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斯塔夫回顾|灵感如何落地?之「在各处」OpenCritique合集

工作室画廊 工作室画廊StudioGallery
2024-08-30

视频拍摄 Video photographed by:工作室画廊 Studio Gallery

视频剪辑 Video edited by:吴昕怡 Shin Wu

时长 Duration :2‘51’‘


👆

 戳上方视频看OpenCritique活动切片!





       在斯塔夫听说要为「在各处」的艺术家们做Open Critique活动的时候,有些期待又有些担心。期待是Critique的形式多见于在西方的教学研究里,国内并不多见。画廊做出这样的一个尝试也想必会有新的火花出现;担心是现场每位艺术家只有15分钟的时间来陈述自己的想法、创作过程、答疑,15分钟够吗……?

       另外,这次活动还有一个的特别之处就是我们第一次尝试线上直播的形式!与我们合作直播的,也是斯塔夫一直关注的Up主——木盒!别提有多雀跃和兴奋了,嘻嘻。




        梅雨季的闷热丝毫没有驱散大家的热情,活动一开始,画廊瞬间就被塞满了。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虽然整场Critique持续三个半小时,但分到艺术家个人头上的15分钟,确实还略有些紧巴,不过,这也完全不影响大家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感受、提出问题。(其实还是有超出一丢丢时间,哈哈)场内的气氛也随着分享会的进行越发高涨~




 以下是各位艺术家的发言总结  👇


赵之亮



       赵之亮的作品多为他自身生活状态的投射,近几年的创作围绕“亲密关系”、“自我认知”这两个话题展开,使得他的作品中都带有强烈的“私密性”。展览作品中不断出现的“镜子”、“灯”的元素,都对应了他对私密空间的关注。

       同时因为“纸黏土”这一材料所散发的强烈的手工感,让整个作品更加生动,也与作品所具有工业化的外形产生着冲突和反差。

       作品的分布也有小巧思,散落在画廊空间的小雕塑也把我们引到一个私密空间里——厕所。同时作品立体的呈现方式让我们对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一览无遗的同时,也提供了另一种观看的视角——从一个隐秘的方向窥探,而不是像架上绘画那样整个画面直接到达你的眼前。



滑动查看作品图片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王玉钰



       王玉钰的创作形式主要围绕雕塑、装置及现场表演展开。并且一直在研究和探讨——身体行为与欲望之间的关系。她认为身体所产生的这种欲望是作为一个中间纽带,联系着我们个体本身和外部。这个“欲望”或是“愿望”往往由外部引起,但却作用发生在我们内部。于是艺术家便从材料的质感、组装方式入手,去对应生活中欲望的瞬间。

        作品中的大部分材料都用到了硅胶,这种“如水”般可以千变万化的材料,也满足了艺术家不断的材料实验,让作品产生不同的氛围和语境。同时作品中的不断出现的“枣枝”、“细铁丝”这些细微的尖锐物品,与不同的材料结合,如硅胶、石块、木头,让作品具有冲突和对抗性,也对应着艺术家对生活的理解;对创作的态度——自我意识与材料之间的Battle。



滑动查看作品图片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汪晓芙



       汪晓芙在创作中对于“我作为一个个体,如何探寻我和这个世界的关系”这一问题感兴趣。她会去设想这样的一些模型,在这个模型里面,边界在什么地方变得比较弯曲和模糊。于是在这个状态下,她去设想“真相”是什么的时候,就会觉得真相的模型可能是一个“洞”。当你望进去的时候,望得越专注,你就会发现发它就越发地像一个万花筒带你进入一种迷失。

        艺术家在绘画的过程中,包括颜色的选用、笔触上、画面的速度感和空间感的实践上,展现了一种事物正在形成又正在消散状态,形成一种融合发生的场域。同时在书写一些关于作品文字的过程中,吸引她兜转到另一个场域。这些所有的这些创作和实践都是艺术家在认识世界,寻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解答。



滑动查看作品图片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杨乙嘉



       杨乙嘉从2017年开始会画一些梦境,本次展览的作品是她众多梦境中的一幅。作品描绘了一个在高架上看到的风景,远处燃烧的旗帜和着火的汽车尾部。

       在绘画中,她会追求一种漂浮不定的状态,所以除了自己的梦境之外没有任何的参考。她享受着这样一种梦境的内容在脑海中不断变化、生长的感觉,她只是在某一个瞬间将梦境的切片截取了下来,放在了画布上。

        艺术家并没有那么细究与执着在对于梦境的事后解读上,更重要的是她在绘画自己梦境的过程中,被疗愈与治愈。同时,她也享受着处在半梦半醒的状态,在一个理性又清醒的情形下,不断地去和自己沉睡的意识对话。



滑动查看作品图片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俞简



       俞简在她本科学习的最后一年接触了编程相关的艺术课程,逐渐地喜欢上解决问题的这一个过程。在与LED材料打交道的过程中,也收获了一开始学习绘画的单纯的快乐。

         面对LED材料的不稳定性,艺术家也在不断地进行实验。同时也正式因为材料不稳定的特性,使得作品也有极强因为手工感所创作的生命力和珍贵性。并且,在一个编程作品具有强烈的逻辑感的语境下,作品没有生硬、刻板或是大量知识、科技堆砌的感觉,反而又呈现出轻松愉悦的氛围,其中的冲突也十分有趣。

