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有温度”的工程建设领域营商环境,助力首都高质量发展
导 读
4月12日(星期三)下午3:00,在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厅,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北京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专场。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陈少琼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陈少琼
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我市以全面落实城市总体规划为引领,整合政府内部资源,重塑审批流程,迭代升级5版改革举措,建立并逐步完善了工程建设领域全新的全流程服务管理机制。我们今年在1.0-5.0版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纵深推进改革,全链条优化、全方位提升,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更加突出便利化、突出数字化、突出精细化,以持续的改革“热度”让企业感受我市营商环境的“温度”,助力首都高质量发展。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改革内容:
01
提升服务效能
在“突出便利化”上求实效
我们按照分级分类的改革思路推行差别化审批举措,转变管理方式,提升审批质量和效率,促进工程建设领域全链条提速。
分级分类差别化审批
没有分类就没有改革,我们根据项目规模、位置、用途等因素划分项目风险等级,结合信用等级,采取差别化审批方式。制定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豁免”清单,提升审批服务效率,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免办”。继续深化告知承诺制改革,推行环评、水评、规划许可、树木移伐等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提高以承诺制方式落地开工项目比例,实现“承诺办”。推行“分段施工”制,对施工现场具备条件的,企业可先期开工,开展土方、护坡、降水等作业,可为建设单位压减建设工期60日以上;将单位工程单独验收试点由工业拓展至重大产业和公共服务等项目,对满足安全条件和使用功能的项目可单独开展竣工验收,促进项目尽早投入使用。优化政府管理效能,实现“分阶段办”。
转变政府工作方式提高审批效率
推行产业类项目用地附带规划设计方案入市,实现工程规划许可告知承诺当场办。继续推行招拍挂出让土地成交确认书签出当天现场签订土地出让合同,为企业节约9个工作日。针对联合验收中部分专项验收未通过的项目,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研究优化联合验收二次申请办理流程和要求,减少企业重复申请和办理,提升企业满意度。推广“交地即交证”,为企业提供土地交付与不动产登记同步办理服务,精简申请材料,降低企业等待成本,推动投资项目早开工、早投建。
02
强化数字赋能
在“突出数字化”上出真招
我市以数据互联互通为核心深化资源整合,加强数据共享与开放,推进跨领域、跨部门的业务协同,推进项目智慧审批。
一是夯实数据基础,紧抓智慧城市“一张图”和空间三维系统建设,扎实推进新型基础测绘国家试点工作,形成全市动态更新的多精度、多粒度、分等级的“实景三维北京”,夯实测绘地理信息基础服务能力。二是探索智慧审批,在城市副中心试点将BIM成果应用于辅助规划许可审查,提升智能化、精准化管理水平。三是强化场景应用,重点在不动产登记等领域充分释放数据治理效能。探索在土地出让金可线上缴纳的基础上推进政策性住房转移登记全程网办。开通新建商品房转移登记全程网办服务,实现开发企业转移登记网上备案服务,经备案后的建设项目,购房人可随时随地线上申请办理转移登记,实现了转移双方不到场办理,为开发企业节约时间和人力成本,便利购房人办理登记。在已实现不动产抵押登记业务延伸至银行、公积金中心线上办理的基础上,拓展延伸到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企业群众在办理贷款业务时,担保公司可直接线上申请办理抵押权登记,实现抵押登记和贷款“一站式”办理。通过实现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在“京通”小程序上“靓证”,有效助力“入学一件事”“落户一件事”“企业注册一件事”等应用场景落地。
03
提升管理水平
在“突出精细化”上下功夫
我们通过完善标准和立法工作,提升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管理水平,推动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
提升工程建设领域相关行业管理水平
继续深化施工图审查改革,制定审图机构监督管理办法,通过信用积分的方式规范审图机构日常行为。同时根据对建设项目施工图前期检查数据成果,建立分区域、分项目、分单位的分级分类事后抽查模式。制发“多测合一”地方标准,进一步规范和统一测绘事项内容、技术要求、成果形式、质量标准。与此同时,复制推广建筑师负责制试点经验,细化配套技术规范、职业责任认定、风险防范机制,研究建立建筑师职业责任保险制度,将工程建设项目建筑师负责制度进一步推广落实。
推进城市更新及建筑绿色发展工作
优化老旧厂房更新改造等城市更新项目的审批流程,提升审批效率。我们将推出既有建筑改造工程消防设计指南2.0版以及既有建筑改造工程防火设计地方性标准,为城市更新行动提供有力技术支撑。推动《北京市建筑绿色发展条例》立法工作,完善星级标准和奖励措施,加快城市绿色转型、强调可持续发展。
改革新征程上,我们将继续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以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为目标,从企业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充分运用新思维、新技术、新手段推动改革创新,为工程建设领域营商环境注入新动能,为促进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记者提问
Q
请问在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改革6.0方案中,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改革有哪些具体措施?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陈少琼:
测绘是贯穿工程建设全流程的一项基础性、服务性工作。“多测合一”改革,顾名思义是“合”,意味着测绘事项的整合和技术规范的整合,此外还要搭建服务平台,实现“同一标的物只测一次”“同一测绘事项委托一家测绘单位”“同一标的测绘成果只提交一次”,最终达到减少重复测绘、加强数据共享目的。今年我们在前期改革的基础上,广泛征求了建设单位、测绘单位等市场主体,以及土地估价师、房地产估价师、律师等专家的意见建议,在6.0改革中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发力,加强测绘成果互认共享、推广矢量数据、强化质量监管,具体如下:
第一,加强测绘成果互认共享。打通“多测合一”服务平台与工程建设审批系统的接口,实现测绘成果数据在政府部门间互认共享。凡是可以通过平台共享获取的测绘成果不再要求企业提交,政府部门在办理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许可、规划全过程监督、不动产首次登记等10余项审批事项时直接调取“多测合一”成果,减轻企业材料提交负担,同时减少政府部门对企业的打扰。
第二,推广矢量数据应用。我们正在开发测绘成果“报件通”软件,免费提供给符合资质要求的测绘单位,实现不同格式、不同类型的测绘成果数字化、标准化、矢量化,嵌入标签防止测绘成果被篡改,在提升企业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有利于汇集各方数据,为建设和更新我市智慧城市“一张图”的空间底座创造条件。与此同时,我们还将按照测绘成果管理有关规定将测绘数据内容向社会公开,为全市的城市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提供空间基础。
第三,强化质量监管。北京市出台了“多测合一”的地方标准,并且已于今年1月1日施行。这个地方标准,是有机整合了工程建设涉及到的各类测绘事项,大体有几个特点:第一是将散落于不同地方,与测绘有关的标准整合成一个标准。第二是统一测绘成果的形式和技术要求,值得一说的是,我们专门设计了测绘成果共享表,减少重复测绘的内容。第三是补充了人防测绘的相关内容,这样就形成了全流程规范化的北京测绘地方标准。今年我们将开展多种形式的地方标准宣贯培训,加强标准落地实施。同时,我们还将通过“双随机、一公开”的方式,加大“多测合一”成果抽查比例,持续筑牢测绘成果质量底线,从而促进北京测绘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本内容由法制处、确权登记处、国土测绘处、宣传中心提供
你可能还喜欢
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地名专业委员会成立
《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街巷胡同类 第一批)》完整版
《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街巷胡同类 第一批)》公布
北京出新规:进一步提升地名公共服务水平
微信
微博
今日头条
北京号
关注北京规划自然资源,解锁更多权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