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狂热,对生活危机的一种应对

树头木拳 刺鸟栖息地 2021-05-02

“在药丸系列推送里,我们会与大家分享别人做的好玩有用的东西。比如介绍一点靠谱的工具,比如有选择性地推荐与精神健康相关的优质文艺作品,希望你能在里面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颗药丸。”



16粒药丸

《狂热分子



作为一名各类群众运动的狂热参与者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埃里克·霍弗的《狂热分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回答这个问题。


作者埃里克·霍弗(Eric Hoffer, 1902-1983)的一生十分传奇,7岁失明,15岁复明,父母早逝,靠自学成就学问。长年从事码头搬运工作,1964年成为加州伯克利大学高级研究员后,仍未离开码头,其许多观念都是在码头工作中形成,因此他也被称为“码头工人哲学家”。1982年获里根总统颁赠总统自由奖章,生平著作超过10部,包括《激情心灵状态》、《变迁的磨难》、《我们时代的脾性》等,曾多次获美国国家图书奖,《狂热分子》是他第一部和最著名的作品。



这是一本观点新颖、文笔流畅的有趣的书。然而初识此书后的这许多年,我都不曾起过翻开它的念头。直到最近,我感到自己所生活的世界(现实的以及网络的)变得有些陌生了:不同观点间的平和交流与相互促进变得越来越不可能,同时,又出现了越来越多可以用本书标题所形容的人——狂热分子


我隐隐感到不安。


他们是谁呢?


他们为什么会出现?


他们会做什么呢?


他们是怎么想的?


我想知道这些,或许霍弗的《狂热分子》可以告诉我一些什么吧?抱着这种不妨一读的态度翻开了它,我才发现这是一本有趣的书。


首先请允许我聊一聊它有趣的书名:中文“狂热分子”,英文“true believer”。个人感觉将true believer翻译为“狂热分子”是有些不恰当的。理由在于,狂热是个带有贬义的词,狂热者的行为常被认为是冲动的、不理智的、破坏性的。但作者似乎只是想去描述并解释其研究对象,而不是做出评价。无论作者出于个人的政治立场对于激进的社会行动是褒是贬,难能可贵的是他没有将其带入书中(或许带入了,只是我迟钝地没有意识到)。因此,中文书名没有充分传递出作者的这种中立性,在我看来多少有些遗憾。我希望本书的读者能体会到作者的克制与保留,因此特意澄清一下标题。因此,当下文提到“狂热分子”的时候,希望各位读者可以在脑中把它自动转化为“忠实信徒”



读罢此书,我作为一名读者的收获之一便是一幅关于狂热分子的速画像:Ta们似乎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以致于无法朝着原本的目的地安然地走下去了。Ta们在荒野中漫无目的地游荡着,迷茫与焦虑在悄无声息地积累着,或许会有人重新回归生活的正轨,或许会有人停留在某个不为人知的角度,但还会有一种可能:Ta们越聚越多,不知是谁指出了一个方向,ta便要顺着这个方向在荒原中踩出一条路来……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收获,远不足以概括本书的全部内容。本书的语言是描述性的而非论证性的,它提供方方面面的细节去呈现一个形象,而非用方方面面的论据去支撑一个观点。想必作者是个善于用直觉把握本质的敏锐之人,而半随笔式的文风也很好地突出了他的机智与洞见。这样的文字更适合亲自品味。因此,以下不会涉及太多对原文的引用和评述,只是结合书中内容谈谈我对“狂热分子”这一形象的理解,希望能对各位读者有所帮助。



狂热是对生活危机的一种应对

作者从动机、性格、角色等方面去“描述”那些怀着狂热的信念而投身于某些“神圣”的事业的人,并且尤其注重让我们这些并未参与其中的旁观者可以理解,让我们知道在我们和“那群疯子”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人性的鸿沟,让我们意识到那灼目的神圣背后隐藏着尽管扭曲但仍可以常理度之的人性。


人们容易对他人的行动做内部归因,简单来说,就是认为别人的行动是有意为之的,比如在公交车上被人踩了一脚就认为:“ta是故意的”——唉,太多无谓的纷争都是源自这种天真的信念。然而实际上人的思考有局限性,而行为所造成的效果,尤其是对每一相关人员的不同效果,常常超出本人的考虑范围(所以才会有“好心办坏事”这种俗语)。社会运动亦如此,如果我们简单地用某场运动的官方宗旨去解释每个参与者的动机,这绝对是一种非常不准确的偷懒做法。这不但过度简化问题,而且忽视了人性的恒常与复杂。



