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0年《中国土地科学》高被引论文TOP10

根据中国知网数据,截至2021年12月29日,《中国土地科学》期刊2020年发表论文被引量排名前10位的论文如下:



NO.1 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基本逻辑

作者:彭建,李冰,董建权,刘焱序,吕丹娜,杜悦悦,罗明,吴健生

单位: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

摘要:研究目的:阐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基本逻辑,支撑新时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从区域自主治理向全域空间设计的战略转型。研究方法:文献综述分析法,逻辑推理法,系统回顾法。研究结果:基于国土空间"要素—格局—过程—服务"级联框架及全域耦合关联,针对目标、对象、区位及途径厘清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基本逻辑:以提升人类生态福祉而非生态系统服务潜在供给增长为核心修复目标,国土空间社会—生态要素为基本修复对象,构建多尺度协同的生态安全格局识别重点修复地域,秉承多层级协同次优而非单层级最优的主导修复途径。研究结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本质在于修复人地冲突、强化人地协同,"修"的是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相处方式,"复"的是生态系统退化或受损的结构、过程、功能及服务;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对象、区位及途径均以修复目标为导向。


文章浏览地址:

https://www.chinalandscience.com.cn/zgtdkx/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200220&flag=1



NO.2 “三区三线”为核心的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分区

作者:岳文泽,王田雨,甄延临

单位: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空间规划院

摘要:研究目的:面向国土空间规划,厘清"三区三线"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分区的逻辑关系,并提出管制分区的创新思路,推进以"三区三线"为核心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建设。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三区三线"以"双评价"为科学基点,是整合空间类规划分区的核心举措,是用途管制的重要抓手。(2)"三线"与"三区"的区别在于,"三线"兼具"功能区"和"管制区"的双重属性,而"三区"则侧重于"功能区",因此需要在"三区"基础上,结合"三线",建立统一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分区体系。(3)以"三区三线"为核心的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分区,首先,需要建立与空间规划体系相适应的、科学的"双评价"范式;其次,构建"适宜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三区"格局优化模型;最后,依据"划管结合"原则,综合考虑功能和管控的双重要求,提出功能区与管制区融合的分区思路。(4)分区管制策略重点回答"不能做什么" "可以做什么" "可以怎么做"等问题。研究结论:划定"三区三线"是为了建立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相协调的时空秩序,规范人类对空间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各种行为。今后在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分区的基础上,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可落地、易管理的空间用途管控制度。 


文章浏览地址:

https://www.chinalandscience.com.cn/zgtdkx/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200242&flag=1



NO.3 土地流转、要素配置与农业生产效率改进

作者:史常亮,占鹏,朱俊峰

单位: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研究目的:基于2005—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分析土地流转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并从要素错配角度研究土地流转如何影响农业生产要素配置进而改善总体效率。研究方法:时变SFA模型、固定效应T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土地流转总体上显著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2)土地流转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在不同地区、确权前后表现出异质性特征,其效果的发挥既依赖于土地流转市场的发育程度,也依赖于对土地权利的有效保护;(3)土地流转主要通过纠正劳动力错配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而对土地错配状况的纠正作用有限。研究结论:加强土地流转市场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而且能改善农业要素投入尤其是劳动力要素的错配状况并进而改善总体效率。 


文章浏览地址:

https://www.chinalandscience.com.cn/zgtdkx/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90913&flag=1



NO.4 基于“双评价”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

作者:贾克敬,何鸿飞,张辉,郭杰

单位: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整治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摘要:研究目的:探索基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路径,为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优化、"三条控制线"划定等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提供理论与方法参考。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归纳演绎法与地理空间模型法,融合"自上而下"的承载能力约束与"自下而上"的适宜性评估,以"数量管控—空间布局—多目标协同"的逻辑主线进行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研究结果:(1)基于"双评价"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需考虑尺度与区域差异;(2)以表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极限约束作为多目标优化的数量约束,融合开发适宜性的空间转换规则及空间约束,构建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模型,能够为生态、农业和城镇空间的合理布局提供优选方案;(3)基于"双评价"的区域多目标优化,强调生态安全、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等多目标协同,将提供促进区域空间均衡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方案。研究结论:基于"双评价"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可有效耦合多目标,推动国家空间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文章浏览地址:

https://www.chinalandscience.com.cn/zgtdkx/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200301&flag=1



