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吴先斌:我的三个“为什么”

2017-07-03 南京民建

此文章选自:南京民间抗战博物馆



吴先斌

         民建会员,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长期致力于收集南京大屠杀史料,2006年出资创办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藏文物2700多件,对社会免费开放,接待参观群众7万余人次。积极支持民间公益组织,坚持慰问抗战老兵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吴先斌在得知戴安澜将军率领的中国远征军牺牲在缅甸至今没有墓碑后。于2011年,个人出资18万元,再加上家属和其他民间人士共同出资近50万元,在戴安澜将军遇难地缅甸茅邦村,立起了一座纪念碑。       

        2015年,吴先斌组织雨花总支的部分会员前往位于安徽芜湖的戴安澜将军墓地进行祭奠。2017年5月26日,“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暨戴安澜将军殉国75周年座谈会”在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举行。 


根据纪念戴安澜将军殉国75周年座谈会会议发言录音整理




吴先斌

大家上午好,博物馆第一次举办这么大规模的活动,大错没有,小错不断,给诸位造成许多不便之处,请大家多谅解。


今天十分感慨,原因有二。第一,今天是戴安澜将军为国遇难75周年纪念日,缅怀先烈是我们的心愿;第二,座谈会能顺利的如期召开,特别是今天高朋满座,来了这么多重要的领导、重要的首长,超出我的想象,很意外。这是个难得的展示博物馆形象的机会,想表达的很多,想说的话也有很多。概括起来,就是三个为什么。现在就这三个“为什么”向各位首长、各位朋友做个汇报。






1



我为什么会办这个民间抗战博物馆?


我不是共军后代,也不是国军后代,我是“百二代”,老百姓的第二代。这段抗战的历史,从狭义的角度看,和我的家庭没有直接关系,但是从广义上说,和我们民族、社会以及这座城市有很大的关联,和我们每个人有关。


我最早接触的抗日战争史和我今天认识的抗日战争史有着巨大的不同。十多年前,我开始经商后,开始对抗战的历史产生兴趣,就开始对关注这段历史。渐渐地,我发现我过去学的历史——并不是历史的全部,而我今天知道的历史,是历史的绝大部分。比如,戴安澜将军殉国的历史,我第一次知道戴安澜将军,是在书摊上看到的。那时候,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抗战还很少被提及,我在书摊上的一本《无为地方志》中看到戴安澜将军生前的照片以及他殉国的事迹,地方志上印着的戴将军那么年轻,那么英俊,那么儒雅,印象深刻。我当时十分惊奇与怀疑,我之前所学的历史和这本书中所提的历史,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我仔细地翻看这本书,在书的后面还有伟大领袖毛主席为戴安澜将军殉国所题的挽诗,就是那八句话。我觉得,可能我过去学的历史,并不是全部。

可以说,正是由于受戴将军的影响,我才想认真地去了解那段历史。最后我发现,我之前所学的历史,是远远不够的。为什么这么说?抗战这场近代历史上最重要的民族自卫战争,唯一一次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的战争,牺牲了那么多的英烈,我们对他们的纪念和怀念,特别是对他们的颂扬,是远远不够的。很多牺牲的烈士,都在被我们逐步遗忘。


刚刚大家都谈到了抗战史有利于两岸统一。5月8号,我在台湾见了马英九先生,和他谈了两个小时的抗战史。他希望台湾的民间人士和大陆的民间人士能共同书写抗战历史。事实上,台湾对这段历史的记忆已经越来越淡薄,今年在台湾已经没有大规模的纪念活动了。两岸共写抗战史只能是个美好的愿望,现在真的很难,需要大家去努力。博物馆成立十多年来,收集了很多的史料,包括文物5700多件,图书4万多册。我们还成立了两个摄制组在外面走访老兵。去年,我们走访了300多位老兵,今年到现在也已经采访了300多人,加上以往采访到的老兵,现在博物馆一共保存了1000多名老兵资料。一会儿大家去博物馆就能看到。

2017年5月在台湾与马英九先生会面


媒体来博物馆采访,称我是和时间赛跑的人。但我常常跟媒体说,我是跑不过时间的,但是我会尽力去跑,就像我们对抗战史的宣传一样,每个人都要去尽力,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办这个博物馆的原因。

纪念戴安澜将军殉国75周年座谈会





2



我为什么在缅甸给远征军修建纪念碑?


