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葛军旗《植树的牧羊人》(七上13课)教学实录
更多语文名师精彩课例,
请点击阅读
初中语文名师课例第一辑(视频、实录、设计66节)
葛军旗《植树的牧羊人》
教学实录
(来自丁卫军简约语文工作室)
葛军旗,通州区实验中学副校长,南通市中青年名师丁卫军工作室核心成员,南通市教坛新秀。曾获江苏省初中语文优秀课比赛一等奖、江苏省“五四杯”初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一等奖、南通市初中语文优课评比一等奖、南通市第二届行知杯中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南通市中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竞赛二等奖、江苏省第十六届“五四杯”教学论文评选三等奖、南通市优秀教育论文一等奖等荣誉。在省级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一、借题发挥,初识牧羊人
师:今天老师要花一节课时间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个人。(教师板书:牧羊人)当老师在黑板上写上这三个字以后,老师发现我们同学水汪汪的眼睛里跳出了一个个疑问。(问一生)这位同学,你说说看,你有什么疑问?
生1:这是一个怎样的牧羊人?师:好,下面就请大家默读课文,圈点勾画课文写牧羊人的相关语句,并用“ 的牧羊人”的形式谈谈你对牧羊人的初步认识。生2:第4小节第3句“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的人往往这样”,从这句话中,我看出牧羊人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生3:还是第4小节“他显得自信、平和”,从这里直接可以看出牧羊人是一个自信平和的人。生4:从第11小节“他选择了一个人生活,与羊群和狗做伴,平静地看着日子一天天地流走”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孤独的牧羊人。生5:从第5小节“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热爱生活的牧羊人。(教师板书:热爱生活)
二、换题设疑,了解主内容
师:同学们,我有一个疑问,我把课文标题“植树的牧羊人”换成“沉默寡言的牧羊人”或者“自信平和的牧羊人”之类行不行呢?
生6:不行。因为植树概括了牧羊人的主要事件,而其它的只能说明他某一种精神。师:准确地说,其它一些词语形容的是牧羊人的某一方面性格。植树是贯穿全文的主要事情,所以课文取题为“植树的牧羊人”。(教师板书:植树)师:牧羊人为什么要植树呢?能不能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生7:第11小节“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他决定,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种树吧”。师:在这段话中,特别提到“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生齐读)师:换句话说,种树就是在种植——生8:生命。(教师板书:种植生命)
三、紧抓“变化”,走近牧羊人
师:接下来,请大家跳读课文,看看没有树的高原是怎样的,植树之后的高原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生跳读)师(请一生):看得出来,你的阅读速度很快。你找到课文哪里有对“没有树的高原”的描写吗?请你来读一读好吗?生9读文章第2段。师:从刚才这位同学的朗读中,我们能不能捕捉到一些合适的词语填入下面的语段呢?
生10:光秃秃、稀稀拉拉、废弃、倒塌、干涸、坍塌、一点儿生气也没有师:你能不能把这些词语填入语段整体读一读呢?生10读。师(问生同桌):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生11:找得很准确,读得很流利,但是缺乏点情感。师:你觉得应该怎么读?生11:我觉得应该读出这里的荒凉、毫无生气的特点。师:你能来再试读一下吗?生11读。师:是啊,这里本来应该是青青的山、潺潺的流水、美丽的村庄,现在却“一点儿生气也没有”。听了这位同学的朗读,不免令人心情有些沉重、压抑。