的一部分;分裂似乎已到崩溃的边缘,唯有依赖服用了镇定剂般的机械状态,在巨大的劳动强度里才得以舒解。这个小系统的封闭圈上存在着一个豁口,就像黑暗的厩棚设有小窗,带毒的草料会从那里递进来,被咀嚼被反刍。





《阅读人民日报2007》  78×55cm×365张  2007





《阅读人民日报2007》制作中


《阅读》系列



有一天他在室内注视到灰尘于日光中舞蹈,受惑于它所显露的、美与虚无之间的矛盾张力,开始思考以此为媒介的可能,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实验,寻找到一套完整的工作方式——他用排刷搜集随处可见的灰尘,在胶合作用下形成薄层,再通过层层叠加处理,“三四十层以上,甚至超过一百层”,形成相对厚重的质感和体积,灰尘的冷暖色与差异性隐现于其中,四周的留边可视为积层的证据。成形后的作品带有最低限度的抽象构成效果,审美因素被尽量简化和回避,只作为无意识而存留;观众所面对的是一层光滑的、幽暗的镜面。




《灰尘系列作品》  200x120cm画面经过反复落灰、打磨、抛光,形成镜面效果



镜面正是张震宇要从灰尘中转化出来的最终形态,但并非作品意义上的最终完成,观众影像的置入是作品的动态延续,每个人都可以在作品里看见自己反射的影像,“透过它,你看到了什么?”他视镜面为“一个提问式的方式”。(引自《张震宇与廖雯访谈》)



《灰尘系列作品》  180x120cm经反复落灰、打磨、抛光,形成镜面效果



“阅读”与“抄写”系列之中呈现的封闭性被打破了,“灰尘”系列在事实上创制了一种开放的事态,邀请他人进行阅读,阅读灰尘之书也阅读他们自身,或者说,让阅读成为了灰尘与自身相互参照、乃至等同起来的某种仪式。这里没有明确的意义导向,但预设了一种隐秘的升降运动:灰尘上升到墙面,并被赋予了坚实、强烈甚而是图腾式的存在感,而人在它面前作出的自我审视,可能会趋向于灰尘那种低伏、易逝、湮灭的本来状态。



 阅读系列》  120×90cm  报纸  2008


《灰尘系列作品》  100x80cm

经反复落灰、打磨、抛光,形成镜面效果




在中国,最不缺的就是灰尘:激进而盲目的现代化进程,生态的毁灭性破坏,以及体制对个人的践踏……这些都可以经由灰尘得以隐喻和折射,一如艾略特在《荒原》中的诗句:“我会给你展示在一把尘土中的恐惧”;(T.S.Eliot:The Waste Land)但需要谨慎地看待张震宇使用这一媒介的社会学动机,尽管他有过一个通过公开征集各地灰尘来制作镜面的项目,并且希望表达“城市的、文化的同质性”主题,但对他而言,在社会性和宇宙性认知的钟摆运动中,他无疑更倾向于后者。在他也是在我们的视觉化想象里,灰尘既构成世界的起源也构成世界的末日,那是一种本质的荒芜和空无。




征集灰尘




纸、灰尘,以及他在更早时期运用过的烟雾,这些媒介的共通特质在于轻,在于薄,接近无形,是过度膨胀的物质现实里几乎不可见的部分,但它们也许恰好构成了最深层的镜像关系。尤其是在“灰尘”系列之中,张震宇提供出了一种足以让我们久久驻足和沉思的艺术形式,而这种形式一旦固化,就需要再一次打开,让灰尘重新变成活性媒介,去对应不同语义。




《灰尘系列作品》  100x80cm

经反复落灰、打磨、抛光,形成镜面效果




《灰尘系列作品》  100x100cm经反复落灰、打磨、抛光,形成镜面效果






Arthub x 张震宇






Arthub:张老师,您好。您当初是怎么想到用这种新奇有趣,平时根本无人在意的“灰尘”作为创作的材料?张震宇:我喜欢灰尘,容易被忽略又无处不在,很久很久以后我们都会变成它们。



灰尘系列作品》  100x80cm

经反复落灰、打磨、抛光,形成镜面效果




地平线》  行为装置




Arthub:您早期刮除报纸的文字,再把纸屑做成纸,最后又再纸上刻上最初刮除的文字。这个过程给您带来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张震宇刮报纸工作量特别大,每一张都需要花费5一6小时,每天邮递员送来新的报纸,刮不完会越积越多。新鲜过后就是无聊和痛苦,你要把这个事情溶入生活行为中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变得不快不慢。

Arthub:在您长期“禅修”似的创作中,是否会遇到一些困难?

张震宇没有困难就没有进步,有时候很久都做得太顺了,我会焦虑,制造一些困难,求一些变化。







dust160223》  布面灰尘  直径250cm  2016




Arthub:这些无形的物质材料,您赋予了它们什么样的意义吗?您希望观众能从您的作品中一眼看到什么?

张震宇:不刻意就好,每个人看到的是不一样的


Arthub:重复的劳作对于您来说,是有意义的还是无意义的?在重复或无聊的时光中,您创作的灵魂是如何丰满这段时间的,您通常会想些么来使自己坚持下去??

张震宇:很有意义,当我有冲动要去除掉桌子上报纸中的虚假内容的时候,当我从透过窗户的阳光中看到灰尘闪耀的时候,就产生了重要的意义,驱使我长期坚持去做这件事情。


Arthub:关于未来的创作方向,您有什么新的想法能和我们分享看看吗?

张震宇:没有。




作品补充赏析






dust160223》  布面灰尘  直径250cm  2016




《dust160530》  布面灰尘  150x110cm  2016



《dust160424》 100x100cm  2016

经反复落灰、打磨、抛光,形成镜面效果




《dust160417》100x100cm  2016经反复落灰、打磨、抛光,形成镜面效果



《灰尘160109》 100x100cm  2016经反复落灰、打磨、抛光,形成镜面效果







END





往期回顾:


江衡 | 何其梦幻!何其荒诞!


陆金尧 | 荷事无尘羁


颜小倩 | 童话言事,诗诉情


田卫 | 清水流痕,点点滴滴


曲巍巍 | 梦回懵懂清新







戳这里,阅读原文更多艺术大咖资讯在等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