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之轻,阅读之重
阅读之轻,阅读之重
程红兵
新冠肺炎的疫情到现在还没有彻底好转,宅在家里是对抗瘟疫的有效方式。昨天是世界读书日,自然想到在家阅读也就是一个很好的生活方式,关于读书已经有很多常识性的见解,读书使人聪慧明智,读书使人视野开阔,读书使人精神丰满,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是否可以问一下,不读书,可以吗?事实上,我们已经知道今天的许多人是不读书的,但这其中的有些人并不意味着不阅读,他们大量的时间是阅读屏幕,读电视屏幕,读电脑屏幕,读手机屏幕,大大小小的屏幕占据了绝大多数人的时间,这是当下不争的事实。于是有很多有识之士开始提醒人们关注这些现象,并倡导回到书本阅读。针对碎片化的阅读,特别强化对经典作品的阅读。
我以为,阅读是有差异的,阅读的差异在于阅读是有轻重的。轻阅读与重阅读,区别不在于是否读的是书,区别不在于是否读经典,甚至区别也不在于是否碎片化阅读。
读书固然重要,但是对许多人而言,读屏也未尝不可。这二者之间的差异更多的是工具层面的差异,就读者而言更多的是习惯的差异。书与屏所承载的内容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读书也罢,读屏也罢,获取知识,获取信息,增长见识,研究问题,这些目的都是可以达到的,但未必是一定会达到的,即使可以达到,其实也有层次差异,程度差异。这其中问题的关键在于阅读前的思考、阅读过程中的思考、阅读后的思考。是否思考,这涉及到人生观的问题;思考什么,这涉及到价值观的问题;怎么思考,这涉及到思维方式的问题。这就是阅读的轻重差异。
阅读前的思考。阅读前思考什么?首先就是思考读什么,一般地说我们都鼓励要读经典著作,经典著作之所以是经典著作,就在于经过了时间的检验,其内涵深刻,其内容丰富,其意义深远,经典可以给人有益的思想启迪。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样说来我们只要读经典即可,阅读的选择变得如此简单,看看各个领域里的经典著作目录清单即可选出要读的著作。其实不然,经典固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经典毕竟是经典,它既有经过时间洗礼的优势,也有受时间历史局限的问题,它不可能事事都能言中今天的状态、今天的问题,不可能针对明天的发展谈今天的事业,它毕竟不是基于当代问题的当代著作,它不能代表学科发展的最前沿。毫无疑问不读经典不行,只读经典同样也不行,因为各个领域都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科学的进步已经到了日新月异的地步,每个学科的发展都是空前的,这是毫无疑义的。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们不认真面对当下的学术理论、实践经验,漠视当下与漠视经典问题一样严重。
其次阅读前也要思考此次阅读的目标,我们当然可以漫无目标地阅读,这当然有其相应的作用,轻松愉悦的轻阅读也会产生愉悦身心的效果,但我们同样应该知晓只有这样的轻阅读显然也是有问题的,无论是从事何种行业的人士都不可避免地应该有研究性阅读,与轻阅读相比,研究性阅读就是一种重阅读,是研究所需的阅读,是解决问题所需的阅读,大凡在行业里有一定成就的人都是在自己的领域里有比较多的重阅读,重阅读就需要在阅读之前设立一定的目标,阅读目标既和之前的选择有一定的联系,也就是说这是论著本身引导你确定什么目标,同时也与你作为阅读主体当下所遭遇的问题有一定的关系,这是由读者的需要所决定的。
阅读中的思考。现在很多人都知道,阅读过程中要质疑,要批判性思考,“尽信书,不如无书。”但切不可变成为了批判而阅读,不可跌入批判的陷阱而不能自拔,也就是说阅读中只有批判也是不行的,只有批判的阅读常常就是盲目的批判,也是肤浅的批判。阅读中的思考更多的是指思考读物的前提假设、思维逻辑,要思考清楚其逻辑结构、前提假设,不可避免地要进行背景还原,回到研究的土壤中去,你才能理解其生长的逻辑,只有理解了它的生长规律,你才真正读懂了它的生命状态。读懂了读物的逻辑,你才有资格去批判它,否则一切批判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炒作而已。
阅读后的思考。许多人的阅读行为常常就是狗熊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这样的阅读固然也会不自觉地沉淀一些东西在自己的记忆深处,但总体看来多半是消化不良吸收欠佳。要想读有收获,那就要考虑每一次阅读后的逻辑归纳整理,基于此,阅读后的思考更多的是结构化的思考,思维导图就是一个很好的工具手段。同时,逻辑整理之后的适时表达、适时使用,也是巩固阅读成果的主要方式,在表达和使用的过程中,阅读主体会因此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于是阅读的收获自然也就越大。
其实阅读之轻重,与读物的载体形式无关,与经典与否也无关,与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的思考有关。