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体验 · 一谓
地铁系列第十六篇。
何谓体验,何谓用户体验,何谓体验设计,这几个问题一直想聊,但是又觉得自己的等级不够,说出来的大多也是一些泛泛之词。
所以权当作为自己设计生涯中的一次记录,也许过几年后再提及相同话题,会有新的感触。
一家之言,也是一个新手designer在现阶段的所思所想。
首先抛第一个观点。
体验是一个宏观概念,体验是关乎所有服务触点的所有互动。
是什么造就了体验,宏观意义上的设计(一切互动过程中的解决方案)。而目前片面的设计师职能范畴,解决的仅仅是问题集合中的一小部分,整个运作系统、运行环境中的所有相关点和相关者实际上都是塑造体验的一份子。
从认知心理的专业范畴回答什么是体验,它是所处情感中心的主体关于感受和反应的集成性综合评估,这些评估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被服务者的当时状态、服务者能提供的状态、服务身处的环境状态,(这里抛却了“用户”这个概念,设计本质上提供双向沟通的有效系统,属于对等的连接关系,所以用服务双方的概念去囊括从我目前的认知会比较合适。)
被服务者的当时状态会是一个极具主观性的生理特征为主,包括认知水平、感知水平、心理状态、情绪基调等等,这些都是长此以往的主动或被动培养而逐渐形成的。
服务者能提供的状态会是一个依靠客观条件的伪物理特征为主,这里就是目前不管是体验设计师还是其他设计师在核心主导的职能范畴,围绕系统或者服务中心来提供包括可用性、易用性、舒适性、愉悦性等一系列在设计层面可被量化的点,依靠点带动面,塑造产品/系统级别的综合感官感知和心理感知。
服务身处的环境状态,这个就是一个非常宏观的定义了,以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为急基础,向四周辐射包括,这是一个更底层的逻辑。
从被服务者到服务者之间,构成一个多对多的关系,整个体验会囊括所有触点涉及的范围。
第二个观点。
体验是时间的总和,是在时间维度上的动态变化和再平衡。
体验基于生命体,生命体的进化和行为塑造都基于时间的变化,所以体验是一个思维概念,它并不是一个静态的点线面或者体的概念,更像一个时间的包装体,可以单条时间线的多个关联点,也可以是多条时间线的汇总焦点。
设计在这个维度的作用是什么,更像是一个时间规划的服务者,不管是基于之前的习惯状态、当前的使用状态,还是未来的发展状态,都要提供一个明确的解决方案。
第三个观点。
若无客观行为的发生,体验处于概率波动的不确定状态。
不确定状态,是不是很像薛定谔的体验,必须承认的是,体验是依附于行为的,如果没有明确行为的发生,体验就无意义而言。
深层次的体验是主观层面主导的,因此需要有一个客观行为去解释,用确定性去约束不确定性。
一定程度上,被服务者的深层需求是无法确定的,不要猜他们到底要什么,首先提供服务的人需要用一个自己确定的方案去引导这些不确定的需求,确保体验在一个既定的概率范围内波动,初步体验设计就完成了。
第四个观点,待续。
何谓体验,一家拙见,不算瞎写,非常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