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于世龙《湖心亭看雪》(九上13课)课堂实录

更多语文名师精彩课例,

请点击阅读

初中语文名师课例第一辑(视频、实录、设计66节)

初语各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名师课例(视频、实录、设计)

初语各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名师课例(视频、实录、设计)


于世龙《湖心亭看雪》(九上13课)

课堂实录

(来自正道语文)

作者简介


于世龙,正道语文群友,1978年出生,河北沧州沧县教育局教研室初中语文教研员。河北省优秀教师、沧州市师德标兵、沧州市优秀青年教师、沧州市教科研先进个人、沧州市教书育人楷模、沧州市骨干教师。多次在国家、省、市教学比赛中获奖,在中文核心报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全国著名语文教学专家黄厚江先生评价其课堂教学的特点是“挥洒自如”。


《湖心亭看雪》课堂教学实录

——第三届“圣陶杯”课堂展示课大赛一等奖

河北省沧县教育局教研室 于世龙



师:进入新课的学习之前,我们先诵读一首诗,老师来开个头,如果大家能记住的话,就和老师一起大声地诵读出来:“千山鸟飞绝……

生:齐背《江雪》。

师:同学们记得非常好,柳宗元的《江雪》幽僻清冷、寒江独钓,给我们展现出了独特的雪后意境。今天,我们来走入另外一番雪景,去感受不一样的情怀,我们一起学习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师:首先交给大家一些时间,大家自由地、大声地朗读全文,一边读一边将课文中你认为应当引起同学们注意的生字词标注下来,并思索应当如何识记最好。现在开始。

生:(出声齐读课文)

师:(击掌,叫停,笑着说)同学们,你们让我感受到了八年级十三班的团结一致。老师要求自由地、大声的诵读,不要求齐读,听明白了吗?好的,再次开始。

生:(自由大声诵读)

师:好的,读完了。哪位同学能够提起一个字,觉得这个字应当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生1:我认为在我们这篇文章的第二行“是日更定矣”中,“更”字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这个字我们平常都是读四声,在这里应该读一声,要注意一下。

师:为什么它在这里要读一声?

生1:因为我们看文章一般都要看文下注解,课下注解标的是一声,所以我们就读一声。(众笑)

师:谢谢你的诚实。同桌有没有见解?

生2:我认为这个字在这里表示时间,不是表示程度,所以才读一声。

师:分析得真好,谢谢你。

生3:在第二行有一个“余挐一小舟”的“挐”字,它和“絮”字非常相近,读时、书写时应当引起注意。

师:那“挐”字和“絮”字的最大区别在哪里?

生3:一个下面是“糸”,一个下面是“手”。

师:看得很仔细,请坐。

生4:我觉得第三行的“雾凇沆砀”中,后面几个字都是生字,比较生疏,我们需要注意。

师:“沆砀”是生字,应当注意。那“凇”字见过吗?

生4:见过。

师:那请组个词。

生4:(思考不上来,不好意思地笑)

师:(笑)哦,你没见过。我们来看这个字,如果把这个两点水的“凇”字改成三点水的“淞”字,你看好不好?

生4:不好。

师:为什么?

生4:因为因为两点水的“凇”是文中一个词,三点水的“淞”不是原文中的词。(众笑)

师:(开玩笑说)这个同学回答得更诚恳——因为两点水是对的,三点水不对。(众笑)对于这个字,其他同学有没有自己的识记见解?

生5:形旁两点水是“冰”的意思,三点水是“水”的意思。“雾凇”是冰晶,应当与两点水相联系。

师:说得很好。形近字之间要注意形旁所表示的意义差别。

生6:课文第二行“拥毳衣炉火”中的“毳”字应当引起注意。这是个生字,想起三毛就会想起这个字。(众笑)

师:非常有意思。老师想问一个问题,你觉得“一个毛”和“三个毛”有何区别?

生6:“三个毛”更能突出它这个毛多。(众笑)

师:毛很多,毛很细,这种衣服非常保暖。

师:下面同学们一起看大屏幕,这是本文中的一些生字词以及多音字,我们一起将含有这些字词的短语齐读一下。

生:(齐读含有生字词及多音字的短语)

1.【挐(ráo)】

2.【拥毳(cuì)衣炉火】

3.【雾凇(sōng)沆砀(hàng dàng)】

4.【是日更(gēng)定】

5.【焉得更(gèng )有此人】

6.【强(qiǎng)饮】

师: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朗读全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其他同学在听读的过程中,可以边听读边结合文下注释对课文进行口头翻译,如果遇到自己把握不准的字词解释,可以根据上下文进行“猜测”;如果遇到比较简单的地方,可以凭借语感“冲”过去。

生7:(朗读全文,“喃喃”读错音)

师:(纠正“喃喃”读音)同学们一边听读一边口头翻译的过程中,有没有把握不准含义的字词,可以提出来。

生8:“余住西湖”、“拉余同饮”、“见余,大喜曰”中的“余”字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师:有没有同学能帮助他?

