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对教育这么说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
省人大代表沈瑶建议,尽快修订我省课后延时服务相关政策,帮助家长解决中小学学生课后无人看护问题;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和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建设。
省人大代表蔡清农建议,加快农村学校普及艺术教育,加大农村小学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改扩建一批留守儿童校舍;加强学校与留守儿童外出务工家长的沟通联系。
省政协委员温青建议,从加强农村学前教育系统谋划、完善农村学前教育扶持政策、打造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健全农村学前教育监管机制四个方面补齐农村学前教育短板。
以人为本 聚焦全面发展
省政协委员陈文强呼吁,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高度重视艺体教育,让学生学会审美、健体,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去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到2022年,在试点地区初步形成全民关注精神健康,支持和参与抑郁症防治工作的社会氛围,并将高中及高等院校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
他还建议,我省应主动参与试点,将抑郁症防治知识作为中小学必备的科普宣教内容,提高中小学生防治意识。除了高中及高等院校,还应将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生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中,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省政协委员杨昇建议:采取以县域为中心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模式,推进全省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建设教育部门心理健康专业队伍,尽快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人才队伍,大力引进专业人才,逐步配齐所有学校的专职心理教师,并加强对全省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训,将之纳入教师进修的重要课程。同时要全面推进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家长会、家长学堂等形式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指导广大家长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采取政府购买的形式,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社会专业机构深入社区、深入乡镇,有计划地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要加强青少年性教育和政府援助。有针对性地开展好青少年性教育,重视对性侵害遭遇者的援助。应依法依规加大对受性侵害的青少年提供个体化援助,如临时庇护、法律援助、医疗援助、经济援助、法定监管或监护、协助遭遇者面对法庭询问、心理支援服务等。
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增强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
代表委员们还积极为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省政协委员陈礼忠建议,要加大对中、高职院校师资力量及硬件设施的投入,为打造“技能福建”助力。
省政协委员程玉敏建议,要着力抓好本科教育的基础教学和科研相长,进一步完善教学的评价体系和检查体系。
省人大代表黄月莹建议,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政府部门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向下滑动查看
▲聚焦转型,产学兼顾,优化服务供给。中高职教育均面临办学转型课题。要坚持“两个面向”:一方面要面向市场、促进就业、服务发展。围绕我省各区域产业发展需要,引导职业学校以市场为导向灵活调整专业设置。另一方面要面向高职、促进升学、服务考生。调整师资结构、课时结构、投入结构,强化对学生“职教高考”的服务能力;实行中职文化课程教师与普通高中教师统筹招聘和职称互通互认;双向拓宽学生的升学和就业空间,服务中职学生“升学有望,就业有路、成才有道”。新时期的产教融合或逐渐向高职学段偏移,高职院校要抓住时代机遇,扩容扩招,进一步强化社会培训、产教融合,培养更多高端技能人才,更好服务产业发展。
▲充分调研精准设置适合我省扩招生源特点和产业的专业和方案。高职扩招以后,生源更加多样化,不同生源需求更加多样化,如何保证质量型扩招,需要精确制定培养方案,灵活组织教学。围绕着不同职业方向,分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个性化、菜单式培养方式。
