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世界 “预”见未来
牵手世界 “预”见未来
第五届世界媒体峰会
12月4日,“牵手世界的广州南沙”分论坛于第五届世界媒体峰会召开期间成功举办。多位密切关注南沙发展的国内相关领域领导、国际媒体朋友、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应邀参会。围绕会议主题,与会国内外嘉宾就“中国海洋生态特征与保护利用”“绿色环境与气候变化”“科技与产业创新”“绿美南沙与生态湾区建设”“国际商事仲裁”等主题发表演讲。
南沙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魏敏在致辞中表示,南沙作为广东省唯一国家级新区、中国广东自贸试验区最大片区和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叠加了多重国家战略。南沙产业基础雄厚,具备强劲的创新动力,成为中国投资热点的城市。目前,南沙优质项目加速集聚,丰田汽车、三菱重工、巴斯夫、路易达孚等270个世界500强企业在南沙投资落户,建设了约2平方公里的集成电路产业园,引进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覆盖半导体设计、材料、制造、封测全产业链的完整生态,建成国内仅有的以车规级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为核心的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聚集区,为南沙打造千亿级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和智慧交通产业集群提供重要支撑。此外,南沙还聚集1000多家人工智能和生命健康企业,小马智行率先开展自动驾驶常态化运营。打造了以汽车、高端装备、船舶制造为支柱的大制造产业体系。
新华通讯社瞭望周刊副总编辑谢鹏在嘉宾致辞中表示,媒体应为促进各国友好和世界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以峰会为契机,南沙再次展现了牵手世界的姿态与决心。站在新起点上,“湾区之心”的南沙正在为世界媒体回答时代之问注入信心,并在以蓬勃之势被全球媒体高度关注,逐步成为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成果的“新窗口”。接下来,媒体更应在南粤这片热土上,讲好广东故事、当好中国故事的“主讲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排头兵”,利用信息、资源、技术、渠道等优势打造新型传播平台为地方赋能,为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装上“媒体大脑”,书写大湾区、广东、广州、南沙发光发热的故事。
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生态工程专家,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主任张偲建议,广东要进一步打造“蓝色粮仓”海洋牧场,保障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着力发展集种业、装备与生态保护一体的现代化产业链,培育广东万亿级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集群。逐步广泛分布“蓝碳生态系统”,完善海洋生态资源保护产业项目开发、海洋碳汇科技产业和蓝碳交易,持续将“热爱海洋 逐梦深蓝”理念深入人心。
南沙新机遇:
创新发展的投资宝地
近年来,南沙不断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今年以来新签约百亿级项目17个,总投资超4500亿元,累计引进世界500强项目超270个。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中心位置的广州南沙,正焕发出无限生机和吸引力,以打造“世界之窗”之势,厚植企业发展的沃土。
广州巨湾技研有限公司的总裁裴锋说道,“我们选择在南沙落户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南沙地处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汽车与新能源产业密集等区位与集群优势,非常有利于我们降低综合成本。另一方面,南沙作为国家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资格的地区,高标准推进气候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打造国际化的气候金融中心,通过引导性、支持性、激励性的政策工具,引导资金进入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南沙有走在世界前沿的绿色金融政策等优势和全方位、多领域涵盖的营商环境,为巨湾技研这样的新能源低碳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来自香港的广州理文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辛伟贤表示,“将公司选址在南沙,除看重南沙为大湾区的几何中心外,也看到南沙政府在发展规划、社会建设,以及人才吸引各方面的超前规划。我很期待,南沙很快会成为一个吸引全球资金和人才的一个大都会区域。”
同样来自香港的大湾区国际艺术品保税产业中心董事长杨眉表示,南沙是大湾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中心,汇聚了来自香港、澳门的优秀人才,搭建了众多交流的平台,如即将在南沙举行的“第六届大湾区生活艺术节”,为大湾区青年创造一个艺术表达的平台,助力南沙打造聚集和传播大湾区艺术特色的中心品牌,极大促进和推动粤港澳三地文化艺术事业的交流和发展。
南沙新底色:
绿美南沙与建设生态湾区
南沙山、水、林、田、湖、海兼具,是一座绿色生态之城,获得联合国“全球最适宜居住城区奖”金奖,两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沧海桑田成为掣画南沙未来发展的底色,南沙将通过绿美生态建设持续提升城市的功能品质、环境质量、宜居程度和生态惠民水平。在绿色金融方面,2022年8月,南沙新区取得国家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资格。目前已落地全国首家气候支行、上线首个碳中和融资租赁服务平台,发行全国首支公募碳中和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全国水资源领域首笔绿色政府专项债券,累计发放绿色贷款45.8亿元。
