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资源重磅发布丨“2021中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Top 100强”榜单暨《2021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报告》
人力资源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作为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服务业对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创业和优化人才配置,具有重要作用。
过去的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但在疫情之下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依然迈上百万亿元新台阶,人力资源行业内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企业,压力面前,积极探索发展之道,打造线上线下闭环服务,从而达到企业和社会的双赢。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同时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作为深耕行业多年的人力资源第三方媒体与产业服务平台,第一资源为对推动行业创新实践、积极进取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给予积极的评价,帮助中国人力资源行业专业人士更清晰地捕捉与洞察中国人力资源服务市场的发展动态。为此,第一资源于1月下旬启动了“2021中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Top100强”调研,综合调研各服务机构品牌力、营收能力、服务品质、发展潜力等多个维度,经过网络投票和专业评审环节。
第一资源耗时2个月
评选出
“2021中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Top100强”
下面,让我们一同揭晓榜单
(点击可查看大图)
2021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报告
一、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现状
目前,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已基本形成民营、国有、外资、混合所有制等不同类别服务机构共同发展格局,其中民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增长最快,已成为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主体。
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设立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39568家,从业人员674836人,建立人力资源市场网站15020个。2019年全行业营业总收入19553亿元,同比增长10.26%。从服务机构类别看,县级以上地方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含其他行业管理部门)共设立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5298家,占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总量的13.4%;国有性质人力资源服务企业1641家,占4.1%;民营性质人力资源服务企业30898家,占78.1%;外资及港澳台资性质的服务企业261家(其中港资、澳资、台资性质的服务企业分别为115家、2家、9家),占0.7%;民办非企业等其他性质的服务机构1470家,占3.7%。2019年,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数量稳步增长,且新增机构中90%以上为民营机构。
在经济市场化、全球化和知识化浪潮的推动下,作为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分支,中国的人力资源服务业近年来迅猛发展。国家颁发的一系列对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利好政策也推动了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但与全球人力资源行业的发展水平相比,中国人力资源行业专业化程度不高、产品结构不合理、高附加值业务较少、从业人员水平良莠不齐等情况也不容忽视。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虽然历时40余年,但仍处于产品同质化的阶段,与国外差距还比较大,还存在巨大发展的空间。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已经初具规模,并进入到了统筹发展的新时期。我国人力资源服务标准化新格局初步形成,人力资源服务标准化建设不断拓展。2018年6月29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旨在化人力资源市场监管,推动人力资源自由有序流动,用市场的力量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条例》在人力资源市场培育、人力资源市场主体职责、对人力资源市场监督管理等方面均做出了明确规定。
2019年人力资源服务业类产业结构目录调整,也是解决行业现存问题,对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的一项重大整改措施。产业结构调整彰显着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未来两方面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是实现比较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另一方面是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2019年4月8日,国家发改委就《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征求意见稿)》正式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指导目录》由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三个类别组成,本次修订的意向旨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先进制造业、服务业发展。本次产业结构调整目录涉及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条目共计5条,全部为鼓励性政策。
