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从未停止过对生存空间的探索,一方面是物理空间探索,宇宙外太空的移民探索,另一方面是虚拟空间的探索,元宇宙空间的探索便是其中之一。元宇宙概念在2021年的爆火是人类社会数字化发展的重要变化。一方面新冠疫情加速了人类的数字化生活趋势,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区块链等元宇宙技术的相对发展成熟为元宇宙概念应用场景的落地提供了技术支撑。有人质疑元宇宙教育是资本的炒作,是现有数字技术与教育融合的“新瓶装旧酒”,但却忽略了元宇宙概念的动态属性。元宇宙始终伴随着未来数字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迭代升级,当前社会上广泛讨论的虚拟现实技术与各行业结合的“元宇宙”只不过是初级阶段的元宇宙,并不是元宇宙的全貌。实际上元宇宙的内涵更为丰富,代表的是一种未来社会的数字化发展趋势和图景。
当现有教育技术不能满足当前人们的学习需求时,教育技术革命就必然会发生。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借助zoom、腾讯会议等平台的线上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不足、专注度不够的种种弊端已充分暴露。对于全球新生代数字原住民来说,当前的2D线上教育技术已不能满足其多样化的学习需求。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入报告,明确了教育数字化发展的行动纲领,教育数字化全面转型已是必然趋势。对元宇宙教育的研究就是对未来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先行探索。因此,我们不应以现有的技术去框定元宇宙的未来,而是应该以一种更为开放的思想去擘画未来教育的数智化图景。国际中文教育作为跨时空特色最为鲜明的一个细分的教育领域,其数智化发展优势将更为突出,我们更应该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未雨绸缪,提前布局,通过元宇宙赛道助推中文国际传播跨越式发展。本文探讨元宇宙技术内涵及其在语言传播中的优势和功能、元宇宙技术助推中文国际传播跨越式发展愿景与路径,以期能够为解决中文国际传播教育资源配置、新时代中文国际传播体系构建、中文国际传播数字化转型及高质量发展等问题提供创新思路。
(一)元宇宙相关概念
1. 元宇宙概念
元宇宙(Metaverse)一词最早出自美国科幻小说家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1992年出版的科幻小说《雪崩》(Snow Crash)。在小说中,元宇宙指的是与现实平行的虚拟世界,人们通过数字分身(Avatar)探索数字虚拟世界,以逃避现实世界的痛苦。此后,一些游戏和电影创作从《雪崩》中得到灵感,元宇宙概念相关的游戏和电影相继被推出,如2003年美国林登实验室推出了虚拟现实游戏《第二人生》(Second Life),2018年斯皮尔伯格推出元宇宙概念电影《头号玩家》(Ready Player One),在电影票房大卖后,元宇宙概念开始引起一些社会关注。在2021年以前,元宇宙概念还只是在电影、游戏中体现,并未对现实生活产生太多影响。2021年后,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开始更多地由线下转移到线上。线上教育、线上演唱会、虚实结合的数字化毕业典礼方兴未艾。2021年3月,沙盒游戏平台Roblox首次将元宇宙概念写进招股书,并成功登陆美国纽交所,上市“首日股价即暴涨54%,市值超400亿美元”。2021年10月Facebook公司宣布改名为Meta,并表示将大力发展元宇宙事业,百度公司也宣布将打造元宇宙产品——沉浸式虚拟社交App“希壤”,其他各大互联网科技公司如微软、谷歌、腾讯等也紧随其后,宣布参与元宇宙布局。
随着全球各行各业及政府纷纷开始元宇宙产业赛道的布局,学界关于元宇宙的探讨也逐步增多,对元宇宙的概念界定也层出不穷。国外学者Schlemmer E等人将元宇宙定义为3D数字虚拟世界,在元宇宙中人们通过数字化身建立自己的身份。Davy Ng从技术的角度出发,认为元宇宙是一种组合技术创新,是现有技术的集合,但却能在价值和应用方面创造指数级的收益。目前国内对元宇宙较为权威的定义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于2022年9月13日公布的定义:“元宇宙是人类运用数字技术构建的,由现实世界映射或超越现实世界,可与现实世界交互的虚拟世界。”
2. 元宇宙技术概念
