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偏了!真实的“三千孤儿入内蒙”并非如此……
文:茉莉
因为对60年前“三千孤儿入内蒙”那段历史感兴趣,于是,去看了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
该片根据“三千孤儿入内蒙”的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由尔冬升执导,陈宝国、马苏、阿云嘎、王锵、艾米领衔主演,以一个叫杜思珩的上海小女孩被牧民家庭收养为切入点,讲述了这个女孩的成长与蜕变,也展现了整个时代的悲欢与变迁。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新中国遭遇严重自然灾害,大批南方孤儿面临生存危机。本着“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的原则,将近3000名孤儿被接到了内蒙古,由当地政府和牧民们抚养。
男主人公杜思瀚(陈宝国 饰)年幼时和母亲一起投奔从事保密工作的父亲,迫于无奈,将妹妹杜思珩(罗意淳 饰)寄养在保育院后,失散了。如今60年过去了,在母亲和自己的暮年,他带着愧疚和母亲一生的执念,踏上了寻找妹妹的历程。
当年,他的妹妹小思珩从上海乘列车来到草原后,一直带着对母亲的怨念,渴望重回上海。但幸好,她被善良的养母萨仁娜(马苏 饰)一家收养,让她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养母对小思珩很好,好到连养家的哥哥那木汗(王锵 饰)都心生嫉妒。
为了让她上厕所方便,就在草原上建造了简易的卫生间;为了让她认清方向,把便指南针送给了她;为了和她交流,养母萨仁娜还特意学习汉语……养母一家,给了小思珩无微不至的爱,不过,这一切都不能消解她浓浓的乡愁。
某天,任性的她骑着马离家出逃了。她想要跟小伙伴一起扒火车回上海,结果,却跟小伙伴陷入了流沙里。生死攸关之时,养家哥哥那木汗救起她和小伙伴,但他自己却被流沙吞没了。
独子那木汗的死,令他的父亲伊德尔(阿云嘎 饰)痛苦又愤怒,但他依然无比宽容地跟杜思珩说,一定会履行“永远不会抛弃你”的承诺。
养父母的无私关爱和默默付出,彻底感化了杜思珩,她决定与童年的母亲告别,以草原为家,做伊德尔和萨仁娜的那木汗……
从此,杜思珩在内蒙古大草原上扎了根,结婚生子,子又生孙。当最后亲哥哥杜思瀚找到她的时候,她的曾孙都已经出生了,也算是度过了幸福又圆满的一生。
说实话,看完《海的尽头是草原》,多少有点失望。因为本以为这部电影会以 “三千孤儿入内蒙”这一重要历史事件为创作重点,没想到,那么精彩有戏的历史事件,最终只成了一块背景板。电影偏离了观众想看的主题,讲述的仅是一个爱与救赎的亲情故事。
剧中额吉的扮演者马苏说,这部戏的核心是爱的“和解”。尔冬升导演说,他只想拍“爱”。把“民族大爱”的题材,拍成了“民间小爱”的调调,是香港导演的局限性所致?还是整个主创团队的认知和能力问题?
来谈谈“三千孤儿入内蒙”这个真实的历史事件。
1959年至1961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最困难的一段时期,天灾和饥荒几乎席卷全国。长三角农村的一些家庭怕养不活孩子,于是,便把幼童送往周边上海、江苏、浙江等城市的孤儿院。
这些孤儿院一下子多出了比常年好几倍的弃婴和幼童,压力巨大。因为食品短缺,3000多名孤儿营养不良,更面临疾病和死亡的威胁。
当时,主管妇女儿童工作的康克清得知情况后,便请内蒙古自治区主席乌兰夫支援些奶粉给孤儿们。乌兰夫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但支援奶粉只是权宜之计,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于是,他就跟周恩来总理提议,把孤儿接到内蒙古,由当地的牧民收养。
周总理同意了,再三叮嘱他:“要把工作组织好,把孩子安排好!”
就这样,从1960年起,一直到1963年,约有3000名孤儿,坐上北上的列车,来到内蒙古草原。
“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在乌兰夫主席的明确指示下,这些孤儿被称为“国家的孩子”,由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牵头,被妥善安排到了各盟、旗成立的保育院里。
1961年开始,没有子女的牧民家庭,也开始陆续收养这些孤儿。
虽然,当时内蒙古也处在困难时期,但当地各族群众主动地为国担责、分忧。许多年迈的额吉(蒙古语,母亲)、中年妇女,还有新婚夫妇,积极地前来收养这些孤儿。
此外,各盟、旗的育婴院,也招收和培训了一批“有文化、身体好”的年轻保育员,让她做孩子们的“额吉”,悉心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无数“额吉”——“草原母亲”,用无疆的大爱诠释了一段民族团结互助的历史佳话,也用真情的付出谱写了一个个超越血缘、地域和民族的感人故事。
显然,真实的“三千孤儿入内蒙”是一段民族团结互助的大爱往事 。所谓的“大爱”,其一,是草原母亲对孤儿们无私又博大的爱;其二是祖国母亲对中华儿女永不放弃,无微不至的爱。
对照电影,先说,草原母亲对孤儿的爱是无私的吗?萨仁娜一家收养杜思珩(事实上,她家有儿子是没有收养孤儿资格的)完全没有私心吗?其实是有的,她的儿子那木汗到了娶亲的年纪,嗓子不能正常发声,没法说亲,她和她丈夫显然带着点“养媳妇”的想法。他们的儿子更是,甚至,当看到马正元和养妹妹杜思珩关系亲密时,他还吃醋了。
还有,当那木汗因救杜思珩及伙伴去世后,伊德尔对她说,我说过,永远不会抛弃你,以后你就叫那木汗吧。他的这句话,好像是一种道德绑架,暗示着杜思珩,你以后要以身相代去报答那木汉的恩情。
后来,杜思珩真把名字改成了那木汉,这是不是一种赎罪?从此,她就成了养哥哥的替身,永远地留在了内蒙古,明明有可能见到亲生母亲,但是就因为替身所以没有见到。
再有,老年萨仁娜说:虽然未能见面,谢谢你把杜思珩生下来,这样我们才能共同把她抚养成人。她对杜思珩生母说的这句话,所表达的感谢之意,不也出于一种私心吗?这又是什么“大爱”呢?
而事实上,当年的“草原母亲”对孤儿们的爱真是纯如水晶,没有一丁点的功利目的。
那时候,对有些年纪大已记事,不愿意被领养的的孩子,并没有强迫他们,而是一直由保育院里的“额吉”照顾;还有,为杜绝“童养媳”情况的发生,家里有孩子的不得收养。
并且,这些被收养的孤儿都受到了很好的教育,有一些还在70年代上了大学,其中就有南开的高材生,后来他们便留在了京津地区生活,还有一些则陆续回到了家乡长三角地区,当然,也有一些自愿留在了内蒙古。
看完电影之后,除了感觉失望,还觉得有点悲哀,《海的尽头是草原》的编剧们真不应该把现世的矫情、自私与虚伪,写进这个伟大的题材里!
本来,“三千孤儿入内蒙”这个真实的历史事件,是一种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体现,彰显的是同甘共苦、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价值观,那么,《海的尽头是草原》就应该讴歌“草原母亲”纯粹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赞颂中华民族这种团结互助无私的大爱,但是它没有!格局有点低!
不过,电影中展现的内蒙古草原的美丽风光和独特的风土人情,还是值回票价的。
读最新影评,请关注“叶语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