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语文名师精彩课例,
请点击阅读
肖培东《苏州园林》
教学设计与评析
(来自中学语文学霸)
第一部分:教学设计
1.检测预习/读音,字词
2.检测预习
哪幅图是苏州园林?从文中找出依据。
出示各地公园宫殿的图样,让学生展开辨识,但必须从文中找出语言依据。
3.你能用文中找出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或一个句子来归纳苏州园林几幅图的共同特点吗?
处处入画
完美的图画
如在图画中
务必使游览者……完美的图画
读出关键词
(阅读说明文,要抓住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词语、句子,从而明确说明对象及其特点。)
4.你能借助某幅图画,向游客具体介绍苏州园林处处入画的特点吗?
择其中一二幅图,结合文本语言,再次感受,图画美,感知语言。
5.处处如画,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一词确切地说出了苏州园林在中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和影响。其实,这篇说明文也是说明文写作的标本。你能探究并体会出来吗?
(1)结构标本
引导学生自读,思考文章结构,写作思路。
学生会从总分、中心句等方面思考。
这篇课文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苏州园林之美的奥秘之门。
如何介绍园林呢?介绍园林既要重视整体介绍,突出主要景点;也要关注局部介绍,注意细部景物。这样才能使游客尽快对苏州园林的总体情况有所了解。
文章眉清目秀,结构清晰。
阅读说明文,要关注内容分说的句子,抓住每段的核心句,快速把握课文大意,理清文章结构。
(2)语言标本
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以一二节为例探究。
6.“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上这些,这里不再多写了。”写作感情。结合序。
7.小结:
所以,四个讲究,不仅是苏州园林的设计艺术,也是作者写作《苏州园林》的匠心所在。作者,写文章,深厚纯熟的文字功力,不同凡响的思维水平,讲究文章布局,讲究内容配合,讲究语言映衬,讲究结构层次。所以,苏州园林和《苏州园林》,皆为标本!下课!
第二部分:教学评析
河北衡水 常博宁
今天有幸在网上见到肖老师的课。他讲说明文《苏州园林》。课结束时,我还在他的课里徘徊,久久的回味。 简:开门见山,入题——同学们到过苏州园林吗?同学们摇头。那今天我们学习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 这样的开头就像一篇好作品的开篇,干净利落,俭省力气,为了把更多的“笔墨”留给最需要的主体部分。可以说是清清爽爽,素朴大气。不是为了炫技而拖泥带水,更不是为了导入而光彩照人。其实,纵观肖老师的课例,大部分都如此。他说要老老实实教语文,这就意味着不要为了所谓的技术而丢了文本。他还说要像老教师学习,因为老教师对时尚的一些技术确乎不太感冒,而扎扎实实地就文本教文本。老教师们能贴着地皮走,不会高高飘扬,就像有些老师开头总弄些唬人的噱头,看着很炫目,很出彩,但是跟文本内容像远亲,像狗皮膏药似的,硬贴到课堂开头。而肖老师的开头看似简简单单,实则平衡轻重缓急。他是这样说的,亦是这样做的,言行合一是他的追寻。 一是从整体课堂结构看,他设置了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理解“标本”二字。这就看出肖老师的“巧”,他把第一段中的“标本”从文中掏出来,一线串之,设置了两个问题:苏州园林为何是园林的标本?叶老的这篇说明文为何是说明文的标本?这样的设置,有两个取向,一个是要学生理解苏州园林的总特征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另一个是要引领学生思考探究叶老是怎样把苏州园林说明的如此简明透彻的。如肖老师自言,我们不仅仅是教学生明白苏州园林有怎样的特点,仅仅如此的话,那就偏离了语文学科的特点,我们更要带他们在文本中走上几个来回,以在语言文字中发现“图画美”的具体体现,还要清晰地让学生洞悉作者为何要这样写,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阅读和写作两两相融的渗透价值。