所幸本书作者并没有偷懒,他让我们看到了对意义的追求、对认知失调的回避、因仇恨产生的认同、为了归属感而做的团结等贯穿我们日常生活的心理学效应,是如何在穿针引线般地构筑起一起起轰轰烈烈的社会运动的。就像火药的剧烈爆炸与铁的缓慢生锈都是氧化活动一样。比如作者在书中经常拿来举例的纳粹运动的兴起:纳粹运动兴起前的德国并不是一个“好的”战败国,因为胜利者似乎并不足够正义,足够强大,甚至对它的制裁不够严厉。因此前一场战争的古怪结果只是加剧了德国人心中的不满,一切不幸都没有得到一个“好的”说法,这种别扭的氛围正适合滋生某种莫名其妙的仇恨与狂热,而恨(以及爱)正是那种越没来由就越强烈的情感。



狂热就像一张假面舞会上的面具

人们容易认为心灵的属性是每一个体的内在的、固有的属性,就像心率、体重、身高等一样,因而会误以为那些在群众运动中表现得狂热的人是一些自身就很狂热的人。但这样的想法对于狂热分子会有些不公,因为那些人其实都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在参与群众运动前是如此,在脱离群众运动后亦复如此。



因此,此处所谓的“心理”是一种社会心理,或者说一种思考与行动的模式。生活中适当水平的压力与失意感、集体生活的躁动性、手段精致的宣传鼓动等,在这些作用下,我们人性中极端的、激进的、活跃的一面被放大,而温和的、保守的、慎重的一面被压制,这就使得拥有普通人性的每个人都能暂时进入狂热模式。这道理并不复杂,场景使人改变的例子在生活中数不胜数,就像我的一个很内向的朋友,到了酒桌或舞厅里也会被气氛带得嗨起来,或者就像一个平时吊儿郎当的人,在穿上西服走上演讲台之后,也会不自觉地严肃起来。


因此,本书的描述对象绝不是密度均匀、表面光滑、忽略空气摩擦的人,而是处于社会运动中、受到人际互动影响的人的思考与行为模式



关于写作风格

本书具有随笔的风格,行文流畅,语言通俗,且作者有意地突出了狂热分子在思维和行动上的特征,因此想get到作者要表达的东西是不难的。总之,读起来很爽。


但这种写法也是双刃剑,阅读的畅快一定程度上牺牲了逻辑的严谨。本书作者单刀直入地去描述研究对象的心理,贸然地描述这种隔着n多层窗户纸的实在,很容易被批评为“自说自话”、“想当然”。因为每个人都会对狂热分子的心理有自己的断定,凭什么他埃里克·霍弗说的就是对的呢?。


老实说,面对这种诘责我是无法为之辩护的。甚至,我恰恰因为这种理由曾长期嫌弃此书。然而随着年岁增长,我对方法论的洁癖渐渐淡了。我意识到任何书中都没有绝对真理,也不该妄图在任何书中寻找绝对真理。书籍是他人(而非前人!)的认知的凝结,只是提供一些来自他人(而非前人!)的灵感、启发、经验、思路等,以供我们参考。


所以,只要带着批判性的态度正确对待一本书,既不过分崇信也不全盘否定,也就不会那么轻易地被误导,因此即便读了一些有争议、有瑕疵的书,又有何妨呢?大不了抛诸脑后呗~






END




作者简介


树头木拳

企业职员

年近三十碌碌无为

希望像斯宾诺莎那样度过一生

(但寿命要根据医疗条件的进步折算一下)




撰文 | 树头木拳

校对/编辑 | 小卡、宜修

排版 | Summer

插图 | 来自Pexels



本文为偏方项目
02篇推送

偏 方

由「刺鸟栖息地」和朋友们共同发起的掉书袋项目。围绕精神健康议题,基于书籍和文献进行知识生产。包括原创内容/活动/空间三个板块:从不同人群的细分需求出发,制作书评/书单/导读/视频/播客等原创内容,在线上线下配合开展共学/读书会/研讨等活动,同时在位于上海的BeloningSpace实体空间内开设专题图书角。我们相信大家能够借由阅读和交流达到自我赋能。我们提供工具/思维方式和行动经验,而非全文翻译/资源搬运等投喂式的公共教育。「偏方」注重批判性思考,关照当下现实,希望跨越学科藩篱,最终服务于行动。


非典型精神健康公益组织。以超越学科的视角看待精神健康议题,身体力行促进知识和经验的生产,秉持社会正义的理念,探索多元介入的可能。除了开展同伴教育、互助团体、讲座沙龙等经典社工项目,也通过影像研习、影像制作、戏剧演出、艺术展览等各种艺术创新方式进行精神健康大众传播。连续四年举办药玩·精神健康嘉年华。与多所高校合作,组织教学和培训。曾获北京尚善公益基金会、706空间青年基金、银杏基金会、爱德基金会支持。赞助支持/活动合作/投稿,联系thornbird123@foxmail.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