NO.5 土地整治与乡村发展转型:互馈机理与区域调控

作者:陈坤秋,龙花楼

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摘要:研究目的:厘清土地整治与乡村发展转型的互馈关系,为乡村发展转型的优化调控提供系统性思路,为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国家重大战略决策提供科技支撑。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研究结果:(1)乡村发展转型是乡村发展要素—结构—功能长期性、稳定性质变,土地整治通过对乡村"山水林田湖草"的综合治理调试乡村人地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2)土地整治以土地要素为核心带动,联动激活其他乡村发展要素,在优化乡村空间、经济与治理结构、促进乡村就业功能转型的同时,助推了乡村生产、生态与文化功能的优化与提升。乡村发展转型为土地整治提供了本底支撑与动力,驱动土地整治拓深扩面、提质增效转型。土地整治与乡村发展转型需求失谐可能形成对乡村发展转型的负反馈。(3)基于城市郊区、丘陵山区与平原农区的地域类型特征、空间冲突形式有必要对土地整治进行差异化的区域调控。研究结论: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土地整治需要实现多制度整合协同发展,强化人地预警机制建设,动态把握城乡融合发展趋势。 


文章浏览地址:

https://www.chinalandscience.com.cn/zgtdkx/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200256&flag=1



NO.6 基于随机前沿分析的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时空分异研究

作者:刘书畅,叶艳妹,肖武

单位: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研究目的:测度并探索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时空分异,促进城市土地集约高效利用。研究方法:"一步法"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核密度估计、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结果:2009—2016年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整体提升,但仍处于中低水平;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在空间上由东向西递减,效率越低的区域其内部不均衡性越明显;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空间集聚态势显著,集聚程度趋于加强;高效率均质区域集中于东部地区,并出现向中西部延伸的趋势,低—高关联类型主要分布在东、中部交界地区,高—低关联类型在空间上表现为沿交通干线的带状分布,低效率均质区域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研究结论:应注重土地利用投入产出的技术效率,通过投入要素优化和技术能力提升实现城市土地利用的报酬递增,同时要制定区域差别化的效率提升策略。


文章浏览地址:

https://www.chinalandscience.com.cn/zgtdkx/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90763&flag=1



NO.7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范式研究

作者:王志芳,高世昌,苗利梅,罗明,张禹锡,徐敏

单位: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

摘要:研究目的:基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分析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实现途径,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与方法指导。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综述、案例研究等质性分析方法,从自然定位、修复途径、预期功能三个角度对已有观点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1)自然途径有6种不同范式:自然范式、本土范式、过程范式、文化范式、实验范式、绿色范式。(2)不同范式各有优劣,需要根据社会需求情况、自然重要性、自然破坏程度的高低进行综合选择,才能实现生态保护修复国际最优。研究结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要充分认识自然定位和价值认知的多元性,充分发挥自然途径6种范式的优势,探索生态保护修复的组合方案,促进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高质量发展。


文章浏览地址:

https://www.chinalandscience.com.cn/zgtdkx/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200001&flag=1


 

NO.8 土地功能研究进展与方向的思考

作者:段建南,刘思涵,李萍,杨威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罗湖管理局

摘要:研究目的:对国内外土地功能研究主要成果进行总结与评述,提出新的研究方向及思路,供深入开展土地功能研究参考。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和逻辑分析法。研究结果:土地功能概念与内涵尚待形成共识,土地功能分类正在积极探索,土地功能评价有了初步分析框架并在尝试应用。研究结论:土地功能研究已有良好基础,发展趋势和前景看好,应进一步强化基础研究,深化实践应用,不断创新,支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土地科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建议研究方向包括:完善土地功能概念与内涵知识体系,创建土地功能研究框架;完善土地功能系统分类;深化土地功能形成要素的特征尺度研究;加强土地功能研究成果的应用。 


