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百本书095《浪潮之巅》(上)

第一部分 此书情境


 【主要内容】《浪潮之巅》是一本介绍互联网及IT行业兴衰变化的书,书中的内容最初由吴军博士发表在Google黑板报上,历经多次改写和重构,第四版增加了四分之一的内容,并重写和更新了其他章节。

  近一百多年来,总有一些公司很幸运地、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站在技术革命的浪尖之上,《浪潮之巅》系统地介绍了这些公司成功的本质原因及科技工业一百多年的发展。本书不仅讲述科技工业的历史,更重在揭示科技顶尖企业的发展规律。对于华尔街如何左右科技公司,以及金融风暴对科技产业的冲击,也多有着墨。

  上册介绍了以下公司的兴衰变化:AT&T公司、IBM公司、仙童公司、苹果公司、英特尔公司、微软公司、甲骨文公司、思科公司、雅虎公司、惠普公司、摩托罗拉公司。同时也介绍了与机会失之交臂的几家公司:太阳公司、Novell公司、网景公司、RealNetworks。

  上册介绍了计算机行业的发展规律:摩尔定律、安迪-比尔定律、反摩尔定律;介绍了信息产业的规律性:70-20-10律、诺威格定律、基因决定定律。

  美国的硅谷只占美国国土面积的万分之五,却创造了无数的商业神话。在这里,大约每10天便有一家公司上市。美国前100强的公司中,硅谷占了四成。作者在书中对硅谷的奇迹进行了探秘,介绍了创业公司幕后的英雄--风险投资,介绍了硅谷的摇篮--斯坦福大学。


 【作者介绍】吴军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本科)、电子工程系(硕士)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博士)。是著名自然语言处理和搜索专家,硅谷风险投资人。

  在清华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期间,吴军博士致力于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特别是统计语言模型的研究。他曾获得1995年全国人机语音智能接口会议的最佳论文奖和2000年Eurospeech的最佳论文奖。

  他的著作《浪潮之巅》《硅谷之谜》《数学之美》《文明之光》《大学之路》和《具体生活》等广受读者欢迎,其中《数学之美》荣获第八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奖,《文明之光》荣获2014“中国好书”奖,《大学之路》荣获2015年“华文好书”奖,《浪潮之巅》成为许多高校商学院、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和信息学院的教科书及参考书。

  2002年加入Google公司,在Google,他和Amit Singhal(Google院士,世界著名搜索专家)、Matt Cutts(Google反作弊官方发言人)等三位同事一起开创了网络搜索反作弊的研究领域,并因此获得Google工程奖。2003年,他和Google全球架构的总工程师朱会灿博士等共同成立了中日韩文搜索部门。吴军博士是当前Google中日韩文搜索算法的主要设计者。在Google期间,他还领导了许多研发项目,包括许多与中文相关的产品和自然语言处理的项目,并得到了当时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和创始人谢尔盖·布林的高度评价。此外,他还在谷歌黑板报上发表了《数学之美》系列博客。

  2010年,吴军博士离开Google,加盟腾讯公司,担任负责搜索业务、在线广告和云计算基础架构的副总裁。并担任国家重大专项“新一代搜索引擎和浏览器”项目的总负责人。

  2012年,回到Google负责开发了被认为是“下一代搜索”的谷歌自动问答系统。同年,他作为创始合伙人创立了丰元风险投资基金(ZPark Captial),并且投资了90多家硅谷的初创公司。此前,他作为中国世纪基金的董事,在中国投资数家科技企业,均于2015年之前上市或被收购。

  吴军博士在国内外发表过数十篇论文,并获得和申请了十余项美国和国际专利。他撰写的《浪潮之巅》一书深受业界的好评。他于2007年起担任风险投资基金中国世纪基金的董事。2011年起,当选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工学院董事会董事,并在该校的国际事务委员会担任顾问。

  吴军博士是国家重大专项“新一代搜索引擎和浏览器”项目的总负责人,从2012年起任职工业与信息化部的专家和顾问。


 【出版时间】人民邮电出版社2019年7月第4版,2019年8月河北第2次印刷。

第二部分 阅读情境


 【读书插曲】吴军博士属于“世界上最好的学者总是有办法深入浅出地把大道理讲给外行听,而不是故弄玄虚地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的学者。读完他的《数学之美》,意犹未尽,继续看吴军博士的大作-《浪潮之巅》。


 【阅读感悟】

  ※吴军博士在《浪潮之巅》第四版前言“有幸见证历史”中提到,“2016年年初,Google的AlphaGo围棋软件在五番棋的比赛中战胜了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九段,这标志着机器智能的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可以毫不夸张地讲,接下来的20年信息技术将更加精彩。”因此,为了不落后于时代,自己接下来,应该多读些信息技术的书。加油!