2020年1月3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经商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对《人才市场管理规定》《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管理暂行规定》《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职业介绍机构设立管理暂行规定》三件部门规章进行了专项修订,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取消了人力资源服务业外资准入限制。新修订的三件规章取消了申请设立外资人才中介机构、职业介绍机构必须中外方合资者都须具有三年以上从业经验的规定;取消了外方投资者出资比例不得低于25%,中方合资者出资比例不得低于51%的规定;取消了不得设立外商独资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规定。新修订的三件规章进一步降低了外商投资人力资源服务机人力资源服务构审批门槛,简化了审批程序。
将设立外资人才中介机构、职业介绍机构的审批权限由省级调整至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取消了外资设立人才中介机构、职业介绍机构须经商务主管部门批准的规定;取消了外资人才中介机构、职业介绍机构设立分支机构、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股份转让、股东变更等变更事项须经原审批机关批准的决定。新修订的三件规章将为外商投资人力资源服务业营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为人力资源服务领域进一步扩大开放提供法治保障。
从2010年起,人社部和相关省市陆续建成上海、重庆、中原、苏州、杭州、海峡、成都、烟台、长春、南昌、西安、北京、天津、广州、深圳、长沙、合肥、武汉、宁波、济南、沈阳、石家庄等22家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各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已有入园企业超3000家,全年园区营业收入2048亿元,服务各类人员2700万人次,为超过80万家次用人单位提供了人力资源服务,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服务就业和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作出积极贡献。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是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积极探索。自2010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上海建立首家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以来,国家级产业园在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就业、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20年在疫情影响下,政策端加速出台措施促进行业的发展,7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拓宽灵活就业发展渠道,加大对灵活就业保障支持”,灵活用工重要性持续凸显。
二、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的竞争态势
1
●
从地区分布上看
东部地区是中国大陆现代人力资源服务业最早出现的地区,其产业发展水平领先全国;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足,产业结构落后,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发展相对滞后;中西部地区应发挥“后发优势”,积极向东部地区学习,同时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引进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为中西部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2
●
“三集团”竞争格局
上海和北京分别是中国的南北经济中心,其经济发展程度和产业先进程度是全国其他任何地方都难以比拟的,在人力资源服务业中占据第一集团的位置。2019年,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营收达4064亿元,约占全国总量五分之一,引进高层次人才22.1万人次,帮助实现就业和流动1530.3万人次。截至2019年底,北京已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909家,营业收入超过3000亿元,通过网络发布求职招聘信息近4亿条,促进1235.2万人次实现就业和流动。
江苏、浙江、广东都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基础雄厚,对外交往便利,共同组成第二集团,如江苏省2019年人力资源服务机构9825余家,其中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83家,社会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9642家,为114.3万家用人单位提供各类人力资源服务,2018年营业总收入突破1500亿元。2019年底浙江省共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4133 家,全年营业收1852.65亿元,从业人员8.4 万人,全年纳税74.83 亿元,帮助实现就业和流动1052.61 万人次。2019年底广东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数量达到2800个,人力资源服务业年营业收入达到1800亿元,从业人数达到6万人。剩余的省份构成了人力资源服务业的第三集团。
3
●
上市情况
目前,中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上市的有前程无忧(纳斯达克,2004年)、科锐国际(A股,2017年)、猎聘(香港,2018年)、万宝盛华大中华公司(香港,2019年),人瑞人才(香港,2019)上海外服借壳强生控股在上海证交所上市(上海,2020年)、趣活科技(纳斯达克,2020)。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上市公司
