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红遍|党史征文第十四期——湖北党史
寻访故乡党史,点亮红色地图
——寻访董毓华同志
2019级历史学卓越教师实验班
曹浩富
党史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一位位党员散发的星星之火在党的领导下汇聚在一起,在中国大地上燃起了解救中国的光明之火。
一提起我的故乡,我便想起了出生于那片土地上的一位党员,这位党员便是“一二•九”运动中的学生领袖之一——董毓华。
在正式讲述董毓华同志在共产党领导下带领学生参加“一二•九”运动前,我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位同志。
董毓华同志于1907年出生于湖北省蕲春县狮子口董冲的一个教师家庭,1924年8月考入黄冈启黄中学,由于董必武同志在1920年创办武汉中学后也在启黄中学兼课,于是利用他教授国文课的机会宣传革命思想,并在学生中发展党员。董毓华同志表现良好,所以在1926年3月,经过董必武同志介绍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大革命时期,他参加学运,在家乡蕲春领导农民运动,建立农民武装。1933年秋,董毓华同志考入北平中国大学政治经济系,在1935年春北平地下党组织恢复后,他联系上党组织后,积极开展活动。
他在大学期间发挥自己杰出的领导能力,凭借丰富的社会阅历,积极配合党组织,和党组织联系紧密,在中国大学组织领导学生参加政治社会活动,甚至还创建了中国大学第一个中共支部和“学联”,并担任了支部书记以及学联的主席。
★
通过近代史的学习,我们也了解到“一二•九”运动的背景是国民党政府为了适应日本关于华北政权特殊化的要求,指派宋哲元在12月9日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中共北平地下组织立即决定:迅速组织全市大、中学校学生举行反对筹备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的请愿斗争。故在1935年12月初,北平几所大中学校学生代表秘密集会于燕京大学,议定于12月9日组织北平学生抗日救亡运动大示威。12月8日,董毓华代表中国大学去燕京大学参加这次秘密会议,讨论抗日救亡运动的具体步骤和过程。
在12月9日的凌晨,董毓华则在校舍里为学生们正式请愿游行前发表演讲,激扬学生情绪。当请愿的队伍受到军警的阻拦时,董毓华也对军警真情流露。可是由于当局关闭新华门,各起义队伍准备的请愿书不能够送达,董毓华便带头撰写起草文稿:《北平大中学生致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何应钦主任的请愿书》,并号召大家将请愿活动改为示威游行。游行活动声势浩大,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一二•九”运动之后,“冀察政务委员会”宣布延期于12月16日成立。
而在12月9号到12月16日这一段时间,董毓华也依旧没有放弃抵制“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他在12月15日与彭涛、黄敬、姚依林、郭明秋等在长安街长安饭店秘密集会,深入研究部署赶在“冀察政务委员会”正式成立的12月16日之前组织更大规模的全市游行示威有关事宜。在他们的努力下,12月16日的游行示威,共有三万余名学生及市民参加,而迫于民众的压力,“冀察政务委员会”再一次宣布延期成立。
而董毓华除了在北平领导学生参加示威游行,还前往天津成立天津学生联合会,并联合北平成立了平津学生联合会,另外还成立了平津学生南下扩大宣传团,并在江苏无锡成立了全国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董毓华在这些学生联合团、会中都担当了主要的领导角色。正是在他和众多同志的推动下,“一二·九”这场地方的示威游行拓展为地区性、全国性的游行活动。正如毛泽东指出:“‘一二·九’运动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纪念,准备了抗战的思想,准备了抗战的人心,准备了抗战的干部。”
★
除了“文治”有功,董毓华同志的“武功”也同样杰出。
1938年初,中央北方局正式决定发动全冀东抗日大暴动,董毓华以华北武装委员会军事部部长的身份到冀东领导抗日活动,他将滦县陈宇寰的联庄武装与高志远武装合二为一成立冀东抗日联军。冀东抗日大暴动后,冀东抗日联军的实力也得到了发展。由原来的17支总队、4万余人发展成为39个总队、10余万人的武装,有力地配合了华北及全国的各个抗日战场,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在董毓华的带领下,冀东抗日联军也成功抵御了1938年9月的入侵,完成了战略转移以及后续的整训任务,并在1939年3月与白乙化率领的抗日先锋纵队合编为华北人民抗日联军。
这支抗日联军到了1939年下半年迅速发展为9个军区、30个支队、几十万人的规模。而且这支军队还为红军三大主力,即115师林彪部、120师贺龙部和129师刘伯承部提供了有力的兵源。
★
但是这样一位伟大的革命同志,却因为抱病奋战前线,加上医疗事故于1939年6月不幸病逝。他牺牲后,时任冀热察挺进军司令员的肖克同志在挽联上写到:“一见倾城,推心置腹,共谋国家大计;三军仰止,怀德颂功,同悼民族先锋。”时任冀热察区委宣传部长的姚依林同志写到:“为国家为民族鞠躬尽瘁,从同志从兄弟终生缅怀。”以此表达深切的敬仰和缅怀之情。
而为了纪念革命先烈董毓华,“蕲春县毓华中学”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前副总理姚依林亲笔题词,以革命先烈董毓华的名字命名。学校位于蕲春县狮子镇,学校东侧建有董毓华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是蕲春县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而我也恰好在那里上过初中一年级,但那时的我并不了解这段历史,所以当我了解到这所学校的校名意义后,也十分震撼。
(下图是蕲春县毓华中学和董毓华革命烈士陈列馆。暑期期间由于疫情,学校封校,博物馆并不对外开放,只能在妹妹开学时送其上学才隔着学校的湖远望。)
过去,我在那里上学,学校离我很近,但历史距离我很远;现在,我在外地上学,学校离我很远,而历史距离我很近。
推荐阅读
图文来源/曹浩富
责任编辑/李灵慧
校对/江炜炜
指导老师/马瑶
审核/孙懿文
看到这里,你一定是司马君的忠实粉丝
点个赞和在看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