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玉石鉴定GB/T16553-2017(20180501)(下)
1、2019新春版丨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民事•简明表格版)
2、2019新春版丨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刑事•简明表格版)
3、2019新春版丨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工伤•简明表格版)
5、翡翠分级GB/T 23885-2009(20100301)
本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7年10月14日联合发布,并自2018年5月1日起实施。代替已废止的GB/T16553-2010。
目 次
1 范 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鉴定方法和项目选择
4.1 鉴定方法
4.2 鉴定项目和选择原则
5 鉴定标准
5.1 天然宝石
5.1.1 钻石
5.1.2 红宝石
5.1.3 蓝宝石
5.1.4 金绿宝石
5.1.5 猫眼
5.1.6 变石
5.1.7 祖母绿
5.1.8 海蓝宝石
5.1.9 绿柱石
5.1.10 碧玺
5.1.11 尖晶石
5.1.12 锆石
5.1.13 托帕石
5.1.14 橄榄石
5.1.15 石榴石
5.1.16 水晶
5.1.17 长石
5.1.18 方柱石
5.1.19 柱晶石
5.1.20 黝帘石(坦桑石)
5.1.21 绿帘石
5.1.22 堇青石
5.1.23 榍石
5.1.24 磷灰石
5.1.25 辉石
5.1.26 红柱石
5.1.27 矽线石
5.1.28 蓝晶石
5.1.29 鱼眼石
5.1.30 天蓝石
5.1.31 符山石
5.1.32 硼铝镁石
5.1.33 塔菲石
5.1.34 蓝锥矿
5.1.35 重晶石
5.1.36 天青石
5.1.37 方解石
5.1.38 斧石
5.1.39 锡石
5.1.40 磷铝锂石
5.1.41 透视石
5.1.42 蓝柱石
5.1.43 磷铝钠石
5.1.44 赛黄晶
5.1.45 硅铍石
5.1.46 蓝方石
5.1.47 闪锌矿
5.2 天然玉石
5.2.1 翡翠
5.2.2 软玉
5.2.3 欧泊
5.2.4 石英岩玉
5.2.5 玉髓(玛瑙/碧石)
5.2.6 硅化玉(木变石/硅化木/硅化珊瑚)
5.2.7 蛇纹石
5.2.8 独山玉
5.2.9 查罗石
5.2.10 钠长石玉
5.2.11 蔷薇辉石
5.2.12 阳起石
5.2.13 绿松石
5.2.14 青金石
5.2.15 孔雀石
5.2.16 硅孔雀石
5.2.17 葡萄石
5.2.18 大理石
5.2.19 菱锌矿
5.2.20 菱锰矿
5.2.21 白云石
5.2.22 萤石
5.2.23 水钙铝榴石
5.2.24 滑石
5.2.25 硅硼钙石
5.2.26 羟硅硼钙石
5.2.27 方钠石
5.2.28 赤铁矿
5.2.29 天然玻璃
5.2.30 鸡血石
5.2.31 寿山石
5.2.32 青田石
5.2.33 巴林石
5.2.34 昌化石
5.2.35 水镁石
5.2.36 苏纪石
5.2.37 异极矿
5.2.38 云母质玉
5.2.39 针钠钙石
5.2.40 绿泥石
5.3 天然有机宝石
5.3.1 天然珍珠
5.3.2 养殖珍珠(珍珠)
5.3.3 海螺珠
5.3.4 珊瑚
5.3.5 琥珀
5.3.6 煤精
5.3.7 象牙
5.3.8 猛犸象牙
5.3.9 龟甲
5.3.10 贝壳
5.4 人工宝石
5.4.1 合成钻石
5.4.2 合成红宝石
5.4.3 合成蓝宝石
5.4.4 合成祖母绿
5.4.5 合成绿柱石
5.4.6 合成金绿宝石
5.4.7 合成变石
5.4.8 合成尖晶石
5.4.9 合成欧泊
5.4.10 合成水晶
5.4.11 合成金红石
5.4.12 合成立方氧化锆
5.4.13 合成碳硅石
5.4.14 合成翡翠
5.4.15 人造钇铝榴石
5.4.16 人造钆镓榴石
5.4.17 人造钛酸锶
5.4.18 人造硼铝酸锶
5.4.19 塑料
5.4.20 玻璃
1 范 围~5.1 天然宝石 部分内容详情查阅《珠宝玉石鉴定GB/T16553-2017(20180501)(上)》
5鉴定标准
5.2 天然玉石
5.2.1 翡翠
5.2.1.1 英文名称:Feicui,Jadeite。
5.2.1.2 矿物(岩石)名称:主要由硬玉或由硬玉及其他钠质、钠钙质辉石(如绿辉石,钠铬辉石)组成,可含少量角闪石、长石、铬铁矿等。
5.2.1.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硬玉:NaAlSi2O6;可含有Cr、Fe、Ca、Mg、Mn、V、Ti等元素。
结晶状态:晶质集合体,常呈纤维状、粒状或局部为柱状的集合体。
颜色:白、各种色调的绿、黄、红橙、褐、灰、黑、浅紫红、紫、蓝等色。
光泽: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
解理:硬玉具两组完全解理,集合体可见微小的解理面闪光,称为“翠性”。
摩氏硬度:6.5~7。
密度:3.34(+0.11,-0.09)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
多色性:集合体不可测。
折射率:1.666~1.690(+0.020,-0.010),点测法常为1.66。
双折射率:集合体不可测。
荧光观察:无至弱,白、绿、黄。
紫外可见光谱:437nm吸收峰;铬致色的绿色翡翠具630nm、660nm、690nm吸收峰。
放大检查:星点、针状、片状闪光(翠性),粒状/柱状变晶结构,纤维交织结构至粒状纤维结构,矿物包体。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辉石(单斜辉石)中Si-O等基团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经漂白、充填处理的翡翠具2872cm-1、2930cm-1、2965cm-1、3035cm-1(附近)、3055cm-1(附近)及近红外区4062cm-1(附近)的一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光学效应:猫眼效应(罕见)。
5.2.1.4 优化处理:
热处理:常用于将浅棕黄色至无色的翡翠,热处理改善成棕红、棕黄色。不易检测。
漂白、充填:放大检查可见表面呈桔皮状或沟渠状结构,抛光面见显微细裂纹,内部结构松散;抛光面呈现树脂或蜡状光泽;密度、折射率较天然样品偏低;长、短波紫外光下,呈无或蓝绿、黄绿色荧光;红外光谱测试可见充填物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发光图像分析(如紫外荧光观察仪等)可观察充填物分布状态。
充填:放大检查可见充填部分表面光泽与主体玉石有差异,充填处可见气泡;红外光谱测试可见充填物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发光图像分析(如紫外荧光观察仪等)可观察充填物分布状态。
染色处理:放大检查可见颜色分布不均匀,多在裂隙、粒隙间或表面凹陷处富集;长、短波紫外光下,染料可引起特殊荧光;紫外可见光谱可见异常(铬盐染绿者,紫外可见光谱可见650nm吸收带)。
覆膜:放大检查可见表面光泽异常,局部可见薄膜脱落现象;折射率可见异常;红外光谱和拉曼
光谱测试可见膜层特征峰。
5.2.2 软玉
5.2.2.1 英文名称:Nephrite,HetianYu。
5.2.2.2 矿物(岩石)名称:主要由透闪石、阳起石组成。
5.2.2.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Ca2(Mg,Fe)5Si8O22(OH)2。
结晶状态:晶质集合体,常呈纤维状集合体。
颜色:浅至深绿、黄至褐、白、灰、黑等色。
白玉:纯白至稍带灰、绿、黄色调。
青玉:浅灰至深灰的黄绿、蓝绿色。
青白玉:介于白玉和青玉之间。
碧玉:翠绿至绿色。
墨玉:灰黑至黑色(含微晶石墨)。
糖玉:黄褐至褐色。
黄玉(和田玉):绿黄、浅黄至黄色。
光泽: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
解理:透闪石具两组完全解理,集合体通常不见。
摩氏硬度:6~6.5。
密度:2.95(+0.15,-0.05)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
多色性:集合体不可测。
折射率:1.606~1.632(+0.009,-0.006),点测法常为1.60~1.61。
双折射率:集合体不可测。
荧光观察:无。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纤维交织结构,矿物包体。
红外光谱:中红外指纹区具Si-O等基团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官能团区具OH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光学效应:猫眼效应。
5.2.2.4优化处理:
充填:放大检查可见充填部分表面光泽与主体玉石有差异,充填处可见气泡;红外光谱测试可见充填物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发光图像分析(如紫外荧光观察仪等)可观察充填物分布状态。若充填物为蜡,热针接触可有蜡析出。染色处理:整体或部分进行染色,表面常染成褐红、棕红至黄等色。放大检查可见颜色分布不均匀,多在裂隙、粒隙间或表面凹陷处富集;长、短波紫外光下,染料可引起特殊荧光;经丙酮或无水乙醇等溶剂擦拭可掉色;成分分析仪器(如XRF等)能检测到染料中的外来元素(如Pb等)。
5.2.3 欧泊
5.2.3.1 英文名称:Opal。
5.2.3.2 矿物(岩石)名称:蛋白石。
5.2.3.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SiO2·nH2O。
结晶状态:非晶质体。
颜色:各种体色。
白色变彩欧泊可称为白欧泊;
黑、深灰、蓝、绿、棕或其他深体色欧泊,可称为黑欧泊;橙、橙红、红色欧泊,可称为火欧泊。
光泽:玻璃光泽至树脂光泽。
解理:无。
摩氏硬度:5~6。
密度:2.15(+0.08,-0.90)g/cm3。
光性特征:均质体,火欧泊常见异常消光。
多色性:无。
折射率:1.450(+0.020,-0.080),火欧泊可低至1.37,通常为1.42~1.43。
双折射率:无。
荧光观察:黑色或白色体色:无至中的白到浅蓝色,绿或黄色荧光,可有磷光。
其他体色黑欧泊:无至强,绿或黄绿色,可有磷光。
火欧泊:无至中,绿褐色,可有磷光。
紫外可见光谱:绿色欧泊:660nm,470nm吸收峰,其他不特征。
放大检查:色斑呈不规则片状边界平坦且较模糊,表面呈丝绢状外观,矿物包体。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蛋白石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光学效应:变彩效应,猫眼效应(稀少)。
5.2.3.4 优化处理:
染色处理:放大检查可见颜色分布不均匀,多呈微粒状在裂隙、粒隙间或表面凹陷处富集。
充填:注入无色塑料,密度低;红外光谱测试可见充填物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覆膜:放大检查可见表面光泽异常,局部可见薄膜脱落现象;折射率可见异常;红外光谱和拉曼
光谱测试可见膜层特征峰。
5.2.4 石英岩玉
5.2.4.1 英文名称:Quartzitejade。
5.2.4.2 矿物(岩石)名称:石英岩,主要矿物为石英,可含少量赤铁矿、针铁矿、云母等粘土矿物。
5.2.4.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石英:SiO2,可含Fe、Al、Mg、Ca、Na、K、Mn、Ni、Cr等元素。
结晶状态:显晶质集合体,粒状结构。
颜色:各种颜色,常见绿、灰、黄、褐、橙红、白、蓝等色。
光泽: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
解理:无。
摩氏硬度:6~7。
密度:
2.64g/cm3~2.71g/cm3,含赤铁矿等包体较多时可达2.95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
多色性:集合体不可测。
折射率:1.544~1.553,点测法常为1.54。
双折射率:集合体不可测。
荧光观察:通常无;含铬云母石英岩:无至弱,灰绿或红。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含铬云母的石英岩:可具682nm,649nm吸收带。
放大检查:粒状结构,矿物包体。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石英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光学效应:砂金效应。
特殊性质:含铬云母石英岩在查尔斯滤色镜下呈红色。
5.2.4.4 优化处理:
染色处理:放大检查可见颜色分布不均匀,多在裂隙、粒隙间或表面凹陷处富集;长、短波紫外光下,
染料可引起特殊荧光;紫外可见光谱可见异常(铬盐染绿者,紫外可见光谱可见650nm吸收带);经丙酮或无水乙醇等溶剂擦拭可掉色。
漂白、充填:放大检查可见表面呈桔皮状或沟渠状结构,抛光面见显微细裂纹,内部结构松散;抛光面呈现树脂或蜡状光泽;密度、折射率较天然样品偏低;长、短波紫外光下,呈无或蓝绿、黄绿色荧光;红外光谱测试可见充填物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发光图像分析(如紫外荧光观察仪等)可观察充填物分布状态。
5.2.5 玉髓(玛瑙/碧石)
5.2.5.1 英文名称:Chalcedony。
5.2.5.2 矿物(岩石)名称:主要矿物为石英,可含少量赤铁矿、针铁矿、云母、粘土矿物等。
5.2.5.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石英:SiO2,可含Fe、Al、Mg、Ca、Na、K、Mn、Ni、Cr等元素。
结晶状态:隐晶质集合体,呈致密块状,也可呈球粒状、放射状或微细纤维状集合体。
颜色:各种颜色。
光泽: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
解理:无。
摩氏硬度:5~7。
密度:2.50g/cm3~2.77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
多色性:集合体不可测。
折射率:1.535~1.539,点测法常为1.53~1.54。
双折射率:集合体不可测。
荧光观察:通常无,有时可显弱至强的黄绿色荧光。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隐晶质结构,纤维状结构,外部可见贝壳状断口。
玛瑙具条带、环带或同心层状构造,带间以及晶洞中有时可见细粒石英晶体。
碧石因含较多杂质矿物而呈微透明至不透明,粒状结构。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石英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光学效应:晕彩效应,猫眼效应。
5.2.5.4 优化处理:
热处理:热处理改善颜色,不易检测。
染色处理:放大检查可见颜色分布不均匀,多在裂隙、粒隙间或表面凹陷处富集。
