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航油陈九霖:地狱之后,尽是天堂

孙友文 大风控 2023-02-24

陈九霖,一个遥远而又熟悉的名字,2004年因为新加坡中航油事件而轰动一时。从当年呼风唤雨的商界领袖到锒铛入狱的囚犯,如今出狱后又东山再起,有人将陈九霖与褚时健、史玉柱、孙宏斌一起,并称为“逆境崛起四君子”。十几年过去了,当再次听到当事人回忆中航油事件亲历的一幕幕时,心中还是感慨万千。


作为中国第一批专门从事风险管理研究和实践的从业者,过去这些年,经常会和企业介绍国内外风险管理领域的经典案例,而中航油事件,与国际上2000年之后出现的安然、世通、默克等一系列损失案例一并,作为一个中国企业中里程碑式的事件,每次都是必提的。正是这样的一个事件,开启了中国企业全面加强风险管理的序幕。


一、陈九霖,寒门显贵的榜样


陈九霖先生,原名陈久霖(出狱后,陈先生用“九”代“久”,寓意九死一生),湖北黄冈市浠水县竹瓦镇宝龙村人,1982年凭借出色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在我的记忆中,湖北黄冈市一度是全国高考成绩的高地,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位农民家庭出身的寒门学子能够考入中国顶级学府实属不易,这其中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随后其又拿到了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新加坡国立大学管理硕士、清华大学民商法博士。


当年意气风发的陈九霖


大学毕业后,陈九霖先生先被分配到了民航系统,1993年,加入中航油集团,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被母公司派往新加坡接手成立后就亏损且处于休眠状态的中航油新加坡公司,陈先生用了6年多的时间,将一个出资20万美元左右的亏损企业打造成了市值超过11亿美元,净资产超过1.5亿美元的新加坡第四大上市公司,净资产增长超过850倍,股东投资获益超过5000倍。


陈先生用一次次卓越的商业运作为中航油新加坡公司铸就了璀璨夺目的成绩,而其也以年薪高达2350万人民币被新加坡人誉为“打工皇帝”(其个人所得大部分捐给了中航油集团做了环保基金)。2003年,陈先生被世界经济论坛评选为“全球青年领袖”。新加坡“国父”李光耀曾在全球170个国家媒体的面前称赞:“陈九霖是个非常聪明、很有理智的年青企业家,他沉着冷静,非常迅速地从零一步步迈向了成功。”


陈九霖与新加坡国父李光耀


这些成绩和光环对于一个40岁出头的“年轻人”来说,可能是连做梦都没想到的,特别是对一个出身寒微的人来说,更是难能可贵,寒门真的出了贵子,给天下所有寒门子弟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


二、从“天堂”到“地狱”


2003年3月起,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经董事会批准后开始从事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董事会指定澳大利亚籍资深交易员纪瑞德及卡尔玛为公司操作投机性期权交易。在2003年上半年期权交易中,取得了部分盈利。但在2003年底开始,由于交易员误判了石油价格走势,卖出了大量看涨期权,在石油价格屡创新高的情况下,给公司带来了巨额的账面亏损。为了挽回损失,公司听取了国际投行高盛和三井的建议,采取了三次挪盘处理,进一步放大了账目亏损。出现危机后陈九霖先生四处奔走,希望可以利用各种机会来挽回局面,如BP或中海油的出手施救等等,以不至于出现最坏的局面。但不幸的是,几种施救方案由于各种原因,最后都没有走通。最终母公司决定斩仓,形成了5.5亿美金的亏损,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申请破产保护。


我相信,在陈先生心中可以预想的各种结局里,这应该是一个差到不能再差的结局了,联想到陈九霖先生在事件之前经历的奇怪的心理预示(详情请见陈九霖先生所著《地狱归来》第6页),这难道真的是 The Will of God(上帝之意)吗?


