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对话丨脑卒中精准防控进行时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疾病,它会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沉重的负担,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应对脑卒中这个疾病呢?
本期《生命对话》邀请专家来和大家聊一聊这个话题。
主持人 卢欣然
健康中国,我行动。听众朋友大家好,这里是《生命对话》,我是主持人欣然。欢迎您收听本期《院士说健康》。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疾病,它会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沉重的负担,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应对脑卒中这个疾病呢?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院长吉训明院士来和大家聊一聊这个话题,吉院士,您好。
吉训明
中国工程院院士
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
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院长
听众朋友大家好。
主持人 卢欣然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高这样一个“五高”的特点,那为什么这个疾病会有这么大的危害呢?
吉训明
中国工程院院士
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
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院长
一方面是脑卒中一旦发生之后,它会影响肢体的运动,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另外一方面它一旦发生之后,有些人由于他终身在轮椅上,需要医疗资源的投入和家人的照顾。第三个就是说一旦发生之后,他是终身服用药物,那么这种情况医疗负担也是很重。那么我们再说就是脑卒中一旦发生之后,它有可能会发生复发,每复发一次症状会加重一次,所以说这种情况下脑卒中的这个社会危害是很大的。另外一点就是我们国家脑卒中的发病年龄又是比较低,大概1/3的病人还在工作期间就会发生状况。
主持人 卢欣然
退休之前。
吉训明
中国工程院院士
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
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院长
对,所以说脑卒中的这个社会危害是巨大的。
主持人 卢欣然
为了应对脑卒中所带来的危害,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十个部委联合制定了《加强脑卒中防治工作减少新发残疾工程综合方案》,那么吉院士我们也知道您就是这个专家委员会的主任委员,请您给大家讲一下,这个项目的实施它能够为我们国家的脑卒中防治发挥一些什么样的作用呢?
吉训明
中国工程院院士
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
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院长
脑卒中的减残工程它是我们国家已经早就预测到国家的人口的老龄化的进程,脑卒中的发病成为一个井喷的这样一个态势。经过三个阶段的建设,第一个阶段就是卒中的基地医院建设,在全国选择一些代表性的医院,探索脑卒中的防治的这样一种模式。那么第二个阶段就是卒中中心的建设阶段,加强卒中的医院的卒中急救,培养一批的专业人员。那么第三个阶段就是加强脑卒中的识别和防控,也就是说让我们老百姓知道什么是脑卒中,一旦发生卒中以后应该往哪样的医院去,然后我们医院第一时间能够识别是脑出血和脑血栓,那么第一时间对脑血栓能够进行血管再通治疗,让那血管的血流恢复,同时也加强脑卒中的有效地康复治疗,形成卒中危险人群的这样的一个终身的管控,这就是我们卒中的百万减残工程。那么这样的一个工程是以地域为单位,是以县为单位,有效地识别,有效地救治和康复,应该是说这个地区的脑卒中发病的这种升高的趋势能够得到遏制,那么由于有效救治,这样患者的这个致残率、死亡率能有效下降。所以说针对这样的工作,我们启动了几个行动,第一个行动叫“中国中风识别行动”,让全社会的老百姓知道什么是脑中风,脑中风是可防可治的,脑中风的预防应该从青年人开始,这样的观念很重要。
主持人 卢欣然
因为脑卒中它其实不仅仅是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现在有不少的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或者是生活习惯不太健康,也是需要格外关注的人群,所以说同样也需要加强脑卒中的预防意识。
吉训明
中国工程院院士
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
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院长
你说得很对。第二点就是我们通过这个中风识别行动,让我们120的医生,尤其是接120的电话员知道,初步地了解以后,就知道这个病人是不是脑卒中的可疑人群,可疑脑卒中就要把身边最近的120车优先派过去,时间对他来说十分重要。
