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地科学》2022年第6期目次及摘要
空间规划
低碳国土空间规划:机理、方法与路径
鲍海君,张瑶瑶,吴绍华
统筹发展与安全战略下的国土空间规划:范式、学理和实践逻辑的反思与回应
谷 玮,王梦婧,吴次芳,等
土地法
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性质认定和规则重构
王俊超,蒋仁开
征收补偿协议加成补偿机制的证成与规制
齐晓宇
土地管理
论地下空间立体一级开发制度的构建
杜茎深
广东省城市更新绩效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柯心怡,李景刚,李 灿,等
土地经济
生计资本、耕地多功能价值感知与农户土地转出意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期的典型地区观察
任 立,张 苗,陈银蓉
地权稳定性与农户土地投资:基于确权政策预期与落地影响差异的讨论
杨宗耀,纪月清
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农户受偿意愿视角
徐 珂,庞 洁,尹昌斌
土地利用
桂林市城镇体系空间扩张及驱动因子分析
张军民,肖丽梅,李庆改,等
土地利用隐性转型与土地利用碳排放空间关联研究
张 玥,代亚强,陈媛媛,等
1990—2020年中国耕地利用的“水旱分异”格局及机制分析
解 帅,殷冠羿,娄 毅,等
学科建设
新时代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
张秀智,高 赫,丰 雷
作者:鲍海君1,张瑶瑶2,吴绍华2
单位:1.浙大城市学院国土空间规划学院
2.浙江财经大学土地与城乡发展研究院,
摘要:研究目的:以碳循环过程与国土空间要素的耦合关系为切入点,提出面向全域全要素的低碳国土空间规划机理、多尺度规划方法与全过程规划路径,以期为双碳目标下的国土空间治理提供思路。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和系统分析法。研究结果:(1)基于对“碳循环—空间要素”耦合关系的剖析,提出了低碳国土空间规划的“起点—原则—工具”机理;(2)构建了面向全域全要素的低碳国土空间规划方法,通过“三区-地类-地块-单元”的多尺度规划,实现对碳源汇“总量-结构-格局-强度”的多维度优化;(3)设计了全过程碳管制的低碳国土空间规划路径,通过“低碳目标引导—碳核算支撑—碳约束管控”,推动国土空间规划履行碳治理职能。研究结论:低碳导向的国土空间规划理论尚处于探索阶段,其指标体系、支撑技术及实证效果等仍需进一步深化,以实现从低碳理念的深入认知向规划设计的实用方法转变,助力我国实现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关键词:低碳国土空间规划;空间规划路径;空间规划方法;空间规划机理
作者:谷玮12,王梦婧23,吴次芳12,游和远4,徐忠国5,李冠5
单位:1.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浙江大学土地与国家发展研究院
3.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
4.浙江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5.宁波大学法学院
摘要:研究目的:讨论国土空间语境下发展与安全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探讨面对统筹发展与安全的战略需求,国土空间规划在范式逻辑、学理逻辑和实施逻辑层面的反思与回应。研究方法:文献梳理法、演绎归纳法、规范性分析。研究结果:(1)发展和安全的内涵及其关系具有显著的时代性特征,工业文明社会和后工业文明社会中两者的矛盾更加突出;(2)国土空间规划对象是一个开放复杂系统,具有整体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需加强系统科学等新思维范式的介入;(3)权力边界和能力边界约束下,国土空间规划的作用边界在于把控安全底线;(4)在生命优先、底线管控、整体协调和灰度动态的原则框架下,优化国土空间规划实践。研究结论:把握国土空间规划的时代性特征,从范式、学理和实践逻辑层面展开反思,在认知和实践上对国土空间规划进行改革和优化,是响应国家统筹发展与安全战略的重要路径。本研究亦为国土空间规划和空间治理的优化提升提供了进一步思考的框架。
关键词:发展;安全;国土空间规划;范式;学理;实践
作者:王俊超,蒋仁开
单位:1.安徽大学法学院
2.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
摘要:研究目的:对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性质争议进行分析认定。研究方法:历史分析、社会实证和法律规范分析。研究结果:从统一行使自然资源所有者权益、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的本质特征和发展方向、民事和行政法的基本法理4个方面分析,应当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性质认定为民事合同。研究结论:基于出让合同的民事合同属性,应当完善出让合同条款、相关法律规则和争议解决方式,达成土地善治,实现国有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