       可以看出艺术家对于艺术创作的态度,保持单纯,享受轻松。



滑动查看作品图片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陈思予



       陈思予希望她自己的投影装置作品是它非固定的、稳定的状态。但同时在观众观看的时候,可能会被这里面的片言细语给抓住,再去记住画面里面的某个部分。

        画面中不断抓取又放开的动作,又好像有一种无奈,“暑假”这个特定的时间名词也仅仅只在学生时代有效,夏天总会离开,时间不断地在向前走,一些执着和不舍都需要放下。我们的一生好像就在不断地抓取和放下中循环反复。

       绘画是她创作的主要方式,她从日常生活中截取令她触动了事物,然后便成为了她作品的一部分。包括艺术家考虑在最初作品应该如何呈现的时候也是如此,首先一个便是思考想要酝酿什么氛围,最后到达的目的地便是上海的夏天夜晚。

       动画内容、声音以及周围环境装置的组合,私密又通透。这些都可以看出艺术家柔软又温柔的内心。听着风铃叮叮当当和着蝉鸣声好像就回到了,小时候暑假吹着风扇舔着冰棍的日子。



滑动查看作品图片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马婧



       马婧相信一切的笔触都是来源于自然。在观察很多自然的形象的时候,可以自己做一个归纳和总结,在“山水画”的主题下更自由地表达,在意识上与“山水”产生联系,而非单单形式上的接近。

        线条本身的真实性和动人之处是最触动她的,这也是她为什么一直首先选择绘画作为她的语言,并且一直坚持。从展览的画作中也可以看出,她快速、野生的笔触都为画面增加了速度感和身体感。

       在创作时她不断地与材料对话,画布、画框、颜料……和材料之间不停的拉锯战,因为不想被材料控制,所以她会有意识地限制材料的“材料性”。



滑动查看作品图片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贾卉


       贾卉形容自己在绘画上是自由的,是一个“神”。因为在面对空白画布的时候,她可以去完整地创造一个世界、一个宇宙。在不同的画作中,也可能对应着她创作中感受到的不同的时空。

       同时,她也在绘画中结合许多不同材料、技法,她会将自己放置于一个永远在“尝新”的状态中。但在创作的过程中,她不会去考虑一个颜色,它代表了什么情绪,这些背后的符号和解读。她需要做的只是将“真相”堆叠起来,观众观看的时候会有自己的视角去解读。

       贾卉的作品于她自身来说并不是抽象的,她其实是在具象地描绘一个抽象的符号。艺术家尝试用颜色或质地去概括一些她所理解的——这个世界是如何形成的。



滑动查看作品图片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梁子涵



       两幅挂墙的拼贴缝线作品与一系列9张的小作是梁子涵这次展览的作品。将文字加入到作品中去,好像与她的工作也有关系,也与她想要更加了解中文有关系。并且文字对于她来说,只要被写下来,它所描述的事物就变成真的了。

       而《春风拂面》这一系列的作品其实是,经过十几次的叠加而成的,不断地涂白再画上,她也通过涂白这个行为去“找到”画中的人。她处理她和她过去时间的一种方式。

      在《唔》的这件作品中,出现的粤语文字是她在广东长大的“遗留”。粤语早已成为她的生活的一个背景音,而到现在更多是一种印象,它可能更多地指向一种电影般的氛围、感觉或者回忆。



滑动查看作品图片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李昕頔



       大约从2016年开始,李昕頔以不同的身份参与了许多公共艺术机构内的工作,每一种不同的岗位和职责都鼓励着他以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这纷繁复杂的所谓“艺术景观”。对由这些经历而生的好奇和思考,他在作品中有很多直接的表达。

      《我们心中充满热情,来到你的圣殿里!》这件作品出自《欢乐颂》的最后一句词,计数器上的数字也对应着它的简谱。这首曲子歌颂了热情、理想、美好这些积极的情感,但艺术家却选择用一种冰冷的、工业的材料呈现出来。另一件作品《前线》也是如此,他擅长于把两个不同语境下的东西结合,从而制造出大于各自语境的新的东西。



滑动查看作品图片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如果对我们的OpenCritique感兴趣,可以去我们的b站频道看木盒的全场录播喔~

b站频道:工作室画廊

视频id号:BV1dk4y1q7no

手机端网址:https://b23.tv/Po7S6V

pc端网址: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k4y1q7no/









艺术家“说明书”
请点击下方图片


「在各处」赵之亮:Untitled

「在各处」俞简:我和电的关系

在各处」杨乙嘉:胶片与绘画


在各处」王玉钰:旧纸

在各处」汪晓芙:漂浮


在各处」马婧:现场

在各处」李昕頔:正在布展中


在各处」梁子涵:“你好”

在各处」贾卉:存在是出现,亦是消失在宇宙中


在各处」陈思予:二十八轮月亮与近似月亮的存在


「在各处」

更多扩展阅读请点击下方图片

新展预告丨在各处

Trailer预告片丨「THere在各处」即将开幕

展览在各处作品Artworks of 「THere」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工作室画廊StudioGallery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