目前能够支撑元宇宙创建的底层技术一般包括:区块链技术(Blockchain)、人机交互技术(Interactivity)、电子游戏技术(Game)、人工智能技术(Artificial Intelligence)、网络及运算技术(Network)、数字孪生技术(Digital Twin)六大核心技术,简称为“BIGANT”(大蚂蚁)。可以看出,元宇宙技术并非是一种单一的技术,而是对支撑元宇宙创建的所有技术的总称,比如拓展现实(XR)技术、通讯技术、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脑机接口技术等能支撑元宇宙应用场景落地的技术都属于元宇宙技术。且元宇宙技术也不局限于现有技术,它是一个开放概念,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迭代升级。
基于对现有元宇宙相关概念的梳理发现:元宇宙并不仅仅是平行于现实的虚拟世界,而是一个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相互交融的全新生态系统,具有动态发展性,是物理世界在虚拟世界中的一种空间延续和扩展,具有更可持续的内容和社会意义。国际中文教育元宇宙是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相互交融的国际中文教育的数智化资源和教育生态系统。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区块链技术、数字孪生技术、脑电技术等能够为人机对话、中文相关NFT证书落地、虚拟空间沉浸式中文教学、师生生物信号采集分析等提供支撑的技术,都将成为架构元宇宙中文教育空间的关键技术。
(二)元宇宙相关研究动态
国外关于元宇宙的相关研究始于1999年,2003年《第二人生》游戏面世后相关发文量逐步增加,从2020年开始相关研究迅速增长。相较于国外,国内元宇宙研究起步稍晚,始于2002年,随着2021年元宇宙概念的爆火,2022年相关文献激增,2022年中国知网查询元宇宙相关文献已达到963篇。目前学界主要从不同学科角度对元宇宙的概念、运用前景、风险管理、元宇宙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探索。教育行业因其对跨时空教学及沉浸式教学体验的需求,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元宇宙的核心应用场景之一,因此元宇宙教育也一直占据了社会热议话题,使其研究得到迅速发展。现有元宇宙教育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观层面,如对教育元宇宙的学习场景、学习特征、教学模态等方面的探讨,对于在元宇宙中进行具体科目教学的探讨还较少,且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理工科类仿真实验操作课程的运用,对于文科类课程的应用探讨相对较少。目前,元宇宙与中文相关学科结合的研究仅有零星几篇。已有研究中曹克亮以“交往效应”为视角,结合元宇宙的两种交往形态特点,提出元宇宙对塑造中文国际教育与传播具有潜在价值。陈明探讨了元宇宙技术与汉字教学进行深度融合的场景和可能性。陈青,陈默,任思潼从习得和教学两个层面探讨了通过元宇宙提高学生中文水平、辅助国际中文教师教学的方法。总体来看,元宇宙与中文相结合的研究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主要集中于从语言教育视角对元宇宙的特点及其在国际中文教育中的优势及应用场景进行探讨,目前还没有从语言传播视角对元宇宙技术在中文国际传播中的应用作探讨。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语言传播的视角出发,聚焦元宇宙技术,对元宇宙技术的内涵及其应用于中文国际传播的优势、功能和路径进行了全面探究,以期促进元宇宙中文国际传播理论的国际探索。
(一)虚实交互性
沉浸感是元宇宙最重要的特点,目前虚实交互的沉浸式体验主要是外置技术沉浸,即借助VR、AR等虚实交互技术获得沉浸体验,国内外主流的元宇宙教学场景是XR教室。“XR教室主要采用桌面式虚拟现实设备、头戴式虚拟现实设备、裸眼三维式教学设备、VR黑板类教学设备和触感反馈类教学设备,其中头戴式虚拟现实设备是目前XR教室较为核心的设备之一,主要包含VR头盔、AR眼镜、MR眼镜等相关虚拟现实产品”。XR教室可供所有专业的学生使用,教学内容根据各专业内容进行设计。学生可以通过穿戴XR设备,进入元宇宙虚拟空间中实现与人物、场景和情境的互动,获得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进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目前XR教室已在国内部分高校实现了初步应用,如空军军医大学XR沉浸式教学体验馆、北京大学护理学院沉浸式XR实训室、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沉浸式法医XR实训室等,这为国际中文教育的元宇宙场景应用提供了借鉴。
