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富良《行路难》(九上14课)课堂实录
更多语文名师精彩课例,
请点击阅读
初中语文名师课例第一辑(视频、实录、设计66节)
赵富良《行路难》(九上14课)
课堂实录
(来自宁语文,赵富良,南京三中文昌校区)
师:李白的一生和一个时代紧密相连,这就是由唐玄宗开创的“开元盛世”和“天宝承平”(投影)。这是个大时代,我们常常称为盛唐。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李白有了他的“大唐梦”(板书),请同学们把这三个字写在《行路难》的旁边。
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
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
——李白《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投影)
通俗地说,就是我要竭尽所有的智慧和才能,来担任像“辅弼”这样的官。这个辅弼是个什么官呢?同学们来猜一下李白的梦想。
生:辅佐皇帝的大官,宰相。
生:应该是皇上重用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那种。
师:我们同学都是李白的知音!“辅弼”在这里指的是辅佐君主的人,通常用来指宰相。我
愿意成为宰相,来使天下统一,国内安定,繁荣富强。这就是李白的“大唐梦”。请大
家再把“辅弼”这个词写在“大唐梦”的旁边。
我们再来朗读一下,感受其中蕴含的味道。
生(齐读):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
师:在字里行间,我们读出了一种蓬勃之气,一种雄浑之风。然而世事并非总能尽如人意,李白的生命也并非他所想象的那样,一片坦途,当他遭遇挫折的时候,他是不是还能有一颗飞扬的心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行路难》。我们先一起朗读一下这篇作品。
生:(齐读全诗)
师:有两个词我们来特别强调一下,第一个是mánɡ(茫)然还是mǎnɡ然?第几声?
生:第二声。
师:好,心mánɡ(茫)然。大家标注一下。第二个,是冰sè(塞)川还是冰sāi川?
生:sè。
师:我们将这两句也连在一起朗读一下,首先“拔剑四顾心茫然”,预备起——
生:(齐读)
师:这首诗,哪两句具体写到了李白的行路之难?
生:我认为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师:怎么理解?
生:诗人想去渡过黄河,但是发现有冰雪将川流堵塞了;想要去登上太行山,却又发现白雪布满了山峰。
师:理解得很对,这两句具体写出了李白的行路之难。下面我来问两个比较有意思的问题,我们来看,“欲渡黄河”,“将登太行”,第一个写的是河流,第二个写的是山川,一“河”一“山”,我们能不能把它们都换成同一类事物?比如都换成河流,“欲渡黄河冰塞川,将过长江雪满天”,你看也蛮大气的,你说行不行?静静地思考一下再回答。
生:我觉得不行。因为要是“太行“改成”长江“,就会让人觉得只是过河的时候路比较难走,过山的时候就不知道了,这样就不能体现李白的行路之难。
师:有道理。我们联系他的行路之难来说,“欲渡黄河”指的是什么路?
生(众):水路。
师:“将登太行”是什么路?
生(众):陆路。
生:哦,水路也不通,陆路也不通,条条大路都不通。如果只写一种,就会显得很单薄,不够典型,不够全面。
师:我们再来换一种方式问一下,现在是“欲渡黄河”、“将登太行”。对我们南京的同学来说,我们最熟悉的河是秦淮河,我们最熟悉的山是紫金山,我们能不能把这两句改成“欲渡秦淮冰塞川,将登紫金雪满山”?这样多具“乡土风味儿”。
生:我觉得不行。因为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太行山是重要的山脉之一,如果我们换成了秦淮和紫金,你想想看,太行和紫金哪个更大气?这就体现了李白当时对自己前景的一种憧憬,还有他胸怀天下的一种气度。
师:也就是说,黄河太行照应了他的——
生:大唐梦。
师:换成“秦淮”“紫金”那就是“小唐梦”喽。这位同学说的很有道理,那还有没有?除了表现出他的大气以外。
生:秦淮河与黄河相比,黄河更宽,更加凶险;紫金山与太行山比起来,太行山更高,山势更险峻。如果改成“秦淮”“紫金”的话,就体现不出他的“行路之难”,境界也就显得小了。
师:好的!我们将两位同学的回答连在一起就是一个完整的答案。也就是说“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既照应了前面所说的“大唐梦”,又点出了“行路难”。世间之路恰如人生之路,李白为了实现他的“大唐梦”,经历了怎样的“行路难”呢?