我非常好奇陈先生毕业后十几年的职业生涯中,特别是接手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后期,陈先生内心是否发生了某些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和中航油事件的本身是否有些许联系,不得而知。


一笔期权交易亏损5.5亿美金,在当时形成了一个震惊全球的金融事件,由于中航油新加坡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新加坡政府为了给投资者一个交代来平息“众怒”,将陈九霖先生作为“内定”的替罪羔羊,在新加坡机场执行了未审判先行逮捕的违法行为。陈九霖先生也因此事件一下从耀眼的商业明星变成了众人眼中所谓的罪犯。最终被新加坡法院判入狱服刑4年零3个月,这其间充满了陈先生所做的艰苦卓绝的努力、抗争、愤怒和无奈。与陈九霖先生四处想办法施救公司时一样的结论,最后出现的结局是所有结局中最坏的一个。当时的媒体将所有的焦点都聚集在陈九霖先生一个人身上,好像是他一人独揽了导致损失出现的所有决策,现在所有责任也要他一个人扛。下图是当时最广为流传的一个。


关于中航油事件的坊间认识


、中航油事件的启示


前些年,我们看到媒体的报道,包括有些专家评论中航油事件,都会将其和同在新加坡发生的巴林银行倒闭事件一并评论,归结为当事人违规越权、超越控制、内部监控机制形同虚设而导致的灾难性事件,但巴林银行倒闭受过入狱的是交易员里森,而中航油事件变成了总裁陈九霖。


而从一系列的证据和陈九霖先生的自述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在当时情况下,陈九霖不可能凭借一人之力突破治理牵制和内部控制导致如此巨额损失的,而是在规范的公司治理框架下,按照决策程序一步步获得批准后执行的。按理来说,这应该归结为由于商业判断误差导致的决策失误进而导致的交易损失事件。


如果不是当事人亲自讲述,我们还不能全面了解中航油事件这么多不为人知的内幕,从这一点来讲,陈先生又是幸运的。因为从历史来看有很多事实被歪曲理解的事件,当事人根本连对公众解释的机会都没有。而所谓真相,只是大家通过接收到的带有目的性的信息加工出来的自认为真实的幻象而已。


在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版《名流访谈》和近期陈九霖先生的讲座分享时,谈及中航油事件带来的启示,陈九霖先生得出了如下的启示:


1、企业风险控制方面,要有制度,要坚决地执行制度


尽管当时中航油新加坡公司按照上市要求建立了完善的治理规则体系和制度流程体系,但在陈先生眼中,对于风险控制的制度以及对制度的执行方面还是存在漏洞。魔鬼藏在细节之中,阴沟里也会翻船。细节如果被忽视,或者没有被严格地规定并执行,早晚会发生风险,我们今天称其为管理漏洞或控制缺陷。



2、提高对用人方面的重视程度,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中航油事件涉事的交易员纪瑞德为高盛推荐给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的,在关键时刻,国际投行和交易员的一致行动建议以及高盛关联方与中航油期权交易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对最后危机的发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提及至此,想起目前沸沸扬扬的中兴事件中,也有一个叫Yablon的律师对中兴事件的危机爆发起到了关键作用,请参考前一段时间我的评论文章,痛定思痛:中兴事件暴露了中国企业管理“软实力”的脆弱性,文中提及了用人不查的教训。



3、做好危机处理


在十几年前,应该说中航油事件的出现是一连串风险传导最后的显现,也是最后一道防线危机处理失败的结果,但这种失败无法归结于某一个人的原因,是由于危机意识缺失导致的整个危机管理体系和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十几年后的今天,从中兴事件的危机处理上,虽然我们将此事归结为中美贸易战的牺牲品,但是关起门来说话,我们从美国商务部的Denial Order(拒售激活令)上列示的一系列问题来看,我们仍然感觉中国企业在危机处理上存在巨大的进步空间,在成熟的国际化公司里,对于危机管理和业务持续性是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和机制的,不至于情急之下乱了阵脚,病急乱投医。虽然在之前我们中国企业奉行的是先跑起来再整理队形的方式,但是到一定阶段,队形还是要整理的,要不然就对再加速和安全性构成威胁。



4、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我觉得对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认知模式差异这个问题,陈九霖先生理解最深刻的应该是在中航油事件发生后和新加坡检察院、法院的反复沟通和抗争中体会到的。如果我们对相对方的思维逻辑把握不准的时候,没有走入它那个loop,说太多也是枉然。所以在我们没有能力让别人遵守我们的规则体系时,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和掌握目前的国际规则体系,来调整我们的应对战略。


我在中兴事件评论中说了,有时进入到对方的逻辑中解决问题很简单,它就是10块钱俩,5块一个不卖的逻辑。中国人买7块钱的东西,给12找5块的逻辑老外根本理解不了。西方人是线性逻辑,不会拐弯,不知道什么叫迂回和曲线,所以有时并无实质矛盾,只是缺乏对对方背景和决策模式的理解。有时互相不理解,采取了刻意回避和不予置否的态度会最终激化矛盾。


