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保护传承 以珍爱之心守护“饶平宝贝”

饶平发布 2023-11-23

深远悠久的历史文化,为饶平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和丰厚的人文沉淀。面对历史馈赠的宝贵财富,我县以珍爱之心做好文物和非遗保护传承,守护、传承、弘扬好这些“饶平宝贝”。

目前国内最大的八角形土楼、建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的道韵楼,便是其中一处“饶平宝贝”。由于道韵楼年久失修、破损严重,国家文物局于2015年批复同意道韵楼修缮项目立项。当前,我县正进一步完善提升道韵楼修复工程的规划设计,坚持保护为先,严格遵循不改变文物原貌的原则对道韵楼进行整修加固,努力做到修旧如旧。

我县还积极推动文物申报,2019年4月19日,“茂芝会议”旧址、海山义勇军抗日指挥部旧址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民办博物馆建设也得以鼓励和推动,2020年饶平县汫洲镇麦贤得英雄事迹陈列馆纳入市第四批“博物馆之城”系列馆。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我县同样不遗余力,所城镇中心小学把“旱龙”彩扎工艺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校本课程,定期邀请传承人走进校园开课,2021年4月,该小学入选广东省第二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学校,推动非遗文化“游旱龙”走进校园;2022年6月,在全国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际,我县以“非遗进校园”“非遗宣讲”“非遗游学”等形式开展一系列非遗保护传承活动,如由手工艺人走进校园讲述嵌瓷、灰搪的制作工艺,组织学生走进木雕工作室近距离感受非遗项目等。

“通过(举办)一系列的活动,突出了几个重要意义:第一,围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题,使人民群众进一步增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第二,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优秀的文化与人民共享,与时代共进;第三,繁荣地发展我县的文化生活,走文旅结合的道路,为县委县政府的经济建设服务,为全县的乡村振兴服务。”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陆应波说道。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城所端午节游旱龙”代表性传承人杨远表示,今天的宣讲分享会主题是保护、传承和发展,是为了给年轻人上一课,让他们好好的把(游旱龙)这个传统传承下去,传给后代人,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让这一民俗活动永久保存下来。

 “通过参加这次‘大城所端午节游旱龙’宣讲分享会让我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拓展了我的知识面,感受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作为一名高中生,我可以以史为鉴,增加我的家国情怀,更好的将知识运用于未来的生活实践中。”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说道。

我县还加强非遗资料收集和书籍的整理出版,先后编印了《饶平布马舞画册》《饶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汇编》《饶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分布地图集》《饶平县文化历史丛书》(九部)《走进校园·饶平彩青习俗》《彩青手工艺术进幼儿园》等非遗丛书。2022年,我县新增省级非遗项目1个、县级非遗项目37个。目前,全县共有省级非遗项目4个、市级非遗项目6个、县级非遗项目39个。

如何进一步强化文物和非遗保护传承,是我县建设文化强县面临的重大课题,接下来我县将加快构建文物和非遗项目系统性保护体系,建立健全文物和非遗项目数据库,提升文物保护管理效能;加快推进道韵楼、新彩楼、南阳楼等围楼修缮和蓝屋古村、永善古村、大城所古村等古村落活化利用,以及丁未路旧街等具有饶平文化特色的老旧街区“微改造”,让文化遗存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此外,做好人才保障工作,积极推进文保工作者队伍建设,大力引进研究型、管理型人才,创新文保人才队伍教育培训模式,加强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传承人申报工作,扩大非遗传承人队伍。


“饶平发布”编辑部

编辑:刘烨薇、余艳琳

责编:刘博瀚、刘钰洵

编审:林晓彬、许序兴

来源:县融媒体中心



关联推荐

1.名单出炉!我县新增44名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2.传承百年滋味,续写舌尖非遗

3.【非遗文化】“非遗”浮山手擀面:筋韧爽滑 百年飘香


▽饶平县招商引资宣传片

▽《啊!饶平》城市形象歌曲MV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