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语文名师精彩课例,
请点击阅读
初语各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名师课例(视频、实录、设计)
初语各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名师课例(视频、实录、设计)
王剑玲《渡荆门送别》(八上13课)
教学设计
(来自丽江市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首诗。2.在合作探讨中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及主旨。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重点 :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难点 :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感及对“送别”的理解。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聊聊我们的老朋友---李白。诗人李白一生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了不少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名诗佳篇。这首诗是诗人于开元十三年(725)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二十五岁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二)学习《渡荆门送别》1.初读 读文字学生自由读古诗,初步了解诗意。放录音,营造气氛。《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明确: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2.再读 读文意男女生齐读,结合课本下面的注释理解诗歌的意思,学会翻译。⑴荆门:山名,位于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三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⑵远:远自。⑶楚国:楚地,指湖北一带,春秋时期属楚国。⑷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⑸江:长江。大荒:广阔无际的田野。⑹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下:移下。⑺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⑻仍:依然。怜:怜爱。一本作“连”。故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因诗人从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称作故乡。⑼万里:喻行程之远。教师明确:乘船远行,路过荆门一带,来到楚国故地。青山渐渐消失,平野一望无边。长江滔滔奔涌,流入广袤荒原。月映江面,犹如明天飞镜;云变蓝天,生成海市蜃楼。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不远万里送我行舟。3.深读 读文情(1)从尾联来看,这首送别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明确:不是,是告别故乡。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诗人初次离开故乡,确实有些依依不舍,但不说破。掉笔从对方写来,说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会送我这个远别故乡的人到楚地。(2)尾联抒发了怎样的感情?明确:抒发了思乡深情。(3)深读诗歌体会主旨。明确:这首诗通过对出蜀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由高山、原野、明月、彩云构成的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山河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4.拓展延伸(1)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明确: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衡的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2)这一联中有一个字用得好,找出来谈谈它好在何处。明确:“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们以空间感和流动感。(3)颈联则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请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意境。明确:“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天上云彩,层层叠叠,构成海市蜃楼。教师补充: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初次见到平原时的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三)齐读,背诵这首诗。(四)课堂小结(五)板书设计 渡荆门送别 李白(唐) 首联 交代旅程 颔联 喜悦开朗 颈联 新奇景色 尾联 思念故乡(六)教学反思(略)作者简介:王剑玲,一个才疏学浅,但心中怀有诗和远方、坚定不移的热爱着生活的初中语文教师。默默耕耘,静等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