生9:这三个“余”都是指作者自己,是“我”的意思。

生10:“莫说相公痴”中的“痴”字,我不明白它的意思。

师:(笑)其实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不是觉得这个“痴”字应当解释成“痴呆”,但又觉得不合适?(众笑)

生10:嗯不是。(吐舌头,众笑)

师:(对学生)呵呵,他在向我吐舌头。这个同学提出的问题非常好,这个字我们会在后面进行一个深入的理解,谢谢你的问题,请坐。

师:下面我们来看大屏幕,本文当中有些文言词汇在以后的文言文学习中我们还会遇到,我们把它提取出来。大家读词,然后读该词解释,读一遍即可,好吗?来,读起来。

生:(读重点词释义,记忆)

1.俱—消失

2.上下白—全,都

3.一—小草,喻轻微纤细的事物

4.而已—罢了

5.下船—等到

师:通过刚才我们在课上的两边通读课文,以及结合大家提前的预习,我相信同学们一定对张岱的这篇作品有了一定的了解。刚才课前我和同学们交流的时候,我问一位同学:“你喜欢这篇文章吗?”

他说:“不喜欢。”

我说:“为什么不喜欢呢?”

他说:(四川话)“没得意思!”(学生笑)

下面我们一起进入到文章里面,看一看能不能从感觉没意思的文章里面读出点儿“意思”来。

师:我们来看题目——“湖心亭看雪”,这是一个记叙性的题目,我们不妨从题目入手,理一理要素,看看有没有发现。首先我们思考第一个问题:湖心亭看雪,谁去看雪?

生11:作者张岱去看雪。

师:从课文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11:课文中有“余”字,“余住西湖”、“拉余同饮”、“见余,大喜曰”这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师:抓住文本信息,这个做法很好。第二个问题:在什么时间去看雪?

生12:崇祯五年十二月。

师:能不能再具体一些。

生13:“崇祯五年十二月”“是日更定矣”。

师:“更定”是什么意思?

生13:是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

师:你怎么知道?

生13:我看的文下注释。

师:做得非常好,能依据文下注释理解文意。那张岱是自己一个人去的呢,还是和别人一起去的呢?

生14:他是一个人去的,然后在湖心亭遇到了两个有同样看雪兴致的人。

师:你从文中哪里可以读出是作者一个人去的?

生14:“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

师:(赞许的)抓得准。板书:别的同学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15:后面写的是“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说明应该不止作者一个人,还有舟子。

师:对呀,作者是和船夫一起去的西湖,可为什么却说自己是“独往湖心亭看雪”,这样写矛盾吗?为什么?

生16:我觉得舟子的职业是划船,承揽顾客,这和作者的出行目的不同,所以不矛盾。

师:那么再结合张岱晚上八点去湖心亭看雪,你初步猜测:你觉得张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16:我觉得他就是古代的那种文人学者,非常有闲情逸致,有时间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师:你自己有没有晚上八点独自出来赏雪的经历?

生16:没有,因为我们这边很少下雪。(众笑)

生17:我觉得张岱是很浪漫的人。

师:为什么用这个词?

生17:晚上八点别人都回家了,他却出来,这就很浪漫。

师:我能感受到你是一个崇尚浪漫的人。

生18:我觉得张岱是一个有怪癖的人。(众笑)冬天晚上八点左右天色应该已经很黑了,天又很冷,他居然还出来看雪,说明他有怪癖。(众笑)

师:恭喜这位同学,能从看似平淡的文章中找出怪异之处并思考,你找到了解读本文的第一把钥匙。

师:再思考下一个问题:湖心亭看雪,雪下得怎样?

生:大!

师:板书:从哪些词句读出雪大?

生19:可以从“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中读出雪大,雪下的时间长、西湖声音静。

生20:可以从“拥毳衣炉火”中读出雪大,因为很冷。

生21:可以从“雾凇沆砀”、“长堤一痕”等处读出雪大。

师:这位同学思考的答案一出,把我们指向了本文当中非常精彩的描写雪景的句子。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上这几个句子。这处描写是《湖心亭看雪》中历来为人们所推崇的经典描写雪景的文字,它好在哪里呢?你最喜欢这几个句子当中的哪一个词?

生:(思考)

师:谁来说一下?

