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观察 | 航天新闻中的“她”:性别角色观念的呈现及变迁
摘要
媒体对从事科技领域的女性工作者(如女性科学家)的描述往往带有一定的性别刻板印象,这种情况是否也存在于对女航天员的形象建构中?本文选取了三个时期内《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华社对刘洋和王亚平的304篇新闻报道,考察其中性别角色观念的呈现及嬗变。研究结果显示,在有关神舟九号、神舟十号和神舟十三号的报道中,淡化传统女性角色信息的比例分别为37.7%、73.2%和81.3%。我国主流媒体越来越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反映女航天员在航天科技活动中的职业角色和作用,这种变动趋势有助于公众正确理解女性作为航天员在航天科技领域中的参与形式和参与过程。
一、问题的提出
2021年11月7日,神舟十三号乘组成员王亚平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第一步,这是继我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成功执行神舟九号飞行任务之后,我国女性航天之路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太空相关的性别议题也再次成为世界各大媒体的聚焦对象。多家外国主流媒体对这一成就进行了客观报道,如法新社、半岛电视台、印度快报、新加坡的亚洲新闻台等介绍了整个太空行走的过程。但CNN却发表评论称:“尽管(中国)官方渠道和官方媒体对王亚平的赞誉不绝于耳,但大部分报道还包含十分性别化的语言,使得大众对男女差异的刻板印象更加固化。”这一观点究竟是对事实的客观陈述,还是对我国航天新闻报道的有意歪曲,是笔者首先想要考察的内容。
诚然,既有的媒介与性别研究已经证实,媒体在建构女性形象时往往带有性别偏见甚至性别歧视,尤其存在于政治、科技、体育等传统意义上“属于”男性承担的职业角色。然而也有学者认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女性在“公共领域”里的形象已经得到了多层面的积极呈现。笔者在知网检索“女航天员”相关文献时发现,谭琳和齐鸣宇曾经指出,在某网对刘洋的报道中,遵循甚至强化传统女性角色的信息所占比例超过了70%,对女航天员在此领域做出的贡献进行了不公正的呈现。那么一年后,王亚平作为神舟十号乘组成员和中国第二位飞入太空的女航天员,媒体对她的报道有无进步?时隔8年后的今天,王亚平作为神舟十三号乘组成员和我国首位出舱的女航天员,媒体对她的呈现是否依然在有意遵从甚至迎合传统的性别规范?
基于此,本文将以谭琳和齐鸣宇的研究为基础,选取类似的分析指标,纵贯式地把握媒体报道中女航天员性别角色的变迁,以期进一步推进两位学者的研究。另外,出于权威性、可比性等因素的考量,将样本来源改为我国主流媒体中对两位女航天员的报道。综合上述讨论后,本研究试图回答的问题有:
Q1:在呈现“神九”时期的刘洋以及她所从事的航天科技活动时,我国主流媒体是否也是以片面刻板的态度强调女航天员非职业的女性角色?
Q2:在“神十”“神十三”时期,我国主流媒体对王亚平基于性别角色的形象建构又是怎样的?与刘洋相比,出现了哪些变化?