  ※跟传记作家不同的是,吴军博士不仅介绍了知名IT企业的发展之路和历史变迁,更是阐述了自己从变迁中洞察出的观点,这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地方,看完热闹,我们还要看门道,这样才真正有所收获。


  ※自1996年步入证券、基金行业以来,一直是证券、基金的中后台,吴军博士书中提到的IT公司早已耳熟能详。二十几年后,回首细读这些IT公司的变迁史,别有一番收获。既感觉自己是局内人,又恍若是局外人。系统地梳理一下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过程和IT产业中技术和企业的兴衰,感觉还是非常有必要。融合融合历史和实践,不免也兴趣盎然。但耗费这些时间和精力会有什么收获和结果呢?不得而知,不过不重要,积淀积淀,只要无害就行啊!加油,继续!


  ※吴军博士在书中多次提到,创业公司的初期设想和最后成功的结果经常有差异。小编没创过业,但也深有体会。就拿“王占祥骆驼之旅”微信公众号就是这样,最初的想法是解决微信朋友圈分享读书笔记不便查阅的问题,现在已经变成了基金从业者研究业务的抓手。无论创业也好,从业也罢,运动中作战是根本。走出第一步才可能有第二步,有了第一步未必有第二步,但没有第一步绝不可能有第二步。


  ※读书不等同于学习知识。掌握一定的知识固然重要,但通过读书提高认知能力、训练大脑的思考能力更重要。读书,思考,提高认知,激发潜能,唤醒创造性思维,付诸实践,并不断纠偏,形成创造性工作的循环。“知识就是力量”随着知识量的爆炸、搜索和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需要重新理解知识的内涵和外延。


 【阅读时间】2019年09月10日至09月21日。


 【之前阅读】

《2019年上半年阅读书目》

《2018年下半年阅读书目》

《2018年上半年阅读书目》

《2017年阅读书目》


第三部分 精彩书摘


  ※电话之父亚历山大·贝尔(Alexander Bell)1877年创立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即AT&T公司。电话的发明和AT&T公司的建立,第一次实现了人类远程实时的交互通信(虽然电报比电话出现得早,但它不是实时交互通信),并且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贝尔实验室的天才青年科学家香农提出了信息论。信息论是整个现代通信的基础,并与控制论、系统论一道,成为信息时代的科学基础。


  ※回顾AT&T公司百年历史,几乎每个人都为这个百年老店的衰落而遗憾。AT&T公司曾经是电话业的代名词,而它的贝尔实验室曾经是创新的代名词。


  ※我们今天最通用的高速上网方式DSL最初诞生于贝尔实验室。曾经在贝尔实验室工作过的美国通信领域著名科学家约翰·查菲(John Cioffi)教授后来在斯坦福大学将它实用化,成为“DSL之父”。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现代通用电子计算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即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问世。第二次世界大战可以看作是机械时代和电子时代的分水岭。如果说IBM在上一次机械革命中不过是一个幸运的跟随者,那么它在从二战后开始的电子技术革命中则完全是一位领导者。IBM使得计算机从政府走向社会,从单纯的科学计算走向商业。电子计算机和IBM的名字是分不开的,就如同电话和AT&T分不开一样。


  ※如果要对计算机工业的历史划分阶段,那么,1976年可以作为一个分水岭。这一年,没有读完大学的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和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在车库里整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可以商业化的个人电脑Apple I。1981年,IBM PC问世了。但是我们都知道,个人电脑时代的最终领导者是微软和英特尔,而不是IBM。随着2005年IBM将个人电脑业务卖给了中国的联想公司,IBM彻底退出了个人电脑的舞台。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IBM和AT&T走了两条截然相反的路。AT&T是将一个好好的公司拆散卖掉,IBM则是将分出去的公司整合回来,打造了一个从硬件到软件到服务一条龙的航空母舰。今天看来,无疑是IBM的路走对了。从IBM和AT&T的不同结果可以看出一个有远见的经营者和一群贪婪的短期投机者在管理水平上的差别。


  ※1947年,晶体管之父威廉•肖克利 (William Shockley,1910-1989)发现了半导体P-N结的单向导电等诸多特性,并利用这一原理发明了晶体管。同时约翰·巴丁 (John Bardeen,1908年5月23日--1991年1月30日)和沃尔特·布拉顿(Brattain,Walter Houser,1902年2月10日-)也发现了一种三极管。从此,人类进入半导体时代。这三名科学家后来获得了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那也是贝尔实验室所获得的众多诺贝尔奖中的第一个。