生22:我喜欢“上下一白”中的“一”字,它写出了雪下得非常大,天地浑然一体,天气非常冷,雪天的颜色也很漂亮。

师:你把这个小短句朗读一下,并且把“一”字重读,强调出来。

生22:(朗读该句,强调重音)

师:你读的很好,读出了雪大。

生23:我特别喜欢“舟中人两三粒”中的“粒”。这个字写出了人在茫茫大雪中显得十分的渺小,也突出了雪的大。

师:你说的很好,用人的渺小反衬出雪大。那这个字可不可以在朗读的时候重读?

生:(小声:可以)

师:好,那我来重读试一下。(师范读该句,故意将“粒”字读重音,问生)这样读好不好?

生23:好像不怎么好。(众笑)

师:呵呵,谢谢你评价老师时谦逊的态度。怎么不好呢?

生23:这个字意图体现渺小,虽然很重要,但好像没有必要重读,只要轻轻地读出来就行了。

师:这是个很重要的字,但却不适合重读,那我们就把它轻读,这叫做“重音轻读”。你读一下试一试。

生23:(朗读该句,“粒”字重音轻读)

生24:我喜欢“唯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中的“痕”、“点”、“芥”三个字。这三个字在我眼前犹如一幅画,大雪纷飞三日,雪很厚很漂亮。

师:那你看老师给改动一下好不好:唯长堤一道,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

生24:我觉得不好,这样改了之后,不能表现雪大……

生25:(补充)用这样的词更能够表现出“我”与万物的渺小。

师:你说的很好。我在想刚刚几个同学选择这几个词进行品析的时候,是不是受到了我制作的幻灯片背景的启示,这个背景大家知道吗?这是我国著名国画大师黄永玉先生的同题作品《湖心亭看雪》,“痕”、“点”、“芥”、“粒”给我们勾勒出这样奇幻的画面。同时我们要注意,这几个字是不是都要重读呢?

生:重音轻读。

师:我们一起来齐读一下。

生:(齐读,“痕”、“点”、“芥”、“粒”尝试重音轻读)

生26:我喜欢“唯长堤一痕”的“唯”字,这一个字能体现雪大,而且覆盖力很强,它把所有的东西几乎都覆盖了,能够看见的很少很少,“痕”可以理解为只是隐隐约约地露出一点痕迹。

师:你用了一个词来形容这种视觉感受——隐隐约约,这个词很传神。其他同学还有没有意见?

生:(再次陷入思考,师等待)

生27:我还喜欢“雾凇沆砀”中的“沆砀”这个词,它写出了冰花一片弥漫,白茫茫的一片,说明雪下的大,像仙境一样的样子。

师:你形容得非常好,你给大家朗读这一句,读出你的这种感受。

生27:(朗读,缺乏意境)

师:你读得有一些胆怯。这样,你读的时候把“沆砀”这个词声音拖长,试一下。

生27:(朗读,把“沆砀”拖长)

师:挺好,你再尝试将这个词拖长并加上颤音,试一下。

生27:(朗读,拖长并加颤音,但没有托住气息,出现破句)(众笑)

师:气托不住了是吗。来,深吸一口气,托住气息,再读一下。

生27:(朗读,拖长并加颤音,很成功,台上台下报以热烈掌声)

师:你读得真棒,谢谢你,白气弥漫,不断扩散,你读出了应有的意境。下面同学们看这个句子:“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老师觉得这里面有一个“与”字反复出现,是不是很繁复?我们可不可以把它去掉?为什么?

生28:这三个“与”字的重复,更能加强这句话的气势,更能表现出雪的大,把天、云、山水的颜色化为一体,难以分辨。

师:说得好,三个“与”字增加了整体感,雄浑难辨。我们看,这处写景共有两句:前一句强调“极大”,我们要读出一种雄浑感,注意读出重音;后一句强调“极小”,我们要读出渺小感,采用重音轻读的方法,几个量词逐次渐轻,当读到“舟中人两三粒”的时候,停顿一下,把最后的“而已”读到最轻。老师先来范读一下,其间大家可以小声跟读。

师:(范读)我们想象这画面,一起齐读这处写景句,来,一起读起来。

生:(齐读)

师:前天与大家见面交流的时候,我曾问过一些同学:咱们这里下过雪吗?有个同学说:我们只在2010年冬天看到了几个雪花片片(四川话)。我们似乎对大雪的感受很少。有同学说:老师你要是让我写雪,我一定会写下雪多美。可是我们发现作者张岱写雪的时候,似乎并不是写雪“美”,而是侧重于写什么呢?

生:(齐)雪大。

师:你如何理解在这处写景中作者的用意呢?

