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影像X精神健康:大家都来看电影

ka233 刺鸟栖息地 2021-09-05
“在『撒野』系列推送里,我们探索有关精神疾病的各种玩法,发布刺鸟栖息地主办的各类主题活动,同时友情转发我们认为值得一试的其他活动资讯。通过线上线下活动,探索自助和互助的多元形式,重建人与人的连结。本期带来的是药玩嘉年华影像研习的一手资讯。”

撒野系列
21
影像发声



 

有没有想过这样一种画面,一个导演和你聊精神健康,一个精神科医生和你聊电影……当精神健康遇到影像,当亲历者、导演、医生、社工、咨询师、学生等各种背景的人会聚在一起,会是怎样的现场?




10.5-10.6,由精神健康公益组织刺鸟栖息地和上海郁今香发起,抛开书本协办的精神健康主题的影像研习活动在Film电影时光书店举办。11部导演授权作品接力放映,在光影流动之间,人如何与自己相处的议题以各种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

 

第一天的活动略显仓促,现场出了一些状况,非常感谢观众朋友们的包容,也很抱歉我们作为非专业放映组织的种种不成熟。《发条兔子》的导演王育臣和《如此生活》的导演何小培与观众进行了现场交流,王育臣聊他的电影创作亚人组如何通过影像创作为那些期冀创作却身不由己的演员们提供喘息之地,聊影像对他来说是和自己相处的一种方式。何小培导演谈到了纪录片中主人公的生活背景,聊纪录片如何为边缘发声,也谈到了纪录片不必非得苦大仇深,也可以用幽默的方式去聚焦社会现实。


何小培、王育臣导演在和观众交流


第二天的活动吸收了第一天的经验教训,要顺利许多。王坪导演的《每次见面都像是告别》让不少观众十分动容。放映结束后,因为人数比前一天少,我们回归了团体活动的风格,选择了让观众围坐一圈。华真一导演和大家畅谈《我和很多人一起假装抑郁》的创作背景和自己的生活经历,观众多为同龄人,现场氛围很活跃。华真一认为,影像既能在真实经历和观众之间拉开一个距离,又能够达到某种程度上“看见”“倾听”的可能。


真一导演在和观众交流


三位导演我们前期都有单独做过专访,敬请期待后期专题推文。作为一个还稍微有那么一点点社工背景的组织,我们想在这篇回顾推文里,多多呈现活动参与者的感受。


 

参与者反馈

 

王育臣,导演

《发条兔子》最终回到了上海。在最适合的病友簇拥中献媚。这样的互助会不断,病友们才会对看。“兔子”不望康复望周知。括弧我的私心要把所有的赞美献给王坪的私影《每次见面都像是告别》,希望更多的人获得它的相遇。

 

ウ二,观众

尽管最初吸引我的是优质的片单,但等真正参与了两天的活动,触动我最多的反而是创作者们(以及映后交流时的观众)表达自我的真诚和直面心障的勇气。小小的放映室,不是负面情绪的焚烧场,而是有爱心的人们摈弃偏见、互伸援手的乌托邦。作为一个影视专业的学生,我也通过这个活动不断思考影像究竟可以如何治愈,或者至少抚慰现代人内心角落里的被强行忽略的伤痛。


观影赠品小药丸,全部由定海桥互助社成员和他们的朋友手工制作

 

CH.Y,观众

第一次在两天之内看了那么多风格迥异的短片,有时感慨于导演的创造力——“原来影像能这么表达”;有时则被镜头下的粗粝感打动,也许是因为影像中流露出来的真实感。影像确实是导演与世界对话、和解的一种方式,透过这些内容生动呈现出内心的一点想法和观念,更重要的是我们从中看到了不同人群的生存状态——他们都过得如何。反观到自身,那我呢?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境遇,但短片中的许多话题是共性的,诸如亲情、社会中的孤独感和抑郁不被理解等等。另一个层面,我觉得,这些影像能够使我产生共鸣的同时,也启发与激励我,捕捉那些来源于生活的奇妙灵感。我可以常常有心理波动,时而烦恼、被困扰,时而又感受到幸福和快乐、安宁,曾经我会觉得自己非常神经质,但现在会学着接纳它们。我就是这样的,何不勇敢把这些体会到的东西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呢?