关键词: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行政合同;民事合同;所有者权益
作者:齐晓宇
单位:南京大学法学院
摘要:研究目的:针对征收补偿协议比例要求与协议激励机制存在的不匹配问题,探究可行的应对路径。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加成补偿机制是协议激励机制的主要路径,存在概括性规定和限定加成比例两种立法例,其动力基础是征收双方的合作剩余,经济学机理是外部成本的内部化,行政法机理是补偿原则从“对物补偿”向“对人补偿”的历史性演变。研究结论:加成补偿机制应予体系化设计:(1)性质上界定为具有双向约束的法定义务;(2)适用上,土地征收补偿协议采用“行政定价+加成补偿”模式,房屋征收补偿协议采用“市场价+加成补偿”模式;(3)基数以被征收财产价值为依据且可就土地和房屋做二级区分;(4)系数采用“法律规定最高比例、补偿方案规定具体比例”模式;(5)条件以时间为核心进行梯度配置。
关键词:土地法学;征收补偿协议;加成补偿;合作剩余;外部成本内部化;主观价值
作者:杜茎深
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管理学教研部
摘要:研究目的:基于地下空间立体开发趋势及其制度创新需求,构建立体空间一级开发制度,以期为地下空间开发的实践问题解决提供思路。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由于地下空间开发具有不确定性、复杂性、渐进性、不可逆性等特征,预先确定产权边界并划分三维宗地极为困难;由于制度建构的维度之别,现行土地一级开发难以容纳地下空间立体开发情境的一级开发需求。研究结论:区分土地空间与建筑空间,沿着工程手段实现地下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客体特定化的方向,将三维地籍管理理念引入地下空间开发,从法律地位、实施主体、资金来源和管理流程等方面构建立体空间一级开发制度,以化解地下空间三维宗地划分技术难题和行政管理制度困境。
关键词:土地管理;地下空间;立体空间一级开发;三维宗地;三维思维
作者:柯心怡1,李景刚1,2,李灿1,2,孙传谆1,2
单位:1.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自然资源部华南亚热带自然资源监测重点实验室
摘要:研究目的:探索广东省21个地市城市更新绩效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设计支点。研究方法:DEA-Malmquist指数、Tobit模型。研究结果:(1)广东省城市更新全要素生产率呈“N”型变化趋势,当前整体绩效水平较低;(2)广东省各地市城市更新绩效空间差异显著,主要由土地利用压力不同导致的规模效率差异所致,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趋势迥异则是技术进步引致,其根源是创新能力与学习能力的差异;(3)生产要素投入、市场化水平和产业结构是影响城市更新绩效的重要因素。研究结论:广东省的城市更新政策调整应因城施策,合理调整要素投入结构、协调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将是政策改进的重要支点。
关键词:空间异质性;DEA-Malmquist指数;城市更新;绩效评价
生计资本、耕地多功能价值感知与农户土地转出意愿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期的典型地区观察
作者:任立1,张苗2,陈银蓉3
单位:1. 湖北经济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2.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3.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研究目的:基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期的微观数据,明确农户生计资本、耕地多功能价值感知和土地转出意愿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对不同生计策略下农户土地转出行为响应机制的异质性进行探讨,从而对已有研究的系统性和现势性予以补充。研究方法:熵权法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农户生计资本与其土地转出意愿正相关;(2)耕地多功能价值感知与农户生计资本、土地转出意愿正相关;(3)耕地多功能价值感知只在生计策略相对保守的农户群体中存在显著中介效应。研究结论:(1)经过脱贫攻坚,农户生计资本有了制度性保障和结构性改善,对耕地的多功能价值感知显著增强;(2)乡村振兴时期,农户土地转出意愿将进一步提升,农村土地流转集中的进程可能加速;(3)通过完善要素市场和优化政策组合,充分发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脱贫成果巩固提升和乡村振兴战略布局的协同效应,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完美衔接。
