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春花:奉献比聪明更重要

陈春花 春暖花开 2022-07-13

导读一个若不懂得在团队中主动贡献,总是让团队为了他而特别费心协调,就算他能力再强,也会变成团队进步的阻力。作为个体一定要知道,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你能够胜任工作的一个必要条件,但同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条件就是,你是否愿意热情地为组织付出。



01 
为什么在个体价值崛起的时代
我们依然要谈奉献
 
很多管理者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把很优秀、能力非常强的人组织起来的时候,并不一定保证会获得最好的绩效。有可能让能力相当的两个人在一起工作,得到的结果是,要么一个人不表现他的能力,要么这两个人对着干。
 
也许我说得有些绝对,但现实是,我们虽然同意优秀的人会产生好的绩效,然而常常发生情况是,把优秀的人放在一起可能效果并不是最好。

作为个体一定要知道,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你能够胜任工作的一个必要条件,但同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条件就是,你是否愿意热情地为组织付出。
 
如果你不肯付出,总是让组织迁就你的习惯,那么即便你能力非常强,对于组织而言都是“可有可无”的。


02
在相互奉献的关系中
组织才会真正发挥作用

在今天谈奉献,很多人会觉得有点不合时宜,但是我真的认为,如果你要理解组织内的关系,就要理解为奉献关系。没有奉献作为基础,组织关系是不成立的。
 
组织内,人与人之间是相互付出的关系,部门与部门是相互付出的关系,上级与下级之间是相互付出的关系,在这样的相互奉献关系中,组织才会真正地存在并发挥作用。

奉献关系所产生的基本现象有:
 
  • 每个处于流程上的人更关心他能够为下一个工序做什么样的贡献;

  • 每个部门都关心自己如何调整才能够与其他部门有和谐的合作接口;

  • 下级会关注自己怎样配合才能够为上级提供支持,而上级会要求自己为下级解决问题并提供帮助。


也许你会觉得我的描述太过理想化,但如果不是这样做,组织就只是一个存在的结构,而不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03
如何在组织内部建立奉献关系

但我们的难题是,如何让组织关系变成奉献的关系。我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1. 工作评价来源于工作的相关者

组织内部的员工评价有各种各样的方式,但不管使用什么样的方式,共同点都是,工作评价会以工作结果作为根本对象。如果想要获得奉献的关系,需要改变评价的主体以及评价的根本对象。

在这个评价体系中,最为关键的评价主体是工作相关者,只要在流程上相关的人都是你工作评价的主体。如果你的上司没有与你构成流程关系,就不需要作为你工作评价的主体。

同时,不仅仅评价你的工作结果,还要评价你的工作贡献。

举个例子,假设你把工作完成得很好,但是因为你认为别人都没有你做得好,所以你采用自己一个人独立完成的方式,虽然工作的结果很好,但是其他人因为没有机会参与工作而无所事事,我们就不能够评价你的工作很好。
 
2. “决不让雷锋吃亏”

这是华为公司企业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准则:
 
“爱祖国、爱人民、爱事业和爱生活是我们企业文化的精髓。我们决不让雷锋们、焦裕禄们吃亏,奉献者定当得到合理的回报。”
 
作为一家企业的法则法规,它面向企业的每个员工提出了企业对员工的要求。

然而,在《华为基本法》里我们看到更多的条例并不是“要求”,而是企业对每一个员工的承诺。
 
华为管理层将“我们决不让雷锋们、焦裕禄们吃亏,奉献者定当得到合理的回报”,“我们强调人力资本不断增值的目标优先于财务资本增值的目标”作为对每个员工业绩的承诺,这一点落实到中国的企业中比任何西方管理科学中提及的“关键绩效指标”都更见效果。
 
3. 激励和宣扬组织的成功而不是个人的成功

其实在形成每个人的奉献行为时,需要一种氛围,那就是注重团队或者组织的作用。
 
在中国的组织习惯中不会存在多个成功人士的说法,只能够是一个人的成就,结果出现两种极端:

一个是组织里只有一个人的绝对权威,其他人只是配角,不能够分享成就和成功;另一个极端就是,认为付出之后需要分享成功的人只好自立门户,结果诸侯格局尽观,无法看到长久的成功或者大的成功,这个现象真的应该让我们好好反思。
 
一个人可以聪明绝顶、能力过人,但若不懂得积极热心、愿意付出,不论多成功都得付出事倍功半的努力。
 
不肯付出的人,在组织中只会做好被吩咐的工作,愿意付出的人就算能力有限,却能带动团体,集结众人的力量,使工作加倍顺利进行。
 
一个好的组织里的每一个成员的第一要件是:主动关心别人的需求。(本文完)


·  转载授权、演讲资讯,请联系花小蜜  ·

微信 ID:chunnuanhuakai-cch

- 推荐阅读 -

点击蓝字即可查看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