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钩,既应重“效”又应重“度” ——《 没有人报名的课代表》案例评析
阅读本文之前,请您先点击上面蓝字“追梦教师袁建国”,再点击“关注”,并介绍您亲朋好友和同事。这样,每天我们都会收到撞击灵魂的精神盛宴,得到高境界的精神陪伴,在幸福快乐之中享受每一天。
(图片来自网络)
(20210779)
说明:《没有人报名的课代表》是《班主任之友》刊发的一篇案例文章,作者是江苏苏州工业园区东沙湖学校李华老师。文章大致内容如下: 李老师在班级管理上实行班干部(包括课代表)民主推荐制,同学们先报名自己心仪的职位,然后以举手表决的形式确定最终人选。对于这项活动,同学们非常认同,报名积极踊跃。 李老师教语文,他的语文课代表选了两女一男三个人。李老师对课代表要求相当严格,除了要认真完成本职工作之外,还要求他们保持优异的成绩,各方面起带头作用。只要他们出现问题,李老师会旁敲侧击:注意自己的课代表身份! 三位课代表中,男生课代表坐姿比较差,几次提醒都不起作用,而且在午餐洗手时还多次找别人讲话,并且上卫生间还带头跑。李老师一气之下撤掉了他的语文课代表,并且当众宣布:谁认为自己语文成绩优秀,并严格管理自己的行为,给同学起到模范作用,到老师这里来报名精选新任语文课代表。结果,三天过后,竟然没有一个人来报名。 对于这件事,李老师反思到:课代表只是课代表,不是圣人,他只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了就可以了,至于其他方面,和其他同学一样对待。 想明白这一切之后,李老师恢复了那位被撤职的男课代表的职务。
将某项工作适当与其他方面的表现挂钩,是管理上常用的一种方法。“挂钩”科学合理,效果事半功倍,反之,则有可能产生“负效”。李华老师的《没有人报名的课代表》便是典型的案例。
如何使“挂钩”科学合理?必须既重“效”又重“度”。
首先是“挂钩”一定要有效。李老师在宣布竞选班干部和课代表之后,用两周的时间观察孩子们的表现,并对乖巧听话的孩子进行表扬,对调皮好动的孩子口头警告,结果,那些平时表现不错的孩子在竞选中不出意外地胜出。这其实就是对“挂钩”的有效运用——通过李老师对学生表现的评价,全体同学都将学生平时的表现不自觉地与竞选职位挂起钩来。这是一种无意关联,教师虽然是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了引领,却并没有将学生的某一方面表现与特定职位明确挂钩,同学们也只是无意识地进行了挂钩,实践证明,这样的引领,效果是明显的。
后来,李老师将语文课代表的职务与学生的纪律关联起来,这就是有意关联。
恰当地有意关联也会产生积极的效果,但教师的关联一定要有度,即与职务挂钩的关联项,必须是与职务特点相关的或者接近的,尽量不要扩大范围,或者不能盲目扩大范围。李老师的“挂钩”,将课代表与其坐姿、午间洗手时讲话、上卫生间跑动等等关联起来,最后竟然撤掉了课代表,便是失之于“度”;李老师所挂钩的关联项,与语文课代表的职位特点没有任何关联,这样的有意关联是不可取的。
从另一个侧面说,既然课代表是全体同学通过举手表决的形式选举出来的,班主任就没有权力自行撤掉课代表,这也是失之于“度”的表现。好在后来李老师意识到了自己的过错,让课代表恢复原职。
非常赞同王晓春老师的那句话:“不要动不动就把小干部的表现和他的职位挂钩。”若需挂钩,一定要充分考虑到“效”和“度”,做到既重“效”又重“度”。
============================更多班级管理文章,请点击阅读如何从 “菜鸟”班主任华丽转身?——《 “菜鸟”班主任的困惑与成长》案例评析
“失而复得”与“得而复失” ——《 失而复得的新年晚会》案例评析
END
你若喜欢,点个好看
长
按
解
锁
关注我们
获得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