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5年营造行动,街道与我们一同梳理了这份「新华实践」
精彩回顾
作为新华路街道社区治理的鲜明特色——新华社区营造行动可以追溯到2017年的一场“街坊四邻见面会”活动。2018年,由跨专业设计师和在地社区成员发起的社会组织大鱼营造正式注册成立,并在街道指导下开启了持续的社区营造行动。5年来,新华路街道以推进「15分钟美好社区生活圈行动」为契机持续通过系列项目支持;在地社会组织持续深耕;在地社群网络的持续参与。在多方的共同合力之下,新华路社区逐渐形成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卯合系统;打造了一系列以新华·社区营造中心为代表的促参与、可共创的公共空间;搭建起一套多层次、可持续的支持体系;并形成了多元主体共益的治理机制。
在新华,一个丰富活跃的在地社群逐渐形成,真实、原生并持续开展的美好行动不断涌现,引发了社区治理、城市更新、社会创新等多领域的共同关注。
如何解释新华现象,新华路街道有什么特别之处,在新华的实践者们在行动中有什么感想与经验?在2023年新华·社区营造大会上,新华路街道与社会组织大鱼营造正式发布了《社区营造的新华实践》手册,邀请在地政府、在地社会组织、专家学者代表对此进行了分享和深度解读。
01#
新华15分钟社区生活圈营造行动
2019年,新华路街道作为上海市首批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行动试点。在试点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不仅是步行距离内的便捷的服务和便利的生活,更是人与人、人与社区之间的和谐互动,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共同体。于是,配合15分钟社区生活圈试点,我们同步启动了新华社区的整体社区营造行动。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作为这场行动的引领者、组织者,始终坚持人民城市理念,通过与大鱼营造等专业力量的深度协作,全方位带动社区居民全过程参与行动,推动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治理机制与社区各类主体自下而上有序参与之间的双向奔赴。回顾这场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主要开展了三个方面工作,即培育行动主体、编织行动网络以及构建行动路径,从而为社区营造在新华的实践提供了好的土壤。
一、培育行动主体——激发更多治理力量并被持续赋能
和许多社区一样,新华街道也面临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主体意识不强、参与意愿不高、参与渠道有限等情况。但是,这种情况从2017年起得到逐步改观。
从2017年“新华街坊群”诞生,到基于各种兴趣爱好、行动项目形成的趣缘社群、行动者社群和共建力量,街道大力支持社区居民自发的一系列草根行动,并从中发现和挖掘一批青年骨干、专业人士,成为社区治理的新生力量。同时,通过儿童议事会、街区友好商户联盟、青年社会创新实验室等项目,让青少年、青年创新创业者、在地商户等潜在参与力量被发现和挖掘。社区有了更加多元的参与主体,能够让更多群体的声音被听到、被关注、被回应,并产生更多样化的社区议题。这些都让新华街道的治理体系更加丰富、完整,更加具有包容性。
同时在推进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社区居民作为社区治理的主体,其公共精神的建立、参与热情的激发、参与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需要长期持续地培养并不断赋能的过程。通过不断地完善与梳理,与大鱼营造一起打造了多层次、可持续的支持赋能体系。
比如:针对在地参与者、在地商户、社区议题行动者、社区相关专业者、青年社会创新者等不同参与人群,给予空间、社群、资金、工具包、赋能培训等不同支持。
对不同居民的参与阶段提供了不同的赋能项目,从入门级的“与社区握手行动营”,到一平米行动、美好家园行动者,到今年最新推出的专业性更强的人人营造师计划,针对不同阶段参与对象提供不断支持成长的赋能项目。在支持赋能体系的助力下,很多社区居民从最初的参与者、变成积极的行动者,最终成为了行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
二、编织行动网络——促进党建引领下多元主体间的良性互动
随着社会多元主体力量不断被激发,越来越活跃,自上而下地引领和组织尤为重要,以确保各类主体有序参与社区治理。新华街道一方面通过共同的社区文化、治理目标引领人、凝聚人,另一方面又充分尊重社会主体的运行逻辑,让不同主体在社区治理网络中都能够找到角色定位、发挥独特作用,从而形成党建引领下的政社协作机制。在构建政社协同的治理网络过程中,我们着力打造了两个关键性重要节点。
一是15分钟美好社区生活圈行动。我们将“社区多元协作”作为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的重要力量,建立了“上下联动,左右贯通,五社联动”的组织体系。同时,通过党建引领搭建各类共治枢纽平台、共建委员会等。对内,大力倡导“人文新华、花园社区”的共同愿景,激发社区内各类主体的参与活力,从而变为共同行动;对外,通过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链接更多外部资源,倡导开放合作、共创共益,支持社区治理。今天的活动希望以新华作为平台,把我们的经验得到梳理,也希望得到大家的指导,获得更多外部力量支持到我们社区营造工作中来。