  ※1956年,晶体管之父威廉•肖克利 (William Shockley)离开贝尔实验室,搬到加州的山景城,以便照顾住在帕洛阿尔托乡下的母亲。肖克利在一位土豪科学家朋友贝克曼(发明pH值测定法的人,Arnold Orville Beckman,1900-2004)的资助下,在加州创立了“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肖克利依靠其声望,很快为他的实验室找到了一批聪明绝顶的人,包括发明了集成电路的诺伊斯、提出摩尔定律的摩尔和风险投资巨头KPCB的创始人克莱纳等等。

  事实证明,肖克利既不是好的领导,也没有商业远见。肖克利的专横独裁以及经常否决下级的合理建议,甚至使诺伊斯错失了一次获得诺贝尔奖的机会:早在1956年,诺伊斯就发现了半导体的隧道效应,但被肖克利否决了,第二年日本的江崎发表了类似研究成果而获得1973年的诺贝尔奖,要不是肖克利,可能我们现在的隧道二极管就不是叫“江崎二极管”而是“诺伊斯二极管”了。诺伊斯以后一直拿这件事作为“上级不能鼓励下级”的经典案例。


  ※当创始团队和管理团队不拥有公司的股份时,他们除了在经济利益上与公司老板会有冲突外,在管理上出现矛盾时,前者也缺乏话语权,这是工业时代公司所存在的一个大问题。……要想把员工们组织起来长期发展,必须拥有一种全新的生产关系。而硅谷经过探索,找到了这种生产关系。


  ※乔布斯可能是唯一一个还没在大学读完一年书的美国工程院院士。他入选院士的原因是“开创和发展个人电脑工业”(For contributions to cre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ersonal computer industry)。


  ※如同乔布斯开创了个人电脑工业一样,日本索尼公司的共同创始人盛田昭夫开创了数字化的音乐市场。在盛田昭夫的努力下,索尼不仅成为日本第一个被全球认可,同时在美国上市的公司,而且把索尼从一个简单的日本制造的公司变成引领全球电子产品时尚的跨国公司。


  ※计算机行业的发展规律:摩尔定律(Moore's Law)、安迪-比尔定理 (Andy and Bill's Law)和反摩尔定律(Reverse Moore's Law),这三个定律合在一起,描述了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ies,IT)产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计算机行业的发展规律。

  IT行业总体来说是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在这个行业中发展,摩尔定律推动着我们马不停蹄的前进。而由于安迪-比尔定律的存在,在IT工业的产业链中,处于上游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软件和IT服务行业,而下游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和半导体。因此从事IT行业,想要获得高利润,无不是从上游入手。从微软,谷歌,到Facebook,无一不是如此。但是这里有个例外,苹果公司,它是通过硬件实现软件的价值,因为它的产品成为了一种时尚和潮流。


  ※摩尔定律(Moore's Law)是由英特尔(Intel)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Gordon Moore)1965年提出来的。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换言之,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将每隔18个月翻一倍以上。或者说相同性能的计算机等IT产品,每18个月价钱会降一半。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

  当今世界经济的前五大行业,即金融、IT(包括电信)、医疗和制药、能源及日用消费品,只有IT一个行业能够以持续翻番的速度进步。

  人们多次怀疑摩尔定律还能适用多少年,就边摩尔本人一开始也只认为IT领域可以按这么高的速度发展10年。而事实上,从二战结束至今,IT领域的技术进步一直是每一到两年翻一番,至今看不到停下来的迹象。


  ※安迪-比尔定理 (Andy and Bill’s Law)是对IT产业中软件和硬件升级换代关系的一个概括。原话是 “Andy gives, Bill takes away.(安迪提供什么,比尔拿走什么。)”安迪指英特尔前CEO安迪·格鲁夫,比尔指微软前任CEO比尔·盖茨,这句话的意思是,硬件提高的性能,很快被软件消耗掉了。就这样,安迪-比尔定理把原本属于耐用消费品的电脑、手机等商品变成了消耗性商品,刺激着整个IT领域的发展。人们把PC时代的产业格局描述成WinTel,即Windows加上Intel。

  今天智能手机的产业格局依然符合升级到了ARM+Android的安迪-比尔定理。整个产业的结构和过去PC产业形式相似,只是硬件和软件两头分别都换了公司而已。


  ※反摩尔定律是Google的前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提出的。如果你反过来看摩尔定律,一个IT公司如果今天和18个月前卖掉同样多的、同样的产品,它的营业额就要降一半。IT界把它称为反摩尔定律,不是反对摩尔定律的看法,而是从相反的角度来看待摩尔定律。