当前,线上中文教育的人机交互还拘泥于图像、声音的二维交互,缺乏沉浸感,线上学习的参与感、专注度不高,师生无法完全融入课堂环境,学习效果不理想。元宇宙沉浸式虚拟学习空间借助数字孪生技术复刻现实场景,通过全息投影、体感交互等技术调动学习者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虚拟与现实高度耦合,让学生完全感受不到现实与虚拟世界之间的界限,例如在元宇宙中文学习空间中可以通过复刻中国各地名胜古迹、地理风貌、文化习俗,让身处世界各地的学习者足不出户就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中国文化的魅力,学生在虚拟世界中就能完成有现实意义的学习活动。目前华东师范大学打造的国际中文教育元宇宙平台构建了沉浸式虚拟3D教学与生活场景,师生戴上VR眼镜、操纵手柄,就能进入“元宇宙校园”进行中文学习和生活,是元宇宙中文学习空间的初步尝试。随着元宇宙技术的发展,沉浸式体验的实现方式将从外置技术沉浸转为依靠脑机接口实现的意识沉浸。脑机接口技术是元宇宙的支撑技术,通过将学习者的神经世界和外部物理世界连接起来进而摆脱可穿戴设备的束缚,特别对于残障的中文学习者而言,能够摆脱身体限制,通过数字化身进行中文学习,真正达到虚实交互,以虚促实,实现中文传播全覆盖。
空军军医大学XR沉浸式教学体验馆
(二)时空无界性
元宇宙具有时空无界性,通过传感技术、信息传输技术、接口技术等元宇宙技术可以实现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的连接和相互映射,破除时空壁垒,让随时随地可进行的泛在学习和终身学习成为可能。目前国际上已有不少学校建立了元宇宙的跨时空学习平台——数字孪生校园,如美国莫尔豪斯学院与Victory XR公司合作,在2021年创建了数字孪生校园。学生只需通过一个由显示器、手柄和运动跟踪器组成的VR头盔就能够在虚拟校园中远程上课。截至2021年秋学期,该学院已在数字校园中开设了15门课程。当前中文国际传播主要通过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传统语言教育方式来实现,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依然面临因地理阻隔而很难快速扩大传播范围的现实问题。通过传感技术、扩展现实(XR)技术、数字孪生技术等元宇宙技术创设的零延迟、沉浸式学习空间可以让身处世界任何角落的中文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通过元宇宙虚拟空间学习中文,体验中国文化及中国人的真实生活,让跨时空泛在学习成为可能。元宇宙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融合使得线下教学和虚拟空间教学的边界消失,现实场景能够通过数字孪生等技术进入虚拟空间,沉浸式的泛在学习方式将吸引更多的线下学习者转入元宇宙空间学习,由于元宇宙中的语言传播改变了直线传播的方式,具有网状交叉传播的特点,因此会产生强烈的“乘数效应”。届时元宇宙中文学习空间中学习人数的增长将极大增加传播对象基数,产生更大的中文传播效应。
(三)精准定制性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0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精准定制是未来语言传播的趋势和必然要求。统计学中有一个效应叫“长尾效应”,即个性化服务产生的总效益会超过基本服务产生的效益。这个效应同样适用于语言传播,只有考虑个性化精准传播,才能实现高效率传播,取得更好的传播效益。传统的语言课堂实行的是“1对N”式无差别授课,但由于受自身认知方式、语言学能等内在因素及外界学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每个人的语言能力和水平各不相同。传统的一对多式课堂教学并不能让每一个人都得到高效的学习体验。元宇宙技术能够基于学习者的认知方式、语言水平、学习兴趣等特征,建立学习者画像,根据画像推送高度适配的学习内容,从学习者个体角度看,形成“N对1”的多内容、个性化、精准化定制学习模式;从语言传播者的角度看则是形成“N对N”的多内容满足不同学习者多样化需求的精准化语言传播。同时,算法也能够通过对海量学习用户数据的分析锁定长尾用户,元宇宙空间平台与用户之间通过即时反馈形成传播闭环,提高传播效应。元宇宙技术应用于中文国际传播领域将加速中文传播进入可定制的个性化传播时代,实现传播速率和传播效应的爆发式增长。
(四)具身学习性