充填:放大检查可见充填部分表面光泽与主体玉石有差异,充填处可见气泡;长、短波紫外光下,充填部分荧光多与主体玉石有差异;红外光谱测试可见充填物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发光图像分析(如紫外荧光观察仪等)可观察充填物分布状态。
5.2.6 硅化玉(木变石/硅化木/硅化珊瑚)
5.2.6.1 英文名称:SilicifiedJade。
5.2.6.2 矿物(岩石)名称:主要矿物为石英,可含有少量蛋白石。木变石可含有少量石棉、针铁矿褐铁矿、赤铁矿等矿物。硅化木可含有少量有机质等,硅化珊瑚可含有少量方解石等矿物。
5.2.6.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石英:SiO2,可含少量蛋白石SiO2·H2O;可含有Fe、Al、Mg、Ca、Na、K、Mn、Ni等元素。
硅化木中的有机质为C、H化合物。
结晶状态:晶质集合体。
颜色:浅黄至黄、棕黄、棕红、灰白、灰黑等色
木变石:黄、棕黄、棕红、深蓝、灰蓝、绿蓝等色。
硅化木:浅黄至黄、棕黄、棕红、灰白、灰黑等色。
硅化珊瑚:黄白、灰白、黄褐、橙红等色。
光泽:玻璃光泽,断口油脂或蜡状光泽;木变石也可呈丝绢光泽。
解理:无。
摩氏硬度:5~7。
密度:2.48g/cm3~2.85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
多色性:集合体不可测。
折射率:1.544~1.553,点测法常为1.53~1.54。
双折射率:集合体不可测。
荧光观察:无。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隐晶质结构,粒状结构。
木变石也可呈纤维状结构;硅化木可呈纤维状结构,可见木纹、树皮、节瘤、蛀洞等。
硅化珊瑚可见珊瑚的同心放射状构造。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石英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光学效应:猫眼效应。
5.2.6.4 优化处理:
染色处理:放大检查可见颜色分布不均匀,多在裂隙、粒隙间或表面凹陷处富集;经丙酮或无水乙醇
等溶剂擦拭可掉色。
充填:放大检查可见充填部分表面光泽与主体玉石有差异,充填处可见气泡;长、短波紫外光下,充填部分荧光多与主体玉石有差异;红外光谱测试可见充填物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发光图像分析(如紫外荧光观察仪等)可观察充填物分布状态。
5.2.7 蛇纹石
5.2.7.1 英文名称:Serpentine。
5.2.7.2 矿物(岩石)名称:蛇纹岩,主要矿物为蛇纹石,可含方解石、滑石、磁铁矿等。
5.2.7.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蛇纹石:(Mg,Fe,Ni)3Si2O5(OH)4。
结晶状态:晶质集合体,常呈细粒叶片状或纤维状。
颜色:绿至绿黄、白、棕、黑色。
光泽:蜡状光泽至玻璃光泽。
解理:无。
摩氏硬度:2.5~6。
密度:2.57(+0.23,-0.13)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
多色性:集合体不可测。
折射率:1.560~1.570(+0.004,-0.070)。
双折射率:集合体不可测。
荧光观察:长波:无至弱,绿;短波:无。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矿物包体,叶片状、纤维状交织结构。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蛇纹石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光学效应:猫眼效应(极少)。
5.2.7.4 优化处理:
充填:放大检查可见充填部分表面光泽与主体玉石有差异,充填处可见气泡;红外光谱测试可见充填物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发光图像分析(如紫外荧光观察仪等)可观察充填物分布状态。若充填物为蜡,热针接触可有蜡析出。
染色处理:放大检查可见颜色分布不均匀,多在裂隙、粒隙间或表面凹陷处富集;长、短波紫外光下,染料可引起特殊荧光;经丙酮或无水乙醇等溶剂擦拭可掉色。
5.2.8 独山玉
5.2.8.1 英文名称:DushanYu。
5.2.8.2 矿物(岩石)名称:主要矿物为斜长石、黝帘石,其他组成矿物为白云母(含铬)、纤闪石等。
5.2.8.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随组成矿物不同和比例而变化。
结晶状态:晶质集合体,常呈细粒致密块状。
颜色:白、绿、粉红、褐、蓝绿、黄、黑等色。
光泽:玻璃光泽。
解理:无。
摩氏硬度:6~7。
密度:2.70g/cm3~3.09g/cm3,通常为2.90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
多色性:集合体不可测。
折射率:1.560~1.700。
双折射率:集合体不可测。
荧光观察:无至弱,蓝白、褐黄、褐红。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纤维粒状结构或粒状变晶结构,可见蓝色、蓝绿色或褐色色斑。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独山玉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性质:查尔斯滤色镜下略显红色。
5.2.8.4 优化处理:未知。
5.2.9 查罗石
5.2.9.1 英文名称:Charoite。
5.2.9.2 矿物(岩石)名称:主要组成矿物为紫硅碱钙石,可含有霓辉石、长石、硅钛钙钾石等。
5.2.9.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紫硅碱钙石:(K,Na)5(Ca,Ba,Sr)8(Si6O15)2Si4O9(OH,F)·11H2O。
结晶状态:晶质集合体,块状、纤维状集合体。
颜色:紫、紫蓝,可含有黑、灰、白或褐棕色色斑。
光泽:玻璃光泽至蜡状光泽。
解理:紫硅碱钙石具三组解理,集合体通常不见。
摩氏硬度:5~6。
密度:2.68(+0.10,-0.14)g/cm3,因成分不同而变化。
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
多色性:集合体不可测。
折射率:1.550~1.559(±0.002),随成分不同而变化。
双折射率:集合体不可测。
荧光观察:长波:无至弱,斑块状红色;短波:无。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纤维状结构,矿物包体,色斑。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紫硅碱钙石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5.2.9.4 优化处理:
充填:放大检查可见充填部分表面光泽与主体玉石有差异,充填处可见气泡;长、短波紫外光下,充填部分荧光多与主体玉石有差异;红外光谱测试可见充填物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发光图像分析(如紫外荧光观察仪等)可观察充填物分布状态。
5.2.10 钠长石玉
5.2.10.1 英文名称:AlbiteJade。
5.2.10.2 矿物(岩石)名称:主要组成矿物为钠长石,可含硬玉、绿辉石、阳起石、绿泥石等。
5.2.10.3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钠长石:NaAlSi3O8。
结晶状态:晶质集合体。
颜色:灰白、灰绿白、灰绿、白、无色等。
光泽:油脂光泽至玻璃光泽。
解理:钠长石具{001}完全解理,{010}近于完全解理;集合体通常不见。
摩氏硬度:6。
密度:2.60g/cm3~2.63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
多色性:集合体不可测。
折射率:1.527~1.542,点测法常为1.52~1.53。
双折射率:集合体不可测。
荧光观察:无。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纤维状或粒状结构,矿物包体。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钠长石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5.2.10.4 优化处理:未知。
5.2.11 蔷薇辉石
5.2.11.1 英文名称:Rhodonite。
5.2.11.2 矿物(岩石)名称:主要矿物为蔷薇辉石,可含石英及脉状、点状黑色氧化锰。
5.2.11.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蔷薇辉石:(Mn,Fe,Mg,Ca)SiO3。
结晶状态:晶质体或晶质集合体。
晶系:三斜晶系。
晶体习性:厚板状晶体(少见),常呈粒状或致密块状集合体。
颜色:浅红、粉红、紫红、褐红等色,常有黑色斑点或脉,有时杂有绿色或黄色色斑。
光泽:玻璃光泽。
解理:蔷薇辉石具两组完全解理,集合体通常不见。
摩氏硬度:5.5~6.5。
密度:3.50(+0.26,-0.20)g/cm3,随石英含量增加而降低。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二轴晶,负光性或正光性;常为非均质集合体。
多色性:集合体不可测。
折射率:蔷薇辉石:1.733~1.747(+0.010,-0.013),点测法常为1.73,因常含石英可低至1.54。
双折射率:0.011~0.014,集合体不可测。
荧光观察:无。
紫外可见光谱:545nm宽吸收带,503nm吸收峰。
放大检查:粒状结构,矿物包体。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蔷薇辉石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5.2.11.4 优化处理:未知。
5.2.12 阳起石
5.2.12.1 英文名称:Actinolite。
5.2.12.2 矿物(岩石)名称:主要矿物为阳起石。
5.2.12.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Ca2(Mg,Fe)5Si8O22(OH)2。
结晶状态:晶质集合体,常呈纤维状集合体。
颜色:浅至深的绿、黄绿、黑色。
光泽:玻璃光泽。
解理:集合体通常不见。
摩氏硬度:5~6。
密度:3.00(+0.10,-0.05)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
多色性:集合体不可测。
折射率:1.614~1.641(±0.014),点测法常为1.62~1.64。
双折射率:集合体不可测。
荧光观察:无。
紫外可见光谱:503nm弱吸收峰。
放大检查:纤维状结构,矿物包体。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阳起石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光学效应:猫眼效应。
5.2.12.4 优化处理:未知。
5.2.13 绿松石
5.2.13.1 英文名称:Turquoise。
5.2.13.2 矿物(岩石)名称:绿松石。
5.2.13.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CuAl6(PO4)4(OH)8·5H2O。
结晶状态:绝大多数为隐晶质集合体,常呈块状、板状、结核状或皮壳状集合体。
颜色:浅至中等蓝、绿蓝至绿色,常见黑、黄褐、白色网纹或杂质。
光泽:蜡状光泽至玻璃光泽,有时呈土状光泽。
解理:无。
摩氏硬度:3~6。
密度:2.76(+0.14,-0.36)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
多色性:集合体不可测。
折射率:1.610~1.650,点测法常为1.61。
双折射率:集合体不可测。
荧光观察:长波:无至弱,绿黄或蓝绿、蓝色;短波:无。
紫外可见光谱:422nm,430nm吸收带。
放大检查:隐晶质结构,粒状结构,致密块状构造,常含暗色或白、黄褐色网脉状、斑点状杂质。
红外光谱:中红外指纹区具磷酸根离子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官能团区具OH振动所致
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丙烯酸类树脂充填的绿松石具1731cm-1(附近)、2850cm-1和2923cm-1(附近)的一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环氧树脂充填的绿松石具1510cm-1、1609cm-1、2872cm-1和2930cm-1的一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5.2.13.4 优化处理:
充填:放大检查可见充填部分表面光泽与主体玉石有差异,充填处可见气泡;若充填物为蜡,热针接触可有蜡析出;红外光谱测试可见充填物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发光图像分析(如紫外荧光观察仪等)可观察充填物分布状态。
染色处理:放大检查可见颜色分布不均匀,多在裂隙、粒隙间或表面凹陷处富集;紫外可见光谱与天然样品有差异。
致密度优化:放大检查表面可见龟裂纹,裂纹两侧颜色较深;草酸擦拭后,表面颜色变浅;成分分析仪器(如XRF等)能检测出外来元素(如钾等)含量异常。
5.2.14 青金石
5.2.14.1 英文名称:Lapis Lazuli。
5.2.14.2 矿物(岩石)名称:主要矿物为青金石,可含方钠石、方解石、黄铁矿和蓝方石,有时含透辉石、云母、角闪石等。
5.2.14.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青金石:(NaCa)8(AlSiO4)6(SO4,Cl,S)2。
结晶状态:晶质集合体,常呈粒状、块状集合体。
颜色:中至深微绿蓝、紫蓝色,常有铜黄色黄铁矿、白色方解石、墨绿色透辉石、普通辉石的色斑。
光泽:玻璃光泽至蜡状光泽。
解理:集合体通常不见。
摩氏硬度:5~6。
密度:2.75(±0.25)g/cm3。
光性特征:集合体。
多色性:无。
折射率:通常为1.50,有时因含方解石,可达1.67。
双折射率:无。
荧光观察:长波:方解石包体可发粉红色荧光;短波:弱至中,绿或黄绿色。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粒状结构,矿物包体。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青金石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性质:查尔斯滤色镜下呈褚红色。
5.2.14.4 优化处理:
充填:放大检查可见充填部分表面光泽与主体玉石有差异,充填处可见气泡;红外光谱测试可见充填物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发光图像分析(如紫外荧光观察仪等)可观察充填物分布状态。若充填物为蜡,热针接触可有蜡析出。
