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宗文摘】净土宗宗风,不学术化,而信仰化
慧净上人
信仰的意涵
信仰对我们的人生非常重要,所谓信仰,就是我们相信有一种思想,是我们一生当中最重要的,甚至超过自己的生命。我们为这个信仰而活,必要的时候,也可以为这个信仰献身。因为它超越自己的生命,高于自己日常的生活,就像日月星辰在我们头顶上照耀着,使我们相信它而抬起头来仰望,因此叫作信仰。不过,日月星辰具体可见,信仰却是抽象的,只能存在于心中,因此,信仰也可以说是一种信念。
信仰是一种心灵之光,照耀着我们人生之路。而没有信仰的人,就像在黑暗中行走,既不知目标在何处,也不能辨别方向;不晓得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不晓得人生的目的、永恒究竟安乐的皈依处在哪里?这样的话,虽然活了一辈子,都是浑浑噩噩、醉生梦死,可说是虚生浪死,到最后又随业流转。因此,信仰对我们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净土宗宗风
我所写的《净土宗教章》,谈的都是我们所信的内涵,分为十八章,现在大家拿的讲稿(见附录三),是其中的第十五跟第十六章,就是宗风的部分。其中对我们这个法门在修持上以及处世为人的风格,都明白做了规范,而重点尤其在真谛—— 往生之道,也就是修持这方面。因为要编写这部分,如果对法门的教理,没有正确的深入,或不够通达的话,是写不出来的。因此,写的时候需要非常有把握,既不轻易下笔,写出来之后,也不轻易评论。因为这关系到是否对这个法门具足正知正见,是否能对这个法门的行者有正确的引导,不然的话,所谓以盲引盲,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
既然是规范性的文章,词句通常比较简洁扼要,只是一种简要的规范,而没有其他方面的解说;也就是说,既定下规范,你就这样遵循去实践就对了。所谓“信”“解”,是相信它,了解它,然后依此而“行”,就能够达到“证”的境界 ——“信、解、行、证”。所以,只要照这个去行就好了!如果还要解释、说明它的理由,文字会比较繁复,也就不在这个范围里面。所以我们看这种条文式的文章,要用比较客观、理性、冷静、温和的态度去思惟,过于匆促往往易生错解。孟子有句话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意思是说,不可因拘泥于文字,而误解了词句的意涵;同样的,也不可拘泥于词句的意涵,而误解了作者的本意。总之,要前后互相思惟,在细细的思惟当中,体会作者写这段话的原意,这样才不会错解。佛教也有一句话:“依文解义,三世佛怨。”所以,我们对经教不可拘泥于文字,而是要透过文字,了解背后作者的本意。
我们先看“宗风”的内容:
宗风一 ——真谛(往生之道):
1.一向专称——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2.三不疑杂——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不杂余佛,不杂余行)。
3.守愚无诤——专崇本宗,不讥他宗;法门高下,不相诤论;唯守愚念佛。
4.六不六化——不尚体验而平凡化,不好玄奇而平实化, 不求高深而平常化,不纯学术而信仰化,不涉艰涩而浅易化,不落繁琐而普及化。
5.恪守传承——著作讲演,必依传承,绝不妄自,越格发挥。
他宗他流,言论若异,敬而不依,坚持本流。
6.亲近同门——亲近同门,切磋法义;若非同门,不亲不近,防退失故。
宗风二——俗谛(处世之道):
1.对弥陀恭敬信顺,对他人恩慈体贴,对自己谦卑柔和。
2.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奉公守法,为世良民。
3.自觉愚恶,过于他人;毫无资格,计较他人。
不说是非,不听是非,不传是非,不较是非。
不求人过,不举人罪,不揭人私,不争人我。
不背因果,不蓄恨意,不怀虚假,不行谄曲。
4.六亲眷属,敬爱和睦;崇德兴仁,务修礼让。
和颜爱语,下心含笑;慈念众生,加厚于人。
奉行谦敬,不起骄慢;常怀惭愧,仰谢佛恩。
5.给人安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利益。
凡事真心,凡事爱心,凡事感恩,凡事恭敬。
6.学佛大悲心——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
不学术而信仰化
譬如说,我们宗风一,第四条“六不六化”,其中的“不纯学术而信仰化”,这是经过修饰了!原来是“不学术而信仰化”。现在这六句都略为修饰,在“不”的下面,各加一个字,但其实如果不加这个字,我觉得会更简洁。
如果就原来的字句“不学术而信仰化”来讲,这不学术而信仰化,就像禅宗所谓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禅宗虽然讲不立文字,可是在五祖的时代,仍以《楞伽经》为依据来印心;到了六祖,就以《金刚经》来印心;而在六祖之后的禅者,更注重《六祖坛经》。并且以禅宗来讲,《禅宗全书》的卷数反而居各宗全书之冠。所以,禅宗的不立文字,如果从字面解释,好像在排挤学问,但正好相反,它背后的理论不但坚固而且丰富。
所以,原来宗风所写的“不学术而信仰化”,并不是反对学术,不要学术,否定学术,排斥学术,或者是抵触学术,更不是反对学术求真。若要论学术,我们净土法门的经典,正依的经论所谓“三经一论”,至于旁依的经典,释迦牟尼佛一生之间,讲经说法,有关阿弥陀佛以及极乐世界的经典,就有两百多部,所谓“千经万论,处处指归;往圣前贤,人人趋向”,可见这个法门的学术是很丰富的。因此,“不学术而信仰化”,并不是反对学术,而是反对学术化。为什么?既然不学术而信仰化,就表示是要信仰化,而不是要学术化,有学术而不以学术化为目的,它始终是要导归于信仰。所以它不是以学术为目的,而是要以信仰为目的,不管我们有没有学术,始终都要归于信仰。
即使我们有学术,但人到了临终的时候,有再丰厚的学问,再深入的经藏,都要搁一边,一生所拥有的包括财富、地位、名声、权势,还有我们的学位和学问,都产生不了作用。甚至我们一生的修身养性,到临终都没有力量,没办法让我们依靠这些了脱生死轮回,往生极乐世界。所以,到最后就是靠我们所信仰的,即善导大师所说“众生称念,必得往生”,也就是我们宗风里面所讲的“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摘自《慧净法师讲演集(一)》
敬请常念:南(ná)无(mó)阿弥陀佛
【欢迎转发,劝人念佛,功德无量】经云:若人以四天下七宝,供养佛及菩萨、缘觉、声闻,得福甚多;不如劝人,念佛一声,其福胜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