受西方“身心二元论”的影响,传统教育观认为教育是一种纯粹的观念传递和心智的培养,重视大脑对于认知学习的重要性,却忽略了身体感官对认知学习的作用。以梅洛庞蒂为代表的“具身学习”理论则认为身体是学习的主体,对心智具有重要的塑造作用。早在17世纪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洛克就从“一切知识来源于经验”的命题出发,认为人类所有的观念都来源于身体感官获得的经验。卢梭等人也强调身体活动对儿童智慧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主张“对儿童身体的触觉、视觉、听觉、味觉和嗅觉进行锻炼。通过身体活动,如通过物体触摸,促进概念形成和认识发展,增进儿童的智慧”。元宇宙虚拟空间具有多感官沉浸式特点,为具身学习创造了条件。国内赵慧勤等学者认为虚拟现实技术有助于学习者产生深度在场感和构建新的身体图式,并通过教学对比实验证明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具身学习环境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五)即时反馈性
“反馈与学习者的注意、情感、动机等认知、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进而影响第二语言学习与教学的效率。”即时反馈能够提高学习者语言习得效率,如果反馈不及时,一方面会让学习者产生自己不被关注的情绪,另一方面也会减缓语言习得过程中“假设——检验”的进程,降低语言习得效果。当前的国际中文教学主要以班级制为主,学生人数少则几人多则几十人,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教师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反馈十分有限,且往往不能兼顾每一个人。在元宇宙虚拟学习空间中,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交互技术、网络及运算技术等元宇宙技术可以实现对学习者精准及时的反馈,进而提升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效。目前已有研究机构利用自然语言处理工具ChatGPT结合语音识别技术开发语音测试程序、语言实时翻译程序,为学生打造可以实时反馈的定制化语言学习服务,是当前元宇宙虚拟学习空间实时反馈应用场景落地的初步探索。
(六)去中心分散性
元宇宙是首个完全基于“去中心化”理念开发的开放式的数字生态,这样就避免了科技巨头对用户数据隐私的监控以及对传媒的垄断,从而突破“信息茧房”的束缚。在元宇宙中,由于个人的学习是通过数字分身来实现,每一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塑造自己在元宇宙中的形象,因此国家、种族、性别、年龄、容貌、身体缺陷等因素对个人身份认同的影响将越来越弱,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权将得到空前加强,平权发展将有利于构建更加紧密的虚拟空间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文传播对象的分类也将淡化国别区域、种族等因素,转而以个人兴趣和汉语水平作为分类的主要依据。去中心化让学习者能够克服现实学习环境中各种外在因素带来的影响,进而能够更自信从容地与其他人进行语言交流,提升自己的语言水平。
(一)助力构建虚实结合的中文国际传播新体系
随着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混合现实(MR)、5G、6G技术、数字孪生技术、电子游戏技术、区块链技术等元宇宙底层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语言传播认知正在被颠覆。元宇宙技术正在改造着整个语言传播生态,使得语言传播行业逐步进入虚实交互的元宇宙新时代。在元宇宙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中文国际传播的相关理论构建和传播实践也正在重构。中文国际传播依托实体学校、教学机构等以线下传播为主的传统传播模式已不能满足新时代对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迫切需要。传统的中文国际传播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已经无法指导和解决语言学习由线下转为线上、由学历学习转为泛在学习,由教科书、2D在线学习转为有社交互动功能的短视频平台,甚至逐渐走向虚拟沉浸式学习平台的现实问题。
当前,国外语言学习平台已经逐渐转向虚拟空间学习平台,如成立于2017年的美国Immerse公司在元宇宙中首创了沉浸式语言学习平台。该平台由VR工程师、3D设计师、研究人员和语言学习专家组成跨学科团队,并与世界顶级语言学校合作创立,是一个完全沉浸式的、有教师指导的、多人参与的VR语言学习平台。该公司目前已推出了西班牙语、法语学习程序,德语、日语和中文等学习程序将于2023年陆续推出。日本元宇宙英语学习平台Fondi则创建了语言虚拟空间,用户通过对话和互动来模拟海外生活。该应用自2020年5月上线以来,累计安装量超过33万次,海外用户超过94%,主要来自东南亚和非洲8个国家9个地区。2021年12月推特印度地区的前负责人曼尼什·马赫什瓦里就创立了全球首家与“元宇宙”结合的教育科技公司——“英瓦克元宇宙大学”,该大学“主要业务是通过虚拟沉浸式平台传授就业能力培训,估值高达3300万美元(超2亿元人民币)”。可以看出,海外元宇宙语言学习平台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以元宇宙虚拟空间为平台的语言传播体系正在建立。