 

还有一个点,读大学以来(我今年大二)第一次参加这样类型的放映活动    因为曾经有过心理困扰,对心理议题本来就很关注,也是班级的心理委员。来到放映现场,看到还有这么多观众一起参与,大家应该对于心理方面都有或者曾有过不同程度的困扰吧。我会觉得,这样一次活动是很有意义的。倒不一定是教会你怎么克服心理障碍,单单有刺鸟背后默默付出的这群人,还有与自己相似的这些人,当这些人聚在一起,分享生活的种种,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这就足够令人感到心安与快乐了。


尚善基金会和双相躁郁世界提供的宣传册,免费供参与者自取。热心观众精卫陈医生还现场帮助修改了里面的部分的小失误。

贺杰,主办方上海郁今香负责人

平时看了很多商业电影,没怎么看过这种类型的电影。电影讲的是别人的故事,但是对自己的冲击很大。第一天的《发条兔子》让我去思考被体制规训的个体所受到那种很难表达的精神困扰。再来就是映后谈的时候谈到现在会把社会问题也用医学方式去解释,跟我最近的思考和贴近。作为主办方,我觉得片子可以少放一点,然后交流的时间更长。


暖场视频是来自【双相躁郁世界】制片的躁郁症纪录片《过山车玩家》片花

 

紫霞,志愿者

之前不是没有看过实验电影,也不是没有看过纪录片,但是如此风格多变但又主旨趋近的电影串烧,确实是未曾有过的美妙体验。不同的视觉语言从各个角度诠释出创作者对于精神健康影像的思考和探索。王坪导演的《每次见面都像告别》令我印象尤为深刻,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抛开书本上海站工作人员恒立



恒立,协办方抛开书本工作人员

两天的第一部片子我都没有看到。除那两部之外,其他的片子里,《W》里时代废墟中游离的人,《黑色羽毛》直露地传达的第一性感受*,《红》浓烈失控的情欲,以及《发条兔子》困兽般的愤怒和其创作者的状态,等等,的确标示着精神健康议题借由影像呈现的不同可能。映后环节的讨论则提示着精神健康的田野之广大,与田野实践的重要性:抛开精神医学、社会分析和文化研究的概念框架,具体的人当下最真实的痛苦永远值得关注。

*第一性的东西是人的痛苦,理论对这种真实痛苦的观察、分析、反思是第二性的。进入第二性正常且必要,但第一性才是关注这一领域的原因。


一个有点特别的观众,来自上海精卫的陈智民医生,他给到了大家医学人文视角的知识补充。后面我们也会邀请他参加一场跨学科的对话,请期待后续推文。

来自观众菜菜菜菜十文的可爱返图,因为座椅有观众反馈说不太舒服,第二天我们从定海桥互助社征用了一波荷包蛋当地垫。



结语


疫情后,刺鸟蛰伏了快一年,才又开始扑棱翅膀。想起来第一次做放映是大二的时候搞影像沙龙,也是边缘议题,也是社工相关,再到后来承办半夏影展的南大站,再到现在做这样一场有点特别的放映。也算是跌跌撞撞让想象变成现实。


老实说这样的活动想让人人满意非常难,我们的志愿者看到有的低分评估表以后也会说哎呀为什么只给了三分我们哪里做得还不够。对我们来说能做的就是不断的复盘和及时反思。有人冲着电影来,有人冲着精神健康来,需求不一样,找到一个平衡便成为了这种公开活动需要反复练习的功课。


厚厚的活动评估表,下一次我们会做得更好


影像是我们非常偏爱的媒介,借由影像,让各种各样的人济济一堂,在这个寻常的国庆假期,抓住不太寻常的2020年的尾巴,创造了一个两日快闪的精神健康公共空间。活动仍有许多不足,非常感谢每一位到场观众的宽容。上海无锡和南京的巡回放映会成为一个探索的起点和试错的过程,后面如果导演们愿意长期授权或者有更多作者愿意投递他们的影像作品,我们也想试试能否做成面向特定社群的影像为本的常规团体活动。不过这就是后话了,先把这一轮走完再说!



活动志愿者|甜味/紫霞/缪理/恒立/yus/真一/lorraine

图片|紫霞/缪理/小卡/博文

文字&排版|小卡

海报设计|缪理

 


相关阅读

我们和青年导演聊了聊影像,原生家庭和精神健康

从新东方教室杀人案到作为社会行动的纪录片

10部电影,走近女性抑郁

这10部电影,带你走近双相情感障碍

过山车玩家,用纪录片为双相情感障碍发声

 


本次活动属于药玩精神健康嘉年华的第一波活动,接下来就是即将在定海桥互助社开幕的展览和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啦!敬请期待后期推文和报名详情。


 

主办方

刺鸟栖息地&上海郁今香


协办方

抛开书本


场地方

Film电影时光书店

 

感谢传播伙伴们的大力宣传

感谢所有导演的慷慨授权

和所有志愿者的默默付出!

 

本活动属于尚善基金会抑路前行

刺鸟栖息地影像发声项目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