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以色列国家奖”事件——爱国与学术自由之争| 圣地三十年手记

张平 平行逻辑 2022-04-01

独角兽导读

《圣地三十年手记》是张平教授的散文作品集。最初是《圣地八年手记》,后来是十年,十五年,二十年,三十年。


结合在以色列长年生活经历和学术研究,《圣地手记》(简称)贡献了了解以色列及犹太人世界的既有理性深度又有文化趣味的不二选择。


作品集分七个部分:人物记风土记政情记战火记问学记智慧记顿悟记。未来,将在“平行逻辑”公众号,陆续发表。集子还未出版,能抢先阅读者,不可谓不是一种福利。

“以色列国家奖”事件

 ——爱国与学术自由之争 


以色列国的最高荣誉是“以色列国家奖”。

 

虽然奖金只有两万多美元,对以色列公民来说,“以色列国家奖”却代表着难以匹敌的荣耀和骄傲。每年以色列独立日前夕,以色列总统会带着总理、议长与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为获奖者颁奖——同时得到国家元首与分立三权的首领的全体认可,这是以色列精英群体的人生梦想之一。

 

“以色列国家奖”每年有两个颁奖方向:一个是对以色列国的突出贡献,另一个是在某一领域的非凡成就。换句话说,奖励的方向一个是爱国,另一个是成就。爱国方向是每年都有的,成就方向则在人文、科学、文体艺术三个领域里轮换。当然这爱国并非口头说说就算数,而是要做出他人难以企及的贡献来,获奖者大多是外交家加学者阿巴·埃班,第一任女总理梅厄夫人这种级别的。成就方向则包括多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也包括祖宾·梅塔这样的大音乐家。

 

总体来说,以色列国家奖的这两个方向是不冲突的,没有成就的拿不到爱国奖,拿到成就奖的都高度认同以色列,至少到2021年,情况一直是这样。


以色列国家奖颁奖仪式。图片来源:网络。


2021年,以色列国家奖第一次碰上难题:拿了成就奖的被认为不爱国。

 

这位惹麻烦的获奖者是魏兹曼国家科学院的数学与计算机学教授奥戴德·古德莱赫。他以其在数学和计算机领域的杰出贡献而被评选委员会定为获奖者。不过这一决定被当时的以色列教育部长约押·嘎兰特否决了。按规定,以色列国家奖由专业委员会评选,但必须由教育部长签字才能生效;教育部长没有评选权,但是如果不签字,获奖决定就不能生效。这种否决权在历史上总共没被用过几次,原因各种各样,因为“不爱国”被否决则是第一次。

 

说古德莱赫“不爱国”,是因为他在两份政治声明上签过字:一份呼吁德国议会不要将破坏以色列投资来源的BDS运动等同于反犹主义,另一份呼吁欧盟和欧洲学术界抵制兴建于约旦河西岸的以色列第八所大学——亚列大学。

 

惹麻烦的奥达德·古德莱赫教授。图片来源:网络。


BDS运动是巴勒斯坦人组织领导的反以政治运动,其活动地点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其政治诉求是要求以色列撤军,拆除边界设施,允许巴勒斯坦难民回老家,等等,其手段是阻断西方世界与以色列国在经济、文化、学术等方面的联系。由于该运动的诉求实际上是消灭犹太国,因此一直有人将其等同于反犹主义、种族主义组织,德国议会便是这样认定的。

 

亚列大学位于约旦河西岸的亚列市,这是一个由定居点发展而成的城市。由于地处有争议地区,亚列大学的地位在国际上一直有问题。恰好欧盟有个资金雄厚的“地平线2020”研究基金,以色列学术界也有资格享用,但不包括有争议地区。为了这个“不包括”,一帮欧洲和以色列的左派学者没事就一天到晚盯着以色列各大学,等着抓违规。比如,特拉维夫大学有个项目研究培植葡萄树的土壤,去戈兰高地的葡萄园挖了一锹土回来,结果这帮人一口咬定戈兰高地是被占领土,闹了一个天翻地覆,直到欧盟调查员查明挖这一锹土的经费与欧盟资金无关才算罢休。亚列大学因为地处西岸,自然是被盯得死死的,连该大学的教授去学术会议上讲一下论文都会引来惊涛骇浪。


因此,古德莱赫签这两封信,确实算不上爱国行为,特别是支持BDS,更是有欠考虑。虽然他事后辩解说他并不支持BDS,而只是支持抵制亚列大学,但他老人家的签名是明明白白地写在两封信上的。

 

不过评选委员会并不打算让步,他们将此事告到了以色列最高法院,理由是教育部长在获奖名单上签字只是一个形式,无权否决委员会的决定。最高法院先是给了教育部长三十天时间重新考虑他的决定,随后又借政府换届之机将决定权交给了新任女教育部长伊芙特·比彤。在比彤再次否决了古德莱赫的获奖资格之后,最高法院收回了决定权,并在昨天(3月29日)作出终审裁决,判定古德莱赫有资格获奖,并命令教育部长给他颁奖。至此,这场以色列国家奖的“爱国”与“成就”之争才算落下帷幕。

 


最高法院的裁决主要是基于两个考虑:第一、专业委员会是评奖人,教育部长不是。第二、在欧盟研究资金的问题上抵制亚立大学并不与以色列政府的立场相抵触,因为以色列政府与欧盟签署的协议上明确规定双方的合作不包括西岸地区,因此谈不上不爱国的问题。

 

以色列学术界对此的反应是普遍松了一口气,不过这跟爱国与否没太大关系,对学者们来说,这一判决的重要性在于:学术自由的防线守住了!

 

什么是学术自由?学术自由包括两个基本原则:1、学者有不受限制地表达其学术观点的自由,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无论其观点是否与现有知识相冲突,无论是否有人对其观点感觉受到冒犯。2、学术机构无权以任何形式因为第一条的缘故而惩罚学者。

 

以色列现任教育部长伊芙特·比彤。图片来源:网络。


学术自由是一个社会创造力的核心部分。学术自由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这样一个群体:这个群体可能很不识时务,可能说话很伤人,但是这个群体能给我们带来全新的知识,能够打破我们错误的成见。

 

破坏学术自由的企图在任何社会中都会存在,因为学术自由使任何现有秩序都处于不安之中。大学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因此即使是在以色列这样的地方,学术自由也有被打压的时候。但是总体来说,在多大程度上能保护学术自由,决定了一个国家创造力的强弱。

 

以色列最高法院这次守住了学术自由的防线,下次呢?


和张平一起,探寻以色列文化

关注“平行逻辑”

张平 2022年3月31日星期四 于特拉维夫


文内配图仅展现摄影艺术,与本文内容无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