关键词:生计资本;耕地多功能价值;土地流转;中介效应;生计策略
作者:杨宗耀,纪月清
单位: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研究目的:利用江苏省18县地块层面2期调查数据,分析承包地确权政策从预期实施到落地完成各阶段对农户土地投资的影响差异,检验地权稳定性对土地投资的重要性并评估政策效果。研究方法:多期DID模型和Probit模型。研究结果:(1)确权政策对承包地投资的影响存在阶段性差异,在确权预期和启动阶段表现出抑制作用,在确权落地阶段则表现出促进农户对经营的自家承包地进行投资的作用但不会促进对转入的他人承包地的投资。(2)从地权稳定性角度来看,抑制效应源于确权推广过程中土地调整或权属界定争议引致的地权不稳定,激励效应则源于确权落地后承包权稳定性的提高。(3)如果不控制确权预期和启动起到的作用,采用通常方法进行估计会高估确权落地的投资激励效应。研究结论:保持承包地地权稳定对促进农户对经营的自家承包地的投资具有重要意义。从激励投资角度来看,在二轮承包地即将到期之际各地应抓紧研究“再延30年”的具体方案并提前公布,稳定农民的产权预期。
关键词:土地经济;承包地确权;地权稳定性;土地投资
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及其影响因素
——基于农户受偿意愿视角
作者:徐珂1,庞洁2,尹昌斌1,3
单位: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2.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3.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中心
摘要:研究目的:基于农户受偿意愿分析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方法:支付卡式条件价值法(CVM),Tobit模型,分位数回归(QR)。研究结果:(1)69.46%的受访农户对现行生态公益林标准并不满意,农户期望的补偿标准为38.54~48.29元/亩/年,约为现行标准的3.85~4.83倍;(2)农户的个体特征、资源禀赋、主观认知、政策参与均是影响其受偿意愿的关键因素,其中,林地比重、政策满意度、是否享有政策对受偿意愿的作用明显;(3)若在提升补偿标准的同时制定差异化补偿,相较于新参与政策的农户,应优先提高对原先已参与政策农户的补偿,且林地比重应作为重要参考因素。研究结论:应参考农户受偿意愿,适当提升公益林补偿标准;可结合农户异质性,探索差异化补偿;加强宣传,提升农户森林保护意识和政策满意度;同时,通过公共建设和产业扶持,促进补偿方式的多元化。
关键词: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受偿意愿;条件价值法;Tobit模型
作者:张军民,肖丽梅,李庆改,姜冉,李昱桥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摘要:研究目的:分析近20年桂林市空间扩张规模、形态及协同性分异特征及驱动因子,探索市域城镇化空间扩张地域分异规律及协调机理。研究方法:基于城镇体系和空间结构均衡理论,以空间扩张及其协同性指数为数据驱动,用地统计分析、空间插值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开展研究。研究结果:(1) 近20年桂林市城镇体系空间扩张及形态扩大呈增长趋势,渐趋形态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空间一体化驱动的点—轴聚集模式,城镇化时空扩张差异不断扩大,空间极化作用不断增强。(2) 大部分城镇人口、经济、社会扩张快于土地扩张,城镇化空间承载力及溢出效益不断提高,但增势趋于减弱;城镇化扩张强度与协同性分布普遍不一致,中心城市对协同性的极化效益不显著。(3) 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消费品零售总额、第二产业占比三个因素是空间扩张分异的主要驱动,各因子对空间分异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都趋于增强,其变化具有空间集聚特征。研究结论:城镇化空间扩张是推进区域要素流动、资源配置及其协调性的重要动因,统筹城乡发展和共同富裕需要均衡协调空间扩张的规模、形态及其综合效益。
关键词:空间扩张;扩张协同;城镇体系;地理探测器;桂林市
作者:张玥,代亚强,陈媛媛,柯新利