师:李白少有大志,24岁“仗剑去国”,这个“国”在这里指的是故乡,他24岁离开故乡,去寻找实现梦想的途径。而李白又不屑于参加科举考试,他渴望的是一飞冲天,他渴望得到唐玄宗的一纸诏书,直接登上长安的宰相之位。他等了多久?从24岁,不是等了1年,不是10年,他等了整整17年,当他41岁的时候,他终于得到了唐玄宗的一纸诏书,宣他进京。李白特别的得意,写下:“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投影)。这里面有一个字要注意,我辈岂是蓬蒿(hāo)人。这个“蒿”其实同学们很熟悉,就是“芦蒿”的“蒿”。这两句诗什么意思?哪位同学来给我们解释一下。
生:他写的应该是李白接到唐玄宗的一纸诏书之后,他非常的高兴——
师:对不起,打断你哦。请你把诗歌解释一下——
生:我抬头看天大笑着从家里出去,像我这样的人岂是野生杂草。(众笑)
师:我哪是小草啊,我是(生插语:参天大树)大树啊,是栋梁啊。我们来一起读一读这两句——带点豪情。
生(齐读)
师:唐玄宗任命他为“翰林待诏”(投影)。“待诏”再往前,就是“翰林学士”(投影),翰林学士有一个别称,叫“内相”(投影),皇宫内的宰相。当唐玄宗设宴的时候,坐在主位的当然是天子,在下首作陪第一位坐的是宰相,宰相下面便是翰林学士,由此可知,翰林学士的地位非常高。李白,翰林待诏已经来了,宰相还会远吗?
生(众):不远了。
师:但对李白来说却是世间最遥远的距离。唐玄宗经常召见李白,但不是向他咨询国家大事,而是让他写诗,给自己和嫔妃们歌舞助兴。唐玄宗给了李白一支笔,但不是让他起草诏书,而是让他写诗赞扬杨贵妃的美丽。李白非常郁闷,这跟他想象的宰相之位相去甚远,再加上小人的排挤,公元744年,43岁的李白被赐金放还(投影)。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形之下,李白写下了《行路难》。所以当我们再来看“欲渡黄河冰塞川”这两句诗的时候,想想这两句写出了李白一种怎样的心情?
生:一种苦闷的心情。因为他想要实现自己的抱负,但是却没有任何的路径可以让他达到,所以他很苦闷(板书)。
师:践行“大唐梦”却遭遇到“行路难”。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来读这两句诗呢?
生:“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四三停顿,停顿处有小小拖长
音)
师:有一位学者叫启功,他说唐诗不是写出来的,唐诗是喊出来的。所以我们在读以李白为首的这些盛唐诗人作品的时候,要“喊”出来。比如说“欲渡黄河”(师范读,有铿锵之感),而且这是梦想,要扬上。“冰塞川”则写梦想受阻,朗读就要与前面形成反差。(师示范)“欲渡黄河—冰—塞—川”。(对生)再来一下。
生再读(读得很投入,注意了诗句中的变化,语气语调较贴切)
师:很好!当我们再回看前四句的时候,我们也不难理解,李白为什么面对盛宴却难以下咽?我们将前面几句一起朗读一下——
生:(齐读)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师:唐诗是喊出来的,我们要一起喊出来。“金樽清酒斗十千”,预备,起——
生:(再读,声音响亮而有质感)
师:李白为什么“停杯投箸”?面对着“金樽清酒”“玉盘珍羞”,他为什么不喝?谁来说一说?
生:因为他当时被扫地出门了嘛——
师:他被“扫”走了。
生:他心里非常的茫然,觉得自己的梦想很难实现了,觉得心里面一种抑郁,抑郁到已经吃不下饭的那种境地了。
生:他本来想当宰相,却成了一个舞文弄墨的闲人,心里很苦很愁,所以他怎么能吃得下,怎么能喝得下呢!
师:“停杯投箸不能食”表现了他的忧愁。那能不能把“停杯投箸”改成“停杯放箸”?
生:不能。因为投箸写出了李白被贬官之后的一种愤怒,因为他不能完成自己的“大唐梦”,所以他心中憋着一团火想要发泄出来,所以说,这么一摔筷子可能更加有气势,更加能排解他心中的一种愤恨。
师:对!如果是“放箸”呢?
