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支玉恒《繁星》(四上4课) 课堂实录(第一课时)

更多语文名师精彩课例,请点击阅读
小学语文名师课例第一辑(视频、实录、设计238节)
初中语文名师课例第一辑(视频、实录、设计66节)

小学语文各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名师经典课例(视频、设计、课堂实录)

小语各年级上册前两单元名师经典课例(视频、设计、课堂实录)

统编教材中的革命传统教育精彩报告及经典课例

小语各年级下册一至八单元名师课例(视频、实录、设计)

小学各年级语文上册第五至八单元名师经典课例(视频、设计、课堂实录)


支玉恒《繁星》(四上4课) 
课堂实录第一课时)
一、师生问好,解析课题,了解作者
师:(板书“繁”)这个字念什么?
生:(齐)繁(fán)
师:(板书“星”)今天咱们讲繁星。“繁”字是什么意思?
生:是多的意思。
师:按你的意思组个词。
生:繁忙。
师:繁忙怎么就是多的意思?因为什么而忙?
生:因为公事或是别的事多而忙。
师:谁还能组词?
生:繁多。
生:对了,头绪繁多,直接就是多的意思。
生:繁殖。
师:繁殖是多的意思吗?下去以后查查字典,看看繁殖是什么意思。谁还能组词?
生:繁茂。
师:你说是不是多的意思?
生:繁茂也形容许多。
师:一般用它来形容什么?
生:树木。
师:树林,是不是里面含着多的意思呀?
生:(齐)是。
师:今天这个繁星是什么意思?
生:有很多星星。
师:很多星星,还能怎么说?
生:有数不清的星星。
师:数不清,满天的星星可以吗?
生:可以。
师:这篇课文章是谁写的知道吗?
生:是巴金写的。
师:对,是巴金。他在一九二七年的时候,乘船到法国巴黎去读书,他在途中给他的哥写了许多游记,这个《繁星》就是他在途中写的好多游记中的一篇。我想看看大家预习课文的成果,在预习中,一读课文、二读课文,读完后心中有什么想法,有没有?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总得想想吧,有没有呢?
生:这篇课文写得非常好。
师:写得非常好,别的同学昵?没有了?那好。
二、初读课文,理清三次看星星的关系和文章结构
师:哪位同学来读一下?你来。他读的时候大家想这么一个问题。拿出笔来,一边听他读一边注意想,手里还得划。想什么呢?看看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共有几次看星星,每一次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怎么看,都划出来,可以不可以?
生:(齐)可以。
师:好,一边听他读一边想。
(一生读完课文)
师:他读得还不错,就是有丢字缺字的地方,以后再读的时候要注意一下。大家把该划出来的划出来没有?
生:(齐)划了。
师:没有划出来的再划一划,注意划他怎样看星。(学生各自看书)好了,大家一起告诉我,作者写了他几次看星。
生:(齐)三次。
师:三次,那么咱们一次一次地来研究。先看第一次,是在哪儿,什么时间,怎样看星,谁来读一读?
我的要求是这样的,得回答两次,
第一次用你划出来的来回答这三个问题,第二次你回答的时候要把划出来的变成你自己的话,简练地概括地回答。试试。
生:“在家乡..”
师:你先告诉大家你读的是哪一次看星,这样就明白一些。
生:我读的是第一次看星,“从前在家乡..怀里似的。”
师:大家对她划出来的内容有没有意见?
生:有一点。她除了第一句其余的全划出来了,我划到“密密麻麻的繁星”。
师:你觉得他提的意见怎么样?
生:我觉得我望着星天是我的感受,也是我看了星在..
师:我让你划的三个内容是什么?一是什么?
生:时间。
师:第二个。
生:地点。
师:第三个。
生:怎样看星。
师:我没说划感受呀。接受他提的意见,再重读。
生:“从前在家乡..密密麻麻的繁星”。
师:这回对不对?
生:(齐)对。
师:那你放下书,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地回答一下。
生:时间是我在六七月的夜晚..
师:提前一个月。
生:在七八月的夜晚,我在家乡的庭院中看星星,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
师:是不是啊?
生:(齐)是。
师:谁能比她说得更概括?
生:时间是,以前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空中密密麻麻的繁星。
师:也基本上把那两句话都说了。我要求内容更概括。
生:从前七八月的夜晚,我爱看繁星。
师:概括是概括了,但缺了什么?
生:(齐)地点。
师:再重说。
