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江淮诗人·刘彪先生专辑 | 江淮吟苑第272期

刘彪 江淮吟苑 2023-04-18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








作者简介



   

刘彪(1923.1.23—),字晋文,号复来,笔名北峡。安徽桐城人。安徽大学法律系毕业,自1949年1月起,先后在华东野战军先遣纵队、芜湖市军管会、市政府秘书处、市财政局、卫生局任职,1984年离休。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安徽省诗词学会理事,桐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芜湖诗词学会创建人之一、芜湖诗词学会副会长兼《滴翠诗丛》主编,现任名誉会长。出版《北峡诗词》、《北峡诗词·续集》两部诗词集。





刘彪先生专辑



步月桥


一桥弓架两湖间,玉魄遥看总半弦。

临水分明惊满月,浮沉各据五分圆。

 

悼亡五首


亡妻张德芬甲午年三月二十病逝,享年八十六岁,我亦年已九十有二,均寿登耋耄,死何足悲。所不能忘怀者:一是我每遇挫折危难,总是百般慰藉,使我心灵有避风之港;二是抚育五个子女,尽瘁尽力,无怨无悔。其情其景,仍油然在目,爰成小诗五首,聊以寄意。

 

韶年比翼庆双飞,恰是风云激荡时。

海誓山盟为革命,冲天豪气动虹霓。

 

征路崎岖沥胆肝,峥嵘岁月伏危艰。

船行每遇风高日,卿是避风一港湾。

 

青灯夜夜补衣寒,养育儿孙卿大难。

今日一门四学士,宜于梦里笑开颜。

 

相濡以沫两无猜,贫贱夫妻不自哀。

六十余年多少事,如今都到眼前来。

 

死生规律敢谁违?耋耄何须怨别离。

此日卿先归极乐,重逢有约我如期。


注:妻生前曾对我说:“我二人死有先后,不论谁去极乐世界,其重逢之期,由死者托梦与生者约定,生者当如期赴约”。我说:“好”。虽是戏言,何妨当真。







B


E


A


U


T


I


F


U


L


 

响水涧踏青


胜日临春谷,欣闻涧水淙。

松山奔似马,电缆走如龙。

麦垅千原绿,桃花万树红。

风光无限意,醉煞踏歌翁。

 

月夜听涛


月涌江流急,城秋子夜清。

无眠临草阁,倚杖听涛声。

往事滋遐想,衰年梦远征。

幽居何所思?风雨忆平生。

 

金言孙赴英留学诗以勉之


英伦虽万里,一日去来闲。

世路由人择,鸿图只自专。

书山攀跻易,学海溯源难。

贤者轻名利,惟求德艺全。

 

追思云弟


我与复云弟于一九四九年先后参军,我进驻芜湖,云弟于一九六四转业天津,一九九○年始相聚。此后,客居两地,聚少离多。去年,云弟病逝于天津,从此幽明永隔,思念何之!


少壮轻离老大逢,相看已是白头翁。

本期兄弟能常聚,无奈关山阻万重。

同在异乡为异客,互怜孤影逐孤鸿。

幽明顿隔思何限?涕泪临风听暮蛩。

 

回乡留别诸侄


镇南村北杏花红,千里归来一梦中。

岐岭有天皆丽日,故园无处不春风。

笑看诸侄经营健,更喜群孙学习聪。

忠厚传家宜有报,勿忘处世在谦恭。







B


E


A


U


T


I


F


U


L


 

参加渡江战役老同志酒会口占


秋高菊紫会东篱,又忆横江渡虎师。

白浪惊驰千橹箭,红旗笑展万山眉。

当年激浊销王气,此日扬清演圣时。

难得白头常聚首,欣倾绿酒漫题诗。

 

谒岳飞墓


老柏森森拱岳坟,西湖俎豆永飘馨。

忠昭日月千秋颂,祸累河山半壁沦。

百代冤奇三字狱,十年国误一帮人。

心香难息风波恨,今古同悲有佞臣。

 

武则天无字碑


高碑没字岂无言,女帝心思不可宣。

欲管是非于死后,何如功德立生前。

卑行有口行难掩,美政无碑政自传。

毁誉堪怜人自惹,至今颠倒说坤乾。

 

秦皇墓俑


祖龙功过岂无评?千古惟留一墓青。

偏信瀛洲能不死,那知徐福误长生。

秦城万里今犹在,皇祚三传瞬已倾。

目极荒丘横翠黛,空余泥俑寄痴情。

 

乡情


余自渡江战役,随军进驻芜湖巳历六十七年,三倍于居乡岁月。然思乡之情,逾老弥切,实难忘也。

 

九十余年百事经,最难忘却是乡情。

四围山色连天碧,万顷禾涛绕郭青。

北峡炊烟回梦远,中江旅思逐云横。

此身合向于湖老,渚月松风入袖清。

 

百岁自寿


满百人生曷足夸,依然恬澹惜年华。

陶情爱伴翁孙竹,益寿勤餐子母瓜。

行不藏真心愈健,老能戒得乐尤奢。

期颐未敢忘家国,犹自扬鞭奋晚霞。







B


E


A


U


T


I


F


U


L



示梦昆孙


生尔者父母,育尔者师亲。

文明五千载,铸尔中国魂。

韶年更赴美,学海探精新。

硕博皆囊括,九九已归真。

神州迅崛起,建设需才艺。

双创屡攻关,海归成大器。

跨洋赴国艰,浪高何足悸。

当师钱学森,不坠青云志。

 