二、文献综述
基于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笔者侧重从以下两个维度对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
(一)女性科技工作者媒体呈现的问题
目前,越来越多女性投身高能物理、航天工程、人工智能等高尖端科学技术领域,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成为女性主义媒介批评学者观照的重点对象。虽然迄今为止对科技领域女性角色呈现的研究并不十分丰富,但现有的实证研究普遍发现,媒体存在努力展示她们职业成就之外议题的倾向。例如,Chimba, M.和Kitzinger, J.收集了12家英国报纸中对男女科学家的报道,对比分析后发现,媒体描绘女性科学家时,重点往往是她们的外表(如服装、体形或发型),并且可能会被性感化。Mitchell, M.和McKinnon, M.的研究表明,《纽约时报》对女性科学家的家庭关系存在不平等的关注,认为女性科学家成为榜样的主要原因并非其对科学的贡献,而是“她把家庭和事业结合起来了”。毕琳通过对《科技日报》“前沿人物版”的统计发现,在呈现女性科技精英时,“女性特质”的身体论述占很大比例,同时也没有实现家庭和工作领域的分离。刘茜玥基于71部中美电影的分析指出,中美电影中很少有对女性科学家专业能力的描写,经常用她充满女性特质的同情心、善良来感染其他人物以影响剧情发展。
(二)不同领域中女性媒体呈现的变迁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学者开始对某一领域的女性媒介形象进行历时性的考察。Braumüller, B.等学者探究了2000年至2016年两份德国日报对奥运会的图片报道。研究结果表明,媒体对女性运动员的报道大多聚焦于在体育项目中的成就,而其得到的人格化的媒体报道大大减少,女性奥运选手越来越被边缘化。Hayek, L.和Russmann, U.等针对2008年至2017年奥地利新闻媒体对女性政治家的选举报道的分析显示,尽管女性政治家在政界的人数有所增加,但女性政治家在竞选报道中的“可见度”(visibility)并未增加,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下降。高焕静以《人民日报》中“三八红旗手”的报道为样本,根据3个时间段(1960-1978、1979-1992、1993-2013)的数据得出,强调榜样女性的性别身份和特征的报道所占的比例逐渐增高,榜样女性的女性气质得到了回归。邓倩和罗敏探讨了2000年至2019年间4份报纸上对女性农民工形象建构的流变,指出尽管女性农民工行为形象的主观能动性有所提升,但被伤害和被关爱的受动者形象依然比例最高,同时在叙事中倾向于突出她们的刻板化性别角色和弱势地位。
通过上述相关文献可以看出:虽然国内外针对女性科技工作者这一群体的媒介呈现研究已经有了一些成果,但是围绕科技领域的某一个体尤其是个体之间跨时段的对比研究却较为缺乏。本文试图对女航天员刘洋和王亚平在媒体报道中呈现的性别角色进行比较,正是对这一研究领域的有力补充。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来源与数据采集
由于主流媒体的报道数量庞大,本研究选取了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华社三大央媒作为指定媒体。具体的检索步骤是,在慧科新闻搜索研究数据库的“按搜索逻辑输入”一栏中,以“刘洋 女航天员”或“王亚平 女航天员”为关键词,并勾选“标题提及”进行新闻文本的搜集。为了最大程度上保证数据的完整性,笔者在初步浏览和筛查后将检索的时间范围限定为以下三个时段:
1.神舟九号飞船成功发射前后,具体为2012年6月11日至6月30日;
2.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发射前后,具体为2013年6月4日至6月27日;
3.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当天到媒体报道“王亚平在太空工作累计超过100天”,具体为2021年10月14日至2022年1月15日。
经过笔者逐一阅读新闻标题及其正文内容、手动剔除无效样本后,最终共获得“神九”期间关于刘洋的报道136篇、“神十”期间关于王亚平的报道97篇、“神十三”期间关于王亚平的报道71篇。筛选标准如下:1.选择新闻报道,排除公告、社论、评论、人物介绍等;2.选择文字报道,排除单纯的视频与图片报道;3.排除标题相似的新闻消息的重复报道。最后,选择“标题及内文”为下载范围,并以日为单位保存成txt格式,便于后期数据分析。
