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躁郁症患者,更是精神科医生,回顾这位杰出女性的传奇一生
“那星潮汹涌的夜空正像她心底深藏的漩涡,在两级情绪的挣扎中,寻求生命的美丽与意义。”
——《躁郁之心》
有人说,
医不自医,人不渡己。
如果这位渡人的医者恰好是一位精神疾病患者呢?
她是位列全美五位的“医界思想者”之一;
她是有二十余年专业经验的全球躁郁症领域权威专家;
她曾推动美国国会立法实现心理病患的保险平权制度;
她曾获得美国跨领域最高奖项“麦克阿瑟天才奖”;
她的《天才向左,疯子向右》、《躁郁之心》享誉全球。
鲜有人比她更了解躁郁症,
因为她,也是一名躁郁症患者。
1
如果一切在开始的时候就得到关注,会不会不一样?Jamison也回答不了你。
初逢躁郁时,Jamison高三。那时的她精力旺盛、思维活跃,仿佛能理解所有难题,找到事物之间的“宇宙关联网”。这种奇妙的感觉,让她兴奋不已,但没有人会觉得是躁郁症的开始。
然而,热情如潮汐,会上涨也会褪去。热情褪去后的她,只剩下四个字“精疲力尽”。灵敏的思维变得迟钝,灵活的身体变得僵硬,每天行走在死亡的边缘。没人有知道是怎么了,她也不愿让人察觉。值得庆幸的是,几个月后她开始慢慢自愈。
“每天早上,我都会带着深深的倦意醒来,体验一个完全陌生的自己,感到生活无比厌烦和无聊。”
真正意识到自己生病了,是在大学的课堂上。
那是一节关于变态心理学的课程,在老师的讲述中,Jamison意识到,自己病了,需要去看看了。 但是走到学生健康服务中心的门口,她却畏惧了。恐惧和羞耻使她在诊所门口挣扎。最后只能在臂弯里抽泣,放弃寻求帮助。
大一时,一位人格心理学教授把她荒诞不经的思考形容成热情迸发的创造力,鼓励她撰写论文,使Jamison走上学术研究的道路。
21岁时,又遇到了一位同样具有情绪问题的教授,两个人都十分默契地拒绝使用药物治疗,受到他的强烈影响,Jamison决定放弃医学院的进修,攻读心理学博士。
2
优异的学习成绩和强烈的科研热情让Jamison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获得博士学位,以助理教授的身份进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精神病学系工作,同时被指派到一间成人病房,以完成临床和教学工作。
随着对躁郁症研究兴趣的增长,和日益强烈地想要改变人们对躁郁症的看法和治疗态度的愿望,她和同事决定一起在UCLA建立一个院外分诊部,以专门诊断、治疗躁狂症和抑郁症。
1990年,Jamison作为合著者出版了长达千页的学术著作Manic Depressive Illness,这本书被美国出版人协会评选为当年“生物医学领域最优秀图书”,并成为躁郁症领域指定阅读的教材。
然而,巨大的成就却是和疾病的困扰裹挟前进的,Jamison仍被躁郁症无情的周期性循环纠缠困扰。
3
婚姻危机、成为精神学系教授和过度工作的压力使得Jamison疾病症状愈演愈烈,严重影响了她的日常和工作生活。Jamison最终决定去看医生,并由此展开了她与锂盐战斗的序幕。锂盐带来的严重副作用使身体和精神不堪承受,她开始自行停药。
幸运的是,Jamison没有被躁郁症打败。但是她已经厌倦了隐藏疾病,厌倦了如履薄冰的工作和生活,同时她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经历来现身说法,为躁郁症正名,改变精神疾患的现实境遇,最终她选择了用写作公开自己的经历。
4
此书曾盘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榜超过20周,获《华盛顿邮报》年度最佳图书大奖,全球15种语言发行。
然而,Jamison本人却因为坦白自己的病情而结束了治疗师生涯。
“无论结果如何,大声疾呼都比继续保持沉默更好。”
“我已经厌倦了隐瞒,厌倦了压抑和控制自己的能量。”
“我希望改变公众对一般性精神疾病,特别是躁郁症的态度。”5
Jamison在与躁郁症抗争的过程中曾一度抗拒服药,躁狂与抑郁两种状态不断撕扯着她,让她备受折磨。接受药物治疗后,她的病情得到控制,在这场持续不断的拉锯战中,她也发现了能够“治愈”躁郁症的另一种“良药”——爱情。
“即便爱情不能治愈,它也一定是一剂强力的药物。”
“就像,在痛苦折磨当中,爱情,注视着疯狂,容颜依旧。”
不幸的是,2002年Richar在重症监护室中永远离开了Jamison。Jamison经历了一段痛苦的时光,甚至一度处于躁狂状态复发的边缘。好在多年来Richar带来的安稳与保护让Jamison最终战胜了情绪,并在9年后写下自己与Richar的点点滴滴,纪念一生挚爱。
末
躁郁症带给Jamison无数的痛苦,却也让她更执着与于生命的美好。她告诉世人,患者除了患者这个标签,还可以有很多身份。
作为世界躁郁症研究领域顶尖专家,她被《时代周刊》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之医界英雄”,凭借自己的努力,在医学领域获得一席之地,跻身传统由男性主导的“纯男性俱乐部”。
“由于躁郁症,我哭得更多,所以欢笑也更多;因为经历过所有的冬日,所以更能欣赏春天;因为死亡如影随形,所以更了解生命的意义。”
资料来源:
Kay Redfield Jamison. (2013). 躁郁之心:我与躁郁症共处的30年.
文 | 迪崽 荣荣芳 谢洋 排版 | Jen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