丙戌重阳夜登浦东金茂大厦


重阳不忘登高俗,沪上无山难远足。

入夜携家下浦东,权将列厦当峰簇。

登梯跃上金茂巅,忽觉身轻如燕蹴。

豁然明镜八方开,万象缤纷争入目。

百里春申灯火作,宛如星斗从天落。

澄江一道市中流,疑似银河将天割。

熠熠楼林插入云,有如万烛当空灼。

更看一塔耀明珠,秀出摩天楼隐约。

凭栏俯瞰千街熳,车水人流如蚁贯。

烛烂灯华不夜天,酒楼茶肆香风漫。

八方商旅集如云,万国衣冠交锦灿。

海上名都誉五洲,不见当年魔影乱。

孔子登山曾小鲁,我今凭高小吴楚。

明日更上金中楼,睥睨亚太小环宇。



祝山行并序


大兄复华行医东至县祝山,三十余年未见。丁卯年七月,余归桐城,邀诚、安二弟共赴大兄之约,欣慰离怀。而临别依依,老泪纵横,实乃“相见时难别亦难”也。


兄弟如劳燕,分飞四十年。

么弟天津去,大兄客祝山。

我居鸠江侧,梓里有诚安。

有约频年爽,相见何其难。

今践大兄约,联袂赴江南。

放眼将行路,盈盈山水间。

晓发龙眠月,午涉大江潮。

车行五百里,向晚祝山招。

暮岭云开合,清溪走曲蛟。

下车入溪口,老桧楫相邀。

路转林深隘,行经叶树桥。

缘溪三五里,隔水问归樵。

樵者当路立,直指南山隅:

“松竹萦村郭,青峰左右舒;

小桥流水畔,倚石结精庐;

门徽图太极,便是大夫居”。

葵花傍篱落,桑荫覆庭除。

犬吠山谷应,鸡飞上碧梧。

主人闻客至,启户两惊呼。

相对疑梦寐,执手信非虚。

兄嫂堂前立,儿孙列满庭。

相见不相识,如今始认名。

张筵罗浆酒,鸡黍复山珍。

举杯频话旧,悲喜泪难禁。

嫂年七十五,兄年八十三。

步履皆轻健,耳聪目不眩。

行医六十载,方药济人艰。

林泉足娱老,应诊仍无闲。

有闲即相伴,日夕常笑欢。

卅年才一聚,五日共盘桓。

晨起辞兄嫂,开门别祝山。

大兄扶杖起,携手出云关。

群峰罗岸立,溪流咽不欢。

行行出溪口,临歧别更难。

“才慰平生愿,忽又送君还。

尔我俱已老,此别岂一般。”

大兄言戚戚,我亦泪涟涟。

执手去不忍,相约会来年。

 



江淮吟苑编委会


首席顾问: 周正环  南国英子

顾问

郑永钤   周   棣   王杰顺   张孝玉   邹志高

阚新兰   刘晓燕   李   睿   蔡玉啟   李学保   

尹文汉   哈余庆   李明科   安家石   水庆中   

董万英   傅晓爱   王   鹏   陈常健


总编:胡建业(苏声)

副总编:孟国田   程源红


执行编委:

胡建业、孟国田、程源红

白   鹿、檀正平、袁国乾


收录审理:

韩彩娥   黄爱玲   程源红   孟国田   许思桂

李登桂   胡本群   周定洪   檀正平   袁国乾

王   鹏   黄开旺   马昆仑   张   永   张信旨

郑贤永   黄   玲   王学平   方桐辉   陶柏林


制作编辑: 

张文莉   吴利民   韩彩娥   陈友云

姚东红   黄爱玲   赵雪妹   钮松元 


八皖百城咏编委会:

顾问:阚新兰   王鹏    陈常健

总编:胡建业

编委:

阚新兰    王   鹏    陈常健

胡建业    黄贻裳    许建荣

张银輝    宋   伟    邓金煌

檀世升    孟国田    杜昌海

程源红    郭廷成    檀正平

范安萍    水庆中    汪章和

赵元席    毛新仁    邱天乐

李   青    朱曙光    李继山 

韩彩娥    戴晓翠    张信旨

郑贤永    孙正军    戴平安 

邢梅虹    汪   萍    王   冶

周定洪    潘保根    李登桂

吴家春    田益全    陈友云

张   永    朱   敏


审核:周正环

刊头题字:安家石

责编:胡建业(苏声)

制作:陈友云(在水一方)

校对:孟国田  程源红

江淮吟苑投稿须知:请点击 投稿方式 查看。

往期精彩回顾:

范诗银  舒贵生  舒贵生  丁  芒

包得珍  陆世全  郑永钤  周  棣

蔡玉啟  李明科  张纯道  哈余庆

盛  法  刘国范  魏艳鸣   风  清

阚新兰  周正环 安家石   胡  争

李  睿   魏敬之 俞乃蕴  何其三

刘表位 范翔云 汪传春   水庆中

   张应中  傅晓爱 叶莉荣   张阳旭

   尹文汉  庞自雄 程极悦   张孝玉

   苏子农  李克山 许建荣   李学保 

   刘   华   张   震 张  蕤    刘晓燕 

   凌明生  金长渊 武立胜   朱善云

   杨传连   史红雨 邹志高  何怀玉

   许东良  李  青  韩心荣   王莎云

   寿新元 汪章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