主持人 卢欣然
这样就可以尽快地用急救车将患者送到医院了,以免耽误这个抢救的时间。
吉训明
中国工程院院士
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
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院长
对,第三个就是让我们这个医院的急诊室的护士,分诊台的护士认识卒中,第一时间就打电话让医生到前面来接诊病人,这都是识别的过程。第二个行动就是说让我们所有的急救医生,我们医院的急诊科的医生都知道脑卒中救治的有效方法,就是通过这个药物的溶栓和这个联合取栓手术,这样的话救治更有效。第三个行动就是说建立我们卒中的减残病房,那么让这些病人一旦进入病房以后,我能够找到病因,能有效控制,同时教育病人,让他终身地按照医生的要求来服药,而不要轻易停药。通过这个行动也建立我们的康复的科室,培养康复人员,患者一旦出院以后能够长期有康复医生的支持和照顾。最后一个行动也就是康复管理师,让我们一些护士人员能够积极加入康复管理师,能够关心我们患者,能够给他进行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关心关爱,能够有效地控制危险因素,那一旦发生问题之后,能够及时找他的主管医生,能够进行溶栓取栓,不要耽误时间。
主持人 卢欣然
就是在医院内建立起一个快速有效的脑卒中救治的体系,让患者尽快得到规范有效的治疗,尽量也降低脑卒中给患者带来的危害。
吉训明
中国工程院院士
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
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院长
对。另外一点就是我们将启动这个“中国卒中急救地图”。
主持人 卢欣然
“中国卒中急救地图”。
吉训明
中国工程院院士
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
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院长
对,“中国卒中急救地图”应该是中国的一个创新的举措,就是针对我们以往一旦发生中风以后,不知道往哪个医院救治,一旦发生中风以后,120不知道往哪个医院运送,那么未来的“中国卒中急救地图”将跟我们的导航在一起,那么我们就不会束手无策,甚至我们未来跟我们支付系统在一起,我们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知道什么是脑卒中,一旦发生脑卒中你就给打开支付系统,你就知道到哪儿救治。
主持人 卢欣然
就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经常用到的这些导航、支付系统当中加入脑卒中急救的内容,一旦有需要的时候,它能够非常快捷地提供准确的信息和服务。
吉训明
中国工程院院士
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
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院长
对,这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下面一步还会加强把康复的医院跟我们这个卒中急救地图连接在一起,把我们急救和康复整合在一起,这就是我们中国的卒中急救地图。那么我们还建立一个中国的国家卒中学院,最主要的目的是为全国培养师资队伍,让他们在各地,为各地的卒中医生的培养,提供一个高质量的师资力量。第二,通过卒中学院研究适合中国人的有效的干预的药物和手段,我们也知道中国的中医,中国的一些特殊的干预手段是有效的。那么同时我们通过这个中国的卒中学院加强科普的宣传,从科普的宣传到我们的救治,到我们的产业能够结合在一起,最重要的结果就是推动中国脑卒中防治的这个产业化的发展,能够减少国外的药物的依赖和医疗器械的依赖,减少我们国家脑卒中防治负担。
主持人 卢欣然
您觉得这个工程实施之后,咱们国家脑卒中的防治会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吉训明
中国工程院院士
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
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院长
我们按照国家的这个百万减残工程的要求,要求在2025年,我们国家的这个高血压的知晓率从现在百分之十几,未来能够达到60%,三十岁以上的人群都能达到60%以上,同时必须有效地管控,就是你发现了以后必须控制它,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也就是说早期发现危险因素减少脑卒中的发生。第二个工作就是要求我们到2025年,我们每个县医院,都要有一家医院能够进行溶栓和取栓的常规治疗,那么这样的话,因为我们卒中患者常常在基层医院,在县医院,那么使他们有一种最有效治疗手段的这样一种可及性。那么到2030年,要求第一是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知晓率进一步提升,达到65%以上,这样就逐步达到一个欧美的这样的一个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同时我们每个县二级以上的医院都要进行溶栓和取栓,都要具备这样的能力,也就是说给患者提供更充足、更安全有效的治疗的这样一种手段和便捷度。