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烧不掉的方为财富 | 圣地二十五年手记

张平 平行逻辑 2021-06-15

独角兽导读

《圣地二十五年手记》是张平教授的散文作品集。最初是《圣地八年手记》,后来是十年,十五年,二十年,二十五年。


结合在以色列长年生活经历和学术研究,《圣地手记》(简称)贡献了了解以色列及犹太人世界的既有理性深度又有文化趣味的不二选择。


作品集分七个部分:人物记风土记政情记战火记问学记智慧记顿悟记。未来,将在“平行逻辑”公众号,陆续发表。集子还未出版,能抢先阅读者,不可谓不是一种福利。

烧不掉的方为财富


要理解犹太智慧,首先要理解第二圣殿,确切地说,是理解第二圣殿的毁灭;而要理解犹太智慧何以在这毁灭之火中涅磐,则需要了解那个时代的犹太精神领袖——约哈南•本•扎卡伊。


第二圣殿存在五百多年,是当时犹太生活的绝对核心。犹太人的宗教、政治、经济、司法、社会等所有活动几乎都围绕着圣殿来进行。每天,大批的犹太人从四面八方赶来朝圣、献祭、进贡。按犹太教规定,犹太人每年收入的百分之十左右要带到耶路撒冷消费,由此在圣殿附近建起了繁荣的经济活动。在那些年代里,圣殿便是犹太人的名副其实的宝库,不仅聚敛了大批珍宝财富,而且其建筑本身便是无价之宝——它不仅辉煌壮丽,一块基石便可重至100余吨,而且固若金汤,从外到内有三道城堡式的防御系统。当然,考虑到当时的信徒相信上帝就以神光的形式住在中心的至圣所里,应该说那些系统甚至显得有些多虑,说到底,谁又有胆子在上帝的家门口惹是生非呢?

耶路撒冷圣殿山外的城墙。摄影:张平。


然而,在公元70年,这座看起来万无一失的宝库被赶来镇压犹太大起义的罗马军团一把大火烧了个精光!


可以理解,这场大火在犹太人心灵上引起的震撼是如此之强,以至于在其后的近百年时间里,他们一直以为世界末日就要到了。比较难理解的是,按照拉比犹太教的说法,这场大火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有能力制止这场灾难的人便是上文说到的约哈南•本•扎卡伊。按照犹太人的传奇,他本来就不赞成那些激进派的起义主张——罗马帝国正在鼎盛时代,罗马军团打遍地中海沿岸无敌手,以犹太人的实力,造反无异于以卵击石。后来战局的发展证实了他的担忧,短短的两三年间圣地便几乎全境陷落,只剩个围困中的耶路撒冷在殊死抵抗。本•扎卡伊见城中弹尽粮绝,百姓以草灰拌水充饥,知大势已去,便命弟子将自己装入棺木,以送葬为名逃出围城,前往罗马军营。


这一年(公元69年)正是罗马历史上的“四帝之年”,一年出了四个皇帝,三个自杀,各地军事统帅都在忙于合纵连横,有野心的不在少数。本•扎卡伊大概揣摩了维斯帕先的心理,预言他不久将称帝。果然,不久东方罗马各军团联推维斯帕先称帝,回罗马争夺帝位。维斯帕先兴高采烈,便赐给本•扎卡伊提条件的资格,许诺耶路撒冷城破之后,可以照本•扎卡伊的三个条件办。本•扎卡伊提出的条件是:保护雅夫内地区及当地的犹太教贤哲学者。保护大卫王后裔迦玛列家族。给体弱病危的学者拉比撒督该找一个医生。


说起来这位拉比撒督该之所以病危,乃是因为他老先生为了不让圣殿被毁、为了劝上帝回心转意而斋戒四十年所引起的。如今本•扎卡伊有机会向罗马人提条件,却宁愿拯救绝食的拉比撒督该,而不肯拯救他为之绝食的圣殿,道理何在?何况本•扎卡伊有机会提三个条件,只要拿出一条就可以救下圣殿不被焚毁。难道以圣殿之尊,不值得本•扎卡伊拿出三分之一的努力来拯救吗?


据说圣殿被毁之后的某一年,本•扎卡伊与其弟子拉比约书亚途径废墟。拉比约书亚念及犹太人的忏悔之地被毁,从此断绝了天人之路,不禁大放悲声。本•扎卡伊劝他说:“忏悔之道有过于此者,躬行仁善是也,恰如《圣经》说:吾喜仁善,不喜祭祀;喜人识神,胜于燔祭。”


圣殿里的祭祀,基本方法就是在祭坛上焚烧,无论是祭祀还是燔祭,都是些一把火就能烧干净的东西。而仁爱和对神的理解(犹太教里智慧的代名词)则是无论多少烈火都烧不掉的。本•扎卡伊的杰出之处,在于他明白这圣殿跟那里边的祭品没多少区别,也不过是一把火就能烧干净的东西,算不上真正的财富。所以他宁可救下一个病危的学者,却不肯去救圣殿。圣殿被毁之后,他带着这批学者创建了雅夫内经学院,开创了犹太教的智慧之学,奠定了流散中的拉比犹太教千年不败的根基。而这根基的起点便是:烧不掉的方为财富


本•扎卡伊传奇的历史真实性大可质疑,但犹太人在圣殿毁灭中所体悟出的道理却是真实的;同样真实的还有这场灭顶之灾的起因:罗马昏君尼禄因为缺钱花,命令犹太地区的行政长官弗洛卢斯去圣殿强收钱财。圣地遭到亵渎的犹太人戏辱了他;弗洛卢斯恼羞成怒,遂大开杀戒。罗马君臣的昏庸残暴自不待言,但换个角度看,放着圣殿这样一个聚宝盆,尼禄不来抢,迟早会有别人来抢。这是烧得掉的财富的根本问题之一,只要财富在,总会有人想着来烧。

埋头读经的正统派犹太教徒。摄影:张平。



张平 2011年1月7日 于特拉维夫

文内配图仅展现摄影艺术,与本文内容无关

阅读更多👇:

我们怎样与犹太思维相遇

圣地双城记 | 圣地二十五年手记·风土记

特拉维夫一个暮春的午后 | 圣地二十五年手记·风土记



平行逻辑

微信:Mishnah_in_China


和张平教授一起

探寻以色列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