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之前,请您先点击上面蓝字“追梦教师袁建国”,再点击“关注”,并介绍您亲朋好友和同事。这样,每天我们都会收到撞击灵魂的精神盛宴,得到高境界的精神陪伴,在幸福快乐之中享受每一天。
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不妨试试这样的方法
(2021061) 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做了一个实验,他以每小时15美元的酬金聘人到一个小房间里去。这间房子与外界完全隔绝,里面没有报纸、电话和信件,也不让其他人进去,甚至被试者身上的钱包也不让带。最后有5个人应征参加实验。其中一人在小房子里呆了2个小时就出来了,3个人呆了2天,1个人呆了8天。这个呆了8天的人出来后说:“如果让我再在里面呆一分钟,我就要发疯了。”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能独立生活的人,不是野兽就是上帝。” 人际交往能力如此重要,作为班主任,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呢? 笔者以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只在学校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这就需要班主任老师,通过主题班会,与全体学生及其家长统一认识,重视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学习人际交往的方法。 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充分认识人际交往能力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2.家长必须率先垂范,在人际交往方面做孩子的榜样。 只有家长乐于交往,善于交往,孩子才能耳濡目染,提高交往意识,注重交往锻炼,提高交往能力。
4.家长要学会“放手”,力戒包办代替。 5.学习交往技巧。 (1)要懂得宽容、倾听、沟通、分享的重要性。 (2)在学习和生活中注重合作、协商。 (3)努力使自己被大家认可和接纳。 6.争取更多的时间从房间走出来,比如晨练、散步、出游、参与同伴活动、参加社区项目等等。 7.学会与同伴分享书本、玩具、食物等,能够与同伴一起阅读、玩耍、一起品尝。 8.邀请小朋友来家里做客,争取机会拜访亲戚朋友。
二、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人际交往能力是在不断地练习中提升的,因此,班主任应该通过设计各种各样的活动,吸引学生参与进来,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主要有以下几类活动:
1.班级内部的活动。 (1)每天进行“三分钟演讲”,包括组内演讲一分钟,班内演讲二分钟。 组内演讲,每天一个组员演讲一分钟,演讲结束,其他组员进行点评。 班内演讲,每天两个小组展示,每个小组一分钟,然后班主任或其他小组点评。各小组轮流,小组展示人员亦是轮流。 组织这个活动,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肢体语言和情感表达能力,增强学生与他人交往的信心。 (2)每周一个主题活动。比如与同桌交往,与同学交往、与老师交往等等。 2.学校内部的活动。 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比如学校召开运动会,可以派出同学到其他班级借体育用品,或者学习其他班级准备运动会的经验等等。如果学校没有大型活动,可以每月组织一次与外班的联谊活动,比如利用体育课举行平行班的体育比赛,在比赛前、比赛时和比赛后,都可以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进行人际交往训练。 3.家庭活动。 建议也是每周一个活动主题,如邀请同学或其他小朋友来家里做客,拜访亲戚朋友,组织参加同伴活动等等。
三、与总结反思相结合
利用每周的主题班会,对一周以来的人际交往专项活动进行总结。 总结由各小组轮流主持。在这一周,负责主持的小组要注意观察和记录“每天三分钟演讲”的情况,注意搜集班内、校内和家庭的活动信息,在全面总结一周成绩和不足的基础上,重点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总结和提升。
参考问题如下: 1.怎样参与到别人的游戏活动中? 2.怎样对同伴的友善行为作出回报? 3.怎样与同伴分享食物、玩具? 4.怎样给予同伴关心、帮助和同情?应该说什么话?做出什么样的表情和动作? 5.怎样选择朋友? 6.在交往中如何倾听?