▲尽快搭建产业人才数据平台,加快职业分类与人才需求数据库建设。首先要有完善、科学的职业分类体系。其次要宏观掌握各种职业现有从业人员的状态数据,包括从业人员的总体数量、工资分布等,以及未来各产业的发展变化趋势和各种职业从业人员需求的变化趋势。及时准确地发布人才需求报告,科学引导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广泛宣传,凝聚共识,浓厚社会氛围。要全面加强新时代职业教育宣传力度,加大对职教转型、普职教育“双体系、双高考”“初中后成才双通道”的宣传,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大力倡导新的求学、就业观念,充分利用职业技能大赛、职业教育活动周等活动载体,生动展示新时代职业教育风采。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大力宣传优秀技能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中的重要贡献,不断提高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和认同,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升学观”“择业观”“人才观”,形成关心、支持发展职业教育的浓厚氛围,推动职业教育步入科学化良性发展轨道。
省政协委员陆芳向大会提交了《关于支持民办、中外合作办学职业院校思政课教师建设的建议》,其中建议在思政课专职教师岗位补贴等激励措施方面,能够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省人大代表黄蕾建议,在更高站位上做好全国一流大学城和“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的建设,从软硬件等各个方面切实增强大学城及周边地区的活力和发展动力:
向下滑动查看
一、打造符合知识产业化特征的产学研平台
大力加强高新区和大学城之间的通力合作,打通产学研的“最后一公里”,利用各高校的基础学科优势、高新区的技术研发优势和三创园的产业竞争优势,建立统一有效的“产学研”融合发展模式。
省、市政府要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科研经费投入机制,改进科研项目的申报与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制度,赋予科研领军人才更多的研究自主权和经费使用权;同时实施人才自主分类认定,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展成果收益分享机制,激发产学研主体活力。对各高校的科创平台、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进行错位协调发展,根据办学层次及学科专业有序建设,避免同质化重复建设,并探讨协同共享机制。试行人文社科课程教学资源的共享,考量跨校学分互认机制,为大学城各高校大学生、研究生提供更多的课程自主选择空间。
二、鼓励多元化的体制机制管理创新
建议整合和强化福州市、高新区和大学城管委会的相关职能,从顶层设计入手,政府与各高校联合建立统一有效的协商制度,推进智能管理、配套服务和共享功能的实施落地。
规范发展风险投资市场,鼓励社会力量发展科技转让平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成效,全面构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充分联动的区域创新生态。
建议利用“数字福建”这一平台,支持高校进行“互联网+”创新方法研究,建设大学城信息大数据系统,实现城市空间三维可视化,提升效率,加快现代化大学城的建成。
三、打造独特的文化特色和极具人文化的研究氛围
福州大学城以“八闽首邑”著称的闽侯县为主要载体,人杰地灵,要以此塑造其独有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特色,打造人文居住高地。建议鼓励当地政府与高校文化创意项目进行合作,将地方“非遗”资源融合课堂教学,带动闽侯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形成属于大学城独有的人文色彩。
同时,以即将于福州召开的第44届世界文化遗产大会为契机,让大学城文化步入大会、走向世界,打响文化品牌;各高校要通过结合本校的历史文化特色和福州、闽侯的文化特点,体现于建筑和设计的理念之中,丰富大学城的建设风格和校园环境。
四、提升国际化视野,进一步巩固闽台合作办学成果
打造国际一流的人才中心,引进世界和国内知名高校进驻大学城,创办分校或研究院。提倡教育现代化发展战略,通过“引进来、走出去”,持续深入开展闽台合作、中外合作办学,向其他地区成功落地的国际化合作项目借鉴学习,加快培养、集聚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化人才,为促进福州和大学城实现现代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要充分利用福建省的地缘优势,巩固各高校既有的闽台合作教育基础,并开展支持台籍优秀青年来大学城交流学习和创新创业的项目。
五、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
尽快配套和完善人才聚集区相关教育资源配套政策,让人才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科技创新工作上。鼓励本土核心城区公立中小学、幼儿园设置跨区“飞地分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并给予充分的人员聘用自主权和聘用人员薪酬自主权。
在对大学城片区重点区域、主要道路沿线景观环境提升和基础设施改造的同时,注意兼顾当地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与相关企业合作发行大学城通用智能卡,大学城管委会联合各高校统一管理,师生可在跨校的食堂、超市、公共交通等相关公共设施平台进行使用,并享受一定折扣的优惠,等等。通过逐步实施以上措施,真正使大学城成为宜居宜业之地。
来 源 | 福建高校思政网
责任编辑 | 孙洋 王鹏 执行主编 | 覃静黎
审 稿 | 孟航宇 编 审 | 项 蕾
2021年第25期(总660期) 实习编辑 | 杨吉佶
责任编辑 | 孙洋 王鹏 执行主编 | 覃静黎
审 稿 | 孟航宇 编 审 | 项 蕾
2021年第25期(总660期) 实习编辑 | 杨吉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