生:如果是“放箸”就很平淡,不能体现他贬官之后心中的那种抑郁不平之情。
师:很好!忧愁而又愤怒,忧愤(板书)。我们再请你来朗读一下。
生读(声音比较柔和)
师:你读得特别温柔,要把声音放开一点,喊出来。你跟着我读,要读出忧愤:“停杯投箸—不—能—食。”
生再读(从激动到沉缓)
师:好!“拔剑四顾心茫然”,哪一个动作体现了茫然?
生(众):四顾。
师:那李白为什么会“茫然”呢?
生:李白他自己也不确定这条路应该往哪里走了,因为他跟原来的设想离得太远,而自己又这么不满意,生活又这么不如意,仕途就更不要说了,什么都没有了。他现在再看看他的周围,他似乎是在寻找,是在领悟一些东西,他在想我接下来到底应该怎样去做那个自己?我还能做自己吗?还能做那个“大唐梦”吗?
师:对啊!说的真是太好了!大唐梦还能实现吗?所以只能拔剑四顾。李白写过两句诗:“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可是现在他宝剑已出,该刺向谁呢?他的目标在哪里?他只好“四顾”,只好“茫然”。(师范读)“拔剑四顾—心—茫然”。
生读(声音飘虚)
师:我觉得“茫然”读得还算好。但是你拔剑的动作太轻了,你刚才拔的一定不是宝剑,是木头剑,你再“拔”一下。
生再读(读出了点味道)
师:读得有进步。我们把前面六句连在一起读一下。
生(齐读)
师:河山只能在我的梦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不如归去了,我就去隐居吧!“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在这里,李白写了两个隐士,一个是姜太公,另一个是伊尹。我们先请同学来读姜太公和伊尹的注释。
生:相传吕尚80岁时在渭水的磻溪垂钓遇周文王,后辅佐周武王灭商。
生:相传商朝的伊尹在被商汤委以国政时,曾梦见自己乘船在日月旁边经过。
师:谢谢这两位同学。当我们提到隐士的时候,我们就会想起八年级教材中的那个他——
生(众):陶渊明。
师:为什么李白在这里没有想到陶渊明呢?他反而想到了姜尚和伊尹?比如说我们把这两句修改一下。陶渊明有两句诗很精彩——
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师:我们改一下:“闲来采菊东篱下,忽复悠然见南山”也很好啊,很美。为什么不行?
生:因为李白的内心不是像陶渊明那样的。这世界黑暗,陶渊明无可奈何,他转而寻求田园生活,来保持自身的高洁。但李白是在盛唐时期,他始终想着参与朝政,想着如何施展自己的抱负。
师:所以如果他写陶渊明的话,就表明他想——
生:归隐,想退缩了。
师:而现在他以姜太公和伊尹自比,说明他——
生:仍渴盼着继续完成他的“大唐梦”。
生:我补充一点,这两个人,尤其是姜太公,他在之前也是郁郁不得志,可是后来却得到了周文王的赏识,就感觉李白也是在增强自己的信心。
师:有道理。在姜太公的介绍当中,有一个数字特别重要。
生(众):80岁。
师:李白才多少岁?
生(众):43岁。
师:李白的言下之意是什么你懂了吗?我们来请同学说一说——
生:他的意思是,现在不是不做官,只是时候还没有到,如果时候到了,自己一定是可以做宰相的,一定可以实现大唐梦的。
师:对,姜尚80岁才被发现,“我”现在才43岁,我还很年轻,我还有的是时间。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宋代王安石,曾填过一首《浪淘沙令》(节选):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谈笑中。”(投影)
生(齐读)
师:这首词写的就是伊尹和姜尚两个隐士。因为周武王是姜尚后期的辅佐对象,所以这里王安石以“武”来代指姜尚的伯乐。这是李白的梦想,李白期待的就是“兴王只在谈笑中”。而现在,当他想起这两位隐士,他内心便有了一种希望(板书),他坚信自己的“汤武”一定会到来。那么我们又该怎样朗读《行路难》中的这两句呢?
生:我觉得他这里应该读出一种安慰,一种希望。
师:你试着读一下。
生读(前后语调有变化)
师:读得层次还是很清楚的,就是要再往上走一走。
师:理想值得人去期待,然而现实却无比的残酷。“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这四句和前面诗句在外形上有着明显的不同,有什么不一样?
生:这里是三字一句,它的前两句还是重复的。
师:你说李白为什么要突然变一个形式?