生29:因为雪大才美,“大”即是“美”。(众笑)

生30:我认为,作者真正喜欢的是雪“大”这样一种气势,充分感受到自己的渺小。

师:我们看到,作者不写雪美,而直言其大,这又是一处奇异的地方。接着往后读,作者观完雪景,到了湖心亭却遇到了两个人。

生:(齐)金陵人。

师:他们相遇之后心情如何?

生:(齐)大喜。

师:板书:从哪里可以读出这种“大喜”?

生31:“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中这个“强”字可以读出来,“白”是酒杯,他强尽力地喝了三大杯酒,说明他很高兴。

师:这个“强”字我们可不可以理解为:我本来不爱喝酒,可是你非要我喝,我只能不情愿地喝,所以叫“尽力”?

生31:我不这样理解。我认为应该是很高兴、很痛快地喝。

生32:从“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中的“更”中可以读出“大喜”。张岱没有想到能在湖心亭还能遇到人,很惊喜。

师:你把这一句话读一下,把你所选的词读重,强调出惊喜感。

生32:(朗读该句,强调“更”)

师:这个句子读的时候强调“更”字,读出惊喜。老师再教给大家另外一种读法。我们想:金陵人见到张岱感到很意外,这是为什么呢?

生33:因为他们觉得下这样大的雪一般应该不会有人这么晚出来,没想到居然也有“这样的人”。

师:“这样的人”在句子中指哪一个词?

生33:“此人”。

师:我们再读这个句子,强调“更”的同时,再将“此人”强调出来。

生33:((朗读该句,强调“更”、“此人”

师:湖中遇到金陵人,双方见面分外高兴。可是有一个问题,难道张岱和这两个金陵人原来是老相识吗?

生:(齐)不是。

师:那他们为何会一见如故呢?

生34:我觉得张岱遇到金陵人,就像俞伯牙遇到钟子期一样,他们有共同的爱好,情趣相投,同为知己,所以他们会有亲切感。

师:你说的很好。(总结内容)我们来看,在这样一个“大”雪天,作者张岱一个人“独”行,在湖心亭“喜”遇两个陌生人,还痛快地喝酒,然后潇洒地走了。于是有一个人不理解了,他觉得用一个字来形容张岱再合适不过了。

生:(齐)痴!

师:(板书:痴)这是谁说的?他所说的“痴”是什么意思?

生35:这是舟子说的。他所说“痴”表明他对张岱与金陵人的赏雪不理解,舟子觉得他很傻。

师:呵呵,课堂一开始那位同学的疑问得到了证实。(对生35)那你觉得“傻”是不是张岱把“痴”字写入本文的含义?

生35:不是。张岱的真正意思是是借这个字表现自己对湖心亭遇知己的欣喜、对西湖雪景的“痴迷”

师:你提出了对这个词的理解——“痴迷”,请坐。张岱为什么如此“痴迷”于此景、此人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张岱。(示幻灯片——张岱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

本文选自《陶庵梦忆》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时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明朝亡后,张岱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披发入山”以消极避世表示其民族气节,《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即写于明亡他入山以后。

师:我们研读这两段背景资料,一起看一个词“不仕”,何为“不仕”?

生36:“不仕”就是不做官。

师:是不是因为科举考不上,没有做官机会?

生36:不是。这是因为明朝亡国之后,张岱不想背叛祖国,有对祖国的怀思。

师:非暴力,不合作。

生36:对。

师:请坐。本着刚才我们对写作背景的了解,现在我们再重新思考课文中张岱的几个怪异行为:“独行、大雪、喜遇”,你对文章内涵有没有新的想法?

生37:从这三个行为,我看出他是一个孤独又豪迈的人,他于冬天大雪的晚上一人去看雪,可见内心孤独;遇到知己又痛快喝酒,可见他很豪迈

师:那“大雪”如何理解?

生37:“大雪”看出他比较凄凉的感觉,因为他的祖国亡掉了,他自己隐于山中,过着隐士的生活,对现实很无奈,比较凄凉

师:请坐。这个时候,让我们想象张岱的内心:他的心里充满对故国的怀思,内心里有国破家丧的阵痛,而自己又无所寄托。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怀,再次朗读本文中的描写雪景的句子,去体会张岱的情思。一起读起来。

生:(齐读)

师:带着这个情思,我们再将全文一齐读背。(示幻灯片)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 ,独往湖心亭看雪。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    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生:(一齐读背)

师: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课下请同学们上网搜索并阅读张岱的《陶庵梦忆自序》,进一步体味张岱的情思。同时,我们回去进行比较,《湖心亭看雪》与课堂开始时柳宗元的《江雪》有何异同。今天,我就和同学们共同学习到这里,下课。

生:(起立)老师辛苦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