染色处理:放大检查可见颜色分布不均匀,多在裂隙、粒隙间或表面凹陷处富集;经丙酮或无水乙醇等溶剂擦拭可掉色;紫外可见光谱与天然样品有差异。
5.2.15 孔雀石
5.2.15.1 英文名称:Malachite。
5.2.15.2 矿物(岩石)名称:孔雀石。
5.2.15.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Cu2CO3(OH)2。
结晶状态:晶质集合体,常呈纤维状、皮壳状等集合体。
颜色:鲜艳的微蓝绿至绿色,常有杂色条纹。
光泽:丝绢光泽至玻璃光泽。
解理:集合体通常不见。
摩氏硬度:3.5~4。
密度:3.95(+0.15,-0.70)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
多色性:集合体不可测。
折射率:1.655~1.909。
双折射率:集合体不可测。
荧光观察:无。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条带、环带或同心层状构造,放射纤维状构造。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孔雀石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性质:遇盐酸起泡。
5.2.15.4 优化处理:
充填:放大检查可见充填部分表面光泽与主体玉石有差异;长、短波紫外光下,充填部分荧光多与主体玉石有差异;红外光谱测试可见充填物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发光图像分析(如紫外荧光观察仪等)可观察充填物分布状态。
5.2.16 硅孔雀石
5.2.16.1 英文名称:Chrysocolla。
5.2.16.2 矿物(岩石)名称:硅孔雀石。
5.2.16.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Cu,Al)2H2Si2O5(OH)4·nH2O,可含其他杂质。
结晶状态:隐晶质或胶状集合体,呈钟乳状、皮壳状、土状,常作致色剂存在于玉髓中。
颜色:绿、浅蓝绿色,含杂质时可变成褐、黑色。
光泽:玻璃光泽,蜡状光泽,土状者呈土状光泽。
解理:集合体通常不见。
摩氏硬度:2~4。
密度:2.0g/cm3~2.4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
多色性:集合体不可测。
折射率:1.461~1.570,点测法常为1.50。
双折射率:集合体不可测。
荧光观察:通常无。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隐晶质结构,矿物包体。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硅孔雀石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5.2.16.4 优化处理:未知。
5.2.17 葡萄石
5.2.17.1 英文名称:Prehnite。
5.2.17.2 矿物(岩石)名称:葡萄石。
5.2.17.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Ca2Al(AlSi3O10)(OH)2,可含Fe、Mg、Mn、Na、K等元素。
结晶状态:晶质体或晶质集合体。
晶系:斜方晶系。
晶体习性:柱状、板状少见,常呈板状、片状、葡萄状、肾状、放射状或致密块状集合体。
颜色:白,浅黄,肉红,带各种色调的绿色。
光泽:玻璃光泽。
解理:一组完全至中等解理,集合体通常不见。
摩氏硬度:6~6.5。
密度:2.80g/cm3~2.95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二轴晶,正光性,常为非均质集合体。
多色性:集合体不可测。
折射率:1.616~1.649(+0.016,-0.031),点测常为1.63。
双折射率:0.020~0.035,集合体不可测。
荧光观察:无。
紫外可见光谱:438nm弱吸收带。
放大检查:矿物包体,纤维状结构,放射状构造。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葡萄石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光学效应:猫眼效应(罕见)。
5.2.17.4 优化处理:未知。
5.2.18 大理石
5.2.18.1 英文名称:Marble。
5.2.18.2 矿物(岩石)名称:主要矿物为方解石,可含白云石、菱镁矿、蛇纹石、绿泥石等。蓝田玉为蛇纹石化大理石。
5.2.18.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方解石:CaCO3,可含有Mg、Fe、Mn等元素。
结晶状态:晶质集合体,常呈粒状、纤维状集合体。
颜色:各种颜色,常见有白、黑色及各种花纹和颜色。白色大理石常称为汉白玉。
光泽: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
解理:集合体通常不见。
摩氏硬度:3。
密度:2.70(±0.05)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
多色性:集合体不可测。
折射率:1.486~1.658。
双折射率:集合体不可测。
荧光观察:因颜色或成因而异。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粒状或纤维状结构,条带或层状构造。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碳酸根离子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性质:遇盐酸起泡。
5.2.18.4优化处理:
染色处理:放大检查可见颜色分布不均匀,多在裂隙、粒隙间或表面凹陷处富集;长、短波紫外光下,
染料可引起特殊荧光;经丙酮或无水乙醇等溶剂擦拭可掉色。
充填:放大检查可见充填部分表面光泽与主体玉石有差异;长、短波紫外光下,充填部分荧光多与主体玉石有差异;红外光谱测试可见充填物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发光图像分析(如紫外荧光观察仪等)可观察充填物分布状态。
覆膜:放大检查可见表面光泽异常,局部可见薄膜脱落现象;折射率可见异常;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测试可见膜层特征峰。
5.2.19 菱锌矿
5.2.19.1 英文名称:Smithsonite。
5.2.19.2 矿物(岩石)名称:菱锌矿。
5.2.19.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ZnCO3;可含Fe、Mn、Mg、Ca等元素。
结晶状态:晶质体或晶质集合体。
晶系:单晶:三方晶系。
晶体习性:菱形晶体(罕见),常呈粒状集合体,或呈钟乳状、鲕状、肾状隐晶质集合体。
颜色:白至无色,常因含杂质元素而呈绿、黄、褐、粉等色。
光泽:玻璃光泽至亚玻璃光泽。
解理:三组完全解理,集合体通常不见。
摩氏硬度:4~5。
密度:4.30(+0.15)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一轴晶,负光性;常为非均质集合体。
多色性:集合体不可测。
折射率:1.621~1.849。
双折射率:0.225~0.228,集合体不可测。
荧光观察:因颜色或成因而异。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气液包体,矿物包体,解理;集合体常呈隐晶质结构,粒状结构,放射状构造。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碳酸根离子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性质:遇盐酸起泡。
5.2.19.4 优化处理:未知。
5.2.20 菱锰矿
5.2.20.1 英文名称:Rhodochrosite。
5.2.20.2 矿物(岩石)名称:主要矿物为菱锰矿。
5.2.20.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MnCO3;可含Fe、Ca、Zn、Mg等元素。
结晶状态:晶质体或晶质集合体。
晶系:三方晶系。
晶体习性:菱形晶体,常呈粒状、柱状集合体,或呈结核状、鲕状、肾状等隐晶质集合体。
颜色:粉红色,通常在粉红底色上可有白、灰、褐或黄色的条纹,透明晶体可呈深红色。
光泽:玻璃光泽至亚玻璃光泽。
解理:三组完全解理,集合体通常不见。
摩氏硬度:3~5。
密度:3.60(+0.10,-0.15)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一轴晶,负光性;常为非均质集合体。
多色性:中至强,橙黄,红;集合体不可测。
折射率:1.597~1.817(±0.003)。
双折射率:0.220,集合体不可测。
荧光观察:长波:无至中,粉;短波:无至弱,红。
紫外可见光谱:410nm,450nm,540nm弱吸收带。
放大检查:气液包体,矿物包体,解理,强双折射现象;集合体呈隐晶质结构,粒状结构,条带或层状构造。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碳酸根离子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5.2.20.4 优化处理:
充填:放大检查可见充填部分表面光泽与主体玉石有差异,充填处可见气泡;长、短波紫外光下,充填部分荧光多与主体玉石有差异;红外光谱测试可见充填物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发光图像分析(如紫外荧光观察仪等)可观察充填物分布状态。
5.2.21 白云石
5.2.21.1 英文名称:Dolomite。
5.2.21.2 矿物(岩石)名称:白云石。
5.2.21.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CaMg(CO3)2;可含Fe、Mn、Pb、Zn等元素。
结晶状态:晶质体或晶质集合体。
晶系:三方晶系。
晶体习性:菱面体,常呈粒状、块状集合体。
颜色:无色、白色,带黄色或褐色色调。
光泽:玻璃光泽至珍珠光泽。
解理:三组完全解理,集合体通常不见。
摩氏硬度:3~4。
密度:2.86g/cm3~3.20g/cm3。
光性特征:一轴晶,负光性;常为非均质集合体。
多色性:无至弱,集合体不可测。
折射率:1.505~1.743。
双折射率:0.179~0.184,集合体不可测。
荧光观察:因颜色或成因而异。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解理,集合体常呈粒状结构。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碳酸根离子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性质:遇盐酸起泡。
5.2.21.4 优化处理:未知。
5.2.22 萤石
5.2.22.1 英文名称:Fluorite。
5.2.22.2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CaF2。
结晶状态:晶质体或晶质集合体。
晶系:等轴晶系。
晶体习性:常呈立方体、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及聚形,也呈粒状、块状集合体。
颜色:绿、蓝、棕、黄、粉、紫、无色等。
光泽:玻璃光泽至亚玻璃光泽。
解理:四组完全解理。
摩氏硬度:4。
密度:3.18(+0.07,-0.18)g/cm3。
光性特征:均质体,常为均质集合体。
多色性:无。
折射率:1.434(±0.001)。
双折射率:无。
荧光观察:因颜色而异,通常具强荧光,可具磷光。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气液包体,色带,解理;集合体呈粒状结构。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萤石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光学效应:变色效应。
5.2.22.3 优化处理:
热处理:常将黑色、深蓝色萤石热处理成蓝色,稳定,不易检测。
充填:放大检查可见充填部分表面光泽与主体玉石有差异,充填处可见气泡;红外光谱测试可见充填物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发光图像分析(如紫外荧光观察仪等)可观察充填物分布状态。如在充填时加入荧光剂,长、短波紫外光下,裂隙中荧光、磷光现象较强。
辐照处理:无色萤石可辐照成紫色,见光易褪色,很不稳定。无磷光效应的萤石也可通过辐照产生磷光效应。
覆膜:放大检查可见表面光泽异常,局部可见薄膜脱落现象;折射率可见异常;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测试可见膜层特征峰。
5.2.23 水钙铝榴石
5.2.23.1 英文名称:Hydro grossular。
5.2.23.2 矿物(岩石)名称:主要矿物为水钙铝榴石,可含符山石等。
5.2.23.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水钙铝榴石:Ca3Al2(SiO4)3-x(OH)4x,其中(OH)可替代部分(SiO4)。
结晶状态:晶质体或晶质集合体。
晶系:等轴晶系。
晶体习性:菱形十二面体,常呈粒状、块状集合体。
颜色:绿至蓝绿、粉、白、无色等。
光泽:玻璃光泽。
解理:无。
摩氏硬度:7。
密度:3.47(+0.08,-0.32)g/cm3。光性特征:均质体,常为均质集合体。
多色性:无。
折射率:1.720(+0.010,-0.050)。
双折射率:无。
荧光观察:无。
紫外可见光谱:暗绿色:460nm以下全吸收;其他颜色:463nm附近吸收带(因含符山石)。
放大检查:矿物包体,集合体呈粒状结构。
红外光谱:中红外指纹区具石榴石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官能团区具OH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性质:查尔斯滤色镜下呈粉红至红色。
5.2.23.4 优化处理:未知。
5.2.24 滑石
5.2.24.1 英文名称:Talc。
5.2.24.2 矿物(岩石)名称:滑石。
5.2.24.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Mg3Si4O10(OH)2。
结晶状态:晶质集合体,常呈致密块状集合体。
颜色:浅至深绿、白、灰、褐等色。
光泽:蜡状光泽至油脂光泽。
解理:无。
摩氏硬度:1~3。
密度:2.75(+0.05,-0.55)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
多色性:集合体不可测。
折射率:1.540~1.590(+0.010,-0.002)。
双折射率:集合体不可测。
荧光观察:长波:无至弱,粉。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隐晶质至细粒状结构,致密块状构造,常含有脉状、斑块状掺杂物。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滑石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性质:手感滑润。
