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容面膜”是机器人做的?看看白云站心灵手巧的黑科技

广州铁路 2021-06-18


初夏时节

由中铁建工集团承建的广州白云站

2227根工程桩已经浇筑完成

这座超大型综合交通枢纽

正改写着羊城新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而BIM+“智慧工地”技术的持续推进

让这颗“湾区明珠”

越发闪耀



新建广州白云站

是广州铁路枢纽规划

“ 五主三辅”客站布局中的主客站之一

未来将承接

广州站和广州东站的全部普速客车

是广州站和广州东站

未来更新改造的前置条件

站场规模11台24线

以普铁为主、高铁及城际为辅

下设六条地铁线



【机器人顶起“半边天”】


广州白云站秉承智慧建设理念

作为全国首个

大规模运用智能化机器人的项目

白云站将采用18种智能机器人

对土建、机电、装饰装修等

各专业领域进行实际应用



广州白云站所在区域属于隐伏岩溶区

地下溶洞最大深度达30余米

为克服溶洞施工技术难题

项目部超前钻勘

采用水泥砂浆、双液浆

混合注浆回填“补洞”

最大程度保证站房基础和结构强度



地面整平机器人

是白云站第一批上线的智能机器人之一

这个粉红色的家伙

刮板自带振捣功能

负责上部混凝土密实工作

整个片区的收面标高

由激光控制仪整体控制

据测算

地面整平机器人功效是人工的1.3倍



施工过程中

给地面做“美容面膜”的地坪漆涂敷机器人

给外墙“化彩妆”的外墙多彩漆喷涂机器人

给施工现场“打扫卫生"的楼层清洁机器人

等其余智能机器人将逐一上线

为白云站建造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BIM,让施工有“技”可循】


此次施工运用了全球认可的前沿建设技术——BIM 技术,即“建筑信息模型”。利用数字化技术,将建筑从设计、施工、运行直至建筑全寿命周期终结的各种信息,始终整合于一个三维模型数据库中。

就像观看裸眼VR,“建成后的白云站”从规划图中立了起来,生动鲜活地呈现在人们眼前。



白云站建筑总面积45.3万㎡

其中站房面积约14.45万㎡……

运用BIM技术能快速算量

精确预测很多问题


通过仿真模拟预测问题并及时改善



依托BIM模型

中铁建工集团自主研发了

钢结构全生命周期平台

能对钢结构的设计、深化、生产

运输、安装、交验全生命周期进行追踪


溯源可以精确到单个构件的“身份信息”


BIM技术将应用于施工图仿真深化、复杂地质处理、重难点方案模拟、钢结构测试等多个方面。

通过多算对比,实现对项目成本、风险的有效管控;通过精确计划,减少资源、物流和仓储方面的浪费;三维模拟可以在前期进行碰撞检查,优化设计,减少施工阶段的错误损失和返工可能性,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智慧工地,为信息插上翅膀】


传统的工地

管理层和施工人员

管理层和项目之间

存在信息延时、阻断

容易导致项目进度慢、人员难管控问题

而智慧工地就像一个“地球村”

把信息、项目、各层级人物互通互联



通俗点说

就像是工地长出了 耳朵、鼻子、眼睛

听得见响动、嗅得出隐患、看得见粉尘

呆板的施工现场变得“聪明”起来



在进度管理这块

工程师们利用BIM模型

将任务条和白云站三维模型绑定在一起

进度数据实时更新

未施工的模块显示绿色

施工完成显示原材质颜色

一目了然



当规定时间内没按节点施工

该模块还会自动变成红色

以提示“施工滞后”

并自动将滞后天数计入总工期

预判是否会超期完工



“智慧工地”利用先进技术手段

实现对人、机、料等的全方位监控

白云站项目工地部署9台AI识别摄像头

结合智能算法

能自动识别项目人员施工安全行为

一旦发现未佩戴安全帽人员

未穿反光衣、越界、 抽烟人员等

系统就会自动语音报警

更强地保障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AI监控摄像头在识别施工人员


项目设置了太阳能路灯、成品排水沟、插卡式电表等......以达到节能、节水、节材、节电之用。



其中设置的泥浆零排放系统,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泥浆,处理后压缩出其中水分,收集存储后,再次用于现场施工用水,做到多次循环利用。绿色建造成为“智慧工地”的生动注脚。



据悉,白云站将于2023年开通

你期待吗?




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融媒体中心出品

文图:何廷昭  林遵虎  王天水

         部分资料图片由中铁建工集团提供

编辑:林琳




更多精彩内容

火车上的卧具干净吗?11道洗涤消毒工序让你放心

广铁从这里走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