生:加强他自己的感情。
师:那你觉得这里是要加强一种什么感情呢?
生:比如对世事艰难的感慨。
师(点头):我们尝试着把它变成七个字。在两句之间加个“啊”,我们来读一读。
生(齐读):“行路难啊行路难,多歧路啊今安在?”(一片感叹之声)
师:读一读我的版本和李白的版本有什么不同?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生:我觉得他用三个字三个字的短句更有气势,更能抒发出自己的情感,他心中的一种无奈和不能实现大唐梦的一种抑郁不平,更便于抒发情感,如果改成七个字的话,就有一种哀伤叹气,没有短句的气势来得强烈。
师:很好啊,你关注到气势,关注到抑郁不平,我刚才听你回答的时候,听得很仔细,你说李白的那个版本里面有无奈,“行路难,行路难”,我的路在哪里,为什么我没有路?诗句除了无奈,更多的是一种什么情感?
生(众):愤怒。
师:好的,忧愤之情(板书)。那前面两个“行路难”应该怎么朗读呢?我们提供两种版本:1.“行路难,行路难”(停顿一样);2.“行路难,行路—难”(停顿有明显变化),哪种更好?
生(众):第二种。
师:好,我们来喊一下。
生(齐读)“行路难,行路—难”。(声音扬起)
师:大家喊得很好!我们连在一起把四句再读一读。
生(齐读)
师:多歧路,今安在。如果李白诗歌就写到这里,那他就是一个愤青,那他只是为了发泄内心的一些情绪,内心的一些不满,但李白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当他内心充满一种抑郁不平,出现一种愤怒的时候,他始终充满了一种希望,这就是最后两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预备,起——
生:(齐读)“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师:这里有个“会”字,我查了一下《古代汉语词典》,有4种解释:“1.会合,聚会。2.时机,机会。3.正好,恰巧。4.必然,一定。”(投影)大家看哪一种解释最合适?
生(众):4
师:当这个“会“翻译成”必然,一定“的时候,这两句诗又表现了李白怎样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表现一下。
生20:我感觉第4种“必然,一定”,表明了李白对他继续去实现自己梦想的一种决心。
师:除了读出决心,还能读出什么?
生:我觉得如果“会“指的是必然的话,这里就更能表现出李白心中的那种自信。
师:这里有李白对自己的一种自信(板书)和一种决心。这两个词用得很准确,而且我们发现大唐的很多诗人都蛮像这样的,我们在八上还学过两句诗,发现那个诗人也很自信,这就是“会当——”
生:(齐读)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师:读得很好,刚才我们不止是在读,有些同学还在喊,但是只有少部分同学在喊,我们一起来喊一下,预备,起——
生:(齐读)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师:很有气势!南大有一位教授,名字叫莫砺锋,他曾经讲过这样一句很有意思的话,他说李白的这一首《行路难》,哪怕前面什么都不写,这一首诗就只有这两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也一定要握着他的手,对他大声地说“谢谢哦”。因为这两句诗,激励了后代无数在困境中迷茫的人们。当我们自己或身边的亲朋好友,遭遇到一些挫折,遭遇到一些不幸的时候,我们要告诉自己,或者他(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学生情不自禁跟读)我们再读一下这两句。
生(齐读)(声音扬起,有些同学颇动情)
师:当我们再回看这一首诗的时候,我们读出了李白的情感起伏,读出了李白最后又焕发了自信,坚信梦想一定会实现。
师:很多人都说,李白是用生命在进行创作,那在这首诗当中,我们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生命呢?大家静静的想一想。
生:一个拥有壮志豪情的生命。因为李白虽然遭遇了挫折,但是他还是相信自己终会被赏识,他的抱负就是要辅佐君主,成就一番大业。
师:他仍然渴望着实现他的“大唐梦”。
生:我觉得这是一个勇往直前的生命。他不停地向着他的“大唐梦”在奋发向上,不停地在向那个胜利的彼岸前进着,哪怕遭遇再多的困难和挫折。
生:他是一个乐观积极的生命。尽管会遇到困难,但他并不是就消沉下去,他是会重新振作起来的。他很乐观,也十分的积极。
生:他是一个不息的生命。他看着自己的那把剑,正是他当年自己仗剑走天涯的剑,现在他被扫地出门了,就像他的长剑被人拔去了,但是人们拔去不了的是他心中的“剑”,这是不是倔强的倾诉?(所以)他是一个不息的生命。
生:这是一个想要怒放的生命。(赢得同学掌声)因为他虽然现在是低谷,但他坚信自己总会怒放的,总会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就像他自己写的那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师:请坐。“怒放”,我觉得这个词用得特别好,李白是一个怒放的生命(板书)!大家都是李白的知音。正像汪峰在歌中所唱,这是一个“怒放的生命,就像矗立在彩虹之巅,就像穿行在璀璨的星河,拥有着超越平凡的力量”。我们一起来朗读全诗!
