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选登】判决有罪(上)
以下文章来源于法治周末报 ,作者刘丽
原文首发于466期《法治周末》13版
原题:法律人非虚构写作大赛作品选登
原题:判决有罪(上)
资料图 图/网络
马荣华的尸体在人迹罕至的碾子沟被人发现时,离她失踪已经过了两天时间,估计她生前无法想象自己是以怎样一种姿态拥抱死亡的。被人发现时,她大张着嘴,几乎只有一张脸露在水面,半截身子全裸。法医鉴定是机械性窒息死亡,右后头枕部有钝器伤,死亡时间在40小时左右。尸检完毕,法医悠悠地叹了口气:“下手够狠。”
“杀人动机?劫财、劫色、仇杀、情杀、激情杀人,哪一种可能偏大?”办案刑警眼巴巴望着惜字如金的法医,似乎想从他嘴里再掏点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出来。
法医沉吟了半晌:“死者身上没有发现抵抗伤,现场不是也没发现搏斗痕迹吗?感觉死者生前应该是在没有多少戒备的情况下,被人从后面袭击。要么就是熟人,要么死者没有察觉后面有人。我偏向于劫财或者劫色,也许两者兼而有之。”
“感觉像劫色,有证据支撑吗?”
“尸体被严重污染,证实不了死者生前有没有发生过性行为。”
“我看不像,那个鬼地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嫌疑人在那里干啥?”
“受害人到那里干啥呢?”
“这个问题很关键。”
“是什么事情吸引她穿过人烟罕至的密林,去到现场呢?”
办案刑警明白,这又是一起难啃的命案。
【一】
马荣华家所在的龙尾村距离发案现场直线距离不超过5公里,龙尾村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进出村子都要翻越一座大山,一条崎岖小路连接着山里山外,小路两侧要么是悬崖峭壁,要么是遮天蔽日的原始大森林,根本无法通行,村子里也从未听说过有人从那里走过。
两天前,马荣华沿着这条路从家里出发准备去山外买点油盐等日常生活用品。山外有两个小卖部,一个位于大山出口的这端,一个在大山的入口那端,是村里人进出的必经之地,这条从小走到大的羊肠小路冥冥之中分了岔,诱导马荣华走向了生死之门。
本该一直往前走,翻过大山的马荣华中途不知道什么原因从小路一侧的丛林里穿过,消失在藤蔓相互缠绕的一片密林里。之后,就像谜一样消失了。
当天晚上,寻找马荣华的村民点起火把,沿着那条羊肠小道一路走一路呼喊,整座山里都回应着焦灼的声音。那些游走的火龙、此起彼伏的回声偶尔会刺激个别人的记忆神经,他们会很快产生一些敏锐的联想。这些看似毫无根据的想象,有些时候能够给刑警提供一些有益线索,但是很多时候也会带来某种程度的干扰。
很快,一个叫敖有才的龙尾村村民迅速进入刑警的视线。经过排查,敖有才有重大作案嫌疑。敖有才被抓获以后很快交代了杀害马荣华犯罪事实。马荣华当天去购买东西的路上,敖有才恰恰也在去往山外的路上,两个人一前一后。
百无聊赖的敖有才远远看见马荣华一个人在路上,很想过去搭讪,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脚步。等敖有才转过一个弯过去,发现马荣华不见了,他觉得很奇怪:除非她会飞,否则,不可能有那么快的速度消失在视线里。他开始一路小跑,跑步的声音和粗重的呼吸声在山里的回音可以清晰地传送很远,同时也惊着了打算在路边丛林里方便的马荣华。她准确地判断出,那是一个男人的声音,出于本能的羞涩,她继续往密林深处前行。
敖有才听到路旁丛林里传过来的细微声,猜到马荣华的位置,好奇心驱使他想去一看究竟。一开始,他怕吓着马荣华,朝着密林里喊了一嗓子:“马荣华,你跑到林子里干啥,不怕蛇吗?”
【二】
这一嗓子提醒了马荣华,突如其来的紧张感,让她立刻感觉危机四伏,四肢僵硬,站在原地不敢动了。敖有才听到周围突然安静下来,有点奇怪,他试着喊了一声马荣华,没有听到回音。敖有才也有点心慌,他打算过去看看。听到敖有才在密林中行进的声音,马荣华突然反应过来,她恶狠狠地骂了句:“杂碎。”
那种尖锐的声音像一根刺横生生地插进敖有才的胸口,敖有才有些愤然:“你骂谁?”