5、防止被跨国资本围猎


由于刚刚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对国际环境不熟悉,对国际资本惯用的手法和套路缺乏识别和应对的能力。所以进入一个自己掌控不了的环境,到处面临都是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对于跨国资本来说却是确定的,别人用确定性来引导你的不确定性,如果存在利益诉求不一致的时候,后果可想而知。不仅仅是中航油事件,我们看到中信泰富在澳洲的并购项目、中海油在加拿大的并购项目,同样有类似的感触。




四、中航油事件与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


中航油事件侧面推动了中央企业推行建设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发展,可能陈九霖先生自己也不清楚中航油事件在央企还有这样一个影响。


2004年,在中航油事件发生的当年,国务院国资委在内部成立了一个“全面风险管理课题组”,专门研究推动中央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说巧合也好,有意安排也罢,中航油事件在整个央企范围内造成了很高的影响力。从此,风险管理这个词开始在央企大范围流行,央企的风险意识和对风险的认知被大幅拉升。


国务院国资委经过两年左右的理论研究、试点实践,在2006年6月6日下发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拉开了央企开展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序幕,我也是有幸作为亲历者参与了几十家央企的风险管理建设工作。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所有的中国企业风险管理从业者应该向陈先生说一句“谢谢”!


国资委的文件拉开了中国企业风险管理的大幕


五、陈九霖先生的目前状况


2009年出狱后,陈先生便马上返回了祖国,当年就被组织安排进入央企葛洲坝集团负责国际业务。这是一项意义非凡的人事安排,在央企高位被判入狱,刑满释放后又马上予以重任,这表明组织对陈九霖先生在中航油事件中被蒙冤的事实是认可的。


陈九霖先生不久后辞去高管职务,目前担任约瑟投资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几年的时间已连续创造了不少可圈可点的商业投资成功案例。



今天的陈九霖先生:


少了些世俗包裹的光环,多了些蜕变重生的华彩;

少了些着急赶路的匆忙,多了些稳扎稳打的坚实;

少了些锋芒毕露的张扬,多了些隐而渐发的内敛;

少了些愤世嫉俗的执着,多了些自然浸出的喜悦。


而这份特殊经历之后的精神财富,必然奠定陈先生日后高歌猛进、再攀高峰的强大基础。如果说第一次的人生高峰让陈先生拥有了一览众山小的气魄,那跌入谷底筑起的根基,将迎来下一次直冲云霄的豪迈。


六、地狱之后,尽是天堂


从新加坡回国后,陈九霖先生出版了他的书籍《地狱归来》,新加坡的驻华大使罗先生曾拜托陈先生的朋友规劝陈先生不要把新加坡描述得如此不堪,好像说新加坡就是地狱。但我感觉陈先生表达的并不是这个意思,或者至少说不全是。除了罗大使诉说的那层意思,四年多的牢狱之灾也足以称之为地狱归来了。更重要的,是陈先生经历了自己的心灵炼狱,地狱归来,也指的是自己经历了一番心灵炼狱体验之后的归来。



无论身在何处,只要内心体验是在天堂,则天下再无地狱,此正谓之,地狱之后,尽是天堂。


我非常欣赏陈先生自述的一段话:


“我出身寒微,从小吃了不少苦,但是我有坚定的人生信仰,我认为,为人一世就要做点事情,要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注:感谢中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宋清华教授提供的相关素材并在本文成稿过程中给予的支持,文中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部分信息来自陈九霖先生编著的《地狱归来》一书。


经典阅读:

痛定思痛:中兴事件暴露了中国企业管理“软实力”的脆弱性

ISO31000:2018国际风险管理标准正式版解读

全面解析2017COSO新版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二合一)

风险管理“三道防线”含义已变!

从COSO ERM的演变看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的定位

人工智能时代将是中国风险管理人才发展的春天

ISO31000:2017《风险管理原则与指南》送审版先睹为快

不要误读任正非,为了风险控制把业务部门逼上梁山?

COSO核心-风险管理绩效曲线详解

实现绩效和战略整合,风险管理部必须这么设

三道防线就是一场足球赛,论三道防线的定位

内审灵魂缺失的年代,如何发挥内审职能

如何让国际专家尊重中国经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