宏观上,在国家政策重点扶持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发展的同时,新三板监管机构支持力度增加,转板以及交易机制逐渐完善,各地方政府也有针对性的补贴。新三板上市公司没有像主板一样需要3年累计净利润超过3000万,也不用像创业板一样营收不能少于5000万,他只需要花钱和时间的积累,所以许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公司选择了新三板上市,新三板的上牌相对于主板和创业板都较低,只需要经营期限满两年。虽然门槛相对较低,但是企业还是需要衡量自身的状况来决定上不上新三板。上去的好处能作为业务方的强信任背书,坏处便是业务情况都需要被披露。所以新三板更适合一些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的中小微企业人力资源行业在中国发展迅速,自从2014年1月,深圳市万泉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三板挂牌之后,人力资源行业企业密集登陆新三板。
目前已经有70余家企业挂牌,从主要业务所属领域来看,人力资源行业上市公司最多的业务领域是教育/培训领域,其次是互联网软件/平台和劳务派遣。总的来说,人力资源各领域上市公司都有着比较快速的发展速度,发展势头良好。
三、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趋势
1
●
规模化
随着行业发展壮大,部分企业做大做强,兼并、重组了一些较小规模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另一方面是随着人力资源市场整合改革不断深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人才公共服务机构加速整合,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市场整合改革成效明显。国家提出的行业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立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国际化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服务有效保障、经营性服务逐步壮大,人力资源开发配置和服务就业创业的能力显著提高,人力资源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稳步提升,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就业优先战略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目前,相对于中国丰富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服务领域的机构还比较少,普及率较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造成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地域性分布存在不平衡的现象。
在国家鼓励政策的引导下,人力资源服务业将正式纳入国家服务经济体系。随着产业引导、政策扶持和环境营造等的不断优化,通过不断的产业优化和结构调整,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行业规模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近年来,全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营业收入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近6年复合增速20%,从业人员数量逐年扩大,行业整体处于高速增长期。
2
●
专业化
随着中国人力资源市场的完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由大众化向个性化需求的过渡基本完成,用人单位不再满足于接受批量式的服务,而提供服务的企业也及时向服务个性化的方向转变,尽可能创造差异化服务,满足来源于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为了满足企业个性化的需求,人力资源服务逐渐向高知识含量的专业化发展,通过服务对象的分化、服务产品的分工以及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来体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所提供服务的专业性。
成功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不仅擅长提供通用性服务内容或项目,也应提供具有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产品。国际上较为知名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其提供的服务产品细分程度很高,包括商业与管理咨询服务、薪酬与福利、教育与培训、员工关系、人力资源咨询服务、人力资源外包服务、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与计算机软件、法律事务与税收、养老金与退休计划、保险服务、心理测评工具、招聘与高端人才获取、人力资源再配置、职业生涯规划等各个方面的服务产品。未来,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将走向提供“专、精、深”的服务产品的道路。
3
●
品牌化
品牌是现代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利器,是企业核心的无形资产。品牌化的根本是创造差别使自己与众不同,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品牌化,有利于企业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无形资产,并找到其行业定位。随着中国人力资源服务市场的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企业必须增强品牌意识,针对目前国内人力资源服务业存在的良莠不齐的情况,企业将迅速建立自己的品牌,加强自身的专业化建设,为客户树立良好的服务品牌形象。近些年,随着人力资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品牌效应给企业带来的竞争优势日益明显。例如在人力外包领域,有上海外服、中智、北京外服等;在网络招聘领域,有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在高级人才寻访(猎头)领域,有科锐国际、锐仕方达等。这些在国内有着较高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的企业会更多地得到客户的青睐,获得更大的收益。未来,人力资源服务业将进一步向品牌化发展。
4
●
信息化
目前,IT行业的发展方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移动生态圈、互联网经济模式到以“大数据”为标志的移动终端、互联网服务、大数据分析、云服务、O2O等,为人力资源服务信息化开启了新的方向,带来了新的挑战。未来,信息技术将作为经济生产函数的倍增函数与人力资源服务产品相结合,通过打造聚合性的社会平台,有效利用丰富的客户资源和具备消费能力的雇员群体,实现业务数据增值,形成基于大数据的有效经营,从而实现向数据化企业的转型。
5
●
标准化