“杂碎,骂你呢!”马荣华的声音里已经有一种挑衅。
敖有才怒从心生:“你个泼妇,好心变成驴肝肺。活该被蛇咬死。”
“你个杂碎,哪个是泼妇?难怪你找不到婆娘。”
伶牙俐齿的马荣华哪壶不开提哪壶,搜肠刮肚地想痛击敖有才,以报复他带给自己的惊吓。这句话戳到了敖有才的痛处,咬牙切齿的敖有才决心要给马荣华一点教训。他捡起一块石头瞄准马荣华狠狠砸了过去。偏巧此时马荣华回身就跑,石头重重地撞击在她的后脑,她一个趔趄倒了下去。
敖有才追上去,衣衫不整的马荣华诱发了他的某种邪念,“你不是挖苦我找不到婆娘吗,我今天就找个婆娘给你看。”他趁机强暴了她,事后一想,马荣华那么难缠的人,醒过来肯定不会放过他,干脆捂住她的口鼻,直到彻底没了气息。
【三】
刑警大队很快查清楚基本事实,以强奸罪和故意杀人罪报送天全县人民检察院批准对嫌疑人敖有才执行逮捕,天全县人民检察院初审认为该案可能判处死刑,根据案件管辖原则,移送雅安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雅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敖有才死刑。
听到死刑宣判,敖有才翻供,辩称自己遭到刑讯逼供,当天没有作案时间,并上诉至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省高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发现该案现有证据无法排除其他可能,比如强奸案中,尽管敖有才的供述与现场勘查相符合,但是由于关键检材被严重污染,从法定证据上无法锁定是他作案的唯一确定性。
还有一个问题,虽然有证据证实敖有才案发当时从发案现场周围经过,但是没有其他证据证实他是唯一有作案嫌疑的人。这些都不具备法定刑事证据要求的必然性,遂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发回雅安市中级人民法院重新审理。
雅安市中级人民法院经过重新审理程序,再次判处嫌疑人敖有才死刑。敖仍然不服,再次向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上诉,省高院再次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发回重审,这个漫长的诉讼程序耗时7年,依然无法尘埃落定。
如果无法从法定证据上证明敖有才故意杀人,他就可能无罪释放,一个被关押了7年的故意杀人犯因为公安机关采集证据不足,最后无罪释放,还得进行国家赔偿。这不仅是对公安机关的羞辱,还是对法律的亵渎,既无法给无辜的死者申冤,更无法给公众一个交代。
无奈之下,雅安市公安局向省公安厅求助,省厅刑侦局决定把这块硬骨头交给业界赫赫有名的预审专家、泸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董治南。
【四】
董治南接到局里电话通知的时候,正是泸州天气最热的时候,他挥汗如雨地走在上班路上,听到敖有才的案子交给他主办,感觉周围突然凉快了下来。
这案子早已经是四川刑侦界的疑难案件,几乎吸引了业界内所有的刑侦和预审专家的注意力。长达7年的反复拉锯,还有多少证据可以采证,还有多少疑点可以破解,到底是冤假错案还是属于法定证据瑕疵,谁也不敢肯定。
董治南转身回家取了几件换洗衣服,给家人打了个招呼就径直去了长途汽车站。到一个新的罪案现场,董治南总是习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深入到各种本地人集中的各种相关生活领域、诸如小饭馆、小茶馆,喜欢听三轮车师傅、出租车司机聊天。
到了雅安市公安局,到刑警支队报到后,董治南顺利拿到那4本厚厚的案卷材料。抱着沉甸甸的卷宗,看着那些略略发黄、已经被翻阅过无数遍的纸片,一贯怕热的董治南感觉脊背有些凉飕飕的。
他带起老花眼镜,花了整整两天两夜的时间,逐字逐页地阅卷、做阅读摘要。他发现,这案子证据采集比较完整,敖有才对整个案件作案过程和作案手段的交代也与侦查人员现场综合调查取证能够证实的事实相吻合。
仔细回忆和查看了敖有才翻供的理由,他发现敖有才提出自己案发时不在现场的可能从现有证据上的确不能合理排除。
首先,案发现场整个路段没有监控设施,无法证实案发当时的真实情况。再次,当时路上没有发现其他行人,没有旁证。唯一能够证实敖有才当天从那条路经过的就是大山进出口处那两个小卖部的店主和当时在店里和店主聊天的村民,但是他不是当天唯一从那里经过的人,从法定证据上说,目前掌握的事实只能说明他有作案可能性,而无法证明凶手一定是他。
虽然敖有才描述的作案手段和刑警现场勘查与法医尸检高度吻合,但是案发现场没有检测到和他身份信息直接相关的证据,比如DNA,比如完整的指纹信息,所以无法排除合理怀疑,这是整个案件中最关键的问题。
【五】
董治南反复研究案卷证据,凭借多年预审和刑警工作经验,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大致方向的判断。怎样才能突破这个缺口,让整个证据链形成闭合状态呢?继续审讯敖有才显然已经不现实,他经过长达7年的看守所生活和漫长的诉讼程序,早已经具备稳定的心理素质和对抗审讯的经验。
他决定到案发现场去实地查看。
到达现场,董治南才发现,7年多时间过去,当年的龙尾村早已经人是物非。由于乡村新农村建设开山辟路,那条通往生死之路的羊肠小道已变成了宽阔的柏油马路,再也找不出有价值的线索和痕迹物证。
看到站在路口一脸迷茫的董治南,不知道是出于安慰还是想缓解气氛,同行的村主任热情地比划说,当年那两个小卖部,一个在这个位置,一个在那个位置,直线距离不到100米,当年那座山没有劈开的时候,从这头到那头需要20分钟左右。
“你怎么确定要走20分钟左右?”
