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养生有道,暖身进补正当时!
回复【三高】送你一个“三高治病方”
阴极之至,阳气始生,
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
故曰“冬至”。
冬令进补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习俗之一。中医云:“万物皆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人亦应之。”古人认为,冬三月是“生机潜伏、阳气内藏”的季节,应讲究“养藏之道”。冬天人们食欲大增,脾胃运化转旺,此时进补能更好地发挥补药的作用,投资少、见效快,还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冬补三九
夏补三伏、冬补三九,冬令进补时节一是在立冬后至立春前;二是在冬至前后;三是三九天。《易经》中有“冬至阳生”的说法,冬至这一天,阴极阳生,此时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能最大发挥其滋补功效,但冬令进补时间的选择还需因人而异,患有慢性疾病又属于阳虚体质的人需长时间进补,可从立冬开始直至立春;体质一般而不需大补的人,可在三九天集中进补。
食补为主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在冬季调养中尤为重要。冬季气温过低,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热量,为此要增加体内糖、脂肪和蛋白质等物质的分解,产生更多的能量,以适应机体的需要。因此,应多吃富含糖、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药膳为辅
选择药膳的时候最好是遵循秋冬养阴的原则,最好在身体状况良好时进行,患有感冒而发烧或咳嗽时应避免,正确的“补冬”,能使身体强壮而又保持窈窕。
进补三忌
一、忌虚实不分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虚则补,不虚则正常饮食就可以了,同时应当分清补品的性能和适用范围,是否适合自己。诏安同济医院专家认为,进补主要作用是“补虚益损”,而虚又分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四种,各有各不同的补法。
二、忌无病进补
无病进补,既增加开支,又会伤害身体,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另外,补药也不能多多益善,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
三、忌慕名进补
鸡汤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喝的,鸡汤(包括炖鸡汤和下药材熬的鸡汤)营养丰富,鸡汤所含的营养物质是从鸡油、鸡皮、鸡肉和鸡骨溶解出的少量水溶性小分子,其蛋白质仅为鸡肉的7%左右,而汤里的鸡油大都属于饱和脂肪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