5.2.24.4 优化处理:
染色处理:放大检查可见颜色分布不均匀,多在裂隙、粒隙间或表面凹陷处富集;经丙酮或无水乙醇等溶剂擦拭可掉色。
覆膜:放大检查可见表面光泽异常,局部可见薄膜脱落现象;折射率可见异常;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测试可见膜层特征峰。
5.2.25 硅硼钙石
5.2.25.1 英文名称:Datolite。
5.2.25.2 矿物(岩石)名称:硅硼钙石。
5.2.25.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CaBSiO4(OH)。
结晶状态:晶质体或晶质集合体。
晶系:单斜晶系。
晶体习性:短柱状、厚板状,常呈粒状、柱状、放射状、块状集合体。
颜色:无色、白、浅绿、浅黄、粉、紫、褐、灰等色。
光泽:玻璃光泽。
解理:无。
摩氏硬度:5~6。
密度:2.95(±0.05)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二轴晶,负光性;常呈非均质集合体。
多色性:集合体不可测。
折射率:1.626~1.670(-0.004)。
双折射率:0.044~0.046,集合体不可测。
荧光观察:短波:无至中,蓝色。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双折射现象明显,气液包体,集合体呈粒状或柱状结构。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硅硼钙石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5.2.25.4 优化处理:未知。
5.2.26 羟硅硼钙石
5.2.26.1 英文名称:Howlite。
5.2.26.2 矿物(岩石)名称:羟硅硼钙石,又名软硼钙石。
5.2.26.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Ca2B5SiO9(OH)5。
结晶状态:晶质集合体,常呈致密块状集合体。
颜色:白、灰白色,常具深灰色和黑网脉。
光泽:玻璃光泽。
解理:无。
摩氏硬度:3~4。
密度:2.58(-0.13)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
多色性:集合体不可测。
折射率:1.586~1.605(±0.003),点测法通常为1.59。
双折射率:集合体不可测。
荧光观察:长波:褐黄色;短波:弱至中,橙色。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深灰或黑色蛛网状脉,致密块状构造。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羟硅硼钙石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5.2.26.4 优化处理:
染色处理:放大检查可见颜色分布不均匀,多在裂隙、粒隙间或表面凹陷处富集;经丙酮或无水乙醇等溶剂擦拭可掉色。
5.2.27 方钠石
5.2.27.1 英文名称:Sodalite。
5.2.27.2 矿物(岩石)名称:主要组成矿物为方钠石,可含方解石等。
5.2.27.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方钠石:Na8Al6Si6O24Cl2。
结晶状态:晶质体或晶质集合体。
晶系:等轴晶系。
晶体习性:菱形十二面体,常呈粒状、块状集合体。
颜色:深蓝至紫蓝,常含白色脉(也可为黄色或红色),少见灰、绿、黄、白或粉红色。
光泽: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
解理:集合体通常不见。
摩氏硬度:5~6。
密度:2.25(+0.15,-0.10)g/cm3。
光性特征:均质体,常为集合体。
多色性:无。
折射率:1.483(±0.004)。
双折射率:无。
荧光观察:长波:无至弱,橙红色斑块状荧光。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粒状结构,矿物包体,常见白色脉。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方钠石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光学效应:变色效应。
特殊性质:遇盐酸会溶蚀,查尔斯滤色镜下呈褚红色。
5.2.27.4 优化处理:未知。
5.2.28 赤铁矿
5.2.28.1 英文名称:Hematite。
5.2.28.2 矿物(岩石)名称:赤铁矿。
5.2.28.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Fe2O3。
结晶状态:晶质集合体,常呈粒状、致密块状、鲕状、肾状集合体。
颜色:深灰至黑色。
光泽:金属光泽。
解理:无。
摩氏硬度:5~6。
密度:5.20(+0.08,-0.25)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
多色性:集合体不可测。
折射率:2.940~3.220(-0.070)。
双折射率:集合体不可测。
荧光观察:无。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粒状结构,致密块状构造,外部可见锯齿状断口。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赤铁矿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性质:条痕及断口表面通常呈红褐色。
5.2.28.4 优化处理:未知。
5.2.29 天然玻璃
5.2.29.1英文名称:Natural Glass。
5.2.29.2 矿物(岩石)名称:玻璃陨石,火山玻璃(黑曜岩,玄武玻璃)。
5.2.29.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主要为SiO2,可含多种杂质元素。
结晶状态:非晶质体。
颜色:玻璃陨石:中至深的黄、灰绿色;火山玻璃:黑色(常带白色斑纹),褐至褐黄、橙、红,绿、蓝、紫红色少见,黑曜岩常具白色斑块,有时呈菊花状。
光泽:玻璃光泽。
解理:无。
摩氏硬度:5~6。
密度:玻璃陨石:2.36(±0.04)g/cm3;火山玻璃:2.40(±0.10)g/cm3。
光性特征:均质体,常见异常消光。
多色性:无。
折射率:1.490(+0.020,-0.010)。
双折射率:无。
荧光观察:通常无。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气泡,流动构造,外部可见贝壳状断口,黑耀岩中常见矿物包体,似针状包体。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天然玻璃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光学效应:猫眼效应(稀少)。
5.2.29.4 优化处理:未知。
5.2.30 鸡血石
5.2.30.1 英文名称:Chicken-bloodStone。
5.2.30.2 矿物(岩石)名称:“血”主要矿物为辰砂;“地”主要矿物为:迪开石、高岭石、叶蜡石、明矾石。
5.2.30.3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随组成矿物不同和比例而变化,其中辰砂为HgS。
结晶状态:晶质集合体,常呈致密块状集合体。
颜色:由“血”和“地”两个部分组成。
“血”呈鲜红、朱红、暗色等红色,由辰砂的颜色、含量、粒度及分布状态决定。氧化后会变黑。
“地”常呈白、灰白、灰黄白、灰黄、褐黄等色。
光泽:油脂光泽或蜡状光泽。
解理:集合体通常不见。
摩氏硬度:2.5~4。
密度:
2.53g/cm3~2.74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
多色性:集合体不可测。
折射率:“地”:点测法常为1.53~1.59。“血”:>1.81。
双折射率:集合体不可测。
荧光观察:通常无。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血”呈微细粒或细粒状,成片或零星分布于“地”中;“地”呈隐晶质至细粒状结构,致密块状构造。
红外光谱:“地”为粘土矿物,在中红外指纹区具粘土矿物中Si-O等基团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官能团区具OH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地”为明矾石,在中红外区具明矾石特征红外吸收谱带;辰砂在远红外区具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5.2.30.4 优化处理:
充填:放大检查可见充填部分表面光泽与主体玉石有差异,充填处可见气泡;长、短波紫外光下,充填部分荧光多与主体玉石有差异;红外光谱测试可见充填物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发光图像分析(如紫外荧光观察仪等)可观察充填物分布状态。
染色处理:放大检查可见加入的辰砂粉末或红色染料与胶混合附着于样品表面以增加“血”色,可见
“血”色漂浮于透明层中,红色染料颗粒无定形,光泽较辰砂弱;长、短波紫外光下,染料可
引起特殊荧光;成分分析仪器(如XRF等)检测红色染料,多无Hg元素。
覆膜:放大检查可见表面光泽异常,局部可见薄膜脱落现象;折射率可见异常;红外光谱和拉曼
光谱测试可见膜层特征峰。若膜中混有辰砂粉末或红色染料,鉴定特征同染色处理。
5.2.31 寿山石
5.2.31.1 英文名称:Shoushan Stone,Larderite。
5.2.31.2 矿物(岩石)名称:主要矿物为:迪开石、高岭石、珍珠陶土、伊利石、叶蜡石等。
5.2.31.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随组成矿物不同和比例而变化。
结晶状态:晶质集合体,常呈致密块状集合体。
颜色:黄、白、红、褐等色。其中产于中坂田中的各种黄、红、白、黑色田坑石称为“田黄”。
光泽:油脂光泽或蜡状光泽。
解理:集合体通常不见。
摩氏硬度:2~3。
密度:2.5g/cm3~2.9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
多色性:集合体不可测。
折射率:点测法常为1.56。
双折射率:集合体不可测。
荧光观察:通常无。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隐晶质至细粒状结构,致密块状构造,有时可见“萝卜纹”。
红外光谱:中红外指纹区具粘土矿物中Si-O等基团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官能团区具OH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5.2.31.4 优化处理:
热处理:用烟熏、恒温加热或加化学试剂烧烤,将其表面处理成“黑色”或红色。颜色分布均匀完整,且仅在浅表面。
充填:放大检查可见充填部分表面光泽与主体玉石有差异,充填处可见气泡;长、短波紫外光下,充填部分荧光多与主体玉石有差异;红外光谱测试可见充填物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发光图像分析(如紫外荧光观察仪等)可观察充填物分布状态。
染色处理:放大检查可见颜色分布不均匀,多在裂隙、粒隙间或表面凹陷处富集;长、短波紫外光下,染料可引起特殊荧光;成分分析仪器(如XRF等)能检测到染料中的外来元素(如Pb等)。
覆膜:放大检查可见表面光泽异常,局部可见薄膜脱落现象;折射率可见异常;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测试可见膜层特征峰。
5.2.32 青田石
5.2.32.1 英文名称:Qingtian Stone。
5.2.32.2 矿物(岩石)名称:主要矿物为叶蜡石、迪开石、高岭石、绢云母、伊利石等。
5.2.32.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随组成矿物不同和比例而变化。
结晶状态:晶质集合体,常呈致密块状。
颜色:黄、白、青、绿、灰、黑、粉、褐等色。
光泽:油脂光泽或蜡状光泽。
解理:集合体通常不见。
摩氏硬度:2~3。
密度:2.65g/cm3~2.90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
多色性:集合体不可测。
折射率:点测法常为1.53~1.60。
双折射率:集合体不可测。
荧光观察:通常无。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隐晶质至细粒状结构,致密块状构造,可含有蓝、白色等斑点。
红外光谱:中红外指纹区具粘土矿物中Si-O等基团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官能团区具OH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5.2.32.4 优化处理:
充填:放大检查可见充填部分表面光泽与主体玉石有差异,充填处可见气泡;长、短波紫外光下,充填部分荧光多与主体玉石有差异;红外光谱测试可见充填物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发光图像分析(如紫外荧光观察仪等)可观察充填物分布状态。
染色处理:放大检查可见颜色分布不均匀,多在裂隙、粒隙间或表面凹陷处富集;长、短波紫外光下,染料可引起特殊荧光;成分分析仪器(如XRF等)能检测到染料中的外来元素(如Pb等)。
覆膜:放大检查可见表面光泽异常,局部可见薄膜脱落现象;折射率可见异常;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测试可见膜层特征峰。
5.2.33 巴林石
5.2.33.1 英文名称:BalinStone。
5.2.33.2 矿物(岩石)名称:主要矿物为:迪开石、高岭石、珍珠陶土、叶蜡石等。
5.2.33.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随组成矿物不同和比例而变化。
结晶状态:晶质集合体,常呈致密块状集合体。
颜色:黄、白、红、褐等色。
光泽:油脂光泽或蜡状光泽。
解理:集合体通常不见。
摩氏硬度:2~4。
密度:2.4g/cm3~2.7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
多色性:集合体不可测。
折射率:点测法常为1.56。
双折射率:集合体不可测。
荧光观察:通常无。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隐晶质至细粒状结构,致密块状构造。
红外光谱:中红外指纹区具粘土矿物中Si-O等基团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官能团区具OH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5.2.33.4 优化处理:
充填:放大检查可见充填部分表面光泽与主体玉石有差异,充填处可见气泡;长、短波紫外光下,充填部分荧光多与主体玉石有差异;红外光谱测试可见充填物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发光图像分析(如紫外荧光观察仪等)可观察充填物分布状态。
染色处理:放大检查可见颜色分布不均匀,多在裂隙、粒隙间或表面凹陷处富集;长、短波紫外光下,染料可引起特殊荧光;成分分析仪器(如XRF等)能检测到染料中的外来元素(如Pb等)。
覆膜:放大检查可见表面光泽异常,局部可见薄膜脱落现象;折射率可见异常;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测试可见膜层特征峰。
5.2.34 昌化石
5.2.34.1 英文名称:Changhua Stone。
5.2.34.2 矿物(岩石)名称:主要矿物为迪开石等,可含有高岭石、珍珠陶土、黄铁矿和石英等。
5.2.34.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随组成矿物不同和比例而变化。
结晶状态:晶质集合体,致密块状构造。
颜色:浅黄、白、灰、褐紫、黑等色。
光泽:油脂光泽或蜡状光泽。
解理:集合体通常不见。
摩氏硬度:2~4。
密度:2.5g/cm3~2.7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
多色性:集合体不可测。
折射率:点测法常为1.56。
双折射率:集合体不可测。
荧光观察:通常无。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隐晶质至细粒状结构,致密块状构造。
红外光谱:中红外指纹区具粘土矿物中Si-O等基团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官能团区具OH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5.2.34.4 优化处理:
充 填:放大检查可见充填部分表面光泽与主体玉石有差异,充填处可见气泡;长、短波紫外光下,充填部分荧光多与主体玉石有差异;红外光谱测试可见充填物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发光图像分析(如紫外荧光观察仪等)可观察充填物分布状态。
染色处理:放大检查可见颜色分布不均匀,多在裂隙、粒隙间或表面凹陷处富集;长、短波紫外光下,染料可引起特殊荧光;成分分析仪器(如XRF等)能检测到染料中的外来元素(如Pb等)。
覆膜:放大检查可见表面光泽异常,局部可见薄膜脱落现象;折射率可见异常;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测试可见膜层特征峰。
5.2.35 水镁石
5.2.35.1 英文名称:Brucite。
5.2.35.2 矿物(岩石)名称:水镁石。
5.2.35.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Mg(OH)2。
结晶状态:晶质集合体。常呈片状、板状或粒状集合体。
颜色:白、灰、浅绿、黄、褐红等色。
光泽:玻璃光泽,解理面呈珍珠光泽。
解理:{0001}极完全解理,集合体通常不见。
摩氏硬度:2~3。
密度:2.38g/cm3~3.40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
多色性:集合体不可测
折射率:点测法常为1.57。
双折射率:集合体不可测。
荧光观察:无。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板状或粒状结构。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水镁石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5.2.35.4 优化处理:未知。
5.2.36 苏纪石
5.2.36.1 英文名称:Sugilite。
5.2.36.2 矿物(岩石)名称:主要矿物为硅铁锂钠石,可含石英、针钠钙石、霓石、碱性角闪石、赤铁矿等。
5.2.36.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硅铁锂钠石:KNa2Li2Fe2Al(Si12O30)·H2O。
结晶状态:晶质集合体,常为粒状集合体。
颜色:红紫、蓝紫色,少见粉红色。
光泽:蜡状光泽至玻璃光泽。
解理:无。
摩氏硬度:5.5~6.5。
密度:2.74(+0.05)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
多色性:集合体不可测。
折射率:点测法常为1.61。
双折射率:集合体不可测。
荧光观察:通常无。
紫外可见光谱:550nm强吸收带,411nm,419nm,437nm,445nm具锰和铁的吸收峰。
放大检查:粒状结构,矿物包体。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硅铁锂钠石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5.2.36.4 优化处理:
染色处理:放大检查可见颜色分布不均匀,多在裂隙、粒隙间或表面凹陷处富集;长、短波紫外光下,染料可引起特殊荧光;经丙酮或无水乙醇等溶剂擦拭可掉色。
充填:放大检查可见充填部分表面光泽与主体玉石有差异,充填处可见气泡;长、短波紫外光下,充填部分荧光多与主体玉石有差异;红外光谱测试可见充填物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发光图像分析(如紫外荧光观察仪等)可观察充填物分布状态。
5.2.37 异极矿
5.2.37.1 英文名称:Hemimorphite。
5.2.37.2 矿物(岩石)名称:异极矿。
5.2.37.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Zn4[Si2O7](OH)2·H2O。
结晶状态:晶质体或晶质集合体。
晶系:斜方晶系。
晶体习性:常呈板状;集合体常呈板粒状,具放射状构造,有时也呈皮壳状、肾状、钟乳状以及土状等。
颜色:无色或淡蓝色,也可呈白、灰、浅绿、浅黄、褐、棕等色。
光泽:玻璃光泽,解理面呈珍珠光泽。
解理:{110}解理完全,{101}解理不完全;集合体通常不见。
摩氏硬度:4~5。
密度:
3.40g/cm3~3.50g/cm3。
光性特征:二轴晶,正光性;常为非均质集合体。
多色性:集合体不可测。
折射率:1.614~1.636。
双折射率:0.022,集合体不可测。
荧光观察:通常无。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粒状结构,放射状构造。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异极矿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5.2.37.4 优化处理:未知。
5.2.38 云母质玉
5.2.38.1 英文名称:MicaJade。
5.2.38.2 矿物(岩石)名称:主要矿物为云母族矿物。
5.2.38.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X{Y2-3[Z4O10](OH)2}
X:主要是K,可为Na、Ca、Ba、Rb、Cs;
Y:主要是Al、Fe、
Mg,可为Li、Cr、Zn等;
Z:主要是Si、Al,可为Fe、Cr。
锂云母:K{Li2-xAl1+x[Al2xSi4-2xO10]F2},其中x=0~0.5。
白云母:K{Al2[AlSi3O10](OH)2}
结晶状态:晶质集合体,常为片状或鳞片状集合体。
颜色:锂云母:浅紫、玫瑰色、丁香紫色,有时为白色,含锰时呈桃红色。丁香紫色者又称丁香紫玉。
白云母:白、绿、黄、灰、红、褐等色
光泽:玻璃光泽,解理面呈珍珠光泽。
解理:{001}解理极完全,集合体通常不见。
摩氏硬度:2~3。
密度:
2.2g/cm3~3.4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
多色性:集合体不可测。
折射率:锂云母:点测法常为1.54~1.56。
白云母:点测法常为1.55~1.61。
双折射率:集合体不可测。
荧光观察:通常无。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片状或鳞片状结构,致密块状构造。
红外光谱:中红外指纹区具Si-O等基团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官能团区具OH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光学效应:猫眼效应(稀少)。
5.2.38.4 优化处理:
充填:放大检查可见充填部分表面光泽与主体玉石有差异,充填处可见气泡;长、短波紫外光下,充填部分荧光多与主体玉石有差异;红外光谱测试可见充填物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发光图像分析(如紫外荧光观察仪等)可观察充填物分布状态。
覆膜:放大检查可见表面光泽异常,局部可见薄膜脱落现象;折射率可见异常;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测试可见膜层特征峰。
5.2.39 针钠钙石
5.2.39.1 英文名称:Pectolite。
5.2.39.2 矿物(岩石)名称:针钠钙石。
5.2.39.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Na(Ca﹥0.5Mn﹤0.5)2[Si3O8(OH)]。
结晶状态:晶质体或晶质集合体。
晶系:三斜晶系。
晶体习性:常呈致密针状或纤维状集合体,有时呈放射状球粒集合体。
颜色:无色、白、灰白至黄白、绿、蓝等色,有时呈浅粉红色。
光泽:玻璃光泽或丝绢光泽。
解理:{001}、{100}解理完全,集合体通常不见。
摩氏硬度:4.5~5。
密度:2.81(+0.09,-0.07)g/cm3。
光性特征:二轴晶,正光性;常为非均质集合体。
多色性:集合体不可测。
折射率:1.599~1.628(+0.017,-0.004),点测法常为1.60。
双折射率:0.029~0.038;集合体不可测。
荧光观察:无至中,绿黄至橙色,通常短波下荧光较强,可有磷光。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针状或纤维状结构。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针钠钙石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5.2.39.4 优化处理:未知。
5.2.40 绿泥石
5.2.40.1 英文名称:Chlorite。
5.2.40.2 矿物(岩石)名称:绿泥石。
5.2.40.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Mg,Fe,Al)3(OH)6{(Mg,Fe,Al)3[(Si,Al)4O10](OH)2}。
结晶状态:晶质集合体,常为粒状、鳞片状集合体。
颜色:无色、灰白、浅黄、浅绿至深绿等色,颜色可随成分不同而变化。
光泽:玻璃光泽至土状光泽。
解理:集合体通常不见。
摩氏硬度:2~3。
密度:2.6g/cm3~3.4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
多色性:集合体不可测。
折射率:1.572~1.685,点测法常为1.57。
双折射率:集合体不可测。
荧光观察:通常无。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粒状或鳞片状结构,致密块状构造。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绿泥石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5.2.40.4 优化处理:
染色处理:放大检查可见颜色分布不均匀,多在裂隙、粒隙间或表面凹陷处富集;长、短波紫外光下,染料可引起特殊荧光;成分分析仪器(如XRF等)能检测到染料中的外来元素(如Pb等)。
5.3 天然有机宝石
5.3.1 天然珍珠
5.3.1.1英文名称:Natural Pearl。
5.3.1.2材料名称:天然珍珠。
5.3.1.3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无机成分:CaCO3,文石为主,少量方解石。海水天然珍珠含较多的Sr、S、Na、Mg等微量元素,Mn等微量元素相对较少;而淡水天然珍珠中Mn等微量元素相对富集,Sr、S、Na、Mg等相对较少。
有机成分:蛋白质等有机质,主要元素为C、H、O、N。
结晶状态:无机成分:斜方晶系(文石),三方晶系(方解石),呈放射状集合体。
有机成分:非晶质体。
核心:微生物或生物碎屑、砂粒、病灶。
颜色:无色至浅黄、粉红、浅绿、浅蓝、黑等色。
光泽:珍珠光泽。
解理:集合体通常不见。
摩氏硬度:2.5~4.5。
密度:天然海水珍珠:2.61g/cm3~2.85g/cm3。
天然淡水珍珠:2.66g/cm3~2.78g/cm3,很少超过2.74g/cm3。
光性特征:集合体。
多色性:集合体不可测。
折射率:点测法为1.53~1.68,常为1.53~1.56。
双折射率:集合体不可测。
荧光观察:黑色:长波:弱至中,红、橙红。
其他颜色:无至强,浅蓝、黄、绿、粉红等色。
紫外可见光谱:有色天然海水珍珠其特征吸收峰。
放大检查:放射同心层状结构,表面生长纹理。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文石中碳酸根离子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性质:遇酸起泡;过热燃烧变褐色;表面磨擦有砂感。
5.3.1.4 优化处理:
漂白:去除珍珠层表层杂质,以改善颜色和外观,不易检测。
染色处理:放大检查可见色斑,颜色多在生长缺陷处富集;长、短波紫外光下,染料可引起特殊荧光;
拉曼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激光光致发光光谱测试可能与天然珍珠有差异;成分分析仪器(如XRF等)能检测到染料中的外来元素(如Ag等)。
5.3.2 养殖珍珠(珍珠)
5.3.2.1 英文名称:Cultured Pearl。
5.3.2.2 材料名称:养殖珍珠。
5.3.2.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无机成分:CaCO3,文石为主,方解石、少量球文石。海水珍珠含较多的Sr、S、Na、Mg等微量元素,Mn等微量元素相对较少;而淡水珍珠中Mn等微量元素相对富集,Sr、S、Na、Mg等相对较少。
有机成分:蛋白质等有机质,主要元素为C、H、O、N。
核心:无核珍珠核心为贝、蚌的外套膜;有核珍珠核心常为珠母贝壳。
结晶状态:无机成分:斜方晶系(文石),三方晶系(方解石),呈放射状集合体。
有机成分:非晶质体。
颜色:无色至黄、粉红、绿、蓝、紫等色。
光泽:珍珠光泽。
解理:集合体通常不见。
摩氏硬度:2.5~4。
密度:海水养殖珍珠:2.72g/cm3~2.78g/cm3。
淡水养殖珍珠:低于大多数天然淡水珍珠。
光性特征:集合体。
多色性:集合体不可测。
折射率:点测法为1.53~1.68,常为1.53~1.56。
双折射率:集合体不可测。
荧光观察:无至强,浅蓝、黄、绿、粉红色。
紫外可见光谱:有色海水珍珠具特征吸收峰。