“我从小走到大,你说我能不能确定。”村主任忍不住笑了。
“20分钟。”董治南的思绪很快就回到案卷材料上。他努力在脑子里回忆山路两端两个小卖部的位置、距离以及小卖部店主的证词。
通过走村串户,大量发动当地村民回忆、讨论案发当天进出村的情况,从死者失踪前后经过案发路段的行人、路边店等进行走访排查,董治南最后锁定案发时段前后只有敖有才等3人经过。
其他两人都先于敖有才经过小卖部,敖有才经过入口处的小卖部的时间距前面两人不长,经过出口处的时间却比前面两个人晚了“一顿饭功夫”。而当地村民的说的“一顿饭功夫”通常情况下,大约耗时2小时。这个时段正是受害人马荣华经过并遇害的时间段,敖有才具有作案的时空条件。
董治南突然觉得仿佛天窗打开一条缝,心里顿时敞亮了,而且隐隐约约地涌起一丝激动。平息了一下呼吸,他准备提审敖有才了。
【六】
尽管已经在媒体上见过这个人很多次,也从阅卷中有一个初步判断,但是敖有才多少还是让董治南有点意外。
7年的禁锢几乎没有在他身上留下太多的痕迹,除了常年晒不到太阳,皮肤显得有点白以外,他身上看不到一点暮气——体型适中、精神饱满、情绪平静、反应敏捷,甚至还带着一脸淡定的笑容。看守说,他在押室一直没停止过体育锻炼。
在看守所审讯室,隔着铁栅栏,董治南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和敖有才面对面坐着。敖有才背后是看守所的内院,阳光从他左后方的入户空间扫进来,穿过门口转弯处的一盆绿叶植物,再打在审讯椅上的敖有才身上,他半边脸陷在阴影里,整个人看上去有一种突兀的沉重。
一墙之隔,外面阳光灿烂,鸟语花香,墙内光影交错,生死未卜。看着敖有才年轻的面孔,董治南心里有一瞬间的心软。他迅速调整好情绪,脸上看不到任何表情,说话声音平静、缓慢,几乎是一字一句:“敖有才,你好。我叫董治南,现在是负责你这件案子的警官。我想听听你的上诉理由。”
“董警官,你好。我的上诉理由已经向你们说过很多次,我没有杀人。”敖有才看着坐在自己对面的董治南,感觉像面对一堵厚实的墙,几乎挡住了自己所有的光。同样几乎是一字一句,他平静得有些冷淡。
“你是否认识马荣华?”
“认识,我俩一个村。”
“平常有往来吗?”
“董警官,不用那么含蓄,直接问我们有没有恩怨吧。”
“有吗?”
“没有。”
董治南默不作声地望着对方,他很清楚这样的对话是没有意义的,他必须要打破敖有才的心理平衡,找到情绪突破口。他在脑子里迅速搜寻着相关的资料。
敖有才平静地对视着董治南,好像在等一个无关紧要的故事结局。一时间,两个人都静默无声。
“看守所伙食好像不错。”董治南打破了沉默。
“还行。”
“你比刚进去结实多了。”
“是。”
“很多人进去以后都瘦了。”
“嗯。”
“听说你前段时间拉肚子拉得厉害,是不是好东西吃得太多。”
“我吃得不算多,也没拉过肚子。”
“是现在没拉过,还是过去没拉过。”
“我肠胃好得很,从不拉肚子。你再问这样无聊的问题,我拒绝回答。”
“真的是从没拉过肚子?”
敖有才翻了一个白眼。
董治南沉默了一会儿:“好吧,今天到此为止。”
敖有才曾经在泸州呆过一段时间,对董治南的泸州口音有点好奇:“董警官,你是雅安市公安局的吗?”
“我是泸州市公安局的。”
“泸州市公安局?”敖有才这几年在押室里研究学习刑法、刑事诉讼法,他已经很熟悉案件管辖原则,知道案子无论如何也不该泸州市公安局管,不禁有些纳闷。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刘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鲁迅文学院首届公安作家班学员,鲁院文学院首届编剧班学员,四川省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理事,四川省作协会员,成都市微型小说学会副秘书长,作品散见于各大报刊杂志,出版有个人文集《梦里梦外》《生死阅读》。
来源: 法治周末报
投稿邮箱:sccawbjb@163.com
四川省监察委员会公开曝光6起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典型案例
更多四川政法系统讯息
扫码访问✍
官方微信
长按关注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