那么我们相信通过国家的、全社会的投入,十个部委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可以说到时候老百姓对脑卒中的健康素养会得到大幅度提升,那么我们的卒中防治的一支队伍能不断完善,我们国家的医保政策能够更完善,我们医生的救治的习惯和流程,包括我们一批卒中的防复发的病房会不断起来,我们国家的卒中中心能够达到这样的一个国家所有的县医院都能有卒中中心,都能让患者得到一个有效的救治,同时我们国家的这个康复队伍能够得到大幅度提升,大幅地改变现在我们作为康复是短板的这样一种现状。那么最终考核就是一个县,这个地区由于公众识别,由于有效的救治、有效的康复,使这个县脑卒中的这种不断攀升的趋势能够得到遏制,由于有效的救治,患者的致残率、死亡率能够得到下降,那么从而使我们每个地区,这样的一些试点地区,它的卒中的经济负担能够明显地得到下降,同时我们的医务人员的这种获得感更好,患者的获得感会更好,我们政府更满意,我们医疗资源的使用更有效率,最终能够助力我们健康中国的建设。
主持人 卢欣然
刚才您说到的这个获得感,我听了之后真的是非常感动,都透露着对生命的尊重以及这种关爱。
吉训明
中国工程院院士
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
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院长
对,就是让我们病人生活质量更高,生活得更有尊严。
主持人 卢欣然
刚刚您给听众朋友介绍了我们国家为了应对脑卒中的危害所实施的一系列的有力的举措,那么我想作为我们个人来说,在脑卒中的防治过程当中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呢?
吉训明
中国工程院院士
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
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院长
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脑卒中它是在慢性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逐步地发展的过程,脑卒中是可防可治的疾病,那么只要我们人人都有一种脑卒中防范的意识,我们从我们的生活方式开始,从我们的慢病的早期筛查和有效控制开始,那么未来把动脉粥样硬化作为一个重要的抓手,通过动脉粥样硬化向前可以发现慢性疾病,能够有效控制,通过动脉粥样硬化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反映你的疾病往前进展的速度,包括房颤在内。那么同时,我们通过中风的识别能够一旦发生中风以后也不可怕,第一时间上有卒中救治能力的医院接受有效的救治,同时加上康复,最后也提高我们的这种对医生的依从性,不能自己随意停药,要规范救治,所以这种情况下就是说我们脑卒中的防控是可以真的有效救治,所以说中国的脑卒中的防治是我们百姓本身,是我们居民本身,而不是完全靠医生。我们医生也更愿意走到院前去,让我们的患者不得病、少得病,让他们更幸福、更健康,共同努力,能够早日实现健康中国这样的一个目标。
主持人 卢欣然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主动地去掌握脑卒中防治的知识,包括生活方式上的预防,疾病的早期识别和规范就医等等,那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帮助自己和家人远离脑卒中的危害。
吉训明
中国工程院院士
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
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院长
对。
主持人 卢欣然
我们的节目有不少的听众是生活在乡村地区的,这个基层地区、乡村地区也是我们国家脑卒中防治的重点吧?
吉训明
中国工程院院士
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
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院长
你说得很对,就是我们脑卒中未来的防控是以地区为中心,一般都是当地的行政政府来牵头,我们中间分为三级,第一级就是乡村卫生室,这个卫生室希望他们能够把村卫生室管辖的人员,所有的人员的慢病能有效地筛查。筛查出来以后就落在我们乡镇卫生院,因为他们能够知道怎么能够把血压、血糖、血脂有效管控,如何管控。那么最后一级就是县医院,县医院能够懂得怎么进行有效救治和康复,所以这个未来重点在预防,重点在基层,形成县、乡、村的三级的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网络是未来我们国家脑卒中防治的关键。
主持人 卢欣然
好的,今天非常感谢吉院士做客我们的节目,为大家带来了很多脑卒中防治的相关知识。脑卒中虽然危害很大,但是它也是可防、可治的,防治脑卒中不仅需要国家不断完善各项的政策和体系,也需要我们都要树立每一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形成人人关注脑卒中防治的良好氛围。好的,听众朋友今天的节目就是这样,我们下周的同一时间再见。
来源: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健康促进与教育资源库
编辑:章力、魏启明、李一洁
往期回顾
01 |
02 |
03 |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