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支玉恒《繁星》(四上4课) 课堂实录(第二课时)

更多语文名师精彩课例,请点击阅读
小学语文名师课例第一辑(视频、实录、设计238节)
初中语文名师课例第一辑(视频、实录、设计66节)

小学语文各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名师经典课例(视频、设计、课堂实录)

小语各年级上册前两单元名师经典课例(视频、设计、课堂实录)

统编教材中的革命传统教育精彩报告及经典课例

小语各年级下册一至八单元名师课例(视频、实录、设计)

小学各年级语文上册第五至八单元名师经典课例(视频、设计、课堂实录)


支玉恒《繁星》(四上4课) 

课堂实录(第二课时)

一、继续品读第三段
师:
我们接着来讨论理解第三句:星星怎么会跑到作者身边来飞舞。
生:我认为是星星的影子映在大海里,他躺在甲板上,所以好像在他身边飞舞。
师:不太可能吧!第一作者是看着天空,还是看着海水?怎么会知道星星的影子;第二,作者坐的是远洋轮船,甲板离海面远着呢,不可能有“在身边”的感觉;第三,海水波浪翻滚,不可能映出星星的影子。
生:是作者的眼睛模糊了。
师:眼睛模糊了,星星就跑到眼前来了。你今晚可以到院子里试一试,当你眼睛模糊的时候,看看星星是不是下来了。
生:他在星的怀抱里已经陶醉了。
师:他用了一个词非常重要,什么词?
生:是“陶醉”。
生:对了,刚才你读课文时没有陶醉,所以读不出来,也说不出来。是不是?注意听我这个问题,作者觉得天上的星星像星莹火虫一样在身边飞舞,他觉得和星星在一起。是星星由天上下来了,来到他身边,还是作者飞上天去了,来到群星中间?
生:星星没下来,他也没上去。(众笑)
师:哦,那就没有出现他写出来的那种景象。
生:是他自己上去了。
师:你为什么这样理解?
生:因为他看星星已经看得陶醉了。
师:他已经把自己融入到星空里去了是不是?他身体没上去,可他的什么上天去了?
生:他的思想上去了。
师:他的情感上去了,他已经把自己置身在群星当中了,是不是他随着他的情感,随着他的遐想上去了?
生:(齐)是。
师:对,把这种情感读出来,体会体会这三句话怎么读,自己再练一练。
(学生各自练习读文)
师:谁陶醉了?读人家陶醉的文章而你自己没陶醉,就不会读进去,有陶醉的没有?我告诉你怎样就能陶醉:
你读哪一句,就想象哪一句的内容,脑子里要出现与作者描写的相同的情景,再读。(学生各自读文)
师:这次有没有陶醉的?哦,这回陶醉了不少,(请一位学生推荐一位读文读得好的同学)
生:(读文)“深蓝色的天空..周围飞舞”。
师:有那么一点陶醉吗?
生:(齐)有。
师:你把读的声音再轻一些,柔一些,知道柔吗?不要那么刚,那么硬,柔和些。后面有一句话(读文)“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你要能把这句话体会出来,那就读好了。再读。(生重读)
师:这回读得不错了,谢谢你,听她这一读呀,连我也带进去了,我也不由自主地想读一读,咱们一块来陶醉好吗?
生:(齐)好。
师:注意听我怎么读,然后我还要找同学来读。(教师读文)你们自己再试试好吗?开始。(生各自读文)
师:我听好多人都读错了一个字,我的眼睛模(mó)糊了,不要读(mō)糊了。下去后查查字典。谁来读?(叫一生推荐另一生)
(被推荐的同学读文,教师让他注意节奏,读得不要太实,要虚一些,并作“实”与“虚”读的示范)
师:读得非常不错,这一段就先不读了。你们看他现在哪儿呢?
生:(齐)陶醉了。
师:在哪儿呢?
生:(齐)在星天上。
师:现在先把你的思想回到舱板上来,回来没有?
生:(齐)没有..回来了..(笑声)
师:你现在开始回忆你小时候看到的星星是什么样子的,谁告诉我。有的人聪明已举起手来了,有的人还在那儿傻想呢。
生:我小时看到的星星是一眨一眨的..
师:你现在还是“你”,不是巴金,你们都应该把自己都当成巴金先生,站在巴金先生位置上去想象。
生:我小时候看到的星是密密麻麻的。
师:作者在第一段里写他看到的星简单地说只有几个字呀?
生:(齐)四个。
师:哪四个字?
生:(齐)密密麻麻。
师:他光看见密密麻麻满天的星,他当时陶醉了没有?
生:(齐)没有。
师:你们再回忆一下你们小时候在南京看星,那时候是什么样的?
生:星群密布的蓝天。
师:星群密布和密密麻麻有区别吗?
生:有区别。
师:那你谈谈它们的区别。
生:密密麻麻是特别多,星群密布是比较多。
师:哦,他长大了,星星也少了。(众笑)可见不对。
生:密密麻麻是挨挤在一起,星群密布是一片一片的。
师:小时候是挨挤在一起,到他长大了了星星就一片片的了。(众笑)
生:密密麻麻和星群密布没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
师:没有区别?不对。密密麻麻,看起来有没有秩序?
生:没有。
师:群星密布虽然还是满天的星星,没有改变,但是在作者眼里已经把它们看成一群一群的了;也就是说
他不再把满天的星看成密密麻麻的一片了,而是看成了一组一组的。为什么他会组合这些星星呢?看书回答。
生:因为那时候他在读一些关于天文学的书,也认得一些星星。
师:对不对呀?
生:(齐)对?
师:小时候只看到满天的星星,等他长大了,读了书,也就是三年前那个时候,在他二十岁的时候已读了不少书了,关于星星的知识他有没有?
生:(齐)有。