单位: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研究目的:探究土地利用隐性转型和土地利用碳排放的空间关联及其分异特征,助推土地利用低碳减排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方法:土地利用隐性形态评价模型、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测算模型、核密度估计和双变量空间自相关。研究结果:(1)我国土地利用隐性形态水平持续升高并呈现由单核集聚式向双核均衡式空间格局演变趋势;(2)我国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持续增长并呈现“点状、团状、面状”的空间格局演变趋势;(3)土地利用隐性形态高阶转型与土地利用碳排放具有显著空间正相关关系,土地利用产出和土地利用强度与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的空间正相关关系强于土地利用投入和土地产权变化;(4)土地利用隐性形态及其不同维度与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的局域空间格局呈现“高—高集聚和低—高集聚区连片分布、低—低集聚区分散分布”特征。研究结论:应依据土地利用隐性转型与土地利用碳排放的空间关联格局,因地制宜调控土地利用转型以实现经济增长与低碳减排平衡发展。
关键词:土地利用;土地利用隐性转型;土地利用碳排放;空间关联
作者:解帅,殷冠羿,娄毅,魏玮
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摘要:研究目的:基于水田、旱地分异视角观察耕地利用结构性问题,揭示耕地利用隐性转型特征。研究方法:基于1 km栅格及地理探测器分析1990—2020年我国水田、旱地资源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1)1990—2020年水田总数下降、旱地增加,且水田及旱地的损失多位于自然禀赋较优的地区,而新增多位于开发利用适宜性较差的地区,水田、旱地的空间变化具有省际差异,其中黑龙江水田、新疆旱地的增加和广西水田、旱地的减少较为突出;(2)在水田、旱地、其他用地的变化中,前二者的相互转换规模显著,以黑龙江和四川最为活跃,且以2000、2015年为节点经历了快速转化—平缓—快速转化的阶段性变化;(3)粮经比、水资源总量和有效灌溉面积共同影响水田-旱地的双向转换。此外,旱地向水田的转换受复种指数和人均耕地面积影响,而水田向旱地的转换对年日照时数、土壤侵蚀较为敏感。可见与旱地转为水田相比,水田转为旱地的变化受自然资源禀赋的影响更强。研究结论:水田及旱地在时空分布、地类转换及驱动机制上形成了分异格局,应基于水旱分异展开耕地资源利用的优化重构。
关键词:耕地利用;水旱分异;地类转换;驱动机制
作者:张秀智1,高赫1,2,丰雷1
单位:1.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中国人民大学土地政策与制度研究中心
摘 要:研究目的:在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治理背景下,总结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特征、人才培养方向定位和存在的问题,从课程群、人才培养定位等层面提出新时代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建议。研究方法: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1)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多依托综合类与农林类院校设立,人才培养偏向应用型中高级人才;(2)现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分为公共管理本位、工程技术导向和土地客体导向三个类别,均不能兼顾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综合性学科”与“专门型人才”或指定领域“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3)新时代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应拓展“土地”客体,强化“资源”实践,打造“管理”人才,建构“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方法课-应用方向”的课程体系。研究结论:面向学科客体内涵重构和综合性人才需求的双重挑战,新时代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依托重构课程群组实现,以土地资源为本,建构有力支撑自然资源和空间治理实践中高级人才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并以培养复合型人才和高水平应用人才为目标,夯实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方法课和实践课程。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方案
♡♡♡♡♡♡♡♡♡♡
最前沿的土地科学知识最新土地科学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