放大检查:放射同心层状结构,表面生长纹理;有核养殖珍珠的珠核可呈平行层状结构;附壳珍珠一面具表面生长纹理,另一面具层状结构。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文石中碳酸根离子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性质:遇酸起泡;表面磨擦有砂感。
5.3.2.4优化处理:
漂白:去除养殖珍珠层表层杂质,以改善颜色和外观,不易检测。
染色处理:放大检查可见色斑,颜色多在生长缺陷处富集;长、短波紫外光下,染料可引起特殊荧光;拉曼光谱测试有色淡水珍珠与染色珍珠有差异。紫外可见光谱和激光光致发光光谱测试有色海水珍珠与染色珍珠有差异;成分分析仪器(如XRF等)能检测到染料中的外来
解理:集合体通常不见。
摩氏硬度:钙质珊瑚:3~4.5;
角质珊瑚:2~3。
密度:钙质珊瑚:2.65(±0.05)g/cm3;角质珊瑚:1.35(+0.77,-0.05)g/cm3。
光性特征:集合体。
多色性:集合体不可测。
折射率:钙质珊瑚点测法常为1.48~1.66;角质珊瑚点测法常为1.56~1.57(±0.01)。
双折射率:集合体不可测。
荧光观察:钙质珊瑚:白色珊瑚呈无至强的蓝白色荧光,浅(粉、橙)红至红色珊瑚呈无至橙(粉)红色荧光,深红色珊瑚呈无至暗(紫)红色荧光。
角质珊瑚:通常无。
紫外可见光谱:粉-红色钙质珊瑚具特征吸收峰。
放大检查:钙质珊瑚:纵面具颜色和透明度稍有不同的平行条带,波状构造;横截面具同心层状和放射状构造;
角质珊瑚:纵面表层有时可具丘疹状外观,横截面具同心层状或年轮状构造。
红外光谱:钙质珊瑚在中红外区具碳酸根离子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角质珊瑚在中红外区具蛋白质等有机物中官能团(基团)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性质:钙质珊瑚遇盐酸起泡,角质珊瑚遇盐酸无反应。
5.3.4.4 优化处理:
漂白:去除表层杂质,以改善颜色和外观,不易检测。
覆膜:放大检查可见表面光泽异常,局部可见薄膜脱落现象;折射率可见异常;红外光谱和拉曼
光谱测试可见膜层特征峰。
染色处理:放大检查可见颜色分布不均匀,多在裂隙、粒隙间或表面凹陷处富集;长、短波紫外光下,染料可引起特殊荧光;经丙酮或无水乙醇等溶剂擦拭可掉色;拉曼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测试粉-红色钙质珊瑚与染色珊瑚有差异。
充填:放大检查可见充填部分表面光泽与主体宝石有差异,充填处可见气泡;长波紫外光下充
填部分荧光多与主体宝石有差异;红外光谱测试可见充填物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发光图
像分析(如紫外荧光观察仪等)可观察充填物分布状态。
5.3.5 琥珀
5.3.5.1 英文名称:Amber。
5.3.5.2 材料名称:琥珀。
5.3.5.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主要组成元素为C、H、O,可含S、Al、Mg、Ca、Si、Cu、Fe、Mn等微量元素。
结晶状态:非晶质体。
颜色:浅黄、黄至深棕红、白等色,少见绿色。
光泽:树脂光泽。
解理:无。
摩氏硬度:2~2.5。
密度:1.08(+0.02,-0.12)g/cm3。
光性特征:均质体,常见由应力产生的异常消光和干涉色。
多色性:无。
折射率:点测法常为1.54。琥珀受热或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表面因氧化而颜色变深,同时折射
率值也会变大。
双折射率:无。
荧光观察:长波:弱至强,蓝、蓝白、紫蓝、黄绿至橙黄色荧光;短波:弱至无荧光。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气泡,流动纹,点状包体,片状裂纹,矿物包体,昆虫包体,动、植物包体(或碎片),
其他有机和无机包体。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有机物中官能团(基团)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性质:热针接触可熔化,有芳香味;摩擦可带电。
附加说明:蜜蜡:半透明至不透明的琥珀;
血珀:棕红至红色透明的琥珀;
金珀:黄色至金黄色透明的琥珀;
绿珀:浅绿至绿色透明的琥珀,较稀少;
蓝珀:透视观察琥珀体色为黄、棕黄、黄绿和棕红等色,自然光下呈现独特的不同色调的
蓝色,紫外光下可更明显。
虫珀:包含有昆虫或其它生物的琥珀。
植物珀:包含有植物(如花、叶、根、茎、种子等)的琥珀。
5.3.5.4 优化处理:
热处理:可附加压处理,加深琥珀表面颜色;或使琥珀内部产生片状炸裂纹,通常称为“睡莲叶”或“太阳光芒”;或使琥珀的透明度发生变化。
覆膜:放大检查可见表面光泽异常,覆有色膜者颜色分布不均匀,多在裂隙间或表面凹陷处富集;局部可见薄膜脱落现象,有色膜层与主体琥珀之间无颜色过渡;折射率可见异常;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测试可见膜层特征峰。
染色处理:放大检查可见颜色分布不均匀,多在裂隙间或表面凹陷处富集;长、短波紫外光下,染料可引起特殊荧光;经丙酮或无水乙醇等溶剂擦拭可掉色。
充填:放大检查可见充填部分表面光泽与主体宝石有差异,充填处可见气泡;长、短波紫外光下,充填部分荧光多与主体宝石有差异;红外光谱测试可见充填物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发光图像分析(如紫外荧光观察仪等)可观察充填物分布状态。
加温加压改色处理:多次加温加压处理,可使琥珀颜色发生变化,呈绿色或其他稀少的颜色。
辐照处理:经辐照可变为橙红等色,不易检测。
5.3.6 煤精
5.3.6.1 英文名称:Jet。
5.3.6.2 材料名称:褐煤。
5.3.6.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主要元素为C,可含H、O。
结晶状态:非晶质体。
颜色:黑,褐黑。
光泽:蜡状光泽、树脂光泽至玻璃光泽。
解理:无。
摩氏硬度:2~4。
密度:1.32(±0.02)g/cm3。
光性特征:均质体。
多色性:无。
折射率:点测法常为1.66(±0.02)。
双折射率:无。
荧光观察:无。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外部可见贝壳状断口,条带状构造,有时可见木纹。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有机物中官能团(基团)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性质:可燃烧,热针接触或烧后有煤烟味,摩擦带电,条痕呈褐色。
5.3.6.4 优化处理:未知。
5.3.7 象牙
5.3.7.1 英文名称:Ivory。
5.3.7.2 材料名称:象牙。
5.3.7.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主要组成为羟基磷酸钙和胶原蛋白。
结晶状态:无机成分为隐晶质集合体,有机成分为非晶质体。
颜色:白至淡黄、浅黄色。
光泽:油脂光泽至蜡状光泽。
解理:无。
摩氏硬度:2~3。
密度:
1.70g/cm3~2.00g/cm3。
光性特征:集合体。
多色性:集合体不可测。
折射率:点测法常为1.53~1.54。
双折射率:集合体不可测。
荧光观察:弱至强,蓝白或紫蓝色荧光。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波状纹理,引擎纹状纹理。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磷酸根离子和蛋白质等有机物中官能团(基团)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性质:硝酸、磷酸能使其变软。
5.3.7.4 优化处理:
漂白:使其颜色变浅或去除斑点。稳定,不易检测。
充填:常以象牙粉末混合树脂或单纯树脂充填裂隙,放大检查可见充填部分表面光泽与主体宝石有差异,充填处可见气泡;长、短波紫外光下,充填部分荧光多与主体宝石有差异;红外光谱测试可见充填物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染色处理:放大检查可见颜色分布不均匀,多在裂隙间或生长缺陷处富集;长、短波紫外光下,染料可引起特殊荧光;经丙酮或无水乙醇等溶剂擦拭可掉色。
5.3.8 猛犸象牙
5.3.8.1 英文名称:Mammoth Ivory。
5.3.8.2 材料名称:猛犸象牙。
5.3.8.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主要组成为羟基磷酸钙和胶原蛋白,随石化程度增强,胶原蛋白逐渐减少。
结晶状态:无机成分为隐晶质集合体,有机成分为非晶质体。
颜色:浅黄白至浅黄、棕褐,牙皮常呈棕黄至棕褐、褐蓝色。
光泽:油脂光泽至蜡状光泽,风化程度高的可呈土状光泽。
解理:无。
摩氏硬度:2~3。随石化程度增强,硬度逐渐增加。
密度:1.69g/cm3~1.81g/cm3。
光性特征:集合体。
多色性:集合体不可测。
折射率:点测法常为1.52~1.54。
双折射率:集合体不可测。
荧光观察:弱至强,蓝白或紫蓝色荧光。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波状纹理,引擎纹状纹理,两组牙纹指向牙心的最大夹角通常小于100°;“水印”(表面颜色深浅变化斑驳分布的现象);风化表皮。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磷酸根离子和蛋白质等有机物中官能团(基团)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性质:硝酸、磷酸能使其变软。
5.3.8.4 优化处理:
漂白:使其颜色变浅或去除杂色。稳定,不易检测。
充填:常以猛犸象牙粉末混合树脂或单纯树脂充填裂隙,放大检查可见充填部分表面光泽与主
体宝石有差异,充填处可见气泡;长、短波紫外光下,充填部分荧光多与主体宝石有差异;红外光谱测试可见充填物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染色处理:放大检查可见颜色分布不均匀,多在裂隙间或生长缺陷处富集;长、短波紫外光下,染料可引起特殊荧光;经丙酮或无水乙醇等溶剂擦拭可掉色。
5.3.9 龟甲
5.3.9.1 英文名称:Tortoise Shell。
5.3.9.2 材料名称:龟甲。
5.3.9.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蛋白质等有机质,主要元素为C、H、O、N。
结晶状态:非晶质体。
颜色:黄和棕色斑纹,有时黑色或白色。玳瑁龟的龟甲常称为玳瑁。
光泽:暗淡,油脂光泽至蜡状光泽。
解理:无。
摩氏硬度:2~3。
密度:1.29(+0.06,-0.03)g/cm3。
光性特征:均质体。
多色性:无。
折射率:点测法常为1.54~1.55。
双折射率:无。
荧光观察:无色、黄色部分呈蓝白色荧光。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球状颗粒组成斑纹结构。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蛋白质等有机物中官能团(基团)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性质:硝酸能溶,不与盐酸反应;热针接触可熔化,有头发烧焦的气味;沸水中变软。
5.3.9.4 优化处理:未知。
5.3.10 贝壳
5.3.10.1 英文名称:Shell。
5.3.10.2 材料名称:贝壳。
5.3.10.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无机成分:CaCO3,文石、方解石;
有机成分:蛋白质等有机质,主要元素为C、H、O、N。
结晶状态:无机成分:斜方晶系(文石),三方晶系(方解石),呈放射状集合体。
有机成分:非晶质体。
颜色:白、灰、黑、棕、黄、粉等色。
光泽:油脂光泽至珍珠光泽。
解理:集合体通常不见。
摩氏硬度:3~4。
密度:2.86(+0.03,-0.16)g/cm3。
光性特征:集合体。
多色性:集合体不可测。
折射率:点测法常为1.53~1.68。
双折射率:集合体不可测。
荧光观察:因颜色或贝壳种类而异。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层状结构,表面叠复层结构,局部可见火焰状纹理。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文石中碳酸根离子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光学效应:晕彩效应。
特殊性质:遇盐酸起泡。
5.3.10.4 优化处理:
覆膜:放大检查可见表面光泽异常,局部可见薄膜脱落;折射率可见异常;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测试可见膜层特征峰。
染色处理:放大检查可见颜色分布不均匀,多在裂隙、粒隙间或生长缺陷处富集;长、短波紫外光下,染料可引起特殊荧光;经丙酮或无水乙醇等溶剂擦拭可掉色;拉曼光谱测试部分有色贝壳与染色贝壳有差异。
5.4 人工宝石
5.4.1 合成钻石
5.4.1.1 英文名称:Synthetic Diamond。
5.4.1.2 材料名称:合成金刚石。
5.4.1.3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C,可含N、B、H、Si、Ni等微量元素。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等轴晶系。
晶体习性:高温高压合成钻石(简称HPHT合成钻石)多为八面体{111}与立方体{100}的聚形,晶面常出现树枝状、阶梯状生长纹;化学气相沉淀法合成钻石(简称CVD合成钻石)呈板状,{100}面发育,{111}和{110}面不发育。
颜色:黄、无色、蓝、紫红、褐黄等色。
光泽:金刚光泽。
解理:中等解理。
摩氏硬度:10。
密度:3.52(±0.01)g/cm3。
光性特征:均质体,CVD合成钻石常见异常消光。
多色性:无。
折射率:2.417。
双折射率:无。
荧光观察:长波:HPHT合成钻石常呈惰性。CVD合成钻石呈弱橘黄色、弱黄绿或惰性;短波:HPHT合成钻石常呈无至强的淡黄色、橙黄色、绿黄色、绿蓝色等,不均匀,部分有磷光。CVD合成钻石呈弱橘黄色、弱黄绿色或惰性,通常短波荧光强于长波。
紫外可见光谱:黄色HPHT合成钻石550nm至短波吸收逐渐增强,无色合成钻石通常可见270nm吸收峰。
放大检查:HPHT合成钻石内部可见金属包体,呈云雾状分布的点状包体,与生长区相对应的色带或色块;CVD合成钻石内部可见点状包体。
红外光谱:合成钻石本征峰位于1500cm-1~2680cm-1之间,由C—C键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
收谱带分别位于2030cm-1、2160cm-1及2350cm-1等处。HPHT合成黄色钻石主要为Ⅰb型,HPHT合成无色钻石为Ⅱa或Ⅱa+Ⅱb型,HPHT合成蓝色钻石为Ⅱb型。
CVD合成钻石主要为Ⅱa型,当合成过程中加入氮时为Ⅰb型,加入硼时为Ⅱb型。
拉曼光谱:合成钻石的拉曼特征峰为1332cm-1。
光致发光光谱(PL):HPHT合成钻石多具由Ni缺陷导致的发光峰,低温(液氮)条件下常可见883.2nm、884.9nm发光双峰。CVD合成钻石多具与[Si-V]缺陷有关的发光峰,低温(液氮)条件下可见737.6nm、737.9nm发光双峰。