生:从前七八月的夜晚,我爱在家乡的庭院里看繁星。
师:对不对呀?
生:(齐)对。
师:好,那么第二次看星还要这样回答,先读出来然后用自己的话概括地回答。谁来?这一说没人敢举手了?谁愿意让我指导一下?
生:第二次看星是三年前..
师:先把你划的读出来。
生:(读文)“三年前..一个静寂的夜。”我自己概括起来说是三年前在南京的时候,每晚我打开后门看星星。
师:行不行啊?
生:(齐)行。
师:他概括的是三年前在南京,打开后门看星星,可以不可以?
生:(齐)可以。
师:不错,第三次看星,谁还愿意说一说?
生:(读文)“如今在海上..仰望天空。”我概括的是如今在海上,每晚我都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
师:你概括的是不是自己的话?要是的话为什么说的时候还要看着书?再重说。
生:我概括的是如今每晚我都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看星星。
师:对不对呀?
生:(齐)对。
师:一个大的地点是在海上,小的地点是在舱面上,时间就是每晚都看,是不是?大家把时间地点都搞清楚了,
下面我产生了一个怀疑,不知道你们产生了没有,我刚才说这篇文章是巴金写给他哥的一篇什么呀?
生:(齐)游记。
师:
我认为一篇游记就是写在旅游路上,今天我到哪儿了,去哪儿玩了,但这篇文章不太一样,你们看一看这三次星只有哪一次像是游记?
生:只有第三次。
师:你为什么说只有第三次有游记的味道?
生:因为这一次是在海面上给哥哥写信,前面两次都是他以前在家乡看星星。
师:你说得有一定道理,但还不是太清楚,谁能说清楚点?
生:我觉得如今在海上是写的他现在,前两次看星星都是在回忆。
师:也就是说,在家乡在南京是不是在他这次旅游的过程中发生的事呢?
生:(齐)不是。
师:那么游记只能写我这次在旅游中看到的东西,如今在海上在舱面上看星,这才是真正的游记是不是?
生:(齐)是。
师:也就是说只有这一段才像游记。
现在又出来问题了,巴金是位大作家,他写了三段,为什么有两段不是游记呢?这是怎么回事啊?
生:我想他是想念家乡,回忆在家乡看星星的感受。
师:他为什么想起了在家乡,在南京看星星呢?
生:因为他在去巴黎的途中在海上也在看星星。
师:在海上一看星星就想起来小时候在家乡在南京看星星的情景了。也就是说由这次引起了前两次的回忆。是这意思吗?
生:是。(有学生举手)
师:你想说什么?
生:我觉得他前两次看星星是因为他喜欢看星星。
师:还有别的见解吗?
生:因为他以前就喜欢看星星。所以他在海上看星时就想起来以前看星星了。
师:哦,你也是这个意思,在舱面上看星时想起了以前看星星的情景,所以就一块把它写在游记里了。
还有一问题,这个回忆以前看星和现在在舱面上看星之间有什么关系?这就是你们今天学这篇课文的重点。看看“回忆”和“现在”之间有什么关系,要把这一点弄明白了。我下面还有一个问题,你们看这三个自然段分几大段比较合适?
生:分两个大段比较合适。
师:第一大段是什么?
生:是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
师:我问你第一段是写什么?
生:是讲作者第一次看星和第二次看星。
师:也就是说刚才我们说的哪两个字?
生:(齐)回忆。
师:回忆,这是第一大段。第二大段自然就是在海面上看星了,是不是?
生:(齐)是。
师:没有一个说不是的?都随大流了?
生:我认为课文分三段。
师:为什么这样分?
生:我是按照地点来分的。
师:你是按地点的变化来分的。还有吗?
生:我也是一个自然段分一段,我是按照时间的推移来分的。
师:按时间或地点都能分成三段。你们说分三段行不行?
生:(齐)行。
师:嗯?一会说两段也行,一会说三段也行,怎么回事?
生:我觉得分三段可以。
师:分三段行不行?
生:(齐)行。
师:对了,这三个自然段按照时间,地点各分一段也可以,按照回忆和现在分两大段也可以。两种分法都可以,明白了吧?
生:(齐)明白了。
三、品读第三段
师:
你们说这几段哪一段写得最好?
生:第三段写得最好。
师:就是在海面上那一段,也就是真正的游记,这一段。对不对?
生:(齐)对。
师:那么咱们先学这段行吗?
生:(齐)行。
师:下面你们自己读,
一边读一边用笔划,划什么呢?这段分三层意思,哪三层呢?我可以给你提示一下,第一层你们说到现在咱们划出来没有?
生:(齐)划出来了。
师:刚才已经划出来了,时间地点和怎样看星。
第二层要划他所见到的星是什么样子的,第三层划出他看这样的星心中是什么样的感受。下面你一边默读一边划,划完了就开始朗读。(学生各自读文,同时勾划)
师:先停一下,我观察了大家读书的情况,有的同学读得非常津津有味。大家都这么试一下,
读出味道来,开始。(学生各自读文)
师:读完了,你们说作者在海面上看星是一种什么心情?