文章浏览地址:

https://www.chinalandscience.com.cn/zgtdkx/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90640&flag=1



NO.9 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生态空间管制分区的理论思考

作者:陈阳,岳文泽,张亮,夏皓轩,候勃

单位: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树人大学城建学院

摘要:研究目的:揭示生态空间的概念内涵与认知局限,探讨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生态空间管制分区优化逻辑。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生态空间具有实体、功能、管理等多维属性,蕴含了生态系统服务的多样性、生态空间功能的复合性、生态服务价值的人本性三重内涵;(2)生态空间管制分区的认知存在三方面的局限,即价值取向上难以统筹要素、功能与格局,操作模式上忽略社会文化功能的权衡,实施路径上未能建构分级分类体系;(3)国土空间规划对生态空间管制分区提出了底线保障、精细治理、人本服务三个层次需求;(4)生态空间管制分区可遵循以生态功能为研判依据、生态要素为空间载体、分级分类高效管理为落脚点的理论逻辑,建构以功能权衡、要素统筹、分级分类为次序的实施路径。研究结论:深化生态空间的理论认知,厘清国土空间规划对生态空间管制分区的核心需求,优化生态空间管制分区的理论逻辑与实施路径,才能有效地支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空间治理现代化目标。 


文章浏览地址:

https://www.chinalandscience.com.cn/zgtdkx/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200358&flag=1



NO.10 乡村振兴背景下宅基地功能转型机理与模式研究——基于典型村庄的案例分析

作者:齐琪,徐小峰,杨春梅,张也,林书达,胡银根

单位: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摘要:研究目的:基于典型村庄的案例,从系统角度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宅基地功能转型的机理与模式。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实地调查法和案例研究法。研究结果:(1)宅基地功能转型即通过改变宅基地利用方式或用地类型,使其由居住功能为主导向其他功能为主导或多元复合功能转变;(2)宅基地功能转型系统由内核与外缘系统构成,系统间彼此协调、相互响应,共同驱动并实现功能转型;(3)根据外缘系统各因子的异质性,可将村庄分为禀赋优势、禀赋平庸及禀赋劣势3类,各类村庄振兴路径不同,不仅为宅基地功能转型提供了机遇与保障,也制约着其转型方向;(4)基于宅基地功能转型机理,可凝练出旅游资源带动型、村内集约改造型及易地搬迁复垦型3种转型模式。研究结论:乡村振兴背景下宅基地功能转型应充分考虑其内核、外缘系统各因子的条件,根据村庄禀赋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自身的转型模式。 


文章浏览地址:

https://www.chinalandscience.com.cn/zgtdkx/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200100&flag=1



NO.10 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镇化与人居环境耦合协调的时空特征研究

作者:姜旭,卢新海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研究目的:揭示不同时间截面城镇化与人居环境的动态耦合协调关系,为提升长江中游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政策依据。研究方法: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核密度估计。研究结果:(1)2005—2017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镇化和人居环境水平总体上呈稳步上升的态势,空间上以武汉、长沙和南昌为峰值区域的"多中心"分布特征为主,且地域差异逐渐缩小;(2)城镇化与人居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则呈持续上升的态势,并从濒临失调逐步跨入初级协调阶段,空间分布上形成以武汉、长沙、南昌和新余为峰值区域,以荆州、孝感、咸宁、吉安等地为低值区域的分布格局,但地区差距逐渐缩小,有向片状分布发展的趋势。研究结论:研究期内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镇化与人居环境指数逐年提升,并且城市化与人居环境的协调度在地区之间的差异逐渐缩小,存在明显的协同发展特征。


文章浏览地址:

https://www.chinalandscience.com.cn/zgtdkx/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90559&flag=1


(以上文章浏览地址需复制到浏览器中阅读)


扫码关注我们
最前沿的土地科学知识最新土地科学研究成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