生(齐读)
师:当我们打开一些关于唐诗的书,我们经常能读到一句话:“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因为两者都有着博大的胸怀,自信的精神、飞扬的个性。我想也正是有着一个又一个“怒放的生命”,才有了让人无比神往的 “盛唐气象”(板书)。
师:李白离开长安以后,很快就遇见了另外一个“怒放的生命”,这就是和他并称大唐“双子星座”的杜甫。闻一多曾经在一篇文章里讲述李白与杜甫的相遇,“就好像青天里太阳和月亮走碰了头”(投影),李杜二人会发生怎样让人心驰神往的故事呢?请看闻一多《杜甫》。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
(下课)
【教学反思】
一、活动
语文活动,首先应该紧扣“语文”二字,不要旁逸斜出,设计成偏离学科特点的历史活动或者政治活动等。在环节实施和课堂运作中,教师不能只追求课堂形式上的活跃,只满足于口头上热闹愉悦的“来言去语”,应该想方设法将文本的学习体验落到实处。本课的教学就是结合学科个性、文本特点、学生实际,本着“有趣、有序、有益、有效”的原则,将文本学习“物化”为一个个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在活动中完善自我,进而完成语文素养和人格境界的全面提升。本课通过实施系列教学活动,学生在词语名句、点评描述、对话表达等方面都有比较丰富的生成、体验与积累,这才是课堂教学真正的“痕迹”。
其次语文的活动,应该是以语言技能训练为核心的活动,是以听说读写为基本形式的活动,是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的活动。好的语文课之所以姓语,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紧紧抓住了文本语言这条主根。有了这条主根作为依托,再联合其他提供养料和水分的侧根、须根,才构成了枝繁叶茂的植株在地下的有力支撑。相反,如果削弱乃至缺少了这一支撑,植株的生命力可想而知。本课教学环节的设计紧紧围绕诗作,相对独立又互相支持,使学生读写能力在梯度合理、形式多样的活动训练中不断提高,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然而,我们也见到了许多这样的课:大肆渲染地导入,费尽口舌地绕弯子,迟迟走不进作品,刚走进作品,却来了个“蜻蜓点水”,急匆匆地走出文本,架空分析,虚浮链接,“外围战”打得不少,“巷战”打得不多,有时像历史哲学课,有时像主题班会,有是像曲苑杂坛,有时像正大综艺,就是不像语文课,“少、慢、差、费”带来的贫瘠且不说,还“肥水流了外人田”。
本课的语文活动立足语用,通过对具体语境中语言的揣摩、理解、感悟、运用,学习并获得在具体语境中表达的素养和技能。整课的活动设计充分体现了“语文”的特点。如“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能否换成“欲渡秦淮冰塞川,将登紫金雪满山。”?结合诗意,想象此时李白的形象,这是一个 的生命?等。
二、朗读
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诗歌更具形象性、抒情性、音乐性与含蓄性。诗歌的语言精准且生动,无论是教还是学,都要从精准的诗句中领悟诗歌丰富的内涵。朱熹曾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所以,在古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朗读古诗,让学生在朗读中融入诗境,得到精神的陶冶和审美的感受。
其一,思其事。“文学作品是作家生活的镜子。”要鉴赏古诗,首先要知人论事。朗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感知了诗人的遭遇和处境:李白怀才不遇,被“赐金放还”,以此,把握了读诗的感情基调。
其二,揣其情。托尔斯泰说过:“真正的艺术产生的原因是那想表达日积月累的感情的内心要求。”写诗与读诗,怎一个情字了得。这首诗总的来说是豪放旷达,意气凌云,但其感情又有不同的变化,因而,朗读的技法也应有不同的变化。
《行路难》一课,有开头的熟悉文本的读准字音的基础朗读,也有结束的领悟诗歌情感的高潮朗读,更值得咀嚼的是领着学生进行的六次指导朗读及对李白的六次跌宕情感的分析玩味:
序号 | 指导朗读的诗句(含词语) | 体悟的情感 |
(1) |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 失望 |