发光图像:阴极发光或超短波紫外线照射下,HPHT合成钻石多呈明显的生长分区特征,不同生长区发不同颜色的荧光;CVD合成钻石多呈橙黄、橙红、蓝绿、绿蓝、蓝紫等颜色,可见与生长有关的条纹。
5.4.1.4 优化处理:
可通过辐照处理(可附热处理)或HPHT处理等手段改变合成钻石的颜色。
5.4.2 合成红宝石
5.4.2.1 英文名称:Synthetic Ruby。
5.4.2.2 材料名称:合成刚玉。
5.4.2.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Al2O3,含Cr等元素,助熔剂法还可含Pb、Pt、Ni、W、La、Mo、Fe、V、Ti等助熔剂成分,水热法可含Ca、As、K等元素。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三方晶系。
晶体习性:焰熔法:棒状;助熔剂法:菱面体;水热法:呈板状。
颜色:红、橙红、紫红色。
光泽:玻璃光泽至亚金刚光泽。
解理:无。
摩氏硬度:9。
密度:4.00(±0.05)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一轴晶,负光性。
多色性:强,紫红,橙红。
折射率:1.762~1.770(+0.009,-0.005)。
双折射率:0.008~0.010。
荧光观察:长波:强,红或橙红;短波:中至强,红或粉红,粉白。
紫外可见光谱:694nm,692nm,668nm,659nm吸收峰,620nm~540nm吸收带,476nm,475nm,468nm吸收峰,紫光区吸收。
放大检查:焰熔法:气泡,弧形生长纹。
助熔剂法:助熔剂包体,铂金属片呈三角形、六边形,彗星状包体,糖浆状纹理。
水热法:树枝状生长纹,色带,金黄色金属片,无色透明的纱网状包体或钉状包体。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刚玉中Al-O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水热法合成红宝石在官能团区(如OH、矿化剂等)的红外吸收谱带与天然红宝石有差异。
特殊光学效应:星光效应。
5.4.2.4 优化处理:未知。
5.4.3 合成蓝宝石
5.4.3.1 英文名称:Synthetic Sapphire。
5.4.3.2 材料名称:合成刚玉。
5.4.3.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Al2O3,可含有Fe、Ti、Cr、V等元素。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三方晶系。
晶体习性:焰熔法:梨形,助熔剂法:呈板状,水热法:呈板状。
颜色:蓝、绿、紫蓝(变色)、粉、黄、橙、无色。
光泽:玻璃光泽。
解理:无。
摩氏硬度:9。
密度:4.00(+0.10,-0.05)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一轴晶,负光性。
多色性:蓝色:蓝,绿蓝;绿色:绿,黄绿;变色:紫,紫蓝;粉色:粉,粉红;橙黄色:黄,橙黄。
折射率:1.762~1.770(+0.009,-0.005)。
双折射率:0.008~0.010。
荧光观察:蓝色:长波:无;短波:弱至中,蓝白或黄绿色。
绿色:长波:弱,橙色;短波:褐红色。
粉色:长波:中至强,红色;短波:红粉色。
黄色:短波:非常弱的红色。
无色:无至弱,蓝白色。
变色:中等的橙红色。
紫外可见光谱:蓝色:无,助熔剂法合成蓝宝石可有450nm弱吸收峰。
绿色:530nm,687nm吸收峰。
橙色、紫色、粉色:690nm吸收峰,650nm,670nm吸收峰,580nm~510nm宽吸收带。
变色:474nm吸收峰。
放大检查:焰熔法:弧形生长纹,气泡,未熔残余物。
助熔剂法:指纹状包体,束状、纱幔状、球状、微滴状助熔剂残余,六边形或三角形金属板。
水热法:树枝状生长纹,色带,金黄色金属片,无色透明的纱网状包体或钉状包体。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刚玉中Al-O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水热法合成蓝宝石在官能团区
(如OH、矿化剂等)的红外吸收谱带与天然蓝宝石有差异。
特殊光学效应:星光效应,变色效应,猫眼效应(少见)。
5.4.3.4 优化处理:未知。
5.4.4 合成祖母绿
5.4.4.1 英文名称:Synthetic Emerald。
5.4.4.2 材料名称:合成绿柱石。
5.4.4.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Be3Al2Si6O18,含Cr等元素。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六方晶系。
晶体习性:助熔法为六方柱状、水热法为板状。
颜色:中至深的绿、蓝绿、黄绿色。
光泽:玻璃光泽。
解理:一组不完全解理。
摩氏硬度:7.5~8。
密度:2.65g/cm3~2.73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一轴晶,负光性。
多色性:中,绿,蓝绿。
折射率:通常:1.561~1.568(助熔剂法)或1.566~1.578(水热法)。
双折射率:通常:0.003~0.004(助熔剂法)或0.005~0.006(水热法)。
荧光观察:弱至中,红或强红色(长波较强),中至强,红色(长波较强);助熔剂法吉尔森型无荧光。
紫外可见光谱:除助熔剂法吉尔森型具427nm铁的吸收峰外,其它吸收同天然祖母绿。
放大检查:助熔剂法:助熔剂残余(面纱状、网状,有时呈小滴状),铂金片,硅铍石晶体,均匀的平行生长面。
水热法:钉状包体(“钉头”为硅铍石晶体,“钉尖”为气液包体),树枝状生长纹,硅铍石晶体,金属包体,无色种晶片,平行线状微小的两相包体,平行管状两相包体。
再生祖母绿:无色绿柱石外层再生长合成祖母绿薄层,放大检查可见表面网状裂纹,侧面观察有多层分布现象。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绿柱石中Si-O等基团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助熔剂法合成祖母绿在官能团区无OH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水热法合成祖母绿在官能团区(如OH、矿化剂等)的红外吸收谱带与天然祖母绿有差异。
5.4.4.4 优化处理:未知。
5.4.5 合成绿柱石
5.4.5.1 英文名称:Synthetic Berly。
5.4.5.2 材料名称:合成绿柱石。
5.4.5.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Be3Al2Si6O18,可含Mn、Fe、Ni、Cu、Zn、Ga和Rb,红色者还含Ti、Cr。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六方晶系。
晶体习性:助熔法为六方柱状、水热法为板状。
颜色:红、紫、粉、浅蓝等色。
光泽:玻璃光泽。
解理:一组不完全解理。
摩氏硬度:7.5~8。
密度:2.65g/cm3~2.73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一轴晶,负光性。
多色性:红色:强,橙红,紫红;红紫色:强,橙红,红紫。
折射率:通常为1.568~1.572(助熔剂法)或1.575~1.581(水热法)。
双折射率:通常为0.004~0.006。
荧光观察:无。
紫外可见光谱:具585nm,560nm吸收峰,545nm吸收带,530nm,500nm弱吸收带,435nm~
465nm宽吸收带。
放大检查:助熔剂法:助熔剂残余(面纱状、网状,有时呈小滴状),铂金片,硅铍石晶体,均匀的平行生长面。
水热法:树枝状生长纹,钉状包体,硅铍石晶体,金属包体,无色种晶片,平行线状微小的两相包体,平行管状两相包体。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绿柱石中Si-O等基团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助熔剂法合成绿柱石
在官能团区无OH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水热法合成绿柱石在官能团区(如OH、矿化剂等)的红外吸收谱带与天然绿柱石有差异。
5.4.5.4 优化处理:未知。
5.4.6 合成金绿宝石
5.4.6.1 英文名称:Synthetic Chrysoberyl。
5.4.6.2材料名称:合成金绿宝石。
5.4.6.3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BeAl2O4;可含Cr、Fe等元素。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斜方晶系。
晶体习性:板状晶体。
颜色:浅至中的黄、黄绿、灰绿、褐色至黄褐等色。
光泽:玻璃光泽。
解理:无。
摩氏硬度:8~9。
密度:3.73(±0.02)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二轴晶,正光性。
多色性:黄、黄绿色:黄,绿和褐红。
折射率:1.746~1.755(+0.004,-0.006)。
双折射率:0.008~0.010。
荧光观察:长波:无。
短波:黄色和绿黄色:无至黄绿。
紫外可见光谱:黄、黄绿色宝石具445nm吸收带。
放大检查:助熔剂包体,呈三角形、六边形的铂金属片。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金绿宝石中Be-O和Al-O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合成金绿宝石在官能团区的红外吸收谱带与天然金绿宝石有差异。
5.4.6.4 优化处理:未知。
5.4.7 合成变石
5.4.7.1 英文名称:Synthetic Alexandrite。
5.4.7.2 材料名称:合成金绿宝石。
5.4.7.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BeAl2O4。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斜方晶系。
晶体习性:短柱状。
颜色:日光下呈蓝绿色,白炽灯光下呈褐红至紫红色。
光泽:玻璃光泽至亚金刚光泽。
解理:无。
摩氏硬度:8.5。
密度:3.73(±0.02)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二轴晶,正光性。
多色性:强,绿,橙和紫红。
折射率:1.746~1.755(+0.004,-0.006)。
双折射率:0.008~0.010。
荧光观察:中至强,红色。
紫外可见光谱:680nm,678nm强吸收峰,665nm,655nm和645nm弱吸收峰,580nm,630nm之间部分吸收,476nm,473nm,468nm弱吸收峰,紫光区吸收。
放大检查:助熔剂法:纱幔状包体,残余助熔剂,金属铂片,平行生长纹。
提拉法:针状包体,弯曲生长纹。
区域熔炼法:气泡,漩涡结构。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金绿宝石中Be-O和Al-O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合成变石在官能团区的红外吸收谱带与天然金绿宝石有差异。
特殊光学效应:变色效应,猫眼效应。
5.4.7.4 优化处理:未知。
5.4.8 合成尖晶石
5.4.8.1 英文名称:Synthetic Spinel。
5.4.8.2 材料名称:合成尖晶石。
5.4.8.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MgAl2O3;其中Al2O3、MgO的比例一般为2.5∶1,可高达4∶1(天然尖晶石中Al2O3、MgO的比例为1∶1);可含Fe、Co、Cr等元素。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等轴晶系,内部晶格常发生畸变。
晶体习性:不规则外形。
颜色:无色、浅至深蓝、浅至深绿、红、黄、暗蓝色(仿青金石)。
光泽:玻璃光泽。
解理:无。
摩氏硬度:8。
密度:3.64(+0.02,-0.12)g/cm3。
光性特征:均质体,常具异常光性(晶格畸变)。
多色性:无。
折射率:焰熔法:1.728(+0.012,-0.008);助熔剂法:1.719(±0.003)。
双折射率:无。
荧光观察:无色:长波:无至弱,绿;短波:弱至强,绿蓝、蓝白。
蓝色:长波:弱至强,红、橙红、红紫;短波:弱至强,蓝白或斑杂蓝色、红至红紫。
绿色、黄绿色:长波:强,黄绿或紫红;短波:中至强,黄绿、绿白。
变色:长、短波:中,暗红。
红色:长波:强,红、紫红至橙红;短波:弱至强,红至橙红。
紫外可见光谱:红色:688nm吸收峰,695nm吸收带,680~690nm吸收带。
变色:525~660nm吸收带,690nm吸收带。
蓝色(仿青金石):455nm吸收带,515~560nm吸收带,650~680nm弱吸收带。
灰蓝色:590nm吸收带,640nm吸收带,550~560nm弱吸收带。
粉色:640~700nm强吸收带。
深蓝色:550nm强吸收带,570~600nm强吸收带,625~650nm吸收带。
绿、绿蓝色:425nm吸收带。
放大检查:焰熔法:洁净,偶见弧形生长纹,气泡。
助熔剂法:残余助熔剂(呈滴状或面纱状),金属薄片。
红外光谱:助熔剂法合成尖晶石在指纹区具尖晶石特征红外吸收谱带,焰熔法合成尖晶石在指纹区的红外吸收谱带与天然尖晶石有差异。
特殊光学效应:变色效应。
5.4.8.4 优化处理:未知。
5.4.9 合成欧泊
5.4.9.1 英文名称:Synthetic Opal。
5.4.9.2 材料名称:合成蛋白石。
5.4.9.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SiO2·nH2O。
结晶状态:非晶质体。
颜色:各种体色。
光泽:玻璃光泽至树脂光泽。
解理:无。
摩氏硬度:4.5~6。
密度:1.97g/cm3~2.20g/cm3。
光性特征:均质体,可见异常消光。
多色性:无。
折射率:1.43~1.47。
双折射率:无。
荧光观察:白色:长波:中等,蓝白至黄色;短波:弱至强,蓝色至白色;无磷光。
黑色:长波:无;短波:弱至强,黄色至黄绿白;无磷光。
紫外可见光谱:无。
放大检查:变彩色斑呈镶嵌状结构,边缘呈锯齿状,每个镶嵌块内可有蛇皮、蜂窝状、阶梯状结构。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蛋白石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合成欧泊在官能团区和近红外区的组合频及倍频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与天然欧泊有差异。
特殊光学效应:变彩效应。
5.4.9.4 优化处理:未知。
5.4.10 合成水晶
5.4.10.1 英文名称:Synthetic Quartz。
5.4.10.2 材料名称:合成水晶。
5.4.10.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SiO2。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三方晶系。
晶体习性:六方板柱状晶体,晶面常具“鹅卵石”结构。
颜色:无色、紫、黄、绿黄、灰绿和钴蓝色(天然水晶中未曾发现)。