师:对,他认识了许多星座,他再看星就不是密密麻麻的一片了,哦,这几颗星组成了什么星座..教师随手在黑板上点出北斗七星图)
生:(接)北斗星。
师:对,学名叫大熊星座,这边看是北极星,再往前是仙后星座..,好多好多,也就是说现在他能把星星组合起来了,这时候就是他说的..
生:星群密布。
师:看起来不一样了,知识增加了。尽管知识增加了,但像在海上那么陶醉吗?
生:(齐)不像。
师:那么大家再回过来看第三段,还有一部分课文没有研究吧?这一段第三层的意思是他看了星星的什么?
生:(齐)感受。
师:对,内心感受。他已经陶醉了,看看他陶醉以后是什么感受,自己读。
(学生各自读文)
师:你们读过了,
我提个问题,他的感受有几点?在哪里?都标出来。
(学生各自读书勾画)
师:现在请同学们发言,
我要求用先总后分的方法来回答。
生: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是总..总体..分述是从(读文)“我望着许多..母亲的怀里。”
师:你们听明白他说了有几种感受没有?
生:(齐)没有。
师:谁还能说?
生:我觉得共讲了三点感受,第一点是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这是他看星之后的感受。第二点是“我望着那许多..在小声说话”。第三点是“这时,..母亲的怀里了。”
师:听明白是几点感受了吗?
生:(齐)听明白了。
师:几点感受各是什么也听明白了吗?
生:(齐)不太明白。
师:
为什么使大家,也使我听不太明白?就是你缺乏概括,再重说一下,简单概括地说。
生:作者的第一点感受是“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第二点是仿佛听见星星在与我小声说话。第三点是觉得自己睡在母亲的怀里。
师:他说得好极了,又明确又简练。但实际上,“海上夜是柔和的,静寂的,梦幻的,这是他的总的感受,而更具体更细腻的感受是后面说的两点:一点与朋友谈话;一点是回到母亲怀抱。我们先来看课文最后,他说“我沉睡着”,觉得在母亲怀抱中。
那你们说这个沉睡究竟是什么睡?就能陶醉?
生:入睡。
师:入睡不一定是陶醉。有没有词呀?没有词就听我说一个行不行?(板书“甜睡”)行不行?而且这母亲慈祥不慈祥?(
板书“甜睡”后加“于慈母之怀”
生:(齐)慈祥。
师:这是第三点感受,刚才他说的第二点感受是什么你们还记得吗?
生:刚才说的第二点是它们在眨眼,仿佛在小声说话。
师:他把这些星星看成什么了?
生:看成人了。
师:是他的什么人?
生:是他的好朋友。
师:对了,是他的好朋友,你能想个词吗?什么友?
生:好友。
师:好友也行,(板书“密友”)行不行?
生:行。
师:他和这些朋友在干什么?
生:在交谈。
师:对了,(板书“谈叙于”)哦,错了,哪儿错了你们看出来了吗?
生:您刚才说的是谈话,现在写成谈叙了。
师:不是这个错了,谈叙也行。密友不应该写在后面。应该写在哪?应该写在“慈母”上面。(把板书改为“
谈叙于密友”)给我出出主意,这儿是慈母之怀,这儿是密友..什么?
生:密友之中。
师:可以。
生:应该是密友之间。
师:可以,这次听你的,(板书“密友”后加“之间”)还有一个感受,他觉得整个海上的夜,有三点,第一点是..
生:(齐)柔和的。
师:柔和的夜是什么样的夜?人在这样的夜里会有什么感觉?舒服不舒服?
生:(齐)舒服。
师:非常柔顺,非常平和,那么静寂明白不明白?
生:(齐)明白。
师:那就不说了,那么
梦幻是什么样的?
生:(齐)梦幻就是在这个夜里..
师:先停一停,你是不是看书念呢?
生:不是,
师:那既然不是就放下书,用自己的话来说。
生:梦幻就是,他在看星的时候有很多联想。
师:联想,这个夜使他产生很多联想,很多幻觉,是不是?
生:是。
师:海上的夜比他家乡院子里的夜大吗?
生:(齐)大。
师:海上的夜比他在南京菜园子里看到的夜深远不深远?
生:(齐)深远。
师:太深远了,容易引起人们梦幻一般的感觉,使人产生很多联想,产生幻觉。这就是刚才我们说明的朗读时的声音要虚一点就是这个道理,你要是读得太实了,还是一种梦幻的环境吗?
生:(齐)不是。
师:(范读几句课文,读得很柔和,再重读一遍读得很实)还柔不柔了?
生:(齐)不柔了。
师:静不静了?
生:(齐)不静了。
师:“幻”不“幻”了?
生:(齐)不幻了。
师:学我的声调和语气,再把这三句读一下,开始。
生:(齐)“海上的夜..梦幻的。”
师:(指板书)我们总结出两点来,你想想和朋友谈话是一种什么心情什么口气?甜甜地睡在母亲怀里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自己放开声音练习一下,开始。(学生各自读文)
师:我刚才听那位同学读得不错,你来试试,大家注意听,看看他进入了梦幻的环境里没有。
生:(读文)“海上的夜..”
师:谁还能读成她这样?试一试,(另一生重读,教师用手势指导读文节奏和语调)
师:读得好不好啊?
生:(齐)好。
师:读得真不错。这是现在在海上的感受,
你们再把自己当成巴金先生,回忆回忆小时候看星是什么感受,在南京看星星是什么感受,再琢磨一下,小时候以及在南京和现在这些感受有没有联系?有没有共同的地方?好好读一读。
(学生各自读文)
师:找到没有?
生:(齐)找到了。
……
(很遗憾,网上的资料到这里就转到了“枫桥夜泊”,没找到后面的内容。有知道的朋友烦请告知!谢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