我国人力资源服务标准化新格局初步形成,人力资源服务标准化建设不断拓展。全国人力资源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先后开展了12项标准的制定工作。包括《高级人才寻访服务规范》、《现场招聘会服务规范》、《人才测评服务规范》、《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规范》、《派遣服务规范》和《人力资源网站服务规范》等。2021年,3月12日,上海市人力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
6
●
市场细分化
随着中国各行业市场竞争的加剧,市场对人需求日益增加,同时对服务价值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企业个性化的需求促使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更侧重于为客户提供“专、精、深”的服务,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市场将更加细化,产业结构也不断优化。在要求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同时,企业也要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多品类的服务以满足行业市场频繁改变所带来的挑战。因此,在产业链的整合方面,统一解决方案正在成为人力资源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对于人力资源服务供应商而言,统一解决方案服务模式将实现客户、产品资源共享,提高企业的利润率。未来,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要逐步提高服务的专注度,明确定位自身的优势和细分市场,为客户提供更多高附加值和综合性服务的解决方案。
7
●
国际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人才流动的全球化和人力资源配置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另外,伴随着全球经济环境变化及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中国政府对外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准入政策的放松,中国人力资源服务市场国际化的进程逐步加快,大量跨国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通过并购、投资、入股等方式进入中国人力资源市场。国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本土化,不仅使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在国内市场竞争能力增强,同时国内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也逐渐扩大,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国际化进程将成为必然趋势。如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所在的静安区2019年正式发布“全球服务商——人力资源服务专项计划”,并宣布打造“全球人力资源服务共享中心”。必博人力、海德思哲、合杰人才、科锐国际、力德国际、米高蒲志、前锦众程、任仕达、仕卿人力、万宝盛华10家国际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入选该“专项计划”的首批实施企业名录。
早在2017年,上海静安区就已经出台了上海首个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并在2018年完成修订。连续两年拨付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扶持资金均过千万元,培育和建成了一批在全国乃至国际上具有较大市场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和服务品牌,并针对人力资源企业开展海外拓展业务给予扶持资金。伴随着全球经济与我国经济的复苏趋势,以及中国政府对外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转入政策的放松,我国人力资源服务市场国际化进程加快,大量跨国人力资源企业通过并购、投资、入股等方式进入中国本土人力资源市场。比如,日本的Recruit入股51job,荷兰的Randstad收购上海人才有限公司。我国逐渐成为全球人力资源服务的主要市场。2004年前程无忧(Nasdaq: JOBS)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2018年猎聘(06100-HK)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2019年,万宝盛华大中华(02180-HK)、人瑞人才(06919-HK)相继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2020 年7 月,趣活科技(NASDAQ:QH)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国际化进程也成为必然趋势。
8
●
平台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软件应用的成熟,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已发展成为一种普及化的软件应用模式。近年来,伴随用户需求的不断多样化、复杂化及互联网+概念的延展,一种基于数据整合、技术与服务于一体的全新模式——平台化SAAS正成为HCM的未来。中国市场企业级SAAS技术日渐成熟,前景广阔。SAAS技术的日臻成熟,市场的接受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企业愿意采用SAAS模式,不少风投纷纷注资,整个市场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平台化SAAS提供的按需付费方式,使得企业无需购买硬件设施,将应用软件部署在统一的服务器上,免除了最终用户的服务器硬件、网络安全设备和软件升级维护的支出,客户不需要除了个人电脑和互联网连接之外的其它IT投资就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所需要软件和服务,更简单、更灵活、更实用。
四、中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特点
1
●
百强企业总部在一线城市及新一线城市为主
“2021中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Top100强”机构总部主要分布在上海、北京、苏州、广州、杭州、深圳、成都等地其中,其中上海占比高达42%。
“2021中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Top100强”总部所在地