埃及新闻总署顾问、原副署长艾哈迈德·萨拉姆表示,中阿双方的媒体合作在环境媒体层面有重要意义,而绿色环境与气候变化主题是探索气候投资和金融领域合作新境界的重要契机。当下,广州南沙区在世界范围内以独特经验建立了气候投融资试验区,并致力于打造国际气候金融中心。这些经验带来了气候投资和金融相关领域的繁荣,南沙正在大力推动气候投融资规则和机制的创新。现在全球都意识到气候变化的问题,去年埃及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政策,进行了一些必要的能源储备,也启动了一些绿色能源的项目。未来南沙可以在全国甚至是全球成为一个典范,也希望未来埃及与南沙能取得进一步的合作。
“这是我第二次来中国,第一次来到南沙。这几天参观了一些企业,让我眼前一亮,南沙的环境也非常优美。”艾哈迈德·萨拉姆说。
南沙新形象:
国际视角下的湾区发展对话
论坛现场,国外通讯社社长和世界湾区的外媒主编与企业代表和专家代表面对面,围绕“媒体视角下如何讲好南沙故事”,探讨当前国际环境下,大湾区外媒的关注点,并针对南沙如何在与港澳和国际对接中推动科技、生态、文化、人才、城市建设等方面合作借鉴进行交流。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丁隆表示,“迪拜与南沙及大湾区有诸多相似之处,如发展模式均为依托港口发展贸易、物流和相关产业,两地都拥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地区辐射性、优良的基础设施、资本、人才等发展要素。”为此,丁隆建议,南沙可以借鉴迪拜在建设智慧港口、创新管理体制、优化市场服务效能等方面的优秀经验。
在塑造南沙的滨海城市形象方面,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王建军表示,南沙发展海洋经济的基础和优势明显,引擎作用持续增强,集聚了一大批涉海科研院所、实验室、科创平台和人才。他提出,南沙要注重保护和发展的平衡,建立滨海城市高质量发展标杆,打造明珠湾、南沙湾、万顷沙湾三大引领区。南沙在建设国际化新城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协调好港口、产业、城市、居民之间的关系,打造宜居海岸,逐步形成北部宜居,中部宜业的城市布局。广州南沙新区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王艳华提出,“南沙作为广州最具滨海特色的行政区,境内山、城、田、江、海交相辉映,丰富的自然要素基底决定了南沙融于自然、显山露水、多维立体的‘山海城‘蓝绿框架的城市空间格局。未来应结合南沙的开放空间体系,打造世界级的水岸环境,组织‘向海汇聚’的公共空间网络体系,实行呼应自然本底特征的山、海、田、水、林五边管控原则。”
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中国办公室执行主任文香英表示,南沙区在发展过程中持续构筑由生态涵养区、景观保护区和城市绿网区组成的城镇生态绿化网络,下一步可采用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方式,突出生态修复空间布局的战略性、科学性和系统性,以国际先进保护理念摸清南沙区生物多样性包括海洋碳汇资源家底、开展包括红树林在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评估,确定优先保护物种、制定保护和恢复计划,做到“绿化+美化+生态化”相结合,同时要提高全民生态保护意识,增强市民对亲海空间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声音: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教授、协理副校长杨旸:
我们要挑战科技前沿,服务产业创新,研发尖端科技、培养杰出人才和服务产业创新。港科大在校内建立了全校共享中央实验室、跨学科的国际产学研合作,还建立红鸟硕士基地、未来技术实验室、红鸟学创空间,促进跨学科交叉融合的学术架构。
我觉得南沙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处于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我们希望把全国各地最有想法的年轻人汇集到南沙,汇聚到大湾区来,用最新的理念去培养他们,让他们能够在这里生根开花,发挥更大的作用。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教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规划设计分会副理事长张文英:
南沙位于广州出海口,水网交织,呈现水、陆、海交织的蓝绿交织状态,同时南沙有黄山鲁等森林,因此南沙整体自然资源很好。在绿美南沙建设中,我们要更体系化、更高质量去打造绿色空间体系。我觉得南沙特别适合做一个示范点。
另外,南沙有丰富的森林湿地,在这个基础上,南沙可以把生物多样性做得更好。南沙还有水道河道两岸,包括海岸,把这些绿地的休闲功能做好的话,其实南沙是非常有优势的。
广州仲裁委员会主任陈思民:
随着世界经济秩序开始稳步恢复,人们对经济的复苏充满了期待。仲裁作为化解国际经贸纠纷的首选机制,能在促进全球贸易和投资定分止争、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广州仲裁委坚持首创引领,积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和南沙自贸区建设,在南沙国际仲裁中心开创了诸多世界第一。
未来将持续积极推动仲裁的国际化、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发展,将广州打造成为全球互联网仲裁首选地,将南沙打造成中国仲裁先行地。
广州吾瑞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谌启菊:
香云纱本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文化名片,现在也作为南沙的一个文化名片。峰会期间,很多中外嘉宾在我们展位上都会把香云纱的服饰穿到身上,说明中国传统文化潮流已经越来越受关注。
那么香云纱如何走向世界?我希望全球更多的设计师加入香云纱这个行业来从事设计,因为只有更多年轻人和全球的设计师的加入,这个产业才会有更美好的未来。
云从科技政府事务经理陈驰源:
云从科技作为国内人工智能的一个企业,对标现在国际最先进的系统,我们也推出了一个大模型,这个模型可以做到交互伴随,有辅助规划的功能,另外像一些初步的创作,它也可以给到有力的智能支撑。在未来,这个大模型可以为媒体工作者带来更多的便利。
通过本次峰会,我们也会更加努力用我们的大模型或者是一些更前沿的数字技术,去推动整个南沙人智能产业的发展。
来源|南沙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林蒙溪
编审|林丹贤
欢迎投稿!邮箱:ns_zhsw@mzwglj.cn
更多精彩,点击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