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新论 | 朱小黄:系统性风险防控重点不局限于金融部门
作者简介:朱小黄 经济学博士,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金融法律行为研究会会长;原中国建设银行首席风险官、副行长,原中信银行行长、中信集团监事长。著有《远离冰山》、《价值银行》、《财富信仰》、《临渊结网》、《中国债务拐点研究》等专著和文集。
本文根据2018年5月4日晚,朱小黄博士应巴曙松教授邀请,在“北大汇丰金融前沿讲堂”第四十二期,题为“我国系统性风险预警指数体系研究”的讲座整理。
正在演讲的朱小黄博士(图片来自汇丰商学院)
本文通过对系统性风险科学全面的研究发现:金融部门是系统性危机的导火索,但并不是唯一源头;在系统性风险演进路径上,非金融企业部门也会积聚系统性风险,并且在达到一定水平后,系统性风险会溢出并在金融部门积聚;如果只关注金融部门累积的系统性风险,往往会忽视真实的系统性风险状况;系统性风险并不直接根源于金融部门,金融部门只是放大、加速了风险因素的累积。对系统性风险的防范,金融部门没有我们想象地重要,需要警惕的是金融杠杆的加速器效应。同时,本文还运用拐点经济学对我国系统性风险的拐点进行了计算,并基于拐点对系统性风险现状进行了判断。
风险及风险管理一般原理
风险源于事物的不确定性,是一种损失或获益的机会。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任何试图消除风险的行为和言论都是天方夜谭。风险只能够承受、转移、分散和减少。对于机构和个人而言,风险管理就是寻找能够承受的风险边界,想方设法将其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因此,风险管理的本质就是风险和收益的权衡和对比,收益能够覆盖风险,那么这项业务就是能够成立的。企业在核算成本时,需要考虑完整的成本概念,不能仅仅考虑财务成本,还需要考虑机会成本和风险成本。此外,风险管理的难点就是要厘清风险承担的问题,尤其要关注表面上有人承担但实质没人承担的风险。而风险理念深入人心的难点在于眼前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冲突,风险专家从不确定性管理出发,要关注未来,而大多数人更多地是追逐眼前利益。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转型中出现了保险业银行化、银行投行化、投行公关化、证券业短期化、互联网金融中介化等趋势化偏差所积累的问题,这些都难逃经济周期的检验。前十年流动性充裕,社会融资需求量大,各种金融机构围绕融资所产生的金融服务产品,借助自身的业务优势的确能产生短期内的高收益,但这样转型打破了行业的底线,带有明显的短期行为特征,各种机构都把风险转移给别人或者未来,风险敞口越积越大。今后十年,宽松货币政策显然已经开始收窄,退潮之日,风险的礁石将露出水面,必须要小心观察。魔鬼的音乐一起,大家都跟着起舞,但风险工作者要保持冷静。未来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在于风险管理的工具化和建立在数据基础上的网络化、模型化和智能化,更加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都将应运而生。
现场观众认真聆听(图片来自汇丰商学院)
系统性风险研究的两个误区
系统性风险应是系统性、全局性的风险,即经济体系在受到内部风险集聚和外部冲击情况下,由于系统本身的结构性影响,导致冲击在系统内部传播扩大并最终导致系统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的可能性。
任何事物发展都遵循从量变到质变、渐变与突变的过程与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存在一个客观上的“拐点”,它充分反映了从渐变到突变时事物本质的变化。在目前的经济学研究中,有大量的经济现象可以通过计算找到其发展阶段变化的“拐点”,从而指导市场和市场策略的方向。对系统性风险的研究也应遵循此规律。
然而,目前有关于系统性风险的研究主要陷入了两个误区:一是紧盯金融风险以防范;二是寻找危机标识以预警。前者盯错了地方,后者错过了时机,都没有涉及到系统性风险的本质。
系统性风险的发展有3个拐点
当前我国许多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在研究观察社会问题时大部分还是依据一些数据和个例印象对全球社会现象做出解释和判断预测,其实这中间仍然缺少了一个逻辑中介,即算法或模型。即使是很好的学者,缺了这个逻辑中介就很难触及真相。拐点研究正是借助这一逻辑中介才能进行。所以是寻找真相的很好的方法。
在拐点经济学的研究中,计算拐点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只有通过科学的计算,才能够真正识别拐点,从而提升自身对于风险的观测和判断能力。目前团队关于拐点经济学的应用和研究已经覆盖系统性风险、债务、实体经济/虚拟经济黄金比例、公平指数、城市发展规模和贫困救济等领域。《蒙格斯报告》是团队宏观经济拐点研究成果的主要载体。