光泽:玻璃光泽。
解理:无。
摩氏硬度:7。
密度:2.66(+0.03,-0.02)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一轴晶,正光性。
多色性:弱,因颜色而异。
折射率:1.544~1.553。
双折射率:0.009。
荧光观察:长波:无;短波:无至弱,紫。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钴蓝色:640nm,650nm吸收带,550nm,490nm~500nm吸收带。
放大检查:渣状包体,气液两相钉状包体(垂直于种晶板)及色带(平行种晶板),应力裂隙(与种晶板成直角),缺乏巴西律双晶、火焰状双晶(偏光镜下检查)。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水晶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合成水晶在官能团区由OH振动所致的一组红外吸收谱带与天然水晶有差异。
5.4.10.4 优化处理:未知。
5.4.11 合成金红石
5.4.11.1 英文名称:Synthetic Rutile。
5.4.11.2 材料名称:合成金红石。
5.4.11.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TiO2。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四方晶系。
晶体习性:块状。
颜色:浅黄色,也可有蓝、蓝绿、橙等色。
光泽:亚金刚光泽至亚金属光泽。
解理:不完全。
摩氏硬度:6~7。
密度:4.26(+0.03,-0.03)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一轴晶,正光性。
多色性:浅黄色:弱,浅黄,无色。
折射率:2.616~2.903。
双折射率:0.287。
荧光观察:无。
紫外可见光谱:黄、蓝色宝石在430nm以下全吸收。
放大检查:强双折射现象,通常洁净,偶见气泡。
红外光谱:中红外指纹区具金红石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官能团区的红外吸收谱带与天然金红石有差异。
特殊性质:色散强(0.330)。
5.4.11.4 优化处理:未知。
5.4.12 合成立方氧化锆
5.4.12.1 英文名称:Synthetic Cubic Zirconia。
5.4.12.2 材料名称:合成立方氧化锆。
5.4.12.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ZrO2,常加CaO或Y2O3等稳定剂及多种致色元素。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等轴晶系。
晶体习性:块状。
颜色:各种颜色,常见无色、粉、红、黄,橙、蓝、黑等色。
光泽:亚金刚光泽。
解理:无。
摩氏硬度:8.5。
密度:5.80(±0.20)g/cm3。
光性特征:均质体。
多色性:无。
折射率:2.150(+0.030)。
双折射率:无。
荧光观察:因颜色而异。无色:短波:弱至中,黄;橙黄:长波:中至强,绿黄或橙黄。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通常洁净,可含未熔氧化锆残余,有时呈面包渣状,气泡,外部可见贝壳状断口。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合成立方氧化锆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性质:色散强(0.060)。
5.4.12.4 优化处理:未知。
5.4.13 合成碳硅石
5.4.13.1 英文名称:Synthetic Moissanite。
5.4.13.2 材料名称:合成碳硅石。
5.4.13.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SiC。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六方晶系。
晶体习性:块状。
颜色:无色或略带浅黄、浅绿色调,绿、黑等色。
光泽:亚金刚光泽。
解理:无。
摩氏硬度:9.25。
密度:3.22(±0.02)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一轴晶,正光性。
多色性:不特征。
折射率:2.648~2.691。
双折射率:0.043。
荧光观察:长波:无至橙色。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点状、丝状包体,双折射现象明显。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合成碳硅石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性质:导热性强,热导仪测试可发出鸣响;色散强(0.104)。
5.4.13.4优化处理:未知。
5.4.14 合成翡翠
5.4.14.1英文名称:Synthetic Jadeite。
5.4.14.2材料名称:合成硬玉。
5.4.14.3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NaAlSi2O6;可含Cr、Fe、Ca、Mg、Mn等元素。
结晶状态:晶质集合体。
颜色:多为绿至黄绿色。
光泽:玻璃光泽。
解理:无。
摩氏硬度:6.5~7。
密度:3.31g/cm3~3.37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
多色性:集合体不可测。
折射率:点测法常为1.66。
双折射率:集合体不可测。
荧光观察:长波:弱,蓝白,白;短波:中至强,灰绿,浅绿。
紫外可见光谱:红区可见3条吸收强度不等的吸收窄带。
放大检查:微晶结构为主,局部呈定向平行排列或卷曲状至波状构造。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Si-O等基团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官能团区由OH振动所致的一组红外吸收谱带与天然翡翠有差异。
5.4.14.4 优化处理:未知。
5.4.15 人造钇铝榴石
5.4.15.1 英文名称:Yttrium Aluminium Garnet(YAG)。
5.4.15.2 材料名称:人造钇铝榴石。
5.4.15.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Y3Al5O12。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等轴晶系。
晶体习性:块状。
颜色:无色、绿(可具变色)、蓝、粉红、红、橙、黄、紫红等色。
光泽:玻璃光泽至亚金刚光泽。
解理:无。
摩氏硬度:8。
密度:4.50g/cm3~4.60g/cm3。
光性特征:均质体。
多色性:无。
折射率:1.833(±0.010)。
双折射率:无。
荧光观察:无色:长波:无至中,橙色;短波:无至红橙色;粉红色、蓝色:无。
黄绿色:强黄色,可具磷光。绿色:长波:强,红色;短波:弱红色。
紫外可见光谱:浅粉色及浅蓝色:600nm~700nm多个吸收峰。
放大检查:洁净,偶见气泡。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人造钇铝榴石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光学效应:变色效应。
5.4.15.4 优化处理:未知。
5.4.16 人造钆镓榴石
5.4.16.1 英文名称:GadoliniumGalliumGarnet(GGG)。
5.4.16.2 材料名称:人造钆镓榴石。
5.4.16.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Gd3Ga5O12。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等轴晶系。
晶体习性:块状。
颜色:通常无色至浅褐或黄色。
光泽:玻璃光泽至亚金刚光泽。
解理:无。
摩氏硬度:6~7。
密度:7.05(+0.04,-0.10)g/cm3。
光性特征:均质体。
多色性:无。
折射率:1.970(+0.060)。
双折射率:无。
荧光观察:短波:中至强,粉橙色。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气泡,三角形板状金属包体。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人造钆镓榴石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性质:色散强(0.045)。
5.4.16.4 优化处理:未知。
5.4.17 人造钛酸锶
5.4.17.1 英文名称:Strontium Titanate。
5.4.17.2 材料名称:人造钛酸锶。
5.4.17.3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SrTiO3。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等轴晶系。
晶体习性:块状。
颜色:无色、绿等色。
光泽:玻璃光泽至亚金刚光泽。
解理:无。
摩氏硬度:5~6。
密度:5.13(±0.02)g/cm3。
光性特征:均质体。
多色性:无。
折射率:2.409。
双折射率:无。
荧光观察:通常无。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棱角易磨损,抛光差(硬度很低);偶见气泡。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人造钛酸锶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性质:色散强(0.190)。
5.4.17.4 优化处理:未知。
5.4.18 人造硼铝酸锶
5.4.18.1 英文名称:Strontium Aluminate Borate。
5.4.18.2 材料名称:人造硼铝酸锶。
5.4.18.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M·N·Al2-xBxO4。
M表示Sr、Mg、Ca、Ba碱土金属,N表示Eu、Dy稀土类元素,
0.1≤x≤1。
结晶状态:晶质集合体,常呈粒状、块状集合体。
颜色:浅黄、黄、绿、黄绿、橙红、紫灰色。
光泽:玻璃光泽。
解理:无。
摩氏硬度:6.5。
密度:3.20g/cm3~3.58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
多色性:集合体不可测。
折射率:点测法常为1.65~1.68。
双折射率:集合体不可测。
荧光观察:长波:中至强,黄绿色;短波:中至强,黄,蓝绿,黄绿色。具强磷光。
紫外可见光谱:黄绿色:450nm以下全吸收;橙红色:560nm以下全吸收;紫灰色:586nm强吸收。放大检查:气泡,粒状结构。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人造硼铝酸锶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5.4.18.4 优化处理:未知。
5.4.19 塑料
5.4.19.1 英文名称:Plastic。
5.4.19.2 材料名称:塑料。
5.4.19.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主要组成元素为C、H、O。
结晶状态:非晶质体。
颜色:各种颜色,常见红、橙黄、黄等色。
光泽:蜡状光泽,树脂光泽。
透明度:透明至不透明。
解理:无。
摩氏硬度:通常为1~3。
密度:通常为1.05g/cm3~1.55g/cm3。
光性特征:均质体。
多色性:无。
折射率:点测法常为1.46~1.70。
双折射率:无。
荧光观察:因颜色和成分而异。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气泡,流动纹,“桔皮”效应,浑圆状刻面棱线。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塑料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性质:热针接触可熔化,有辛辣味,磨擦带电,触摸温感。
5.4.19.4 优化处理:未知。
5.4.20 玻璃
5.4.20.1 英文名称:Glass。
5.4.20.2 材料名称:玻璃。
5.4.20.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主要为SiO2;可含有Na、Fe、Al、Mg、CO、Pb、稀土元素等元素。
结晶状态:非晶质体。
颜色:各种颜色。
光泽:玻璃光泽。
解理:无。
摩氏硬度:通常为5~6。
密度:通常为2.30g/cm3~4.50g/cm3。
光性特征:均质体,常见异常光性。
多色性:无。
折射率:1.470~1.700(含稀土元素玻璃1.80±)。
双折射率:无。
荧光观察:弱至强,因颜色而异。通常短波强于长波。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因致色元素而异。
放大检查:气泡,拉长的空管,流动线,“桔皮”效应,浑圆状刻面棱线,脱玻化结构,蜂窝状构造。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玻璃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光学效应:砂金效应,猫眼效应,变色效应,光彩效应,晕彩效应,变彩效应,星光效应。
5.4.20.4 优化处理:
覆膜:放大检查可见表面光泽异常,局部可见薄膜脱落现象;折射率可见异常;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测试可见膜层特征峰。
戴卫祥 律师
戴卫祥,男,辽宁东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三级律师,工学、法学学士学位。现任辽宁省律师协会政府法律顾问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省级人民监督员,大连市律师协会房地产与建设工程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大连市司法局法律顾问。
2001年从事法律工作,具有多年工作经验、律师执业经验及4年工程建设现场管理经验,先后担任恒大集团大连公司、辽宁公司监察室主任。执业以来,代理过建设工程鉴定、刑事鉴定、机动车交通事故鉴定、医疗损害及医疗产品质量鉴定、消防工程鉴定、环境损害鉴定等各类司法鉴定案件,积累了丰富的司法鉴定办案经验,并成功代理过多起通过司法鉴定确定无罪的刑事、司法鉴定行政确认等案件,在司法鉴定专业有深入、系统的研究和实践。
执业期间,秉承“忠实、勤勉、认真、专业”的执业理念,为多家企业及个人办理几百起成功案件,以认真细致地专业服务,赢得了当事人的一致认可和信赖。
戴卫祥律师联系方式
电话:13940919059
微信号码:dailvshi8
大连市中山区鲁迅路58号天通金融大厦1616
睿法在线,精英律师团队打造,倡导并推行律师执业标准化、规范化,并提供专业法律服务。
睿法在线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