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要“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新时代中文国际传播体系构建只有立足于新兴技术发展视角,加强理念创新,做好顶层设计才能高效“讲好中国故事”,实现中文国际传播高质量发展。后疫情时代,在线国际中文教学已成为大趋势,数字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催生学习者对互动性强、零延迟、沉浸式虚拟中文学习平台的需求。研发虚实结合的元宇宙国际中文传播平台,以适应海外中文传播的数字化、智能化趋势是当下中文国际传播数字化转型及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加强中文国际传播新体系建构应该正视元宇宙技术对推动国际中文智能化、精准化、个性化传播的功能,突破纸质媒介及当前2D线上教学互动不足的局限,积极开发元宇宙国际中文教学平台,加速元宇宙国际中文课程、题库系统、智能测评系统等教学资源建设,将元宇宙智慧教育技术与国际中文教育有机融合,建设以数智化方式集成学习内容与服务的全媒体产品矩阵。
(二)推动资源精准配置
中文国际传播资源配置问题包括教学资源配置和师资配置两个主要方面。教学资源配置问题主要表现为:全球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教学资源不能按需配置。从横向看,主要表现为精准化投放不足。全球优质中文教学资源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如北美、欧洲大部分地区以及亚洲的韩国、日本等经济发展较好的国家和地区,而南美、非洲、中亚等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中文教育资源则相对薄弱;同一国家也会出现中文教学机构集中于经济发达、人口较多的核心地区,而非核心地区的学生则缺乏中文学习机会的现象。例如芬兰的中文教学机构主要集中于赫尔辛基地区、土耳其则主要集中于安卡拉、伊斯坦布尔等城市。从纵向看,主要表现为同一国家不同教育阶段的中文教育资源开发不平衡导致的各阶段中文教育资源配置失衡。例如在埃及、罗马尼亚等国,中文教育资源主要集中投入高等教育阶段,而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投入则相对较少,造成当地中文教育头大尾小现象,出现中文教育资源配置的“马太效应”。中文师资配置问题则主要表现为:优质中文教师数量不足,不能满足海外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师资需求。元宇宙的跨时空、沉浸式、强交互的特性将改变教育形态,破除语言学习的物理空间限制,借助元宇宙技术,本土中文师资的培养也将跨越新的台阶;新手本土教师的培训将转移到虚拟教学空间,实现高仿真、沉浸式、定制化教学训练。定制化的虚拟仿真环境将有助于降低新手本土中文教师的焦虑情绪,快速提高教学能力。在以“去中心化”和“共享”为重要特征的元宇宙虚拟学习空间中,中文教学资源、中文师资的优化配置使得教育效率能够获得大幅度提升,当前教学资源配置供需失衡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
(三)重塑世界传播格局,提升中文国际地位
当前世界语言传播格局呈现西强东弱态势,除了传统的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强势语言外,中文及其他东方语言总体处于弱势。李宇明认为“多元化是当代国际语言传播机构最重要的特征,语言传播不再是大国和强势语言的专利”,元宇宙平台为各国语言传播带来了弯道超车的机会。在新的元宇宙语言传播赛道上,语言传播格局将被重新划分,语言传播的“马太效应”将更为明显,抢占元宇宙语言传播先机者将会获得更多的市场资源。在此背景之下,中文国际传播只有充分重视全球语言传播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提前布局元宇宙技术,才能在激烈的全球语言传播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实现跨越式发展,通过元宇宙赛道,努力使中文国际地位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得到显著提升。