(二)分析指标与分析方法
本文沿用谭琳和齐鸣宇论文中3种针对传统女性角色的态度作为分析指标。所谓传统女性角色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指向:一是强调女性的婚姻家庭角色,如妻子、母亲、女儿等;二是强调社会普遍认为她们应该具备的“女性气质”(femininity),如情绪化、胆小害羞、温柔贤淑、细心耐心、顺从有余,而理性、勇敢、坚强、果断、领导力等方面存在不足。
本文具体的分析方法为,逐条阅读3个时期内下载的所有新闻文本,从中找寻并标注含有性别含义的信息,随后分别对照两种传统女性角色的态度进行归类,最终对比考察3个时期主流媒体报道中对两位女航天员性别角色描述的动向。
四、研究发现
(一)“神九”时期:淡化传统女性角色信息的比例仅占约三分之一,对刘洋职业角色的呈现有失客观公正
在“神九”时期有关刘洋的136篇报道中,共发现122项含有性别含义的信息。其中,淡化传统女性角色的信息有46项(占总体的37.7%),遵循传统女性角色的信息53项(43.4%),强化传统女性角色的信息23项(18.9%)。淡化传统女性角色的信息超过了三分之一,稍高于谭琳和齐鸣宇针对某网的研究发现(不足30%)。可见,即使是我国最具权威的主流媒体,在呈现女航天员的性别角色时也确实存在不公正对待的情况。
淡化传统女性角色的信息重点呈现了刘洋过硬的专业技术和坚强、勇敢、果断的性格。例如,多篇报道提及了刘洋“驾机撞18只信鸽,冷静化解危机”的事件,展现出刘洋超强的心理素质和应急处理能力;也有报道回顾了刘洋加入航天员队伍时“日复一日挑战极限、对抗负荷”的训练过程,体现了刘洋坚强的意志和对飞行工作的热爱。然而,淡化传统女性角色的报道具有明显的片面性,其大多围绕刘洋进入太空之前的经历,对刘洋进入太空后执行工作的报道却明显不足,另外还存在多篇报道反复讲同一个故事、报道事例单一的情况。
遵循甚至强化传统女性角色的报道主要呈现的特点有:其一,放大女航天员的家庭角色和生育责任。在这三大主流媒体的报道中,对刘洋职业角色之外的日常生活给予了额外的关注。有相当比重的报道是从刘洋的父母、曾经的老师和同学的角度切入,对刘洋作为女儿、妻子的角色进行呈现。例如有报道提及“刘洋的公婆和爸妈早就盼望着抱孙子……后来因为工作关系,刘洋需要北京、武汉两地奔波,要孩子的事便耽搁下来”。这些报道尤其突出了刘洋在成为航天员之后对家人的陪伴时间减少、兼顾事业与家庭的不易,实际上加深了观众对“女性的家庭和事业是矛盾的”这一认知。其二,刻意模糊女航天员的职业形象。在报道刘洋的职业与工作的过程中,性别化的语言依然被广泛使用。例如,有些报道这样描述入驻天宫一号实验舱时的3位航天员:“景海鹏和刘旺拉着刘洋,像带个小妹妹学走路一样的感觉。”还有部分报道甚至强调了传统女性的角色分工:“细心的刘洋发挥女性优势,对天宫一号进行了一次大扫除。”媒体建构出一个需要被保护、善于辅助的女航天员角色,非但没有客观呈现出刘洋的工作情况,反而固化了“女性比男性差”“男主外,女主内”的刻板印象。
(二)“神十”时期:淡化传统女性角色信息的比例较刘洋时期已翻倍,着力呈现王亚平作为太空教师的职业态度和专业能力
在“神十”时期有关王亚平的97篇报道中,共发现81项含有性别含义的信息。其中,淡化传统女性角色的信息有60项(占总体的73.2%),这个比例接近刘洋时期的两倍,遵循传统女性角色的信息15项(19.5%),强化传统女性角色的信息6项(7.3%),可见主流媒体对女航天员基于性别角色的报道已经实现了质的跨越。
在淡化传统女性角色的信息中,最多的表述是王亚平作为中国第一位“太空教师”所展现的自信、谦逊、严谨等职业态度和专业能力。例如有几篇报道写到,“王亚平对即将进行的授课充满信心。准备教具、研习实验内容、了解心理知识,她的备课井井有条、细致入微”,“为了讲好40分钟的课,王亚平整整准备了半年时间”,同时她自己表示,“面对浩瀚宇宙,我们也是学生,期待与广大青少年朋友一起去感知、探索神奇而美妙的太空,获取知识和快乐”。有报道还特意指出,“神十”任务中增加了太空授课任务,并且由女航天员担任主讲,而另外两位男航天员则以授课助理和摄像师的角色出现。尤其在一些太空授课的回顾报道中,多次强调王亚平在每个实验中的动作细节、引导方式和语言表达等,较少有对聂海胜和张晓光的描述,这样的对比无疑抬高了女航天员在此次航天科技活动中的“地位”和“分量”。除此之外,还有几篇报道以性别平等的态度展示了一个得到丈夫全力支持的女航天员的婚姻家庭关系。例如,一篇报道记述了王亚平同为飞行员出身的丈夫对她做航天员所持的态度:“老婆,以前我们俩是各自开一架飞机,现在我们俩是齐心协力开一艘飞船。”