这样吧,让我们换个话题:植树后的高原景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生12:文章第15、16段写到,橡树“长得比我都高”“长得很茂盛”,山毛榉树“一眼望不到边”“足足有我肩膀这么高”,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生13:文章第19段写“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师:这里所说的“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前文有具体的描写吗?生13:文章第2段“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师:大家看我把这句中的“穿”改成“吹”行不行?生14:不行。“穿”比“吹”更有力度,更能突出“狂风”的特点,同时与后面的“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比喻相呼应。师:你觉得这个比喻写出了狂风的什么特点?生14:可怕、恐怖师:除了这些,高原还有什么变化吗?生15:第20段写的“干净的农舍”“流淌着源源不断的泉水”“鲜嫩薄荷”也是。师:牧羊人改变的仅仅是这里的自然景物吗?生16:还有人们的生活状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师:怎样的变化?生16:第20段写“生活得幸福、舒适”“带来了青春和活力”“探索新生活的勇气”“健康”“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飘荡”师:从人们的活动中你能看出什么?生17: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师:牧羊人植树,不仅使“荒漠变成了绿洲”,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人们的精神面貌,激起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如果用第20段的一句话来形容这种变化,你觉得哪句话最合适?生18:“昔日的荒地如今生机勃勃,成为一片沃土”师:很明显,作者在描写高原变化时,采用了什么写法?生19:对比。师:如果让你来朗读第20段,你觉得应该读出怎样的感情?生19:喜悦、高兴、幸福(学生个别读、小组读、齐读,仔细体味“文字的温度”)师:如果你是村民中的一员,看到家乡如此巨大的变化,你想对牧羊人说些什么?请用“牧羊人,我想对你说”这样的句式来表达。生20:牧羊人,我想对你说:你让我们的家园变成了充满生机的沃土,我们十分感激你。生21:牧羊人,我想对你说:你不仅给了我们绿色的家园,还唤醒了大家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你就是我们心中的上帝。生22:牧羊人,我想对你说:因为有你,我们重新拥有了未来;因为有你,我们充满着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师:对于牧羊人植树给高原带来的变化,作者是如何评价的?生23:第17段写“这是老人种树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生24:第21段说“他做到了只有上天才能做到的事”。
四、品读语言,理解牧羊人
师:同学们,“奇迹”“上天才能做到的事”这是多高的评价啊,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一个普普通通的牧羊人,他是如何凭借自己“一个人的双手和毅力”创造出这样的奇迹的呢?生25:他在挑选种子时就十分的认真仔细。(教师板书:认真仔细)师:你从哪里看到的?生25:文章第7段写牧羊人仔细挑选橡子,用了一系列动词,如“拿”“倒”“散”“挑出”“分开”“数”“拣”。师:老师把第7段作了这样的缩写,大家与原文比较一下,你们觉得如何?
生26:与原文比,缩写后的语言更加简洁,但是不能表现牧羊人的细致态度。师:对。原文看似繁琐啰嗦的描写,更能表现牧羊人的认真仔细、一丝不苟。
(出示幻灯)成功源于对细节的一丝不苟。——爱马仕品牌文化
师:除了选种,还有什么是成就奇迹的原因?生27:他在种橡子的时候也很认真。
师出示《植树的男人》绘本插图。
师:同学们看看这张图,图上有几个人、在做什么事?生28:五个人。生29:一个人,在做种树的连续动作。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生30:用了几个动词“戳”、“轻轻地”“放”、“仔细”“盖”师:你从这些动作中看到了什么?生30:认真、细致师:关于第10段“我”与牧羊人的对话,还有一个译文版本,大家来比较一下二者的区别。
【其它版本】我好奇地问:“这个山坡是你的吗?”他摇摇头:“不是。”“那么你晓得这是谁的土地吗?”“不晓得,可能是公有地吧!不过管它是公有地,还是私有地,跟我种树有什么关系?”
