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星二次发育?也许是刚治完糖尿病
众所周知,皮肤是人类身体上最大的器官,也是使人体免受环境侵害的第一层保护。当皮肤因外伤、烧伤、感染或某些手术等原因造成伤口,可以通过皮肤移植来进行治疗。比如演员胡歌、歌手Selina都曾在受伤后接受过这样的治疗。
但你有没有想过,皮肤移植还能治疗糖尿病呢?
1.
肠促胰岛效应:人体天然的降血糖机制
在说植皮之前,我们先来说说肠促胰岛效应和GLP-1。
肠促胰岛效应发现于上世纪60年代。通俗的说,就是口服葡萄糖后,肠道内的肠促进素会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从而让血糖水平逐步降低。
通常情况下,肠促胰岛效应的催进作用远远高于静脉注射,占到了进食后胰岛素总量的50%以上。这一过程,是血糖维持稳定中很重要的一环。如果这一反应流程异常,就会导致2型糖尿病。(关于2型糖尿病,可以查看《糖尿病并发症致死率全球第七?科学家找到了治愈关键》了解更多)
目前,发现的肠促胰素主要GLP-1和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GIP),其中,GLP-1是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靶点之一。
但GLP-1本身并不稳定,极易被体内的二肽基肽酶Ⅳ(DPP-Ⅳ)降解,血浆半衰期不足2分钟,并且不适宜口服。目前多采用持续静脉滴注或持续皮下注射,才能保证一定疗效。
对此,目前有两种方案来解决,一是开发不会被降解的GLP-1类似物,二是开发DPP-Ⅳ抑制剂。但这两种方法目前都算不上完美,或多或少的都会导致一些不良反应,甚至是副作用。比如可能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如恶心、呕吐和腹泻;还有可能导致注射部位过敏反应,人体免疫反应等。
所以,科学家们一直试图找到更完美的糖尿病解决方案。
2.
皮肤移植:未来的糖尿病治疗方案?
直到2017年8月,《Cell Stem Cell》上一则实验报道引起了知几研究院同学们的关注,未来糖尿病治疗的可能方向或已半露面纱:通过皮肤移植来治疗糖尿病。
实验中,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结构生物学家和他的同事选择了一种经处理后带有GLP-1基因的干细胞。其中,GLP-1基因被放置在抗生素多西环素激活的启动子旁边。
随后,研究人员将培养后的干细胞贴片移植到小鼠身上,然后向小鼠注射了抗生素。结果,他们发现GLP-1酶的分泌明显增多,胰岛素分泌也相应增加。不仅如此,在给肥胖、患有糖尿病的小鼠使用补片后,小鼠也没有表现出糖尿病的迹象,并在高脂饮食时体重还有所减轻。
据芝加哥大学的资深作者吴萧洋介绍,相比通过工程病毒基因手段,皮肤基因治疗的方式要更加安全,并不会导致强烈的免疫反应和炎症;并且皮肤移植这一技术已经经过多年临床安全性验证。
这个实验中,吴博士和他的团队还做了一些优化:他们用了近三年时间来开发改进这种皮肤层的培养技术。改进后,最终在小鼠身上培植的供移植皮肤能占到动物体表的1%,相当于人类手掌的大小。
接下来,吴博士和他的团队的重点研究方向将是多西环素的使用。他们期望能找到另一种药物来代替其在临床中使用,这样就能避免长期使用抗生素带来的其他弊端了。
此外,吴博士还提到,类似的技术也可以用来治疗其他代谢性疾病,如苯丙酮尿症。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只需要移植一块小小的皮肤,就能让很多常见的疾病得到极大的缓解和治疗,想想还真是有点小激动呢。
院长有话说
「所以以后,女明星被发现二次发育了,只要说是刚治完糖尿病就行咯?还能刷一波心疼。」
参考资料
[1]Shawna Williams.Skin Graft-based Gene Therapy Treats Diabetes in Mice.The scientists .August 4, 2017
[2]Laurie L.BaggioDaniel J.Drucker1.Biology of Incretins: GLP-1 and GIP.doi.org/10.1053/j.gastro.2007.03.054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基因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