2011年,我和戴(澄东)老师相识,戴老师说要去缅甸祭拜父亲。他当时说话的语气非常轻缓,但是我心中非常沉重。戴老师去祭拜父亲,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儿子对父亲的祭拜,而应该从国家以及后人如何表达对民族先贤尊重的角度来看,应该是从对革命烈士的一种敬意的角度来理解。


我告诉戴老师这不是你个人的事,也不是你一家的事情,而是我们大家的事情,因为戴安澜将军不仅是你的父亲,更是我们民族的英雄所以我们博物馆要积极地参与这项工作。我们就约定了一起去。


2011年5月,我们一老一少就去了缅甸野人山,在山里找了12天,终于寻找到了戴安澜将军的殉难地。寻访途中,我还拍了很多视频,这些视频后来被中央电视台多次采用播出。特别是2015年7月7日新闻联播里,采用的我在野人山拍摄的视频,先后一共播出近9分钟,对我们弘扬那段历史的记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和戴老师从缅甸野人山出来时发现,缅甸很多重要的景区、重要的旅游景点,全是日本人为它战死的士兵修的纪念碑,据我后来看到的资料,这些纪念碑一共3000多座,而我们牺牲的14万远征军战士,却没有一座纪念碑。我的心情非常沉痛。我就是想找一个坟茔给先辈们磕头,都找不到地方!我告诉戴老师,我们要在缅甸给中国远征军200师修个纪念碑。其一,让我们有一个寄托情感的地方;其二,也警告日本右翼,你们不要修那么多纪念碑来混淆后来人的价值观。因为,如果站在山头上看到漫山遍野的3000多座都是日本人的纪念碑,那么我们的后代,一些不明真相的后代看到,会有怎样的想法?那就会模糊后代们的价值观,后代就会问,谁是正义,谁是邪恶?

在缅甸修建的远征军纪念塔


在修纪念碑方面,日本人确实比我们先行,他们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做这项工作,不仅为死的人修纪念碑,连死的战马也修纪念碑,包括缅甸的各种团体举办的各样的活动,它都去赞助,还在赞助会上大声念它阵亡者的名字,而我们14万远征军战士却悄无声息……我认为,如果我们不去怀念,不去纪念,这真的就是我们的悲哀。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英雄,那就是一个奴隶的民族;如果有英雄而不去纪念,我认为就是一个愚昧的民族。这是我为什么要在缅甸修一个纪念碑的原因。日本现在缅甸及东南亚地区有3000座,而我们只有一座,1:3000,尽管数量上差距巨大,但我相信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总有一天会让纪念碑的数量上超过日本人,不仅仅是数量上超过他而且在民族精神力量上也要超过它。

  





3



今年为什么要发起这个座谈会?


和戴老师相识以来关系一直都非常好,他长我一辈,我非常尊敬他,像尊敬父亲一样尊敬他,但有时候开起玩笑来,也像兄弟。中国有句老话,多年父子成兄弟,可能就是形容我们二人。我问戴老师,今年是将军殉国75周年,国家会不会举办一些纪念活动?他告诉我,可能不会有,因为国家有政策,一般会在“逢十”、“逢百”这些大的时间节点会组织纪念活动,比如80年、90年、100年等。


戴老师是理解国家的,我也理解国家,国家面对那么多问题、那么多事,那么多人、确实要有很多规矩。但是我觉得,我们在纪念英烈时还要分“大年小年”,可当初烈士牺牲的时候,他们没有分“大年小年”,而是随时随地可以牺牲。他们当初都没有分,那么我们现在纪念他们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随时随地?国家有规矩,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在民间发起纪念,来表达我们的情感?!


所以,今年年初,我就开始发动大家来做一次纪念戴安澜将军殉国75周年的活动。在此过程中,还得到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张馆长的大力支持,张馆长今天有事没能参加,他特派陈副馆长参加并做发言;本次活动也得到省委统战部王部长、江苏黄埔同学会赵秘书长以及各地统战部的大力支持,把一个最初是民间人士的个人设想,用政府的力量来实现,这说明:我们对烈士的缅怀不分国家和民间、集体与个人,这是我们共同的记忆和缅怀。


全体与会人员合影






总而言之


第一,非常感谢、非常崇敬远在天堂的戴安澜将军和所有参加抗战的人,没有他们的牺牲和付出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第二,向戴安澜烈士的亲属致敬,特别戴老师这么多年来积极宣传这段历史,我也再次阐述,戴澄东先生不断地宣传父亲戴安澜,并不仅仅出于个人家庭的宣传和祭拜,也是后代对先贤的宣传,大家不要站在狭隘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戴安澜将军是我们56个民族共同的民族英雄。


最后,向大家表示致敬,都是千里迢迢、不辞辛苦地从全国各地赶来参加活动;也向伟大的时代致敬,没有这个伟大的时代,没有这个时代的实事求是精神,我们的一切工作等于零。


芜湖祭拜戴安澜将军





挽戴安澜将军

毛泽东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

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

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南京民建

微信号:njmj1953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