  反摩尔定律对于所有的IT公司来讲,都是非常可怕的,因为一个IT公司花了同样的劳动,却只得到以前一半的收入。反摩尔定律逼着所有的硬件设备公司必须赶上摩尔定律所规定的更新速度,而所有的硬件和设备生产厂活得都是非常辛苦的。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反摩尔定律促成科技领域质的进步,并为新兴公司提供生存和发展的可能。和所有事物的发展一样,IT领域的技术进步也有量变和质变两种。为了赶上摩尔定律预测的发展速度,光靠量变是不够的。每一种技术,过不了多少年,量变的潜力就会被挖掘光,这时就必须要有革命性的创造发明诞生。


  ※1968年,戈登·摩尔和罗伯特·诺伊斯(Robert Noyce)在硅谷创办了英特尔公司。安迪·格鲁夫是第三个加入英特尔的人,并且后来成为其CEO,将英特尔公司真正发展成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公司。

  上个世纪70年代末,英特尔公司生产出了著名的16位8086处理器;1982年,英特尔搞出了和8086完全兼容的第二代PC处理器80286,用在了IBM PC/AT上;1985年,英特尔继摩托罗拉之后,第二个研制出32位微处理器80386;1989年,英特尔推出了从80386到奔腾处理器的过渡产品80486;1993年,英特尔推出了奔腾处理器,从此之后,英特尔不再以数字命名自家的处理器了(因为法律上的原因,单纯的数字很难注册为商标),但是在工业界和学术界,大家仍然习惯性地把英特尔的处理器称为x86系列


  ※唐代诗人曹松有句中国人人皆知的诗--“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这用来形容硅谷成功的公司,也非常恰当。因为那些光鲜亮丽的公司的背后是无数工程师、产品经理和行政人员付出的血和汗。(还请君王不要再用封侯立名的奖励来策动官兵们了,要知道一代名将脚下是千万枯骨啊!)


  ※黑格尔的一句话: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


  ※拿破仑说过,一头狮子带领的一群羊,能打败一只羊带领的一群狮子。


  ※微软的兴衰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第一,它兴起于个人电脑的浪潮,同时随着这次浪潮接近尾声,而进入发展的中年期。第二,它过强的桌面软件基因,使得它无发展到互联网时代的浪潮之巅,也错过了以智能手机为核心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能否真正第二次起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能否复用云计算实现从软件企业到互联网企业真正的转型。


  ※1970年,IBM一个名叫埃德加·科德(Edgar F.Codd)的英裔美籍计算机科学家提出了关系型数据库的理论。这是数据库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而在之前在数据库领域占统治地位的是层次模型和网络模型,与层次模型及网络模型相比,关系型数据库将数据库的物理层和逻辑层完全分离。


  ※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个人计算机市场几乎为零,苹果还很小,IBM PC还未问世,可以说全球计算机市场就是企业级的市场。随时微软和甲骨文的崛起,二者的商业模式类似,都是只卖软件,一个在企业级市场,一个在个人用户端。继这两家公司之后,独立的软件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出来。到上个年代80中期,计算机产业终于出现了软硬件分离的格局。


  ※1998年,华为迈出了后来成为国际化大企业的关键一步,任正非决定从IBM请来大批顾问,开始了一场长达数年的全面学习IBM管理的变革运动。为此,华为花掉了40亿元人民币的顾问费。IBM替华为把脉找到的问题,其实是很多中国企业的通病。任正非和华为通过自己的努力,向所有中国企业家证明,按照国际惯例和规范做事情,中国企业也可以和任何外国明星公司竞争。华为不仅成为了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IT公司,也成为了中国制造品质的象征。


  ※一百年后,如果人们只记得两个对互联网贡献最大的人,那么这两个人很可能是杨致远(Jerry Yang)和戴维·费罗(David Filo),而不是今天名气更大的互联网企业家佩奇或者扎克伯格。他们对世界的贡献选不止是创建了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门户网站雅虎公司,更重要的是制定下了互联网这个行业至今遵守的游戏规则--开放,免费和营利,并且发明了一种让用户和客户可以不是同一人的新型商业模式(“羊毛出在猪身上”)。 


  ※摩托罗拉对世界最大的贡献是它在20世纪80年代初发明的民用蜂窝式移动电话,也就是早期说的大哥大,现在说的手机。大家公认摩托罗拉是当今手机通信的发明公司。作为移动通信的领导者,摩托罗拉自然地垄断了第一代移动通信市场。