风险在正常情况下往往处于分散状态尚未构成全局性影响,但是一旦风险开始出现逆向运动——由分散走向集中,系统性风险就开始有全局性影响,因此将风险出现逆向运动的状态定义为第一个拐点(A点)。为了能够观察到风险逆运行,需要寻找相关的观察指标。这些指标往往存在于“发展快、速度快、规模大和泡沫大”的行业中,当风险在这类行业中积聚,就出现了第二个拐点(B点)。在这个拐点状态中,我们能够观察到并清晰地判断出现风险集中的地带、规模和风险敞口。如果任其继续发展,那么系统性风险将进入第三个拐点(C点),此时系统性风险已经进入极端状态,系统性危机将要爆发。
因此,如果系统性风险预警体系,只能定位危机爆发的拐点(C点),那就太晚了,也起不到任何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实质性作用。事实上,当风险接近A点时就要及时发出相关的预警,从而实施具体的风险措施来阻断系统性风险的逆向运动。
“金融加速器”主导的系统性风险
非均衡传染机制
在经济运行中,当实体企业受到市场的正向冲击或负向冲击从而资产净值升高或降低时,信贷市场会通过金融部门对实体企业的信贷活动产生杠杆效应,将这些冲击对经济金融的效应加速放大,这种现象被称为金融加速器效应。基于“金融加速器”,我国部门间的传染机制呈现以下特征:
一是金融部门是系统性危机的导火索,但并不是唯一源头;
国民经济各个部门都会不同程度积累系统性风险;如果只关注金融部门累积的系统性风险,往往会忽视真实的系统性风险状况;系统性风险并不直接根源于金融部门,金融部门只是通过“金融加速器”,放大、加速了风险因素的累积;对系统性风险的防范,金融部门没有我们想象得重要,需要警惕的是金融杠杆的加速器效应。
二是系统性风险传染机制存在非平衡的演进路径;
非金融企业部门的冲击会在短期内引起金融部门波动,并且这种波动是持续的;非金融企业部门对金融部门风险变化的贡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加强,在若干期后甚至会超过金融部门自身冲击的贡献。
三是内生的系统性风险会受到外生冲击的影响。
宏观因素、心理因素、国外资本市场波动的负向变化会增加系统性风险;但外生冲击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要远小于系统性风险滞后项的影响,系统性风险主要来自内生的累积。
同时,在我国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及高储蓄率的大金融环境下,“金融加速器”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中国特色,即顺周期性和不对称性会更加明显。
我国系统性风险现状判断
经测算,目前我国的A点处于综合系统性风险指数0.388的位置;B点大致处于综合系统性风险指数0.459的位置,如果对系统性风险不加防范,当达到A点之后,B点将会很快达到;C点是一个危机阈值,大约在综合系统性风险指数0.6的位置。
总体来说,从2005年开始,我国系统性风险曾有三个峰值,分别出现在2006、2008和2011年。这三年的系统性风险指数虽然尚未达到课题组判定系统性危机发生的条件,但已经超过系统性风险指数的拐点值。其中,2006年和2011年均超过了拐点A,并且2011综合系统性风险指数高达0.429已经逼近拐点B,而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风险指数为0.473已经突破拐点B。如果按照目前的趋势,预计2018年综合系统性风险指数将攀升至0.394,超过A点,出现风险逆向运动的现象。
任颋副院长向朱小黄博士赠送纪念品(图片来自汇丰商学院)
政策建议
首先,建议各监管主体切实有效监管各部门内生的系统性风险。
金融部门要继续控制不良贷款率,保证银行存款的适度规模;非金融企业部门要坚定不移地“去杠杆”;居民部门要关注“隐性负债”,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同时优化消费结构;政府部门要推进地方财税体制改革和举债框架的设定,以设定有效发挥财政资金的补短板作用,控制地方债务;“一带一路”的政策要保持适度贸易顺畅。
其次,针对系统性风险在时间和空间维度的非均衡传染机制,建议监管思路应从微观审慎上升到宏观审慎。在空间维度上防止部门间交叉传染;在时间序列维度上,实施适当的“逆周期”操作。
最后,建议充分考虑风险承担问题。有人承担的风险就没有危险,无人承担的风险积聚多了才会产生系统性风险。“明斯基时刻”的出现,归结起来就是整个社会风险承担的意愿和能力萎缩殆尽,系统性风险达到了经济系统所能承担的极限。因此,弄清社会无人承担或者表面承担而实际上无人承担的风险总量和结构应是系统性风险防范的题中之义,应警惕把风险转移当作风险承担,以及只顾当前收益而枉顾未来风险的短视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