在遵循甚至强化传统女性角色的信息中,大多将女航天员的外貌特征作为报道的重点。例如在记录太空授课时,几篇报道有意将观众的关注点转移到王亚平的面部和头发:“弯弯的柳叶眉、清澈的双眸、甜美的笑容”,“精心梳理的马尾辫变成了蓬松的‘毽子’,惹得同学们笑作一团”。还有一小部分指向了女航天员事业与家庭无法兼顾的矛盾。例如,王亚平的姥姥于芳珍对外孙女生育子女的情况表示了担忧:“她刚结婚那会儿说要先工作,孩子的事以后再说,这一眨眼六七年过去了,她还在忙工作,真希望能早点抱上重外孙。”同时,记者在问到结束“神十”飞行任务之后的心愿时,王亚平回答说:“到那时,就想陪爸妈和爱人一起散散步,逛逛街。”这样的报道,向观众透露出女航天员因事业压力难以承担生育重担、无法时常陪伴家人的歉疚。
(三)“神十三”时期:淡化传统女性角色信息的比例超过八成,突出说明女性参与航天活动的必要性和王亚平为出舱所作的努力
在“神十三”时期有关王亚平的71篇报道中,共发现64项含有性别含义的信息。其中,淡化传统女性角色的信息有52项(占总体的81.3%),这个比例持续走高。遵循传统女性角色的信息8项,强化传统女性角色的信息4项,分别仅占12.5%和6.3%。
淡化传统女性角色的信息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客观表述女性在太空中的独特优势,以凸显航天科技与女性参与的关系。例如有相当数量的报道指出,“大量实践和理论研究发现,女航天员在某些方面感觉更敏锐,心思更细腻,考虑问题更全面,处理问题更注意方式方法,沟通能力更好;在微重力环境下,女航天员的雌激素水平和镁的代谢优于男航天员,体内铁含量低,不容易出现铁中毒、血栓、血管痉挛、心律紊乱,更适合长期太空生活……”。这些科学依据都在说明,女性在太空生活和开展科研工作,更加有助于顺利完成日益复杂的载人航天任务。另一类是着重描绘王亚平为出舱克服的重重挑战,以展示无性别差异的训练强度。王业平在出发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太空环境不会因为女性的到来改变,也不会因为航天员是女性就降低门槛。”而面对男女在力量方面的差异,她说:“我怎么缩小和男航天员的差距?就是练。训练上肢力量,我和男航天员练一样的项目,比如引体向上、俯卧撑、推杠铃等,训练时我甚至会和男航天员比一比肌肉块”,“男航天员在水下坚持多久,我就坚持多久”。除了执行出舱任务,王亚平还完成了多项技术验证,展现出独立自强的新女性姿态。
在为数不多的遵循甚至强化传统女性角色的信息中,有几篇新闻报道强调了女航天员的服装和发型,如,“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王亚平身着粉红色运动上衣、粉色马甲、黑色运动长裤,惊喜亮相空间站。”“由于处在失重环境,王亚平的辫子向上方高高飘起,意外和《西游记》中的神仙风婆婆的发型一模一样。”还有几篇报道暗示了女航天员在太空执行任务时的不便,如,“在月经期间如果进行出舱活动易患减压病,这是由于全身血容量减少造成的,所以女航天员在月经期间不适宜进行太空行走。”不过,这只是在前文大篇幅说明女航天员在太空中有诸多独特优势后进行的一个简短补充,它更偏向于是在向受众科普出于生理原因带来的风险,而不是刻意突出性别劣势。
五、结 语
通过考察三个时期我国三大央媒对两位女航天员的新闻报道,本研究发现,遵循甚至强化传统女性角色、有失客观公正的信息所占比例逐次降低(62.3%,26.8%,18.8%),“母亲”“孝女”“妻子”等传统女性符号和“被观赏”的女性气质的比重极大减少,而女航天员在航天科技活动中的职业角色和作用得到了更多传播。总体来说,我国主流媒体对女航天员的报道已经突破了传统性别规范的窠臼,呈现出进步的趋势。
值得说明的是,由于新媒体等传播技术的发展,“神十三”时期针对王亚平的视频报道数量大幅提升、文字报道所占比例有较大程度降低,而本研究在样本筛选时没有将视频考虑在内,因此该时期的样本可能无法代表整体的新闻报道,仅能反映文字报道的特征。未来的研究一方面可以尝试将视频、图片甚至VR、AR等新兴呈现形式的报道纳入研究范围,另一方面也应该对其他类型的媒体展开探索,例如社交媒体如何建构包括女航天员在内的女性科技工作者的形象等。
(载本刊2022年3月号,图表注释从略。学术引用请参考原文。)
【作者简介】
傅居正,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
张思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19级本科生
编校:颜云霞
传媒观察杂志
媒媒与共。新闻人和新闻学人的家园。关注业学前沿,追踪融合发展,透视舆情热点。
本刊投稿网址:https://cmgc.cbpt.cnki.net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