  ※一家创业公司最后失败是常态,成功都是特例。在2005-2014年的十年时间里,硅谷地区有案可查的获得投资的公司每年大约有4000家,而上市的公司每年只有100家左右,只占到创业公司的2%-3%左右。并购的案例每年大约1000例,但并不是所有的并购都能带来投资回报,即使把所有并购都算成有投资回报,投资成功的比例依然只有1/4左右。媒体通常只关注成功者,人们向来只记得住英雄的名字。


  ※绝大多数成功的人,最后成功之处和一开始的想法都有很大的差异,比如,Google一开始是希望企业级用户在使用搜索时付费,阿里巴巴最初是做B2B的生意,腾讯早期是靠短信挣钱。正在创业的中小公司要不断适应环境,纠正错误。


  ※70-20-10律

  信息产业某个商业领域发展成熟后,在市场中最多容纳三个以上的主要竞争者。老大是这个行业的主导者。毫无疑问,老大想统领整个行业,但是它也会遇到一两个主要的挑战者,也就是老二,也许还有老三(也可能没老三,双雄模式)。剩下来的是一群小商家。

  老大通常会占据60%-70%左右的市场,并且制定了这个领域的游戏规则。老二有自己的20%-30%左右的市场份额,有时也会挑战老大(例如微软和苹果的斗争),但总体上还是处于竞争劣势。剩下的小商家数量虽然多,但是却只能占到10%甚至更少的市场。

  为什么信息产业领域的公司比传统工业的公司更容易形成主导优势呢?主要有两个关键的原因:

  一是不同的成本在两类企业中占比差距太大。传统企业:研发成本低,制造成本高,销售成本高。规模经济可以抵消研发成本,但是却无法抵消制造和销售成本。因此,为了提升利润,就需要提升营业额,相应的就要扩大规模,而规模的提升必然带来效率的下降。从反面抑制了规模。IT企业:研发成本高,制造成本和销售成本低。规模经济可以抵消研发成本,所以一旦盈利,不需要更多的雇员,也就不会带来效率的下降,而效率保持不变,总的利润可以飞速提升。

  二是信息产业生态链各环节之间的耦合性非常强。一个个人计算机用户一旦使用 Windows,在上面安装了各种软件。即使一个竞争对手推出了十倍好用的操作系统,他也很难转而采用新的操作系统。同理,一个大公司或者政府部门,一旦选择了微软的操作系统,就很难放弃。当一个操作系统开始在市场上领先竞争对手,在整个生态链中它的下家就越来越多,在其操作系统上可用的软件就越来越多,使得其他孤军奋战的竞争者很难赢。这样主导的科技公司就很快占领了全球市场。在传统工业的生态链中,这种耦合关系非常弱。一个汽车公司这一次选择了米其林( Michelin )的轮胎,下次完全可以选择火石( Firestone )的。而对于客户也是一样,某运输公司这次买了一批福特的汽车,下次如果通用的好,它可以马上换成通用的。 


  ※诺维格定律

    Google谷歌研究院院长、美国经典教科书《人工智能》的作者彼得·诺威格(Peter Norvig)博士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在业界广为流传:当一个公司的市场份额超过50%以后,就不用再想去将市场份额翻番了。言下之意,这个公司就必须去挖掘新的成长点了。这几乎是任何人都懂的大白话,却道出了许多跨国公司兴衰的根源。开拓新的增长点的路径只有两条:横向扩展现有的业务、转型。


  ※基因决定定律

  一家在某一领域特别成功的大公司一定已经被优化得非常适应这个市场,它的企业文化、做事方式、商业模式、市场定位等已经甚至过分适应传统的市场。这些使得该公司获得成功的内在因素会渐渐地深深植入公司,可以说成了这家公司的基因。

  一个企业的基因非常难以改变,而一家企业的基因一般在创办的三个月内就定型了。


  ※到2011年,斯坦福大学有17位在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一半是经济学奖)和几十位获得诺贝尔奖的毕业生。除此之外,它还有7位数学领域最高的终身成就奖沃尔夫奖得主(注:数学领域的最高奖当属菲尔兹奖,但是它只授予40岁以下的学者,而沃尔夫奖一般授予成就卓著的数学家泰斗们),4位新闻最高奖普利策奖得主有150多名美国科学院院士,94多名美国工程院院士和263位美国文理学院院士(很多教授同时拥有几个院士头衔)。它的毕业生不乏在全世界各行各业中执牛耳者。


  ※只有经常和世界级的人物在一起切磋,一个人的境界才能有质的提高,他才能站在巨人的肩上。


  注:本文将归档在本公众号的“小编备忘-阅读书目-最近阅读”栏目。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健康的体魄,健康的灵魂

生命在于运动,境界在于读书

每日步行一万步,每日读书半小时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