(四)促进海外华文教育发展,铸牢海外华人华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国家硬实力是语言国际传播的决定性因素。”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语言的影响力也逐渐增强;中文作为中国及海外华人华侨的共同语言,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凝聚全球华人华侨具有向心力的作用。华文教育是国际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华文教育的目的除了让学习者掌握自己的族裔语言外,更重要的是对自己文化的根脉——中华文化进行学习和继承。当前的华文教育普遍存在缺少语言文化环境的问题。元宇宙技术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可将中国的山川地貌、历史遗迹、民俗风物等需要学习的文化内容复刻进元宇宙中文虚拟学习空间中,让学习者可以沉浸式地游览中国,体验中华文化、了解当代中国人的生活。通过制定统一的网络教学大纲和考试标准,在元宇宙中文虚拟学习空间中开展华文教育,借助元宇宙区块链技术对完成学习要求的学习者颁发中国教育部认可的NFT学历证书,通过元宇宙中文虚拟学习空间实现全球华文教育学分、学历互认互换,进一步促进海外华文教育的发展,增强中文和中华文化的全球凝聚力。
(五)提升我国国家形象,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
国家形象是“国际社会公众对一国相对稳定的总体评价”。公众对一个国家的真实信息了解越多则对该国的评价就越真实。对一种语言的学习过程就是对使用这种语言的国家及其文化了解的过程,学习语言的程度越深入,对一个国家的认知就越真实,评价就越客观。因此语言传播也是构建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中文国际传播的过程就是国家形象塑造的过程。在语言的传播过程中,语言已经超越了其自身作为沟通工具的属性,承载了助力构建国家形象的任务。
当前国际传播的主体和价值观都以西方为主,话语权长期被西方垄断。这与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在科技、经济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所带来的光环效应有关,尤其进入互联网时代,用户看似有了自己选择信息的能力,但实则受到大数据算法推送的影响,每个人能看到的也只是平台为用户量身打造的推送内容,自由选择的背后实际上是资本为用户打造的数字茧房,谁拥有用户和流量谁就拥有话语权。目前全球受众最多的社交媒体平台Facebook、YouTube、Twitter、Instagram等均为西方国家所把控,形成以西方价值观盛行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当前的Web2.0时代,国内媒体在国际传播中缺乏信息发布渠道和话语权,国际传播效能较低,现代中国的国家形象往往不能被真实塑造,不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而以元宇宙为代表的Web3.0时代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去中心化”。在元宇宙中,通过垄断平台用户进而垄断话语权的现象将被消除,每一个传播主体都能得到平等的话语权,届时国家形象塑造将迎来新的转机。通过数字孪生等元宇宙技术打造的“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将在去中心化的元宇宙中得以实现,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也将得到增强。
(一)抢占先机,超前布局
从1607年英国在弗吉尼亚建立第一块殖民地开始,英语就在“日不落帝国”“殖民殖语”的模式下开启了它的全球传播之路。如今英语已经成为全球性语言,全世界超过20亿人使用。英语能够成为全球性语言得益于早期英国在全球范围内的武力殖民扩张以及二战后美国在全球军事、科技、经济、教育等领域的重要影响力。随着元宇宙的发展,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将加速向元宇宙数字空间迁移,元宇宙将成为各国语言传播的新阵地。在共享、开放、去中心化的元宇宙中,谁抢占了元宇宙语言传播的先机,谁就拥有语言传播的话语权。因此,要实现中文国际传播跨越式发展就必须重视新时代中文国际传播战略建构,抢占中文国际传播先机,超前布局元宇宙推动中文国际传播支撑技术研发。
(二)加快元宇宙中文教学资源建设