生:他看星的时候非常思念自己的祖国。
师:哦,你看得那么远,能想到他思念祖国。我问的是什么心情。
生:他看星的时候可能有点思念母亲。
师:思念母亲。他高兴不高兴?
生:不高兴。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有点思念祖国,思念家乡和他的母亲。
师:一想起母亲和祖国来就不高兴了?(众笑)你是不是一想起妈妈来就不高兴?(众笑)你究竟是什么意思,把第一句读一读,我听一听。(生读第一句)
师:你不像思念家乡?如果我出了国思念家乡了,肯定不会是这样的语气的。大家明白我说他读得怎么样了吗?
生:读太快了。
师:太快了,再读一遍。(生重读这句)
师:这回有点像思念了,谁能读得比他更富有思念?
(另一生重读这句。师指导语气,并领读,让全体同学齐读。)
师:谁再读一下?(一女生读文)
师:她是不是觉得这船开得太快了?(众笑)(另一女生重读这句)
师:读得不错呀。第一层了解了吧?
生:(齐)了解了。
师:第二层是说作者看星的样子是吗?
生:(齐)是。
师:
你们把第二层仔细读一读,琢磨琢磨,你怎么理解第二层,然后告诉我,开始读。(学生各自读文)
师:这一段各自理解了吗?你是怎样磨的我不让你回答,你把你们的理解读出来,读的时候大家注意听,听他读,看他理解没有。
(一女生读文“深蓝色的天空..周围飞舞”。)
师:我先说你的小毛病。“它们”读得不清楚。大家有没有听出来她理解了没有?(学生议论纷纷)
师:谁听出理解了?
生:她读得很慢,读得很好。
师:读得慢、好,太笼统了。
生:因为她好像真的看到星星一样。
师:你说她好像身临其境一样,这话有点道理。
生:我觉得她读得语气特别不错。
师:那么你自己说说吧,你是怎么理解怎么读的。
生:(刚才读文的女生)作者在海上看到星星的时候,他非常想念家乡和自己的母亲..
师:作者写的是星星在他眼中的样子,不要回答什么问题,也不是让你说他想念。不明白吧?坐下,大家再看课文,看看这层意思有几句话?每一句的星星是什么样子。一共是几句?
生:(齐)三句。
师:谁读第一句?
生:(读句)“深蓝色的天空中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
师:第一句的星星什么样你概括一下。
生:第一句的星是半明半昧的星。
师:什么叫半明半昧?昧字当什么讲?
生:昧字当昏暗讲。
师:那半明半昧是什么意思?
生:一半是明的一半是暗的。
另一生:半明半昧的意思是不算太亮,但是它还有光芒。
另一生:应该是忽明忽暗。
师:一会明一会暗,也有这个意思。那么这些半明半昧的星星怎样装点在天空中的呢?作者用了一个词。
生:(齐)悬着。
师:(板书“县”这是什么字?
生:(齐)县。
师:底下再加什么才是“悬”?
生:(齐)加心字。
师:(板书“悬”)当什么讲?
生:就是上面并没有吊着它的东西。
生:就是头不顶天脚不踩地,吊在空中。
师:哦,头不顶天,脚不踩地就是悬。比如太阳从窗户里照进来,无数小尘埃小微粒在空中悬着的,是不是?上面有吊它的吗?
生:(齐)没有。
师:底下有托它的吗?
生:(齐)没有。
师:再看第二句,谁来读?
生:(读句)“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
师:概括一下这里写的星是什么样子。
生:他看到的星快要掉下来了。
师:用的什么词?
生:摇摇欲坠。
师:(板书“摇摇欲”)坠字怎么写?
生:上面一个队伍的队,底下一个土地的土。
师:(板书“坠”)坠怎么讲?
生:就是掉下来的意思。
师:这个欲呢?
生:就是快要的意思。
师:摇摇欲坠就是摇摇晃晃地快要怎么样呀?
生:(齐)掉下来了。
师:第三句。
生:(读句)“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师:概括一下,这时的星星是什么样?
生:像是莹火虫,在我周围飞舞。
师:是周围吗?
生:好像在周围飞舞。
师:(板书“飞舞”)这儿又飞舞起来了,这三句你们看看星星在作者眼里怎么样啊?(用“→”把板书上的“悬”,“摇摇欲坠”、“飞舞”连起来)
生:我从这三句里看出来,作者眼里星星在不停地变化。
师:而且越变越..
生:越变越小。
师:小?
生:越变越离作者近了。
师:对不对呀?
生:(齐)对。
师:原来悬在天空,后来摇摇欲坠,最后,在他周围怎么样呀?
生:(齐)飞舞。
师:
那么我要问一个关键问题,星星怎么会跑到他的身边来飞舞?
生:是因为他睡觉了。
师:他一睡觉星星就来了?(众笑)我天天睡觉,星星一次也也没有来过(笑声)
生:我觉得这是作者看星星看得入迷了。
师:星星真下来了吗?
生:(齐)没有。
师:那作者为什么说在他周围飞舞?还是他没说明白?(铃响)先不讨论了,下课。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