(2) | 拔剑四顾 | 忧愤 |
(3) |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 茫然 |
(4) |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 希望 |
(5) |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 愤慨 |
(6)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豪壮,对自己的前途充满必胜的信心 |
无论哪一处的朗读指导,都是从基于文本学习需要着手的,都是从训练学生的诗歌赏析,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出发的。同时,不但兼顾到集体朗读,更重在处处可见的个性化的朗读。如介绍李白出生的背景、介绍李白写作此诗的背景等;又如让学生体味“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两句是如何表现行路难的,师生开展的双边品读活动:能否换成都是河流,比如说,“欲渡黄河冰塞川,将过长江雪满天”?能否换成别的河山,比如说,“欲渡秦淮冰塞川,将登紫金雪满山”?等等。
正因为此,课堂上,学生最终对李白诗歌中跌宕的情感的准确体会由“失望——忧愤——茫然——希望——愤慨——豪壮,对自己的前途充满必胜的信心”才是那么地水到渠成。
三、生成
在新课程背景下,经常提及的“预设”与“非预设”是一组相对概念,切忌重其一点,不及其余。绝对的“非预设”是虚无,绝对的“预设”是单边活动;“预设”的最高境界是“一切皆似无意间”,“非预设”的最高境界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虽然时下对于“非预设”的呼声很高,但规定了具体教学内容的课堂,其教学环节还是应该仔细揣摩、精心设计的。比如“切入点”的选择。所谓“切入点”,就是分析一篇课文的着眼点和突破口。从这个突破口入手,我们就能提纲挈领地对课文进行全面剖析,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教学中只有准确选择切入点,才能做到“牵一点而动全文”,使课堂实效性得到最大的提升。这节课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作为全诗教学的切入点与中心点,就是起到了这样的“牵一点而动全文”的效果。
本课的教学环节是经过反复推敲的,不论是“解题”“诵读”,还是“描述”“勾画”,不论是“点评”“表述”,还是“积累”“链接”,都扎实而活泼地引导学生感悟、体验、训练。由本课的“过程描述”来看,环节的合理实施与课堂的动态生成都是比较成功的,学生在教师的调控引导之下,深入体验,积极思考,科学训练,探究交流,尤其是在读写方面,学生的聪慧才智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开发与展示,“生成”了许多“亮点”。
四、自然
这节课由“李白的大唐梦”导入,到“大唐正是拥有着这样一个又一个怒放的生命,才形成了我们后代人为之赞叹敬仰的‘盛唐气象’”的李白的风骨结束,中间还有深入点及提升点,整个课堂节奏是比较自然的。整节课不是浅浅地流过,而是贴着这首诗,读出了一个立体的李白形象。在整首诗中,李白也不是始终是昂扬向上的,他也有低沉、苦闷的时候,这是真实人性的显露。
本节课最大的期待就是唤醒,唤醒学生意识到那“诗”为什么叫“诗”的理由,激发他们对诗的热爱。
以上是这次教学的可取之处,由于备课欠深入及对学情了解不足,也出现了一些遗憾,再教时,我想做以下的改进:
1. 情境。
增强学生角色意识。黑格尔说:“艺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从来就是寻找引人入胜的情境。”要想学生在阅读诗作时能“披情入文”,就要引导他们与李白共呼吸,想其事、想其景、想其理、想其情,真正达到与诗人深情深意的契合,而不是“冷静”地游离于课堂。
2. 朗读。
加强学生朗读指导。学生朗读缺少平时的训练与指导,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也会有“行路”的“苦闷”。下次再教,要能停下来,多做启发与指导,多练习,而不是“匆匆赶路”。或者课前能对学生的朗读水平做些了解与交流。这样可以使学生的课堂更加“李白”。
【教学点评】
11月28日,我在雨花台中学听了赵老师的一节《行路难》,颇觉舒朗大气,浑然天成。现将其课简述并点赞如下:
起始,赵老师便道,李白实在是做着“大唐梦”的——“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想以自己的才华,成为一代贤相,富国强民。而他41岁之际,奉召进京,几乎走到了“梦之边”,因而“仰天大笑出门去”。然而——
于是师生齐读《行路难》。接着赵老师并未循着常路去概括诗意—划分诗节—品读诗句—深悟诗蕴,也不是去找出意象—勾画意境—品悟意蕴,而是问:诗中“哪两句具体写到了李白的行路之难?”不约而同,学生都围拢到“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面前。不可思议的是,单单这两句,赵老师几乎用了半节课的时间,带着学生反复朗读,推敲咀嚼。如此这般,一个站在“梦之边”又忽遭“行路难”的李白,几乎如在目前了;如此这般,“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的苦闷与忧愤之情,也仿佛萦绕在教室之内了。倘若就此下去,李白“多歧路,今安在”的呐喊也便呼之欲出,而赵老师又轻抖一鞭,让课堂再生波澜:“无路可走不如归去的李白,为什么不是‘闲来采菊东篱下,忽复悠然见南山’呢?”于是,学生再向李白的心境靠近。“心若在,梦就在”啊,即使用典,也透着诗人内心的期望。所以,顺理成章,即便大声慨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也挡不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课已至此,原可以画上句号了,但赵老师又补一锤,把这首波澜壮阔的课堂进行曲推向高潮:“有人说,李白是用生命写诗的,你读《行路难》,能感受到一个怎样的生命呢?”其时学生在赵老师的启发下,早被诗歌打动了,对李白的热爱之情也油然而生,于是有学生说“这是一个想要怒放的生命”。于是在一片礼花般的掌声中,下课了。
我之欣赏这课,原因有三:一是喜欢这种整体性的结构。赵老师以一个“大唐梦”串起李白一生不灭的精神追寻,再以一个“行路难”,表现李白顿挫的现实处境,两相比照,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强烈感触。尽管李白的“大唐梦”带有鲜明的个人色彩,尽管作为一个诗人,他似乎做错了梦,但在那个两千多年里最华丽的时代,自视甚高的文人希求功成身退,不是自然而然吗?赵老师没有破坏诗的整体样貌,而是领着学生顺着诗句,朗读,品味,体验诗人的情感起伏(起先拎起并详解的“欲渡黄河”句,是做“大唐梦——行路难”理解的铺垫的),这就比很多诗歌教学断裂式的“读一读,品一品,赏一赏,悟一悟”高明许多。那样的设计是把课堂化解成几个任务,指导朗读的环节就是指导朗读,品味语句的环节就是品味语句,学生深悟诗意后,再想发声朗读也不得了,这多遗憾。二是喜欢这种个性化的阅读。这节课,赵老师除了几处以改句比较的方式,让学生品味语句外,整堂课给学生的学习任务几乎都是朗读,而这种朗读指导是纯为这首诗而来的,不似很多朗读指导,泛泛的要求“读准字音,读准停顿,读准节奏,读出感情”,也不似一些古诗朗读指导,只重所谓技巧,比如诗句停顿处要拖长音等,以致所有古诗似乎都可以这么念。赵老师则不然,他一定要学生读出诗句内在的情感变化,比如“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梦”,是理想,而“冰塞川”“雪满山”是“难”,是挫折,这怎么能都用一样的语气声调表现呢?更为难得的是,赵老师用启功先生的一句“唐诗是喊出来的”,慢慢带着学生“喊”出《行路难》,其表现力和感染力,都折服四座。三是喜欢这种统一性的风貌。如果说课堂教学是艺术,那么艺术也就自然存在其表现形式与表现内容相一致的问题。虽然,“随音乐摇曳的身体啊,灼亮的眼神,我们怎能区分舞蹈与跳舞人?”(叶芝《在学童中间》)内容与形式两分法未必科学,但当舞蹈呈现最完美状态时,舞蹈人似乎消失了,也就是形式和内容早已圆融到一起,这或许就是“意与境浑”吧。许多老师上课是不大激动的,随便怎样的文学作品,他也只是带着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很冷静、很旁观地引导学生学习,所以不少老师上再多的课也是不累的,因为他并未动情。赵老师仍不然,他以自己的朗读,以自己的理解去感受李白,所以,课堂上他常有代李白言的动作和话语,他的语气语调都是在表现着盛世中天才的心路,好像他也正做着“大唐梦”似的,所以课堂自有一份豪情,因而也自有一种雄浑的意境。
赵老师这一课《行路难》,是极具声气的,若要领略,还需到现场,我之拙笔实在难以传达一二。
(南京市教研室 袁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