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药丸 | 我只要近乎正常就好了

球怂 刺鸟栖息地 2019-11-13


“在药丸系列推送里,我们会通过文献翻译、书籍推荐等形式进行精神健康的趣味科普,同时会有选择性地安利与精神健康相关的优质文艺作品。希望你能在里面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颗药丸。”


第一粒药丸,我们决定从音乐剧开始。为什么是音乐剧?关于精神健康,我们已经看过太多电影、电视剧、小说形式上的呈现,但却很少能在现场舞台上接触到。舞台的魅力是无限的,当灯光、舞台设计、舞蹈、音乐、表演融为一体时,观众能够运用他们全部的感官,去体会精神健康。另外,很多难以用语言描述的东西,当用音乐的形式表达出来时,是最为震撼又触及心灵的。所以这次,我们决定安利获2010年普利策戏剧奖的音乐剧——Next to Normal(近乎正常)。




剧目简介


《Next to Normal》(N2N)是一部由Brian Yorkey原著及作词,Tom Kitt作曲的摇滚音乐剧。这个故事描述了一个患有躁郁症的母亲与疾病挣扎的过程,以及她的症状给她的家庭关系带来的影响。这部音乐剧也谈到了失去亲人的哀痛、自杀、药物滥用、现代精神病学中的争议等话题。2009年,该剧获得了11项托尼奖的提名,并赢得了最佳原创音乐、最佳交响以及最佳音乐剧女主角三项奖项。2010年,该剧赢得了普利策戏剧奖,是历史上第八个赢得该奖项的音乐剧。


     

2018年,由音乐剧品牌七幕人生出品的《近乎正常》中文版正式开演。在保留了原版音乐和故事的同时,以中文的呈现方式,让观众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剧中传达的能量与感动。同时,通过《近乎正常》这部戏,七幕人生也联合了安定医院一起,呼吁广大观众了解双相情感障碍,关注心理健康。


       


亮点推荐


音乐⭐️⭐️⭐️⭐️⭐️


音乐表现力上,N2N不愧为托尼奖最佳原创音乐和最佳编曲。音乐风格多样,不仅有摇滚乐、流行乐,还穿插着古典乐如圆舞曲等音乐风格。整体剧情与节奏都由音乐推动,戳人的情感更是通过音乐直击内心深处。


国内对于音乐的汉化和重新编排基本还原原版。当然,语言的转化自然会丢失一点东西,也许会有别扭的地方,不过也不用太过在意,近乎正常即可。


最为惊艳的一首solo曲,I miss the moutains,用非常具象的表达,描述了身患躁郁症的母亲回忆自己的过往是什么样的。


       

     

舞台设计⭐️⭐️⭐️⭐️⭐️


原版百老汇舞台上,舞美设计采用上中下三层舞台结构,分别模拟三个不同场景。同时随处可见的钢管,更是让演员释放自我,用丰富的形体诠释剧情。结尾的舞美从上到下六名演员以一人,两人,三人的数量排列,在视觉上形成一个大三角形,足以见得舞台设计的用心。


在国内的舞台上,对这一舞美进行了大的改造。新的舞台上,墙壁是扭曲的,楼梯是错位的,深浅交错,上下颠倒。这样一个扭曲的现实,也许也印证着人人心里的那点不正常。


       

     

剧情编排⭐️⭐️⭐️⭐️⭐️


在剧情编排上,儿子的表现和呈现形式最让人惊叹。更多的剧情亮点,还需要观众们自行到剧场里发现。



资源指路


中文版可以关注《近乎正常》官方微博@今天近乎正常了吗

原版可以在b站自行搜索next to normal,推荐up主@Musical_Fans



观众推荐


我看的是b站原版的录像,画质虽然有点差,但完全不妨碍剧中人物的情感透过屏幕传到我的心里。女主的音色很特别,唱词含糊,但反而能突出她的病人身份,有一种真实感。另外儿子的角色特别出彩,如鬼魂一般的对于疾病的具象化表达,带给整个情节特别大的张力。整部剧都在描绘一个拥有精神疾病患者家庭的起起落落,有温暖也有悲哀,当然还有更多的思考与审视。是值得一看的音乐剧。

——球怂


我是学社会工作的,在北京看的现场。中场的时候我看到一个女孩哭的非常伤心,接近昏厥的状态,她朋友把她扶了出去。作为浸淫在躁郁症话语里面太久的人,我本身没有特别大的情绪波动。但是看到现场观众有这样的反应,不禁感慨:我们仍然需要不断地言说。整个社会仍然没有提供足够的话语空间,所以我们在仅有的能够被共情的场合失声痛哭。从剧本内容上面来看,呈现的是美国中产家庭的生活图景,儿子角色的设定很棒,但放在中国的语境里面,有不少地方和我们的社会现实出入很多,私心希望有一天能看到本土的精神疾病题材音乐剧。

——小卡



最后,剧中对于躁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的表现未必完全等同于真实情况,戏剧是对现实生活的夸大和浓缩,不管是优点还是缺点都会被放大,舞台上需要足够的戏剧张力去吸引人和打动人。总的来说,《近乎正常》的出现,是你我的一剂良方,在当下的社会生活里,谁又不是与混乱共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