…… 通过以上总结和分享,使同学们在交往中注重对他人的理解和尊重,有意识地体察他人的情感,了解他人的需求,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斤斤计较,不心胸狭窄。使同学们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协商与合作,学会反思,有错就改。 在主题班会上,班主任要对主持小组的总结进行点评和补充,也可以将自己的交往困惑分享给同学们,请同学们出主意,想办法。 ============================更多班级管理文章,请点击阅读
不给“欺凌”可乘之机
捕捉传统节日的德育元素
一次“装糊涂”的启示
唤醒与陪伴 ——我的“开学第一课”
谈一谈教师的语言暴力
让惩戒充满爱的温度
揭开“最好班主任”的谜底 ——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
对待“特别学生”,方法更需要精准 ——从一个“特别学生”的帮扶案例谈起
我的一次“主导性”批评
“护犊子”的班主任
人际交往能力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方面,主要指幼儿与同伴、成人(陌生人)之间的交往态度、交往策略,在同伴心目中的地位,以及解决同伴间冲突的能力。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如何培养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荀子曾说:“人之初也,不能无群。”孩子从一生下来,就有与人交往的要求,是一种本能的需要。人际交往对孩子的成长有很重要的作用,不仅使孩子体验到友谊带来的身心愉悦,还能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创造力、情商的发展。 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获得是靠后天的培养,家长的观念及对孩子交往技能、技巧的培养,直接影响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因此,父母可以从以下几招开始,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家长在和人交往中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孩子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当朋友生病了,家长的一个电话问候;当朋友遇到困难,家长的慷慨相助等等,都将成为孩子效仿的榜样。 如果孩子很害羞,可先试着让他和最熟悉的亲戚朋友打招呼,直到他渐渐变得大方些。在和陌生的小朋友一起嬉戏、玩耍时,可让孩子主动和对方打招呼,问好,询问对方的姓名等。 教给孩子一些交往的技巧,培养良好的行为,要让孩子明白美好的友谊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合作、谅解等良好行为上的,小气、霸道、任性是不受小朋友欢迎的。 找些有关社会交往的书籍,读给孩子听,用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和他交流书中的主人公是怎样结交新朋友,建立友谊的,根据孩子的自身性格特点,从中有针对性地引导。 经常邀请孩子的同伴到家中做客,这样孩子就会有更多和同伴熟悉、交往的空间,在从中学习解决游戏、玩耍可能带来的纠纷,也体会到和同伴相处的乐趣,更乐于交往。需要注意的是,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不要太长,不要让孩子感到疲惫而发生摩擦。 让孩子学会与别的小朋友分享,使他明白受欢迎的孩子总是愿意与他人一起分享。家长可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先把孩子最珍爱的物品暂时收拾起来,留一些孩子不是很在意的东西与小伙伴分享,孩子体验到分享的喜悦后,就会慢慢变得大方。 一些孩子不愿意主动结交朋友,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和同伴熟悉、友好相处,而另外一些孩子天生喜欢结伴,喜欢和一大堆朋友玩。无论他选择什么方式,只要孩子愿意、喜欢就可以了,家长只要在必要的情况下给予指导,过多的的介入会使孩子害羞、拘泥,妨碍他们更好地增进彼此间的了解。 对于比较胆怯的孩子,家长可以采取角色扮演法,由家长给孩子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让孩子去模仿,并进行有指导的训练,使他逐渐走向自信。 当孩子在和家人的演练中已经能够熟练的运用一些技巧的时候,您可以给他找一些比较容易相处的孩子,让孩子和那些小朋友一起玩,在玩的过程中继续练习交往技巧,然后逐渐扩大交往圈子。 一个比较胆怯的孩子要想能够轻易的加入一个游戏团体是有实际困难的,他要逐渐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不能急躁,不要硬把孩子往孩子堆里推,或者逼着孩子去和某人说话,这都会增加孩子的恐惧心理。家长可以经常带孩子去串门,带孩子到小区里散步,然后和带孩子的家长聊天,给孩子一个和陌生小朋友交往的机会。还可以在外出的时候多让孩子去买票,点菜等(这些都是相对比较容易获得成功的事情),当孩子获得了一次成功的时候,他的自信心就会建立起来一些,他就会希望获得第二次锻炼的机会,一次次的成功就会使孩子的自信心逐渐加强,慢慢的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就发展起来了。 现在家里生活条件好了,独生子女又居多,所以,父母平常在与孩子相处的时候会有意无意的迁就孩子,久而久之有些孩子也就养成了自私自利,只能占便宜不能吃亏,不考虑别人感受的思维方式。在家里,家长可以让着孩子,但是孩子一旦走入学校,走入社会,谁又会让着他呢?有些孩子在和别人交往时经常挑别人毛病,处处要拔尖(女孩子居多),导致很多同学都不愿意和他玩,他自己反而还觉得很委屈。此时,家长头脑要清醒,这不是别人的错,是自己的孩子出现了偏差。所以,您要改变以往教育模式,可以在生活中在孩子没有察觉的情况下,把自己换成孩子平时的角色,处处挑孩子的毛病,事事自己占便宜,当孩子表现出生气的时候,再平心静气的和他一起讨论这样的孩子为什么会引起别人的反感,让孩子从父母的表现和讨论中看到生活中的自己,从而改变自己的处世方式。 这类孩子用他们利己的行为方式与人交往遭到失败后,往往不会反思自己,而是向父母控诉同学的不是。此时,家长千万不能脑子一热去找人家理论或者要求老师安排让某某孩子和自己的孩子玩。我们应该把这个问题当成一件好事,它暴露了孩子身上一个的毛病,我们要从改变孩子的交往方式入手去帮助他,让他通过自己的努力重新获得同学的友谊,在这个过程当中孩子也获得了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