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锻造厂
德国的马克斯·普朗克学会(Max-Planck-Gesellschaft,MPG),全称马克斯·普朗克科学促进协会(Max-Planck-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Wissenschaften e.V.)是德国最顶级的四大科学研究机构之一,至今已经诞生了30多位诺贝尔奖得住,因此又被称为“诺贝奖锻造厂”。
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的标志是罗马神话中的智慧女神弥涅耳瓦(Minerva)
马克斯·普朗克学会是非营利性法人机构,登记在柏林,中央行政单位位于慕尼黑,运作财源由德国联邦政府科研部及各州政府各出资一半。
该机构致力于基础科学推进人类发展,随着不断发展壮大,涉及学科也更加广阔。目前,马克斯·普朗克国际研究学院开展的研究领域包括:天文学、天体物理学、化学、发展生物学、进化生物学、固态研究、遗传学、地质研究、免疫学、感染生物学、信息学、气候研究、认知研究、复杂系统、文化学、材料科学、数学、医学、微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生态学、植物研究等。
2013年由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增刊的全球科研机构的排名中,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名列第一位,技术研究专项排名第一。
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的前身是威廉皇家学会(Kaiser-Wilhelm-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Wissenschaften,KWG)。18世纪中期英国的工业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给德国造成了很大的打击,促生了德国出现新人文主义,新人文主义的代表——著名的教育学家威廉·冯· 洪堡根据瑞士教育学家裴斯泰洛的教育思想,对公立学校进行改革,由他建立的柏林大学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为德国科研事业的振兴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9世纪末29世纪初,科学技术迎来了高速发展期,德国也处于发展科学技术的新阶段,在各个领域都试图超越英法等传统科学强国。随着科学的内涵、规模以及人力物力投入都在迅速扩大,有一些大型的研究项目已经不是一所大学能够承担得起了。
1906年3月8日,德国7位教授联名上书,请求威廉二世批准设立一个类似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科研机构。1910年11月21日,威廉二世在庆祝柏林大学建校100周年集会上发表讲话,提出在他的保护和名义下,建立一个学会。1911年1月,威廉皇帝科学促进学会(简称威廉皇帝学会)正式成立。
1911年学会成立到1921年十年间,威廉皇家学会一共建成了19个研究所。有6位在学会研究所工作的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科学奖,他们分别是物理学家马克斯·冯·劳厄、化学家里厦德·威尔斯泰特、 化学家弗里茨·哈伯、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 化学家埃米尔·费舍尔、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在这十年里社会不断动荡,一战后的经济危机、威廉二世退位等,但是由于威廉皇家学会的科研实力和工业界的利益,新政府保持对学会的资助。学会得以继续发展,到1928年,学会的研究所已经发展到了30个。1930年,学会第一任主席哈纳克逝世,著名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接替哈纳克担任学会第二任主席。
由于威廉皇家促进协会的管理层和多位科学家曾与前纳粹政府合作,名声受损,二战结束后学会一度面临被解散的命运。
1933年,希特勒上台,将一直独立自主的学会划属帝国科学和教育部来领导。被纳粹煽动起来的民族情绪以及整个社会的环境变化,使学会遭受到了历史性的灾难。
纳粹政府将学会中的犹太人科学家全部赶出去,普朗克当面向希特勒提出抗议,但是遭到痛骂。学会开始遭到纳粹的侵蚀,很多科学家为纳粹效力,给社会带来灾难。不久纳粹要制造原子弹的消息传到了世界,柏林和威廉皇家学会便成为了盟军攻击的主要目标。学会的一部分机构开始像农村疏散,以求存活,留在柏林的机构则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但是威廉皇家学会的磨难还远远没有结束。战后,学会的研究场所和设备遭到盟军的拆除、没收,科学家也被各个国家带走。其中美国总共从德国掳走了642名科学家。学会的命运完全掌握在盟军的手中,但是掌握生杀大权的盟军并没有一致的意见。美方要的是学会的科学家,坚持解散威廉皇家学会;英国默许学会的存在,但是学会的名字刺痛着英国的民族情感;法国则要求该学会的研究所归并到其占领区内的大学中。
为了协调学会与占领军当局之间的关系,学会主席决定解散威廉皇家学会,重新创立一个学会。1948年2月26日,为了纪念刚过世的前会长马克斯马克斯·卡尔·恩斯特·路德维希·普朗克(Max Karl Ernst Ludwig Planck),新学会名为马克斯·普朗克学会。马克斯·普朗克是国际知名的量子物理学家、诺贝奖获得者,最重要的是二战期间他没有和纳粹合作过,盟军同意了这一方案。威廉皇家学会的大部分科研机构都并入了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学会的命运得以延续。
从1911年威廉皇家学会成立到1948年改成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的37年中,共有16位在学会中工作的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科学奖。
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的目标定位于基础科学研究,主要涉及生物学和医学、物理化学技术和人文科学三个领域,并涵盖所有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各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紧密与所在地大学合作,但机构人员不负责大学内部的教学工作,并拥用比大学更良好的设备和更充裕的资金以维持其世界级的学术地位。
截至2020年,共有35名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的研究员获得过诺贝尔奖(1954年-2020年有20位研究员获得物理、化学和医学诺贝尔奖),此外更多次获得莱布尼茨奖、菲尔茨奖和日本国际奖等国际知名奖项。
马普会的成功背后的原因或许更为重要,自主和独立性是马普会最大的特点,在马普会管理章程中声明“自由独立地从事科学研究”;马普会拥有属于自己并自主管理的财政预算;在领导人方面:科研质量的高低是马普会任命科研领导人才和支持科研项目的决定性评判标准,这样保证了领导团队具备足够的学术威望;马普会的研究成果进行公开,并可免费获取,经过专家评审后,这些研究成果可以发表在知名的国际学术刊物上。
马普会研究所和其科研领域活动的组织原则是灵活多变的,这可以让马普会与时俱进,适应现实社会瞬息万变的科研学术研究的需要。
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的成功因素非常多,有两个原则值得一说:第一,所有的科研项目,由科研人员自己选择;第二,科研团队的成员,由科研负责人自己选择。这两个原则运行了100年,其核心涵义就是为科学研究营造一个“最自由、最好的科研工作环境”。这两天原则是马普研究院的前身威廉皇帝学会的第一人会长冯·哈尔纳克(AdolfvonHarnack)提出的。
如今马普研究所研究活动新增了两个原则:远离政治和企业。
除了独善其身,马普院还做到了海纳百川,建立了“国际科技合作网络,遍布全世界”,涉及国家超过一百多个。正如欧洲的一个谚语所说“科技无国界,科学家无国家”。马普院如今在一百多个国家,与六千多个合作伙伴,实施两千多个国际合作项目。除了在德国有将近80个研究机构,马普院还在世界各国建立了很多合作项目。马普院几乎与世界上所有的著名大学之间都建立了合作研究项目。在马普院的所有员工中有28%来自国外,所有科研人员中来自国外的比例为33.1%。
作为德国最大的基础科学研究机构,马普学会的发展对德国科研水平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或许马普会不是那么容易复制,但是马普会的运行方法和理念值得世界各国去学习和借鉴。1996年马普学会主席马可乐教授在全体大会上说道“探索和认识事物的本源,从而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这就是科学家们的任务。谁投身于科学和研究事业,那他就与整个人类的未来联系在了一起”。
近期热门视频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佰傲谷视频号,欢迎关注~
如需转载请联系佰傲谷并在醒目位置注明出处
﹀
点亮在看,传递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