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备课的“优势策略”——备课杂谈之七十五
阅读本文之前,请您先点击上面蓝字“追梦教师袁建国”,再点击“关注”,并介绍您亲朋好友和同事。这样,每天我们都会收到撞击灵魂的精神盛宴,得到高境界的精神陪伴,在幸福快乐之中享受每一天。
(图片选择网络)
谈谈备课的“优势策略”
——备课杂谈之七十五
袁建国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如何才能让学生“亲其师”?对教师而言,除了专业素养、职业道德素养之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素养,那就是特长!如果教师能在教学设计中、在课堂上发挥优势,适时展示自己的特长,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无数教育教学实践证明,有个性特长的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新型地设计活动,用自身的行动影响感染学生。
审视我们身边的老师不难发现,具有专业特长的教师对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一个书写规范和书面表达技能强的教师,他的学生一定也是会写规范的汉字和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一个文学功底深厚的老师,他所带的学生也一定是文学爱好者;一个能熟练使用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组织教学的教师,他的学生必然会对网络和多媒体感兴趣,其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也一定很强。这样的老师,其与学生的关系一定会十分融洽,必然会受到学生的爱戴。
于永正老师是靠执教《燕子》一课一炮走红的。1984年区里搞活动,开区研讨会,听课的是区里的老师和全省名校的名教师,于永正老师上了《燕子》一课,引起很大轰动。他在引导学生学习最后一段时,巧妙地将课文与音乐相结合,使学生受到了语言艺术和音乐艺术的双重熏陶。课文最后一段写得很有诗情画意:“有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嫩蓝的天空,几痕细线连于电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啊!”这个环节,于老师弹奏钢琴,学生和唱《小燕子》之歌,使课文与歌曲相得益彰,学生语言得到发展,感情得到陶冶,取得了完美的教学艺术效果。
后来,于永正老师又到苏州执教了十分经典的《草》一课,他借助简笔画,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理解古诗,表现出了高超的教学艺术。于永正老师把简笔画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至”,学生读读、画画、看看、说说、议议、评评,于永正引导学生在动眼、动口、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全面启动学生的感官,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将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入,从而达到了让学生自读自悟的语文教学新境界。
两堂课,于老师分别适时展示了自己的钢琴演奏和简笔画技术,为课堂增添了艺术魅力,也博得了学生的敬佩,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其实,于老师刚登上讲台的时候,学生并不信服他,是他靠弹琴、画画等特长征服了学生,赢得了学生的尊重,也赢得了课堂。
在课堂教学基本功方面,我特别佩服程翔老师。他普通话非常标准,课文朗读非常有功力,板书规范大气,语言风趣幽默,他的这些“优势”在每节课上都适时展示,几乎每堂课都上成了精品。
他在执教《七根火柴》时,设计了“卢进勇数火柴时的‘一、二、三、四……’应该怎么读”这样的问题。在整篇文章中,这实在是小得不能再小的细节了,但还是被程翔老师提了出来,并在引导学生正确朗读的同时,深刻体会了文章所表达的情感。特别是程老师泛读卢进勇和无名战士数“一、二、三、四……”这一环节,两个人物的读法不同,每一个数字的读法也不相同,成了语文朗读指导的经典。
2015年暑假,我担任山东省网络研修小学语文指导专家,在观看课例时也发现了这样一位教师,山东泰安的李照兴老师。李老师执教的是《古诗两首(乞巧、嫦娥)》,在“拓展延伸”环节,李老师将古今描写“七夕”的诗句展示给同学们,先让同学们猜作者,然后进行对比朗读。有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杜牧的《秋夕》、汉代的《迢迢牵牛星》、李商隐的《辛未七夕》、范成大的《鹊桥仙·七夕》、王建的《七夕曲》、孟浩然的《他乡七夕》、李贺的《七夕》等,其中还有他自己写的《仙人桥》和《鹊桥仙·七夕》,内容如下:
仙人桥
隔河千年望,相思劳神伤。
织女绘彩霞,牛郎披霓裳。
绝壁仙桥梦,碧空涕泪狂。
牵手乘鹤去,天地两茫茫!
鹊桥仙·七夕
长天空阔,呢喃锦染,虹霓桥桥正浓。
一载痴梦醉相思,得佳期、万里相拥!
柔风弱柳,涟漪轻漾,玉容巧点春红。
银汉迢迢弄风景,忍别离、牧野仙踪!
老师们看,教师具有如此之才气,学生的写作水平能差得了嘛?
在布置作业环节,李老师布置了一项抄写作业,他每位同学发了一张抄写纸,纸上是他自己用正楷书写的课文原文,笔力劲挺、气韵流畅。
老师们看,教师具备如此之功底,学生的书写能差的了吗?
其实,教师的优势不仅仅只体现在朗诵、书法、文学等基本功上,也不仅仅只体现在唱歌、舞蹈、器乐等才艺上,有时候一些看似不是优势的“优势”,也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记得一位教育专家讲他老师的故事。这位老师脾气特别大,大到什么程度?有学生违反纪律,他竟然将学生抓起来从四楼的窗口拎到窗外,吓得学生哇哇地哭——这样的老师现在一定没有了。这样的老师,按说同学们对他不应该喜欢。但是,你错了!全班同学都非常喜欢他,喜欢他上的课。为什么?因为他有一个非常非常奇特的优势——从不拖堂。每节课快下课的时候他便布置作业,一般最后一项刚落地,铃声便响了起来——时间卡得就这么准。有这种功夫,其实是这位老师做教学设计的时候对时间预估得非常准确,而且一般还设计了可以伸缩的环节。时间紧张,这一环节便省去;时间宽裕,这一环节便加上。说到底,也属于教学设计的功夫。
老师们,无论我们有哪种优势,做教学设计时与课堂有机地联结起来,便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请注意,我说的是“有机地联结”!如果我们在做教学设计时,仅仅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所谓“才华”,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的课只能是哗众取宠,没有任何价值。这方面的案例在前面已经说过了,不再赘述。
2021年10月26日
更多教师备课精彩内容,请点击阅读
END
你若喜欢,请点点赞和好看
长
按
解
锁
关注我们
获得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