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俗中,“小年”是家家户户“除尘”的日子。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清洗各种器具,洒扫庭院,打扫房间,用干净、整洁、明亮来迎接新年的到来。因“尘”与“陈”谐音,按照民间说法,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去年一切不好的“晦气” 、“背运”、“穷酸”统统扫掉,这也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然而除“陈”迎新真的会给我们带来好运吗?这是科学的?还是迷信的?打扫房间,就能改变自己来年的运势吗?这是什么原理?清洁打扫,看似是琐碎小事,却实非小事。我们的自心本来就是向往光明与美好的,每个人希望都有远离灰暗与污浊。我们住在干净的房间里,洒满明亮的阳光,就会情不自禁心生愉悦。这不仅会改变人的精神面貌、身体状况,甚至会影响到一个家庭的风水与运势。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只有当外部的环境干净了,我们的内心才能常常产生愉悦之情。此时我们的愉悦之心与我们的屋子合为一体,便会产生好的磁场。好的磁场自然会吸引光明、美好的事物,如此整洁干净便是好的风水。我们不仅要对房间扫尘,保持其整洁干净,在佛教中“扫尘”的意义还在于扫除我们内心的尘垢。神秀大师曾经说过:“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佛拭,勿使惹尘埃。”我们把家里、公司、道场,打扫的窗明几净、一尘不染。不仅可以让我们的心感到清净舒适,也会让来访者感到轻松悦意。年末我们还应该积极反思,把这一年所有的贪、嗔、痴等烦恼恶业好好忏悔掉。这才是我们修行的下手处,而得到的内心清净则是一年来学佛者自我的评判标准与学佛成果的检验。外部环境清净了,内心自然也就安定了。所以,“清扫”是借清扫外界的形式而清扫“内心”。在传统习俗里,小年这一天除了清扫房间,还要在厨房祭“灶王爷”。那么,“灶王爷”是谁呢?为什么要祭“灶王爷”呢?民俗中“灶王爷”会负责监督每家每户一年的所作所为,并在每年腊月廿三,也就是小年这一天,将上天禀报这一家人的善恶,以定赏罚。所以在民俗中,人们要在“小年”这一天祭灶,并且在送灶时敬献糖瓜,这样可以让“灶王爷”上天为自家人多多美言几句。
而在佛教中其实也有“灶王”,佛教的灶王指的是监斋使者紧那罗王。紧那罗王是“天龙八部”之一。
据《河南府志》上记载。元代末年,少林寺有位行者手中常提烧火棍在厨房做杂务。他尽职尽责,十分勤劳,由于地位不高寺中无人知其姓名和法号。后来红巾军突然围攻少林寺,这位行者冲出山门,他的身体忽然长高数十丈站立山峰之上大叫道“吾乃紧那罗王也”。
红巾军惊恐万状四处逃散,少林寺因此免遭大劫,但这位行者也随后圆寂。为了纪念这位行者的护寺之功少林寺僧众在寺院中为他塑了像,还建立紧那罗殿,称他为护法菩萨。并在大寮中供奉其法像,以圆满寺院饮食之事护持寺院。
在中国民间,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也就是说腊月廿三是北方权贵过小年夜的时候,南方地区则是在腊月廿四日这一天过小年。自清朝建立之后,皇家通常选择在腊月廿三祭灶,《清史稿》就有“惟十二月二十三日,宫中祀灶以为常”的记载。到了清中期嘉庆、道光年间,由于距离政治中心较近,北方民间小年祭灶时间受官方影响逐渐变为腊月廿三,南方大部分地区则沿用旧历。虽然时代不同了,但南北方过小年的日子也就随着民间的流传渐渐固定了下来。在南方的江浙沪地区“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被称为小年。而南京地区则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云南部分地区称”正月十六”为小年。小年吃饺子,意取“送行饺子迎风面”。小年的饺子一般都是晚上吃,但是也有早上吃的,北方各个地方的不同,风俗习惯多少也会有些不一样。在山西、陕西等地的山区,还有吃发糕和荞面过小年的。为什么说南方人在小年吃年糕呢?以浙江宁波为例,这一带过小年就是要家家户户吃年糕,有吃糖年糕和炒年糕,炒年糕还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炒成炒出酸甜咸的口味。年糕有四方进宝之意,尤其是把年糕摆成塔形,这也象征着来年的日子蒸蒸日上,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