元宇宙技术依赖于海量的数据、算力、算法支持,沉浸式的元宇宙教学必须要有中文教学资源作为支撑,因此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NLP)、电子游戏技术、数字孪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元宇宙技术与中文教学资源开发相结合的元宇宙中文教学资源建设是未来国际中文教学资源建设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目前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宋飞团队开发的教材——《体验汉语VR视听说教程》通过佩戴VR眼镜初步实现了简单的虚拟现实场景应用。华东师范大学开发的国际中文教育元宇宙平台也已投入使用。虽然以上两种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都还处于元宇宙中文教学资源建设的初始阶段,但未来,此类元宇宙技术教学资源将成为推动中文国际传播的重要载体和力量,是未来国际中文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发展的大趋势。
南达科他州立大学Greg Heiberger在虚拟现实课堂中观察DNA链
(三)加快元宇宙国际中文传播人才培养
元宇宙将塑造新的教育形态,其在教学理念、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学方式、教学评价、师生关系等方面将颠覆传统认知,对教师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资源可以被无限共享的元宇宙虚拟教学空间中,教学资源分配不平衡的问题将得到解决,教师作为“传道受业解惑者”的传统角色将被颠覆。目前教师承担着课件制作和授课的双重工作,但在元宇宙教学空间中,教学资源的创造者和教学的实际实施者将被分离。教师的角色更倾向于教学活动策划者和教学资源整合者,针对学习者特征和个性化需求利用已开发的元宇宙中文教学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设计是未来国际中文教师工作的主要内容。教师“传道受业解惑者”的传统角色也将向学习引领者和学习陪伴者的角色转变。师生关系将由面对面的互动关系变为虚拟数字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元宇宙教学空间中教师将根据学生的语言学习需求进行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定制,并根据学生反馈进行教学方案的修改以便达到学生的学习目标。师生关系的改变以及师生现实接触频率的降低都将对教师职业认同、教师能力要求等方面产生影响。
元宇宙大数据对学习者的个人信息、情绪反应、学习特征、学习成绩等进行精准记录,对学习者隐私的保护需求也对教师信息伦理意识和职业道德修养提出更高要求。元宇宙塑造的新型教育形态必然对国际中文教师提出新要求。传统的授课能力、课堂组织能力、教学评价能力等国际中文教师能力要求将不能满足新时代元宇宙中文传播的需求。数字化信息处理能力、数字化教学资源配置能力、沉浸式情景化教学能力、共情应变能力、教学创新能力将成为未来国际中文教师的核心能力。未来,“构建国际中文教师数字素养提升课程培训体系”,提升国际中文教师的数字素养,加快适应元宇宙时代国际中文传播人才培养将成为国际中文教师培养的重要内容。
元宇宙是人类通过数字技术拓展生存空间,提高生产力的重要手段。随着人类社会数字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元宇宙技术将掀起新一轮的技术变革和产业革命,元宇宙将成为未来各国竞争的新领域。“以技术驱动促进行业繁荣”,探索元宇宙技术与中文国际传播深度融合的应用场景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师资建设是国际中文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对虚实交融、人机交互的元宇宙语言传播的一次前瞻性思考。虽然当前的元宇宙技术发展还处于通过AR、VR、MR等方式达到增强视觉影像感受的初级阶段,尚不能支撑大多数应用场景的实现,但数字化教育是未来全球教育发展的共识和转型方向,只有提早布局,抢占元宇宙语言传播发展先机,才能在未来的语言传播竞争中提高话语权分量,推动中文国际传播跨越式发展。
(注:文章公众号推文中的参考文献及注释省略,详见纸刊)
END
文章刊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不收取任何形式的审稿费、版面费。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唯一投稿途径为云南师范大学官网学报编辑部:
https://xbbjb.ynnu.edu.cn/CN/ynnu/home.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