一个词语,架起全篇,这是肖老师一直追求的“巧”。他不能忍受课堂上的问题浪费,更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摇身变成“科学课”“物理课”“音乐课”等,无疑,主问题的有效设置就可以规避以上问题的出现。好课追寻的都是“精简”的课堂,都是“巧妙”的设置,也都是“厚”积“薄”发的结果。 尤其是,分析叶老的文章为何是说明文“标本”,可谓既“巧”又“深”。叶老的结构、语言、说明顺序,都称得上是说明文的典范。解读结构和顺序,抓住关键句,是阅读方法的渗透。语言,既有准确性,又有文学性。让学生在文中找例子,并解释说明。脱离了我们习以为常的答题套路,就有了趣味性和思维性。 “巧”还体现在:出示几组图画,让学生在比较中找出哪幅是苏州园林的。此问题的设置,让人眼前一亮,不禁拍案叫绝。我是笑着把这部分课堂实录看完的。我们知道,肖老师的课是极少用课件的,即使用也不过是三两张,这次的图片鉴赏应该属于特例。就像肖老师所言,我们的语文课可以用音乐,可以用视频,可以用图片,但一切都应该是当用则用,在“度”上一定要把好关。它们只是辅助手段,也只能起辅助作用,如果喧宾夺主,那必然是偏颇的。几组图片的选择,肖老师是用心的。一是为了和其它园林进行比较,以凸显苏州园林的特点,他结合文本选了五组图片——四个“讲究”的画面和颜色的选择。一是趣味性十足,学生们的视觉体验在先,符合认知规律,在看图片的同时,苏州园林图画美,自然趣已在心中慢慢酝酿。二是巧妙回归文本,这样的方式避免了生硬的读课文,找不同。在问题诱惑中,吊胃口。不仅要说出来,还要在文中找到依据。在这点来看,肖老师称得上是“以本为本”的教学“标本”。不蔓不枝地教语文,是他的本色。用文中的语句印证图片上的诸多特点,且在比较中领略到总体印象,不能不说“巧妙绝伦”。三是让学生用导游的身份,结合图片,给大家介绍苏州园林的一处风景。这就又一次回归文本,把文中的语言加盟自己的创造,取得良好的效果。 也许有人会说,哪个老师心中没有学生?上课不都是让学生回答问题吗?老师不是一直引导学生思考吗?我们很多时候是“假”有,尤其是公开课、比赛课时更是关注有“佳”。因为我们关注的、期待的都是成绩好的优生,他们出彩,似乎意味着我们课的成功,见证着老师的智慧。但在肖老师的课上,我们看到了“仁爱”的光芒。对于基础较差的、表达不清的、不敢回答问题的学生,我们喜欢或者说习惯忽视他们,甚至不想让他们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上。但肖老师却好像故意与我们“背道而驰”。比如,这堂课上,让一个不举手的男同学回答哪幅是苏州园林,勉强答对了,让他在文中找到依据,他开始读课文,没成想磕磕巴巴,语句几乎都是断的。我们都知道,这样的孩子最缺失的是自信,因为自己能力差而故意隐藏自己。之所以读得不流畅,一方面也许源于没好好预习,另一个重要原因更在于平时不出声读书的习惯。肖老师给他指出问题所在,并给出建议。如果大家看肖老师的课例,会发现他的眼里没有死角。他心里装着的不仅仅是让课出彩的学霸,更有角落里的丑小鸭。也许,就因为这次相遇,会让自卑的学生找回丢失的自我,会让冰冷的心灵增添一抹温暖,会让迷茫的他们对未来拥有一份希望。我想,这才是最好的教育,肖老师在用他微薄的力量让我们见证弱苗的成长,身体力行,躬身示范,这也是“标本”。 目标与过程的时间上的平衡,优等生与偏差学生关注上的平衡,重点与次重点教学分配上的平衡等等。他心里始终有个天平在衡量,他总是游刃有余地在“摆渡”,因为“度”始终在他的心上。比如:让学生充当导游介绍特点时,是有层递性的。第一个同学的导游词几乎是按着课本读的,这应该在肖老师的预估范围内。他又提出,让其他同学可以加上自己的自由发挥,显然,第二个同学在老师的有效引导下有了些许自己的创造,大家为其鼓掌。当第三个同学当导游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他加上了动作,姿态自然大方,而且语言都是在文本的基础上自己加工创造的,这次是同学们主动鼓掌,相信大家都被精彩的导游词吸引了,被这个客串小导游的才能折服了。可以看出,这三个学生一个比一个表现出色,就在于肖老师的预设是拾级而上的,关注每个层次的学生,使课堂问题也有了渐进性。 当然,肖老师的课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那就在不断的研读中慢慢消化吸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