生31:课文是间接叙述,而其它版本采用的是直接叙述;本文写牧羊人语言更为简单——“不是”“不知道”。师:你觉得哪个版本更好?为什么?生32:我觉得本文版本更好。一是更符合牧羊人“沉默寡言”的性格特点,二是更能表现他的“并不在意”(无私)、“一心一意”(专注)。(教师板书:无私专注)师:我想问大家,牧羊人认真地挑选好橡子,专注地把它种下去,就能创造出后文这样的奇迹了吗?生33:不能。还需要长时间地坚持。师:课文有写到吗?生34:第11段。“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师:他为什么一个人?没有亲人朋友的帮助吗?生34:第11段。“他先是失去了独子,接着,妻子也去世了。他选择了一个人生活,与羊群和狗做伴,平静地看着日子一天天地流走。”师:可以看出,牧羊人耐得住平静和寂寞,孤独地坚守,这是他创造奇迹的重要原因之一。(教师板书:孤独坚守)
五、读写结合,学习牧羊人
师:一个“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农民”,创造出了如此惊人的奇迹,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生35:牧羊人之所以能创造出奇迹,是因为他有一颗大爱无私的心,他有坚强的毅力与一心一意种树的专注力,他热爱生活,他能孤独地坚守自己的理想。生36:牧羊人拥有一颗不图名利、只为造福他人的伟大的心,他35年如一日坚守自己的梦想,他热爱生命,他心无旁骛。生37:其实我们仔细想想,如果每一个凡人能拥有这样的精神和品格,那么我们一定也可以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创造出奇迹的。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不错,平凡与伟大之间,原本只有一步之遥。让我们一齐来读一读文章最后一段,再次体会对牧羊人的敬佩和崇敬之情。同学们先说说,这一段应该怎么读?生38:“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要读出赞叹之情。生39:“一个人”“毅力”“无私”要重读。生40:还有“无限的敬佩”也应该重读。生41:最后一句“他做到了只有上天才能做到的事”中“上天”应该强调,突出牧羊人的伟大。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大家先酝酿一下,1分钟后我们来齐读。学生齐读。师:读完这篇小说,我想大家一定和老师一样心潮澎湃,震撼不已。老师写了几句话,想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合作完成,以此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受。
(学生思考、写作3分钟后展示)生42:我相信/只要播下幸福与希望的种子/荒芜的沙漠也能变成生命的绿洲生43:我相信/只要能够忍受坚守的孤独与寂寞/上天必将以鲜花和掌声回报我们的付出师:两位同学写得真好。下面请老师想请你们一起来合作朗诵好吗?最后两小节请全体同学一起朗诵。师生合作朗诵,课堂结束。
【附】本课板书设计:
语文课堂应追求简约、自然、实在
——以《植树的牧羊人》教学为例
《植树的牧羊人》是法国作家让•乔诺1953年写的一篇小说,2016年被选入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文本不仅具有较强的文学价值,更能滋补、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在教学本文的过程中,我努力追求简约的课堂结构、自然的课堂流程以及富有实效的课堂训练。一、课堂结构,追求简约本文是一篇小说,在设计时,我依据文体特点把理解小说人物形象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和重点。因此,我紧扣主要教学目标,设计了简单的四个环节:初识牧羊人——走近牧羊人——理解牧羊人——学习牧羊人。课堂结构结构简单,有利于学生清晰明确课堂学习目标;目标明确,可以避免教学的盲目性、随意性,可以更加高效地优化课堂学习效果。不过,简单并不意味着粗糙。特级教师丁卫军在《我的简约语文》一文就明确指出:“简约不是简单化。”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赋予简单的环节以丰富的内涵。特级教师肖培东也说:“浅浅,不是一个肤浅,不是简单粗陋,而是我们希望自己教得踏实,教得纯粹,教得本真,教得有实效,教得很中国语文。”追求简约,学生要在牢牢守住语文教学这个“根基”、深入解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够饶有兴致地开展形式多样的语言实践。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语文课堂变得简单而充实。在“初识牧羊人”环节,我是让学生用默读的方式,圈点勾画课文中有关直接描写或评价牧羊人的词句,以此获得对人物的浅层认知;在“走近牧羊人”环节,我是通过比较高原前后的变化,来引导学生深刻感受牧羊人的植树不仅使这里的自然景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人们的精神面貌,激起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在“理解牧羊人”环节,则是通过品读语言,分析对牧羊人的语言、行动等描写,从而了解牧羊人的内心世界;在“学习牧羊人”环节,我又运用说感想、反复朗读、仿写表达等方式,努力体现教材选入本文的现实意义。