二是新华·社区营造中心。去年,我们打造了全市首个以社区营造为主体的公共服务空间。和一般的社区公共服务空间不同,新华·社区营造中心是一个人人参与、人人共创的空间。首先,是沉浸式体验社区营造的开放空间,社区的信息、正在开展的社区行动、空间的机制等都用创新和易获得的方式呈现在空间中,成为社区各类主体了解和参与社区的重要接口。其次,是可以根据社区居民的需求、空间的效能不断迭代升级的灵活空间。社区成员可以在共同参与空间的改造、功能的共创中,实现人与空间的良性互动。第三,也是持续支持在地营造行动的友好空间,空间通过多元化的运营模式,也建立了与高校、律所、基金会等五方共建机制,来推动空间实现多元化运营模式。通过一年来社区营造中心的运营与磨合,实现了自我造血的运营模式,成为伴随各类主体有序参与、不断成长的活力场所。
三、构建行动路径——形成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参与机制。
在新华,我们把社区营造行动与全过程人民民主有机结合,围绕空间改造、难点治理、城市更新、规划制订等,带领社区居民全过程参与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环节,开展了一系列生动而具体的实践,并逐步形成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社区营造路径。
在新华,无论是最小化的行动支持项目,还是3-5年的社区规划,都努力形成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路径闭环。
比如:新华街道从2021年开始启动一平米行动,倡导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社区议题出发,通过用自己的微小行动为社区带来改变。每年我们都会从近百个居民提案中挑选十个左右支持行动落地,社区居民通过从问题的发现到持续的运营的全过程参与,培养和塑造主体意识、公共精神和参与能力。
又比如:在今年的第二轮社区生活圈行动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举办居民开放周,广泛征求居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各方面意见,并将优秀的居民提案纳入到整个规划当中去,最后经过社区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使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的制订出台过程也成为了社区凝聚共识、不断形成合意,并最终推进共同行动、共创社区未来的过程。在新华,小到一平米,大到社区规划,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个闭环路径。社区就是在一个个这样的循环中实现螺旋上升式的发展。
《社区营造的新华实践》是我们对一段时间以来社区治理工作的回顾和梳理,手册发布也是一个新的契机,欢迎专家、实践者更加支持我们的行动。感慨得到了很多领导和社会相关方的支持,更是对未来再出发的鞭策。
02#
种子与土壤
从共治协动者的视角:
面对真实、复杂的社区状态,社区需要多元主体凝聚共同愿景,形成向心合力的参与、协商、共建机制。共同体的合力需要建立在共益的关系之上,进而各方可以发挥能量构成更好的土壤。
祝愿所有的社区,在共益的土壤之上,美好生活的花朵百花齐放!
03#
社区共同体建设的生动样板
我是新华社区营造长期的观察者与研究者,想借这样一个机会来阐释新华社区营造背后的理论意义。我们一直在思考,新华有什么特殊之处?为什么能吸引这么多人?为什么那么有活力?我觉得新华的这个实践本质上说,是城市人民性更好的一种诠释。
持续性:社区营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新华经过十多年的长期的培育,这是很难得的。我们应该更加注重过程,而不是去追求一个短期的结果,让这个过程中形成一个口碑效应。今天大家到这里来就是一个口碑效应的结果,大家喜欢这里,也是一个土壤的持续性的问题。
包容性:在社区营造的过程中,要与现有的社会治理体系相结合。在这个背后,其实是要处理组织跟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新华,我看到了一个非常典型的良性合作样本,一方面组织的领导为我们提供了组织保障,提供了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在整个新华街道推进的过程中,给予高度的尊重和包容,包括搭建了特定的支持平台,提供一些职能的体系。
共益性:共益的本质,也是治理能力的一种体现。新华的社区建设其实是各方主体共同来参与的,但各方主体都加入共同参与这件事其实很难。因为不同主体的逻辑不一样,目标不一样,所以需要去寻求一些好的供应机制。如果没有共益的机制,共建共享是很难有持续性的。
公共性:主要体现在公共精神和激发各个参与主体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整体精神。在过程中也同时形成了可供推广复制的一系列社区营造工具包等方法。
我觉得,这都是新华社造给大家提供的一些学理性的价值。当然,我们也觉得新华社造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它打造了一个文明城市的典范,也提供了中国社会化社区治理的新环境。所以我也希望有更多的研究者持续跟踪,一起推动新华社区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