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90后教师“升级打怪”的十年规划 | 成长集市

90后教师“升级打怪”的十年规划

(作者:殷振洋 星教师)

Part.

6

暑假,总是轰轰烈烈的
像是说着:我要大干一场
也许是纵览山河,向外延展
也许是读写观练,向内修行
两个月的时间,总要奔赴点向往
回过头来,才能说句不负时光

于是,星教师推出“成长集市”暑期特别栏目,连线六位一线教师,从不同维度分享他们成长的优秀经验、做法,和你一起“超越自己”。


第六期主题:个人规划

教师成长集市

从教以来,我收获了一些荣誉,也偶尔受邀出去和老师们作交流。交流完毕之后,很多老师都走上前来,热情地握着我的手说:“殷老师,你是如何在工作期间做了这么多事的呢?”有老师感叹:“你几年时间就走过了我用十几年时间走出的班主任之路……”我知道前辈们言辞过谦,是在鼓励我。但我的心里一直有着一个答案,“估计是老天爷想让我在有生之年,多为咱们的教育做点实事吧。”
一直以来,我都在梳理自己的班主任成长之路,我将之归结为5个字:愿、谋、读、省、干。

有做教育家的情怀

我是在高中时萌生了“教师梦”的。当时,我在班里是中上生,不惹事,不冒尖,经常被老师们忽视。一个长时间被老师忽视的孩子常常会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我在中学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心极度苦闷,我多么期望有老师能走到我的座位前和我说几句话。

我当时就在想,如果我是老师,一定要照顾到班里像我这样的“中等生”,要关爱他们每一个人,不仅要关注他们的成绩,更重要的是要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成为他们的“心灵营养师”。
高考时,我如愿考上了师范,毕业后来到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双优的名校——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如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西大附中有一个非常优秀的传统,每位新老师都要在大家面前进行一分钟的自我展示。一直沉浸在当了老师的兴奋之中的我,展示时独树一帜、与众不同。我上台后只说了两句话“大家好,我叫殷振洋,下面是我的一分钟自我展示。”和“谢谢大家。”中间只是在安静地播放自己做的PPT——背景音乐配着不断更换的孔子、孟子、陶行知、梅贻琦、蔡元培、苏霍姆林斯基、魏书生等名人的图片,而最后画面定格在了最后一张——我的照片上。
当时大家都有点懵,但这个PPT从某个侧面表明了我的志向,我来这儿就是想踏踏实实做教育的,而且要力争成为教育家。

终极思考下的目标细化

我是一个有着明确目标而且时常加以对照的人。刚刚入职的时候,受张万国老师的启发,给自己做了一张图表(见下图),系统地规划了未来10年的教育之路。
我的总体目标是要在10年之后成为专家型班主任。
成为专家型班主任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我总结出了三个大方面的因素:第一,深受学生爱戴;第二,所教班级的学生成绩要突出;第三,要有专门的学术著作。
如何才能成为受学生爱戴的班主任呢?我归结为两个方面的因素,第一,学生肯定喜欢学识渊博的老师,第二是德行端正的老师。
如何成为学识渊博的老师呢?最主要的途径肯定是多读书。那10年之内要读多少书呢?100本!并将之细化为平均每个月读1本书如果按每本书50万字的容量,那么每天平均要读1.5万字。
什么样的老师是德行端正的老师呢?我在脑海中勾勒出了具体的形象——他应该慈眉善目;他应该遇事不慌、心止如水。我要一步步成为这样的人。
如何让学生的成绩突出?首先应该是学业成绩突出。我需要做的就是“学习策略、学习方法的指导”,为了让我的学生在初三的时候能够“善学”,初二的时候他们就应该把这些策略和方法内化于胸,知晓学习原理,初一的时候必须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并不是只要学习成绩好就可以了,综合素养也要得到提升。那如何做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呢?综合素质粗略概括有以下几个要点: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责任意识、体能素质、才艺拓展。根据这些总目标,我有意识地组织各种活动训练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比如,“朝闻天下”就是让学生每天早晨口头播报一条新闻;在班会课中有专门训练学生口才的“口语思维集中营”;开办“鸿鹄日报”是为了培养学生设计、绘画、书法、统筹安排等方面的能力。
像魏书生老师一样拥有自己的教育专著,是多么幸福而美好的事呀!如果我的那本专著容量为50万字,每年就要写出5万字的东西,那么平均每学期要有2.5万字进账。按每个学期四个月计算,每个月就要有8000字的教育反思,每周就必须要写1500字。那这些反思如何而来?我的创新点在何处?理顺思路之后,我想这不就是我正要求学生所做的“档案袋整理”“省册”“鸿鹄日报”等等一系列班级事务吗?
规划图表完成后,我用红色标出了每天需要完成的内容。再细看这张图表,我知道自己每天该做什么;每一阶段大致该走到哪儿,清晰了然。
如果我按照着这样的规划走下去,10年之后就能够走上自己给自己规定的平台之上。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和激动。我顿时觉得人生有盼头。

对自我教育的最大投入

“你怎么买这么多书?”妻子不解地问。
“曾校长告诉我,我有机会当班主任了。我怕带不好班,辜负了家长的期望,辜负了学校的信任。于是,我想在这个假期把这20多本书全看完。”
那个假期,在走上讲台之前,我阅读了20多本教育著作,魏书生老师的四套书来来回回地看了四遍。我深深尝到了读书的甜头,于是坚持每个月读书,并养成了一个好习惯——做阅读笔记。
我曾经用一个寒假的时间精读了《给教师的100个建议》,写了将近4万字的读书笔记,有一种打通了教育的“任督二脉”的感觉,那是一种疏通的畅然。朱永新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然也!
既然要做学生心灵的营养师,没有扎实的心理学知识和素养是不行的。所以,我本科毕业之后立即攻读了西南大学心理学部的在职研究生。由于不是科班出身,我把大学本科的心理学教材全部借来通读了一遍。心理学又打开了我教育之路的另一扇门,于是手中有“粮”,心就不“慌”了。我一直利用它服务于班级管理,服务于学生。