无论从规模、服务体系还是国际化程度等方面来看,上海无疑是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快速发展的沃土。截止2019年底,上海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营业总收入达到4064亿元,约占全国总量的五分之一。
近年来,上海的人力资源服务业,解放思想、创新突破,探索建立了全国第一家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发布了全国第一个人力资源服务团体标准;发出了全国第一张外商独资的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目前,已基本构建形成了公共市场健全、规模水平突出、业态体系完备、国际要素集聚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体系,为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2
●
百强企业以灵活用工/HRO占比最高
从榜单可以看出,上榜机构主营业务排名前三的是灵活用工/HRO、HCM/HR SaaS和猎头,分别占比45%、12%和9%。
“2021中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Top100强”主营业务分布
随着国内经济环境变化,灵活用工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看作降本增效、提升竞争力的有效方式。
2020年,是灵活用工平台蓬勃发展的一年。由于疫情影响,很多企业都开始选择用灵活用工平台,为公司降低用人成本、实现合规的税收降低,同等条件下实现企业盈利,解决现金流问题。目前灵活就业群体已有1.23亿人口,以政府主导灵活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市场需求愈加凸显。同时,国家也注意到一些灵活用工平台打着灵活用工、财税筹划的名义,做着虚开发票、对私转账的生意。去年下半年开始加大管制力度。建议企业合理合规运用适合自身需求的灵活用工资源,从而达到企业发展与灵活用工从业人员双赢互利的平衡状态。
3
●
百强服务机构以民营企业为主
本次上榜机构中,民营企业占据大半,占比72%,国有企业和外资/合资企业分别占比8%、20%。
“2021中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Top100强”企业性质
随着产业化进程的加速,我国人力资源服务市场呈现出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三类主体竞争发展的格局。
4
●
发展不平衡,断层严重
2021中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Top100强”年度营收
值得探讨的是,从年度营收来看,入榜的100强机构发展不均,出现了严重的断层现象。
调研数据显示,2020年度营收在千亿以上的机构仅3家;年度营收为百亿的机构5家;年度营收在50亿-10亿的机构有6家;一半以上机构的年度营收在5亿以下,其中,绝大部分是民营企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行业已从单一的人事服务向中高端猎头、招聘外包、灵活用工等多业态并存的新格局迈进,但市场竞争格局比较分散。如上市公司科锐国际2020年度营业收入39.4亿人民币,但是市场占有率也仅为0.2%。
点击上图,了解详细信息
今天!2021 第六届中国人才峰会(上海站)暨“中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100 强”颁奖典礼,在上海市闵行区申昆路2177号多功能厅举行。来自政府、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负责人、企业CEO、总经理、CHRO、职业经理人、HRVP、HRD、HRM等将莅临现场,对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洞察与趋势研判,分享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与实践。“2021中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00强”榜单公布,敬请期待!
点击上图,了解榜单信息
为帮助女性企业家打造新名片,树立巾帼榜样,展现女性魅力,提升女性企业家在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关注度。第一资源作为深耕人力资源行业多年的第三方媒体与产业服务平台,发起了第二届2021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女企业家榜单评选,日前,Top50榜单新鲜出炉,这些女企业家榜上有名!
第一资讯·新闻及时晓
2020中国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年会(第十三届)开幕暨中国人力资源先锋评选(第十二届)揭晓
2020中国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年会(十三届)北京站圆满举办
2020中国猎头行业排行榜颁奖典礼在重庆隆重举办
第一资源重磅发布→2020中国猎头行业排行榜
第一访谈·话行业故事
瑞人云创始人兼CEO龚晓鸥:推动HRO数字化转型,构建区域人力资源服务生态圈
易才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李浩:强强联手开启人力资源“大航海时代”
企业动态·把握风向标
千里姻缘一线牵:复盘2020,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20大投融资事件
关于第一资源&联系我们
▲向上滑动
第一资源,成立于2007年,总部坐落于中国首个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目前旗下有:第一资源网站、《第一资源》杂志、第一资源会展,以微信、微博、今日头条、抖音、B站、搜狐等形成的新媒体矩阵,以及第一资源研究院、亚太人才管理协会、第一资源商学院和第一资源产业园八大业务版块,共同构成第一资源品牌体系。
我们每年在全国近20个城市,举办近百场专注于⼈⼒资源领域的⾼峰论坛和具有⾏业影响⼒的重⼤活动,涵盖制造、医疗、银行、互联网、零售、金融、房地产、航运物流等八大行业,服务于政府、产业园、国企、民企等各类型⼤中⼩企业主、企业⾼管和⼈⼒资源管理专业⼈⼠。
我们的使命:推动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发展与进步!
我们的愿景:成为中国最有价值的人力资源产业服务平台!
我们的价值观:诚信 坚持 创新 务实
认真工作 快乐生活
客户第一 员工第二 股东第三
上海
电话:021-6380 8922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梅园路77号上海人才大厦2510室
网站:www.tophr.net
抖音:第一资源TopHR
新浪微博: TopHR人力资源官方微博
北京
电话:13621848250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东里8号院中海广场中楼8层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