这样设计,对于课堂结构来说是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对于文本学习来说涵盖了语言、人物、主旨等诸多要素,对于学生学习来说,既有默读、跳读、比读等阅读能力体现,又使听说读写得到了全面训练,因此,无论从文本还是学生角度,课堂基本可以说达到了“言简而意约”的效果。二、课堂流程,追求自然教学设计需要环节,需要一定的“板块”,这样“容易形成教学节奏,能够比较顺利地展现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疏与密、快与慢、动与静、轻与重的相互关系”(余映潮《教学设计板块式思路》)。但要注意的是,这种“板块”不是死板、生硬地人为割裂课堂流程。好的课堂应该就像一首流畅动听的乐曲,它可以有章节、有节奏,但不可以唱唱停停。语文特级教师李凤在她的《在“无痕”语文中幸福徜徉》一文中这样写道:“我们的语文生活里,没有教条僵化的,一成不变的,一些活泼灵动,乐趣。”我认为,好的设计流程应该是运转自然,如行云流水,了无痕迹,宛如一位绝顶高手,全无招式的限制,但举手投足之间却是“水到渠成”。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首先需要教者在备课时精心地设计流程之间的自然过渡。我们一起来回看一下本课设计的两个环节过渡。1.在学生根据课文语句“沉默寡言”“自信平和”说出对牧羊人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师顺势提出疑问:能否把课文标题换成“沉默寡言的牧羊人”或“自信平和的牧羊人”?由此引导学生明确“植树”是贯穿课文的主要事件。2.在学生通过高原情景前后对比明确牧羊人植树带来的巨大变化,并找到作者评价“最了不起的奇迹”时,教师顺势引导学生挖掘牧羊人是如何凭借“一个人的双手和毅力”创造奇迹的,从而自然过渡到对牧羊人形象的深入分析。不难发现,课堂流程的自然与教师适机的“顺势”引导有着密切的关系。新课程理念要求课堂应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但这个“主体”作用不是意味着“放羊”,任由学生毫无目的地“散步”,教师在课堂的“主导”作用必须得到充分体现。我的看法,这里的“导”就是“引导”,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节点”处恰到好处地顺势引领,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达到课堂学习目标。三、课堂训练,追求实在叶圣陶先生说:“听是用耳朵读,说是用嘴巴写,读是用眼睛听,写是用笔头说。”可以说,口语和写作能力,基本包含了语言文字教学的主要范围。而衡量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和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正是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高低。2001年“语文课程标准”把口语训练和写作教学放在同等的位置,就是尊重语言教学规律的体现。语文课堂要摒弃浮华,追求实效,就绝不应该放弃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听说读写”训练。在本课设计中,我运用了多种方式来开展语文基础训练,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1.“说”:在“初识牧羊人”环节,我让学生搜寻课文相关语句,谈谈对牧羊人的初步认识;在“走近牧羊人”时,我让学生在充分感受看到高原变化的喜悦、幸福的基础上,用“牧羊人,我想对你说”表达感受,这种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与人物、与作者的阅读距离。2.“读”:本设计中不仅有默读、速读、跳读等多种阅读方式的指导和训练,还通过多种朗读形式来加强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深切体验“文字的温度”。例如,读“没有树的高原”时,通过个别读、同学评价、再读的方法,读出看到高原荒凉、毫无生气的沉重;读“生机勃勃的高原”时,通过小组朗读竞赛、全班齐读的方法,读出人们发自内心的喜悦、幸福、自豪。3.“写”:在最后一个环节“学习牧羊人”中,我没有局限于只是让学生说说简单的感受,而是在“说”如何看待牧羊人的奇迹、“读”出对牧羊人的敬佩与崇敬之情的基础上,与学生一起合作完成小诗《我相信》的写作。有了之前与文本充分情感融合的基础,再加上预设的第一段作为仿写对象,学生的写作显得非常容易顺利,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激情,出现了很多精彩的语句。一直以来,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是好的课堂、高效的课堂,许多大师、名家众说纷纭,至今也无确论。我以为,语文课堂不管运用怎样的“模式”,不管变换怎样的方法,归根结底,都应当回归到“语文的根”:回归原点——课堂价值,回归本体——语文学习,回归落点——学生发展。李白有句名言,“碧水生芙蓉,天然雕琢。”反映的是他对诗歌写作的见解——主张纯美自然,反对装饰雕琢。在我看来,语文课堂教学也应追求一种简约、自然与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