成文的教育反思,一日一帖,日拱一卒

朱永新曾说,只要青年教师每天写反思,10年以后,肯定写成一个名师。所以,我要坚持写教育教学反思。
从教这些年,我一直坚持在写教育心得,总结得失。“写”的过程就是“省”的过程,就是运用到了元认知策略,这无疑是我个人成长道路上的催化剂。
写着写着,我的教育教学工作慢慢有了预见性和计划性,处理教育问题越来越老练。我不再纠结于事情的表象,而更容易切中表象下的要害。
写着写着,我慢慢形成了自己对教育的见解,而且越发系统。我的教育认知自上而下的构建起了一个世界,我再也不是茫茫教育原野中迷途的羔羊。
写着写着,我慢慢地积累了很多的教育案例,于是,《一场双簧戏》《我教学生变傻》《送活书》《压力解压法》等近30篇文章在各大报刊、杂志上发表。这又从另外一个方面增强了我的“教育自我效能感”。


做实事,践行教育梦

1.主题班会凝聚班级
我知道要系统规划三年的主题班会,绝对不能盲目而无所恃,而针对每一阶段的主要矛盾,要有相应的主题活动。
起始年级的主题班会重心落在“开学第一课”“团队融炼”“选拔班委”“建章立制”之上。在此过程中,我大量运用心理团辅活动凝聚班级,开展了有趣的活动,如班级刚建立时,我们开展了“我的摘星之旅”“读书何以重要”“温规而知行 追光成为光”等活动;小组建立起来后,我又组织学生进行“翻叶子”“穿越生死线”等活动。
学生在融炼的过程中,身体接触,情感磨合,信任滋养,逐渐从散兵游勇转变到了正规军。
初二年级到初三上学期,主题班会的选题重心放在了“学习策略”“情绪调节”“人际关系”这三大块上面,具体我划分出来了十个系列内容:开学第一课系列、动力唤醒系列、归因方式系列、记忆力策略系列、预习复习策略系列、课堂注意力策略系列、作业管理策略系列、时间管理策略、情绪管控系列、人际关系系列。
到了初三下学期,面临着中考升学压力,“心理解压”就成了当务之急。我从硬件环境的布置到主题内容的设计都做了详实的思考,如“暂时别动那些棉花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专门做了一个“心灵加油站”的提示板放在教室的前门上,每天都会更新上面的内容。学生进进出出看到这些“正能量”,自然会明白老师的意图。
2.做学生的心灵营养师
众所周知,学生的心理健康比成绩更重要;学生的成长比成才更重要;培养一个“完善人格”的学生就是教育对社会最大的福祉。而我在中学时代经受的那种被“忽视”的痛苦更激励我尽量关注到每一个学生。
第一届带学生的时候,我还不知道要为学生建立《心灵成长档案》。但是我却发展出来了另一个班级习惯“写周记”。从此,以“周记本”为依托,融入“生涯发展规划”理念(初中段),分学龄段指导学生写周记,“主题式”“自由式”“绘画式”等多重形式和手段相结合,鼓励学生自己成为自己心理问题的疗愈师。
其间,我还积极开展对青春期问题学生的个案诊疗,成功解决几十余起问题学生案例,并积累了大量案例故事。如《学生以“兴趣”为挡箭牌怎么办?》《“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统一》《化冲突,促成长——中学生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个案辅导》等。
此后带班,我就开始为学生建立《心灵成长档案》,而且开始以此为谈话提纲,每天和学生聊天,并努力做到让每一个同学都享有被老师关注的机会和权利。
3.家校沟通新举措
我在家校共育方面也大胆尝试,开发出了一些特色家校活动。但刚开始从教的时候,我思维局限,认为家校沟通的模式莫过于“家访”。于是,那段时间,我利用周末和假期,骑着摩托穿梭在北碚的大街小巷,风吹日晒,却收获了内心的富足。后来我把家访中的见闻和体会写成了2万字的《把教育做在“家庭”里》。再后来,我又摸索出另外的一些形式。如,“家长学校”“寒暑假家庭沙龙”。
在“互联网+”时代下,我开通了个人微信平台,微信公众号为“殷哥和你的成长心路”,为家长推送各类家庭教育、班会活动、谈话记录、青春期心理知识等。最值得一提的是,我在微信上组织了“家校讨论营”——两周一次,和家长们在微信群里面开展讨论活动。我会提前选好讨论话题,引导家长们思考并阐明观点。
长期以来的付出,家长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家长为了感谢我的辛勤付出,自发组织,为班级教师捐赠锦旗。
结语
知行合一,行之久远
其实,要谈班主任的专业成长法则真的很简单,就这么5个字:愿、谋、读、省、干。它如此的质朴,就像教育规律一样,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而且,我坚信,每一个老师都是明白这些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有没有去践行,这叫做知行合一。
我们这个社会太多的人都不是行而不知,恰恰是知而不行,或是行之不久。我在做,但是还做得不够,而且有时候做的很害怕——但做了总比没做好,于是我就成长了一点。



殷振洋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